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枫叶为谁而红

精品 枫叶为谁而红


作者:柳河之秋 布衣,28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73发表时间:2017-04-12 18:50:46
摘要:谨以此文献给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

(一)
   “施老师,星期天,你说的事,现在办成了!”很少光顾同事们办公室的张校长,突然间来访,说完这话转身又出去了,到了隔壁的校长室,打开收音机吱吱哑哑传出歌声,校长不时地咳喘几声。
   施秋柳却为他的这番话,不知如何应对,显得有点发呆。他想:什么事?什么事呢?
   此时,当——当——,张校长敲响了房檐下那一截陈旧的钢轨,悦耳的响着。秋柳忙拿起书本急匆匆向教室走去,开始了本周的第一节语文课。
   只有在孩子们面前,施秋柳那颗寂寞的心方能平静,他的思维才能正常。因为在学校的老师中,除了他其余的四位老师是老民办教师。校长姓张。会计姓方,因年龄大教龄高,人们称他为旧方老师,另一位男教师也姓方,相比年龄较小,但也有三十五六岁,故称他为新方老师,学校还有一位女同志,中年妇女,身体微微发胖,却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姓胡。
   柳河学校,西北角,有三间办公室。一间由张校长办公,中间一间由旧方老师和秋柳办公,又是秋柳的宿舍,最北一间由新方老师和胡老师办公。
   课余时,同事们各自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备教案,闲暇时,拉拉家长,如果没有特殊事情,从不相互串门。晚上放学后,学生们回家,这四位老师也回家了,空旷的校园内,只留下秋柳一个人独守校园,那寂寞油然而生,他时常触景伤情。
   每到星期六,秋柳总希望早点放学,好在回家路途中,暂忘一周来的孤独。回家的路途是遥远的,绵延百余里,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他骑着自行车,总觉前方的路是那样的漫长,但想到两三个小时后,就能与父母团聚,一切的寂寞一切疲劳都将抛之于脑后。可到了星期天下午,又不得不告别父母,踏上返校的征程。因为这所学校,是秋柳事业的起点,他没有理由将它抛弃,更没有理由不去用心雕琢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可这天,在语文课上,张校长的话,时时打乱秋柳的思路。孩子们的脸上流露出茫然的神情,那神情散发的是一种不信任、迷惑之神。秋柳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文章、自己的思路走,但很难办到,因自己的思绪乱,怎么让学生专心起来呢?
   当讲到《少年润土》的拓展部分:世间的路本无所谓无,无所谓有,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猛然间,他想起了上周星期六,放学回家时,路遇交警队队长的情景。也许就是这件事吧!他一下子像找到了“宝贝”一样,上课的思路也清晰了许多,学生们回答问题也活跃了许多。
   那天放学后,施秋柳骑自行车,匆匆往家赶。从学校出发,顺着312国道,爬上一条陡坡,秋柳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往东要通过和平检查站、定远乡、连塔乡、三角城乡,才进入自己家乡的乡界。
   望着绵延的公路,还有路边的田野,他暂时忘去了一周来的寂寞,随之而来的是与父母团聚的喜悦,占居了他的整个心。想着想着他的车速加快了。
   (二)
   到了和平检查站,一位头戴大沿帽,身材魁悟的警官,示意施秋柳下车。
   “你是柳河学校的施老师吧?”警察说出的话,让人有几分胆怯。
   “是——”秋柳还在反思:自己是否违返了交通规则?要受到警告。他不得不停下自行车。
   “你们学校校长是谁?有这样一件事与你商量一下。有一位师范毕业生,想在你们学样实习一两个月。等到分配名额下来,就走……”那位警官好像没有恶意。此时施秋柳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我们校长姓张,名成华。柳沟店学校是附近几个学校的学组。听说学校老师的工资,学区给着四十元,不足的由村上支出。”施秋柳一本正经地分析着。但他对本地教师队伍分析是粗浅的,因为他也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师范生。
