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笔)

精品 【星月】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笔) ——我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


作者:素馨 进士,9699.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90发表时间:2017-04-03 12:19:09


   比赛开始之前,董卿问点评嘉宾用哪句诗来形容诗词中的幸福,不谋而合的是,康老师和王老师均选择了李商隐的诗句,一个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一个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两位点评嘉宾所选择的诗句真有意思。康老师那句来自李商隐的《无题》(其二),写的是一位幽闺中的女子对爱情热切的追求和失意的痛苦,她所仰慕的既有韩寿的英俊又有曹植的多才的男子,她所渴望的爱情,最后却是水月镜花,于是有了“一寸相思一寸灰”的苦痛,而这种痛并不是纯粹的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幸福,疼痛的幸福!王老师选择的那句可是有相当大的知名度,来自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幸福呢?两个相爱的人虽然人不在一起,但心意相通,在思想上早已契合为一体,这是一种心灵上同声相应,和谐的幸福,精神层面的幸福,也可以称之为康老师的对应,是甜蜜着的幸福!
   在比赛过程中,因为所选题目多次涉及李白和杜甫的诗,康老师王老师便多次补充李杜二人的关系。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在杜甫的心里,李白就是他的男神,他是李白最忠实的粉丝。他无论身在哪里,是什么境况,总会常常忆起李白,拿什么来表达思念和仰慕之情呢?当然是诗。杜甫给李白写过很多诗,比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在杜甫心里,李白是“痛饮狂歌空度日”的“谪仙人”,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李白,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李白的好,杜甫是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相比较而言,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则少多了。不过,这并不表示李白轻视杜甫,不重视与杜甫的感情,这是与人的性情有很大关系的。杜甫内敛,李白张扬;杜甫细腻,李白粗犷。杜甫是个多情的人,而李白神经大条。其实两个人彼此是知音,是惺惺相惜的。李杜之间,当也是诗词中的一种幸福!
   王老师还讲到一点,即宋朝的诗人普遍比唐朝的诗人有学问。才情不等同于学问,唐朝诗人的才情在中国诗词史上是放着璀璨光芒的,这毋庸置疑。但为什么宋朝诗人的学问普遍比唐朝诗人高呢?原来,唐朝虽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直到唐中晚期才得到普遍应用,于是,唐朝书籍的流通并不方便和通畅,要想读到更多的书需要手抄。唐朝诗人的学问更多的是来自行走山水之间,来自生活和自然。而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广泛使用,而且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印刷方便了许多,流通、传播自然也便捷得多,诗人们做起学问来也方便得多。如此说来,宋朝诗人们岂不是活在幸福之中?
   简单点说,诗词中的幸福也好,生活中的幸福也好,都是幸福。只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九】人生贵在坚守和面对
   回看的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已经接近尾声了,无论是场上的攻擂者,还是主持人身后的百人团,答题都渐入佳境。在第九期中,不仅出现场上首次百人团零出错,祝溥程还创下了321分的最高分。
   这一期看下来,我想说的是人生有得有失,贵在对梦想、对信念的坚守,贵在对苦难的积极面对。
   点评嘉宾康老师在评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说,诗里涉及的事物众多,有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等,诗人苏轼却能将之巧妙融合,这是他的高明之处,“精于裁剪,明于详略”。说到这里,康老师话锋一转,延伸到了人生这个大命题上,“人生也是如此”,人一生要碰到的事情繁多,所以要懂得取舍,有舍才有得。
   我将康老师的话再延伸,人生有得有失,最可贵的是坚守和面对。而这一感触,来自于百人团中的一位选手——黄明霞。
   黄明霞何许人也?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已经走到了第九期,如果不是董卿恰巧点到她采访她,估计谁也不会知道黄明霞是谁,谁也不会注意到这个默默无闻的百人团选手。其时,题目是十二宫格诗,诗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被董卿点到名的黄明霞哽咽着给大家分享了她的经历,然后,引得全场诸多观众泪流满面,我就是回看,亦是如此。
   黄明霞是河北青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学历只是初中毕业。从她分享的她的故事中我们得知,她是一个乳腺癌患者,在六十八天里经历了两次手术,十次化疗和五十次放疗,一头青丝落光,体重暴增三十几斤,嗓子哑了几个月不能发声。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仅坚强地挺了过来,还喜欢上了诗词,并最终走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
   黄明霞说她喜欢上诗词,是因为跟她同病房的一位病友是语文老师,那个语文老师特别喜爱诗词,受之影响,她也喜欢上了诗词。语文老师曾跟她约定等病好了一起参加诗词类的节目,结果语文老师没有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黄明霞觉得她既然跟人家有了诺言,她就一定得兑现诺言,一定得坚守诚信,所以,她带着语文老师未竟的心愿来到了《中国诗词大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认真答题,用自己剩下的生命热爱诗词。
   黄明霞是一诺千金的人。她的坚守不仅表现在诚信,还表现在伟大的母爱,表现在对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的坚守。她得乳腺癌时女儿才十四岁,她从医生口里得知乳腺癌有家族史,她得了乳腺癌,则她的女儿得乳腺癌的机率远高于常人。她说她不可能以一种特别颓废、一生就此了结的心态来面对女儿。她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女儿,癌症没有什么可怕的,她可以面对!即使将来女儿不幸碰上这样的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够坚强,勇敢地面对,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你,打倒你!
