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白芽寺的叹息(散文)
【编者按】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记散文。临朐西南现五井镇嵩山北麓,常家溜村西二里许,沟谷溪流间有一古寺遗址。昔称白塔寺,灵峰寺,今称白芽寺。民国临朐续志八景弥水澄清通地底,沂山晚翠接云端。白芽寺里枯松树,仰天高挂秋月圆。今寺与潭遗址尚存,枯松已不复存在。该寺前身为一简陋石室,佛教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于东汉元初三年(116年)在石室基础上建造。依山而建,顺山势院落分前后两进。建成后朝拜者众,香火旺盛,成为我县西南重要佛教活动中心,也成为游览胜地。
僧侣多时达百人之众,该寺几经兴衰,民国初年僧侣还俗,无人管理,殿宇失修。现仅存大雄宝殿,即将倾倒,地藏菩萨殿仅剩残垣断壁。偏殿尚存,亦非当年模样。院内现存明清碑刻各一幢,宋代流苏树(四月雪)仍生机昂然,见证着寺庙的兴衰。当今国人信神者颇多,“求”字居首,而求内心安宁、自我约束、洁身自好、与人为善则靠神灵监督。该寺历史悠久,僧侣众多。历代高僧圆寂后,留下不少墓塔,在寺的西面,史料记载占地数亩,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密集如林,苍松翠柏,所以称为西塔林。会昌法难时(唐武宗灭佛.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塔林被毁,后有新建墓塔,也因战乱而毁。全文视角独到,移步换景,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担忧,期待经典长存!精彩美文,精彩无限,值得细细品,倾情推荐!【编辑:阿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