   “那……能不能,向张校长说一说,收下……”那警官用商量的语气问。
   “可以。但是等到我星期天返回学校,我得向我们校长汇报。事成不成就看他了……我现在还要回家……”秋柳显得有点着急,因为回家的路是漫长的,如果途中不休息,得三个小时,谈话时间长了,就得四五个小时了。
   “那好!”那位警官略有所思说,“给你拦一辆车!”说完这句话,只见他站在路边,刚才和颜消失了,一脸的严肃相,看着西面是否有东去的车辆。
   施秋柳只好停好自行车,等着他的结果。也许为重振精神,再次踏上征途而积蓄力量。
   一辆机动四轮,从西向东驶来。此刻,那位警官站在公路中间,举起左手,右手示意司机向左停车。车停了,警官向司机说明了情况,那司机爽快的答应了。施秋柳连忙双手抓起自行车,将它放在四轮车的车厢内,他也顺势坐在车厢的边沿。四轮车重新起动了。
   往常从和平检查站到定远镇,这一段公路是上坡,需要他骑一段推一段,才能到达坡顶。现在他坐在四轮车上,听着自行车随路面的起伏,撞击车厢发出咔咔的声响,心想:走这一段路,不用出一身臭汗就轻松到达坡顶。
   四轮车开始爬陡坡了,显得很吃力的样子。车的前面有一位小伙子蹬着自行车,也吃力地行驶。四轮车超过了他,行走得很慢。那位小伙子也许看到有人坐在车厢,只见他猛蹬几下自行车,追上了四轮车,左手一伸,抓住了车厢的沿,右手还抓着自行车把。那自行车在四轮车地拖动下自动前行了。那小伙子也显得轻松了许多,挺了挺腰,长长地舒了口气。
   也许是司机感觉到车后有挂物,回头看了看没说什么,只见他加大油门,车速提高了。车后的那人还抓着车厢沿不放。司机将方向盘向左一拨,车驶向公路中间,一会儿,车又向右斜驶过来,快到路沿时,方向又拨向了公路中间。这一左一右,再一左的行驶,再看那小伙子,连同自行车一同甩进了路边的泄洪渠内……
   四轮车继续向坡顶爬去,渠中人,慢慢起身,艰难的将渠中的自行车推到路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气愤地看着远去的四轮车……
   从那一刻起,骑车回家,借用机动车辆上坡的力量,来助施秋柳登上坡顶的想法,早忆在他的脑海中消失了。如果遇上刚才那位司机,他也不是在泄洪渠中呆着吗?
   (三)
   星期天下午,施秋柳回到学校,放好自行车,匆匆到张校长家,寻问那位警官所托之事,当时张校长面带难色,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也许是没有“研究”之故吧。可从校长的谈话中,施秋柳知道,在和平检查站遇到的那位交警,是这一方有名的“老魏”。私下里司机们都称他为“黑色杀手”,对来往的司机铁面元私,只要是违反交通规则,必罚或扣车。司机私下求请放了扣押的车辆,他还是公事公办,即使找来他的亲戚,他还是不认帐,再加上他皮肤黝黑,故有“黑色杀手”之美称。
   这事就这样搁浅了。秋柳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没有想到一周之后的星期一下午,阳光明媚。冷清的校园门口来了一辆卡车,从车上走下来一位警官、一位少女。还有一位司机模样的男人,忙着将车上的行礼拿下,一同向校园走来。听到汽笛,校长和胡老师忙迎了出来,施秋柳也停下课迎了出去。
   那警官就是那天在和平检查站遇到的那位。那位少女个头约一米五,披肩发,头发随着身体的前行,而一飘一飘的,秀气的脸,能让人着迷。她右手提着一个小布袋,整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张校长将他们引进了新方老师和胡老师的办公室,屋内有一张床,那位少女,便忙手忙脚的收拾床。
   老魏此时向校长交待着什么?顺势请老师们吸烟。临走时,与老师一一握手。当与施秋柳握手时,秋柳感觉到这“黑色杀手”手劲的强大。可老魏面对施秋柳,面色温和地说:“我那外甥女,就请你多多关照了!”,施秋柳默默地点了点头。
   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叫声,那汽车离学校而去。校园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有所不同的是:在本校的教师队伍中,又填了一位,而且是年轻女教师。施秋柳的心早已被她的倩影而吸引。上课时,脑海中时时内现出她的影子。从今夜起这宁静的校园中,有一位少女在隔壁的房间,陪伴着他。他是何等的幸福啊!可今天晚上放学之后,他要到新方老师家中帮忙——翻地,怎么办?
