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熬菜与粉条

编辑推荐 熬菜与粉条 ——八零年代之记忆


作者:李向荣 布衣,32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6发表时间:2017-04-20 14:16:58
摘要:人到中年,最难忘记的是八零年代记忆里的一抹温情与苦涩的回忆。

八十年代的春节仍然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八十年代初正赶上从大锅饭的集体经济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型期。我的记忆中隐约忆起生产小队在寒冷的冬日里张挂红薯粉条的情形。
   彼时正是父母最年轻的好时光,生产队里集体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把人工漏成的粉条挂到户外的寒冷的暗夜里,并为刚从锅里捞出的粉条泼上冷水,张挂在户外架好的两根椽子上,第二天早上粉条丝冻得梆硬。天气晴和的冬晨用比较粗的绳子连接起一道绳子长廊,把冻得梆硬的粉条杆圈进用细线挽成的小扣里,于冬日的暖阳中晾晒,在一缕缕的风的吹拂下,粉条被冬日一缕暖阳晒干,被一丝略带寒意的风吹拂去冰凌,这样晒出来的粉条才不会粘连在一起。
   那时过年物质生活并不像今天如此的丰富。粉条便成了我们家乡过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食材。母亲用它来包包子,把切好的红白萝卜丝和切碎的粉条混和搅匀,在春节前几天享用。
   春节几日里熬菜成了我们村子里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一道热菜,它的主角之一就有粉条。直至如今它还是我家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熬菜的做法是这样:拿砂瓢(过去农村人熬药和熬菜同用的黑陶器)在里面倒一点油,把切好的葱丝和蒜苗先放入热油里炒到七分熟,然后倒入几天前煮好的肉汤,现在大概能叫高汤吧,肉汤是快过年的几天前,父亲把割好的几斤肉放入大锅中,先用大火熬再用小火炖烂后,把盛下的肉汤用容器贮存起来,放到比较冷的房间里,以免其馊坏,这肉汤在北方的冬日竟能十天半月不坏,以备过年熬菜之用。等倒入的肉汤滚沸后,倒入焯好的红白萝卜片、白菜片,加入白豆腐片,油炸豆腐和所谓的护皮豆腐。护皮豆腐是把切成小块的豆腐用粉面粘裹起来放到油锅炸好备用。然后再切薄薄的肉片放入其中,再放一大把粉条于其中,当粉条软化并充分煮软后,再放入面酱。一道熬菜便新鲜出炉了,这道美食中,在汤中煮好的粉条香浓软和,必为大家所觊觎,成为美食,为此母亲多责备父亲嗜粉条如命,其实他是想让我们做子女的多享用,这中间饱含了母亲对子女几多的爱啊,现在想来,这爱就像粉条般如此绵长,让人难忘。
   时至今日三十多年的时光一瞬而过,当时不谙世事的我们也步入中年了,但童年的张挂粉条仍然留在记忆深处;春节的熬菜技艺三十多年来一直被父母沿续下来。如今父母年纪大了仍然还奋战在春节厨房的第一线,继续为我们制造美食以饱口福,不亦幸福哉!

共 9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文章描写的熬菜和吃粉条的情形读来令我倍感亲切,作者的比喻也很贴切,父母的爱就像粉条般如此绵长,让人难忘。最难忘的是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在那个不太富裕的年代,我们度过了最难忘的童年时光,那时光里有至爱亲情,有浓浓的爱,淳朴美好,刻骨铭心。【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4-20 15:01:45
  一份回忆,无限深情。熬菜和做粉条的记忆,终身难忘,那里面有父母亲浓浓的爱在流淌。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李向荣        2017-04-20 15:44:24
  谢谢老师高评
回复1 楼        文友:李向荣        2017-04-20 15:44:44
  谢谢老师高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