   这样的黄明霞,又怎能不让人感动,不让人敬佩呢?还是董卿说得好,黄明霞战胜了人生的苦难,勇敢地重新站了起来,并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的一员,即使黄明霞永远都走不上舞台成为攻擂者,在她心里也已经是赢了,因为,黄明霞是人生的赢家!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虽然,我们无法预料我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会遇到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只要我们足够勇敢,足够坚强,足够乐观和豁达,选择坚守和面对,我们的人生就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度过一个快乐的人生!
   【十】人就要有玩儿的心态
   第十期,也是第一季的总决赛。鹿死谁手,到底是要见分晓了。
   这一期一开篇,点评嘉宾康老师和蒙老师就自信这个话题分别给予了选手期望和祝福。康老师引用的是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气魄、这胆识,那就叫一个“范儿”;蒙老师则引用的是寇准的《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论起气势来,一点也不逊于康老师所引。
   康蒙两位老师引用这些诗句来谈自信,充分表明人有了自信才有惟我独尊的气势,气势是自信强有力的首要表现。
   这在第一位上场的攻擂者、女汉子殷怡航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在此前,殷怡航别说是当擂主,就是当攻擂者走上舞台中央也没有一次,她的确就是那匹传说中的黑马。于她来说,她不像连着当了四期擂主的守擂者李子琳那样,自觉不自觉地承受着名誉带来的负担,她是“无名誉一身轻”,所以,她纯粹抱着玩儿的心态来攻擂,你看她上场那个自我介绍,还有答题过程中的那份孩子气、直爽气,无不说明她根本没有把赛场当战场,根本没有把结果看得那样重,她似乎正在用行动诠释什么叫享受比赛的过程。
   但是,她又绝对不是把比赛当儿戏。她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该出手时果断出手,绝不犹豫,绝不手软。就是嘛,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她还是一个“新人”,有什么可顾虑的?大不了从头再来,再退一步,即便无法从头再来,对诗词的喜欢还是没变的,由喜欢诗词获得的那些乐趣还是没变的。
   于是,当殷怡航成为最后的攻擂者,挑战擂主李子琳时,我们看到殷怡航反应神速,按抢答器神速,并成功地扰乱了李子琳的节奏,使之心绪波动进而影响了正常发挥,最后以黑马的姿态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冠军的宝座。
   反观连续四期守擂成功的国学才女李子琳,虽然董卿采访她时她说她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觉得比赛终于要结束了,她终于可以放轻松了,但是,对于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子琳来说,她的内心真的觉得轻松吗?她真的没有受到前面种种荣誉的困扰吗?她真的对只有一步之遥的冠军宝座没有憧憬和渴望吗?她真的对最后的结果不在意吗?答案是否定的。她毕竟还只是16岁的少女,经世未深,站在答题区实际上还是无比紧张的,按在抢答器上的手还是微微颤抖的。面对殷怡航犹如开了外挂的神速反应,她直接有些懞圈了,开始几题完全不在状态,与前几期的表现差异太大。即便后来及时调整了心态和自己的节奏,与殷怡航对战到四比四的赛点,还是因为先在气势和心态上输一筹,最后惜败。
   要说,在很多人心里,更看好的冠军人选还是李子琳,甚至有很多人以为殷怡航不过是运气好,侥幸而已。然而,我以为,最关键的还在心态。很多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以一种玩儿的心态来应对,也未尝不可。
   【十一】春风送暖入屠苏
   不太明白现在的人们是怎么了,似乎特喜欢在网上“揭发内幕”,对于新生事物不管好坏都先要来一发吐槽、口水战。当然,《中国诗词大会》不算新生事物,最起码在它之前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然而,它依然没有逃脱被吐槽被挑刺的命运。
   有人说第一季的赛制设置不合理,尤其是最后的总决赛。在总决赛之前,每一期的擂主坐上擂主宝座坐得辛苦,要守住擂主宝座也守得艰难,但最后的总决赛居然只要成功当上攻擂者并打败上一期的擂主就是总冠军,而前面的那些曾经的优秀擂主没有积分,啥都不算,这也太离谱了吧?的确,纵观第一季的所有比赛,像王纪波、李四维、陈更、祝溥程、吴空、薛玉涵、石继航、裘江、夏昆、李子琳等,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多次卷土重来甚至多次当上擂主,无论哪一个似乎都比最后的冠军殷怡航强,但殷怡航就是运气好,就是好命。
   有人说百人团的选手央视考虑太多,又要兼顾这又要考虑那,最后挑选的人选水平太差,而且还多次存在送人情分的情况。
   还有人说,董卿的主持太中规中矩太有央视味儿,似乎处处都在考虑煽情,考虑正能量。
   ……
   赛制不合理,可以修改,可以逐渐完善。至于说董卿的主持风格,说煽情和正能量,突然想问:央视开办《中国诗词大会》的初衷是什么?央视作为国家媒体的领军单位,不传播正能量又传播什么?