   (四)
   说起翻地,还得从施秋柳刚来此校说起。刚参加工作,走向讲台,总是怕学生这词不会,那段不会分析,两周时间过去了,他的语文课才讲了两课,看着后面的课文,有点发愁。学校里学的理论,在实际之中,完全两样。后来听说学生们说:旧方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他也多次尝试着问旧方老师,听一听他的课,旧方老师没有答应。没办法,听说晚上放学后,他一般情况都要到农田干活。施秋柳只好在晚上放学后,有时吃过晚饭有时不吃,便找旧方老师,帮着干干农活——翻地。
   秋末时分,农田的庄稼收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土面裸露在外,等着人们去将它翻开,等着人们在它敞开的胸怀中,注入井水,酝育着来年的春耕。此时,旧方老师,借着傍晚的余辉,一个人翻地,他的家人到远处的田地劳作去了。施秋柳站立他身旁,与他交谈,当休息时,便接过方老师手中的铁锹,低头翻地。农民出生的施秋柳是不怕体力劳动的,沉甸甸的一铣土,提离地面,又轻轻翻转手腕,锨背朝上,那一锨土反扣到着回到地面。那朝上的略微有点湿气的土,像刚出生的婴儿,睡眼朦胧的观望着这新奇的世界。出上一身汗,便觉得一身的轻松。那夕阳也不知不觉中归巢了。那时总觉得身累,但心不觉得寂寞,也许是每晚与星夜相伴之故吧!
   一周之后,旧方老师终于答应施秋柳听一节课,真是机会难得。那天,他早早地坐在四年级教室内,等着旧方老师的到来。
   “起立!”班周丽娟高声喊道。
   “同学们好!”旧方老师,课前和蔼的面容,马上变得严肃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绝句》。”旧方老师开始引题了,“谁来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话音刚落,张涛举手了,旧方老师点了点头。张涛站起来,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哗——,同学们给以张涛一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解决本课中的生字,分析诗意。旧方老师时而深情地望着窗外,时而作鸟飞翔之姿,时而模鸟之声,时而又作鸟息栖之形……学生们和施秋柳听得入迷似得。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钟声响了。施秋柳仿佛从梦境中苏醒。那一课他懂得:当一位教师,特别是当一位好教师,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特别关键。可以用深情的负有激情的语言来敲开同学们沉睡的童年之心;也可以用肢体动作来吸引同学们的视觉神经,从而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何必每天都走背那些生字生词的解释?理解,会应用就足矣。
   这一节,旧方老师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施秋柳一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现在的学生喜欢听他上语文课的根源吧!
   (五)
   为了和同事们搞好关系,时常和旧方老师在一起是不行的。只要有时间,只要其他老师叫,施秋柳都要在课后去帮忙做点农活。得到的回报,就是当老师们看到他没有蔬菜时,到校时顺便带点。而这星期一答应去新方老师家,没想到有朋自远方来,而且是一位女子,一位远离家乡的女子。
   放学的钟声响了,施秋柳向新来的女同志打了个招呼,便跟着新方老师走了。
   新方老师的家离学校很远,走完一段羊肠小路,横穿312国道,又是一段小路,足足用去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才到了他家,拿上铁锨,便又走向田地……
   不知怎的,那一天黄昏时间过得是那样的慢,那样的让人牵肠挂肚。
   当忙完,返回学校时,夜幕早已来临。天空中,繁星眨着眼睛。施秋柳借着这星光顺着小路匆匆往学校赶。从高处,看柳河的村庄。它沉寂在两山夹一沟的沟底,整个村庄在深秋的夜色里显得那样的深沉。在这深沉的村庄之后有一点昏暗的灯光,不足二亩地大小的地方,那就是他日夜守候的学校——柳河小学。在夜色里,它显得更加孤独,更加寂寞。平时,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呆在那儿都觉如此,更不用说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
   那盏昏暗的灯光,照亮着秋柳前行的步伐。他加快了脚步。
   学校终于到了,轻轻打开校门,不敢发出一点响声,来到宿舍,聆听隔壁宿舍中的响声:静悄悄的,没有一丝的声响。只有宿舍中的灯还亮着,灯光映得整个校园灰朦朦的,灯光透进隔壁房间,秋柳的房内一切都显得暗淡无光。
   啪哒,拉开灯。在灯光照亮的那一刹那间,秋柳有一种负罪感:今夜我为什么要去?今夜为什么只留下她一人在这里度过可怕的夜,聆听校园内可怕的声音?
