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采荠(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采荠(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941.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7发表时间:2017-04-10 12:04:34

芨芨菜,学名叫“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其叶嫩,根鲜,具有特殊清香儿。
   入春了,天气也暖和了起来,家里的女人总会说:“挖芨芨菜去。”这是城里人走近春天的喜悦,也是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眷恋。
   如今,农村人似乎不食芨芨菜的。
   出了城到郊外的旷野,林中、田埂上、草地间,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片片的芨芨菜,叶片如舌伸张着,伏地而生,绿绿的招人。
   一般是在清明前后去地里挖野菜,过不了几天,芨芨菜就抽出苔来,开出星星般小白花,就老了。
   其实,街市的菜场里这几天是有卖芨芨菜的,两三块钱一斤,买菜是农村人,听卖菜的小伙说,他们是五角钱一斤走村收购的,趸齐了进城里来卖,赶上那小伙嘴贫:“农村没人吃……都卖给城里人了。你说怪不?俺们刚吃上肉了,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娶上媳妇了,你们又独身了;俺们刚吃上糖了,你们又尿糖了;俺们刚用上纸擦屁股了,你们又用它擦嘴了……”,说得大家扑哧笑了。荠荠菜是不压秤的,一斤一堆,足够你拎回家去,一棵棵剪去根须择去腐叶,淘洗干净,放开水锅里焯一下,或凉拌或剁碎了包饺子吃。芨芨菜饺子好吃,能吃出清新的菜香味来。
   有卖的,为何还要劳神得去郊外的地里一处一处的去寻,去剜?你看,每到这个季节,郊外的野地里会有三五成群花花绿绿的男女 ,他们开着车来,多是带着孩子。人们蹲着,握着铲子,顺着一条一条的地坎垄沟朝前挪动着身子……一个中午,或一个下午。问女人,女人们说“喜欢”,我想,这已是一种仪式,祭春的仪式吧,是女人的溶在基因里的本能的冲动,采摘,从来是女人的事。西安城南曲江边的五典坡有一孔被人们称为“寒窑”的窑洞,据说那里方圆好几里是不长芨芨菜的,唐代以前长,唐代以后就不长了,坚守着爱情守候着从军的丈夫的王宝钏居住寒窑18年,她把周围的野菜都挖干净了,从此,在寒窑的周围就不再有了……据说有不少人好奇,到周围田野沟坎上查看过,果然不长野菜。我倒是没有留意过。
   过去,三四月份是农村青黄不接的季节,家家挖野菜充饥度日到新麦入了场,也是很平常的事。现在,城乡里外都不缺吃的,地倒是荒了不少,野菜很旺,赶春吃点野菜也是吃个稀罕。
   毕竟是野菜,吃起来还是有些涩口。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我的母亲就用刺荆摊菜饼子或蒸菜团子给我们吃,现在想起来还有 着扎舌的感觉……在我印象中那会儿芨芨菜很少见,可能是轮不到城里人去挖吧,那会儿,吃什么也不会和春天联系起来,心里也绝没有喜春的激动。
   如今,芨芨菜却是春天的概念,似乎是春的必定的味道。一年一度。比如,说天凉了,那是入秋,说该下雪了,那是冬。春一到,女人们会说:“走,挖芨芨菜去。”踏着三月的风,掐一把绿色,鲜嫩的季节就染在了指尖。
   我家外孙麦稻都认识芨芨菜了,他姥姥每年春天都带他去挖,到了地里他跑前跑后,比大人还要兴奋:“姥姥,快来,我发现一棵!”
   来回的路上,我便教麦稻唱《诗经》里的句子:“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采采芣苡……”,芣苡,是车前子吧?你听,田间的歌声多么欢快啊!“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清代方玉润说得好:“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很快,春天也就过去了,也就是在这吃几餐芨芨菜的当口。
   2017。4。10

共 14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出于赤诚相见,出于襟怀坦白,散文有着非功力、无私的爱。恋土寻根,是人本性中的至情至性。全文以“挖荠荠菜”为线索,穿针引线,援引经典,读来饶有趣味。荠荠菜,使作者忆起一派春色,每家每户难挨的春愁与春荒,透过这些情景,怀念了过去那段艰难的岁月。布局精妙,前后衔接,互为糅合。而在笔端表现出来,则流走生动、潇洒自然。感谢赐稿菊韵,推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编辑:叶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0 12:22:04
  谢谢编辑,问好朋友,辛苦了!
2 楼        文友:秦孺        2017-04-10 12:49:00
  到了春天,走出家门,踏青玩景,挖野菜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大鱼大肉吃腻了,高楼大厦住够了,到乡村返璞归真,种种菜,养养花,也是难得的悠闲。社会在进步,追求生命质量,已成为一种共识。这篇散文令人耳目一新,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0 14:04:23
  谢谢秦孺欣赏,问朋友号!
3 楼        文友:唐柳        2017-04-10 14:46:13
  很不错的文字,仿佛在办公室里嗅到春天的气息。我这里有一种野菜,叫荠菜,不知道与猴哥所说的一样否。在农村老家,母亲看到有人将烟袋油抹到蛇的嘴里,眼看翻白。采几棵荠菜,嚼碎置入蛇口,那蛇马上活转了来。据此,老人家坚定认为这东西解烟毒,每年春天都给我准备许多,让我或蘸酱、或凉拌、或剁馅。我也很喜欢吃它,那是春天的气息,也是母亲的气息。
携文字之精华,震男儿之雄风
回复3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0 14:57:19
  谢谢唐柳捧场,嗡嗡!荠菜 也就是芨芨菜,稍带锯齿的舌样的叶子,你说的应该是芨芨菜。我们每年要吃的。过了这个季节也就没有了。有些人家买或挖回家来,把它过水后,挤成团子放入冰箱里,还能吃得久些。
4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0 15:04:46
  给唐老弟的复语,怎地多出个“嗡嗡”来,极不好意思,我原是想写“问好”两字的,请朋友不要见怪。呵呵,老眼昏花,出错了。却有不能及时更正,网页没有这项功能。
5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17-04-11 08:52:29
  清明节上坟,闺女突然间对满山的野草闲花感了兴趣,认识的不认识的采了一大包回来。妻子眼尖,唯独发现清明草,也采摘了一大包回来,女儿采摘的自然不能吃的,用微波炉烘干了,做手工哩。清明草与糯米面和了做的清明粑,清香怡人,难得的好吃,闺女也欢喜吃,本来想找荠菜的,一时半会竟不曾见到,许是早已被他人挖完了吧
回复5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1 12:19:07
  谢谢玉之欣赏,问好 !
6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7-04-11 22:44:08
  芨芨菜,是野菜。芨芨菜也曾是救命菜、苦难菜,现在更多的时候是某种意义上的象征菜。芨芨菜,再好吃也改变不了苦涩粘稠嘎啦不及的属性,特殊的社会条件赋予给了芨芨菜的特殊内容。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乡下人因为生活的大幅度提升,总会羡慕过去生活在乡下时期的乡下人吃野菜,拿野菜当干粮的日子总会给人找回一点儿远远离去期待回归的感觉。作者能把芨芨菜写出来很多感想实属难得。芨芨菜时代提升了半个多世纪,为此而努力的民族在苦涩艰难困苦中体会到了它的价值。芨芨菜,不仅仅。芨芨菜,它很长。芨芨菜,它很多。
回复6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17-04-11 23:07:49
  枯野秋然好,谢谢朋友欣赏,闲人闲笔闲趣,让朋友提笔留言,谢谢!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