   我想,央视开办《中国诗词大会》,就像当初开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一样,无非是想扩大古诗词乃至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力,使之深入人心,被广泛地传承并发扬光大。用央视自己的话来说,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经说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嬉笑声荡彻在无边的空气中。到处是低级趣味的笑话,到处是赤裸裸的段子,人与人的见面无非就是玩笑与没完没了的调侃,说话没正经已经成为时尚。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缺乏神圣感。
   这也的确是当下中国存在的事实和问题。央视这种主流媒体,有给人们传播正能量、引领人们积极向上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所创办的节目就必须传播真善美。就像当下许多城市都要面临严重的霾一样,充斥的流气就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霾,正能量则至少是那股吹散霾的风,更有可能是治理霾、把人们从霾的世界解脱出来的利器!
   而说到煽情,首先你得有情可煽,并且要煽得动。当下,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只顾埋首追逐金钱、地位、权势、享乐等等,忽视了真情,忽视了心灵的擦拭。当你突然听到别人的故事,当你突然被别人的故事感动、震撼,泪流满面甚至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并最终从中体悟到了些东西,那么,这至少说明你不是无药可救的,你的血还是热的,你还是有情有义的;那么,这种种煽情还是必要的,还是有用的,还是能给人以启迪和希望的。那,煽一煽又何妨?
   就无端地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虽说它是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然而,用它来展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明丽前景,倒也未尝不可,至少,光明、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相通的,也是讨喜的。
   所以,唯愿以《中国诗词大会》为首的这股和煦的春风,来得更猛烈、更广泛、更持久些吧!

共 15175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单看这题目便有春风沁人之感,一年一度,屠苏酒暖,春风吹拂。本想着是春天的万般景象,而打开全文不由人耳目一新。作者并非写的诗酒花茶,而是一档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对于素爱诗词的我来说,也是一直在追看。承其之名,这节目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来邀请全国各个年龄、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传承经典,再温诗词,无疑是给现在生活在刚劲铁骨的都市里,每日不停追逐的我们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不管是画字与唱诗中那份轻松,还是人生自有诗意的不忘初心,大胆宣告情感也罢、骨子里的倔强也好,不分门第中去探寻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生活态度那种幸福不言而喻。但是这样的幸福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贵在坚持的态度和游戏的心态才会铸就开花结果后的微笑。文字皆以情就,用作者而言“谈及煽情,首先你得有情可煽,并且要煽得动。”这种所谓的煽情并非是那些编排好的故事,而是从心底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这样的情,值得煽,也值得品。作者平实稳健的文字,清晰的脉络,深刻的思想,是对节目的肯定,也是对现实中文字和思想的期许,言谈中让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如此好文,推荐共赏。【编辑:兮晴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04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4-03 12:19:43
  欢迎老师赐玉星月。
2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4-03 12:20:21
  一档节目的描写,表明了老师对文字的态度,学习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4-03 12:20:52
  还盼老师常来星月,祝您在星月执笔快乐,遥祈春安。
回复3 楼        文友:素馨        2017-04-07 18:39:04
  老师辛苦了!迟到的感谢,以茶致歉!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4-04 22:53:55
  过年的时候,在老家看过诗词大会,喜欢。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素馨        2017-04-07 18:40:06
  欢迎文友到访。在当下各种节目乱人眼的情况下,是一档值得看的节目。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