   在繁星的映衬下,柳河村庄归入了深邃之中,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声。在柳河村庄之后,亮着两盏昏暗的灯,但一切者是静悄悄的,可以听到繁星眨眼之声,夜间院内鸟儿翻身之声……
   第二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校园回到了往日的繁忙之中。朗朗的读书声,班长忙于抱各科作业,时而进入办公室,时而走出教室,时而一声“报告”,给读书声点缀上两声强有力的音符。老师们则忙于在教室之间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时而责问个别学生为什么没有做家庭作业?时而传出戒尺打在手心的“啪啪”之声。

共 17710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就像一道原生态的素描,淡雅中有着不动声色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师范毕业的施秋柳被分到离省城最近,离县城最远的学校柳河学校教课,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很差,在学校的老师中,其余的四位老师是老民办教师。教课之外的日子是很单调的,特别是放学之后,校园里空旷旷的只剩下他一个人,寂寞便油然而生。不久,这种日子有了改变,一位新毕业的师范生要到这里来实习了,这个消息给他带来了希望,冥冥中他似乎在渴望着什么。终于,那位老师来了。于是,以后的日子,因为那位女老师的存在,让施秋柳孤寂的心觉得不再孤独了,校园里隔壁的灯光在吸引着他,他开始幻想着美丽的爱情,继而不动声色的追求着邸春艳。或许是那个时代的约束吧,又或许施秋柳不够勇敢,亦或是其他的原因,这段爱情无疾而终,给人留下遗憾。全篇小说不仅仅写了爱情,也写了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淳朴的,没有一丝杂质。小说语言质朴,故事情节很简单,作者用最细腻的笔墨加以叙述,让故事情节能够完整地展开,从而让故事更具完整性。不错的作品,欣赏学习,推荐阅读。【编辑:梅雪有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3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4-12 18:51:46
  问候柳河之秋老师,感谢投稿系统短篇栏目,辛苦了。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1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3 09:55:25
  谢谢,梅雪有梦老师的点评!祝君佳作频出!
2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7-04-12 18:56:24
  一篇描写农村老师的题材作品,给读者呈现了那时候农村学校的艰苦环境,而农村老师更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的。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教育环境改善了,但是那个时期依然让人们记在心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3 楼        文友:老土        2017-04-13 08:19:56
  欣赏佳作,语言质朴,笔墨细腻,祝贺加精!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3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3 09:56:59
  感谢,老土老师的来访,祝君佳作频出!
回复3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3 09:57:26
  感谢,老土老师的来访,祝君佳作频出!
4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4-13 17:50:33
  当年的乡村学校自然简陋,当年的老师却并不简单!祝贺作品加精!
回复4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4 05:28:17
  感谢交友的支持!祝君佳作倍出!
5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4-13 22:42:41
  教育题材本生就具吸引性,加以爱情滋润,友情衬垫,精品就如此诞生。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5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4 05:28:47
  感谢交友的支持!祝君佳作倍出!
6 楼        文友:阳媚        2017-04-13 22:57:49
  这篇都市爱情小说,给我感触很多。贺喜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6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4 05:29:19
  感谢交友的支持!祝君佳作倍出!
7 楼        文友:雅润        2017-04-14 08:24:19
  留言写错了,特此更正:恭喜作者,作品获精,现已收入系统精品典藏,候选绝品。您的作品已经达到优秀作者条件,为方便交流沟通。特邀请您加入江山优秀小说群,群号码:560535959 期待您的加入。
雅润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