
【晓荷】信使与老虎(散文)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叫做《花剌子模信使问题》。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他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根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应该就是后来被成吉思汗灭掉的那个)有种古怪的习俗,凡是给国王送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反之,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们出征在外,凡麾下官兵有功,就派他们给国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王小波写这篇文章,当然是为了借古讽今。核心意思是在“反右”、“文革”那样的高压之下,许多知识分子也像一些花剌子模的信使一样,为了自保而逐渐变得滑头起来,不敢传输坏消息了。换言之,是不敢再说真话了。他的意思是,人们这样做这不难理解,因为没人愿意把自己当做老虎的食物。
读了王小波的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觉好似有些意犹未尽。可能是因为本性善良,也可能是由于有些个书呆子气,他没有把这传说所隐含的人性中最阴险、最可怕的东西展示出来。所以,不管是被人看做狗尾续貂也好、画蛇添足也罢,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接着王小波的未尽之意,再啰嗦它几句。
在王小波描述的这个传说中,花剌子模的将帅们好像都是些个实在的大好人。他们派出信使的原则,是好人送好消息、坏人送坏消息,忠厚老实得近乎天真可爱。我不知道花剌子模民风、官风是否淳朴如此(应该不是,因为有那样的国王在),但我知道人性中有种劣根性叫做假公济私,或者说是挟嫌报复。倘若出征在外的将帅是些个奸佞之徒(这样的人应当不少),那他手下的官兵们麻烦可就大了。谁会送好消息、谁会送坏消息,那全得看将帅们的喜好和心情。毫无疑问,那些阿谀逢迎他的人,肯定会不断被派去送好消息,以便得到快速提拔。用当下时髦的话讲,就是可以飙官。而那些得罪过他的人,或者是他看不顺眼的人,再或者干脆就是那些不巴结他的老实人,就只有去喂老虎的份了。但问题是,在这样的将帅统领下的军队,是没有多长时间好消息可送的,被别人灭掉是迟早的事情。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一些不忍、或者不太好意思拿部下去喂老虎的将帅(这样好心肠的将帅不可能太多,否则国王的老虎岂不要饿死),就有可能报喜不报忧。你不是喜欢听好消息吗?那我就只在有好消息的时候才派人去报,坏消息则免谈。反正那时也没有汽车、火车、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更没有电话、手机、互联网之类的通讯手段,消息传不了那么快的。更何况,将在外君命还可以有所不受。当然了,还有一些将帅,为了讨好国王胡编乱造一些所谓的好消息也是可能的。报喜不报忧的将帅尽管比上面所说的那种要好一些,但他所率领的部队,肯定也没啥战斗力,还是难逃覆灭之命运。如此说来,在这样的将帅麾下的官兵,即使不被送去喂老虎,也得去喂敌军的刀剑,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弱肉强食,大约也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如果不加约束,恐怕很多人乐于把自己看不对眼、而又能支配的人拿去喂老虎。看着自己的仇人成为老虎的美餐,那叫一个爽!假设生活在花剌子模那样的时代,又遇上个喜欢把信使关进老虎笼子喂食兼取乐的国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自认倒霉、听天由命。所能做的,也仅限于祈祷上帝保佑自己,尽可能地晚一些被送到老虎嘴里而已。那些不断将自己部下送给国王的老虎做食物的将帅,当遇到比自己更大的将帅,早晚也会成为被别人派出的信使,最终难免被老虎给吃掉。就连花剌子模的国王,后来的下场不也等于被成吉思汗给喂了老虎吗?
趋利避害这东西,说不上是优,也谈不上是劣,但却绝对是人的本性之一。王小波说,一个花剌子模的信使,倘若不幸被关进了老虎笼子,一定会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而我觉得,这种反省是有示范传导作用的,它告诉人们,一定要不择手段地拼命向上爬,尽可能地成为派出信使的人,从而把自己成为老虎食物的概率降到最低。没有办法,喂老虎可不是闹着玩的。反之亦然,如果高处有很多的好处在诱惑,人们也得这么做。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坏的规矩,可以使好人变坏,更可以使坏人变得更坏。
王小波还说,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进了老虎笼子,那么就可以断言,他是个真正的信使。换句话说,这是个诚实敬业、无私无畏的信使。不过这跟他前面的说法,好像有点自相矛盾。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他这话说得很有点童真未泯的意思。小兵小官跟自己的上司玩心眼儿,一般是玩不赢的,除非这上司是个彻头彻尾的傻蛋。因为事情的决定权,包括下属们的好坏评价、甚至生杀予夺,都在上司的手里捏着。说起来,上司对待下属的办法,那可是多了去了。就拿派出信使的原则、传送消息的性质来说吧,他完全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也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将消息密封起来,不允许信使拆封,让其好坏莫辨。这样,他想送去喂老虎的那些倒霉蛋,稀里糊涂地就会被老虎塞进肚子里,谈不上什么敬业不敬业。那些心眼儿活泛些的信使,也许会偷偷把消息拆开看一下,一旦是坏消息,可以及时逃之夭夭。当然了,这样做的机会成本也蛮高的,万一里边封的是好消息,那提拔的机会也就泡汤了。这就如同押宝,全看信使的判断力了。
王小波还说,花剌子模的信使们早晚要变得滑头起来,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有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在递送坏消息时就会隐瞒不报、甚至滥加篡改。我不知道,王小波为何总是设定信使们知道自己传送的消息是好还是坏。花剌子模时代总不至于连文字都没有,只靠口信来传递消息吧。哦,对了,他假定的前提是好人送好消息、坏人送坏消息,信使倒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去判断自己所送消息的好坏。不过,这又得以派出信使的人公道无私为前提。算了,这太绕了,还是暂且不去管它吧。我只是觉得,即使花剌子模的信使们变得滑头起来,也怪不得他们,这全都是国王和将帅们给逼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嘛。变得滑头,也只是他们自我保护之本能的表现。还是那句话,谁也不愿意成为老虎的食物。再说了,遇上这样的国王和将帅,不值得、也没必要跟他们讲道德、诚信和操守。
话又说回来,在花剌子模时代不幸成为信使,纵使有些个小滑头,也无济于事。你隐瞒也好、篡改也罢,总归有穿帮的时候。到那时,恐怕就不是一个人去喂老虎的问题了,保不齐全家、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得跟着倒霉。从这个角度讲,那些敢于偷拆密封消息的信使们,还有个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问题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要做了花剌子模的信使,真的没啥话好讲。在许多情况下,人的命运并不掌握自己的手中。而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良心、善意和怜悯上,往往又是极不可靠的。这个结论让人不快,也很无奈。
花剌子模信使的命运很可怕。但是在那样一种专制独裁的体制之下,人人都有成为信使的可能。要想避免成为花剌子模的信使,就得尽力不要让那样的时代重现。同时,也不要让花剌子模国王和其手下将帅那类人有折腾的空间。做到第一点,要靠社会的科学、文明、民主、进步;做到第二点,要靠优良、合理、有效、稳定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