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军警】《孝经》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六)

编辑推荐 【军警】《孝经》的教育智慧心得体会(六) ——庶人章第六


作者:karen杨 秀才,17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7发表时间:2017-04-30 08:48:07
摘要:五种孝德即人生五个阶段,五种孝德即团队五个阶层。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孝经》中“庶人章第六的教育智慧,经文如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经文大意是:庶民百姓,只要能做到养父母,就可以了。让父母老有所养。只是这个“养”,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也就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 即遵循天地的自然规律,谨言慎行,勤俭节约,就能解决温饱问题。孝无终始。孝,始于天子,终自庶人,都可以行孝。行孝是没有终点的。要做到什么程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天子到普通百姓,所有等级的人,都有自己的尽孝方式。如果因为各种借口而不能行孝,那是不可能的事。珍贵也好,贫贱也好,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行孝,都可以圆满自己的孝心。
   一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其表层的含义是:用天地的规律,通过自己辛苦的劳动,种植一些农作物来供养父母。其实它还有更深层的意思。我们讲孝道孝道,就是要顺道去孝养父母,离开道就不是真正的孝了。孝有三步曲: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己的身体、父母的身体都要调养好,这是孝的开端。要调养好自己的身体与父母的身体,就要懂得自然规律。“春升夏长,秋收冬藏”,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怎么样调养好自己与父母的身体。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起居要有规律。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可是一天之中也有四季。它的规律同样是“春升夏长,秋收冬藏”。所以父母与自己要早起早睡,就是养生,早起壮阳,早睡滋阴。“春升”时要起床。“夏长”时,可以做些重体力的活。“秋收”时就要收敛,减少运动量。“冬藏”时就不要有大喜大悲,情绪的波动,不适合活动了。比如现在的广场舞,大妈们吃完晚饭后出去,跳得大汗淋漓,这不好。因为晚上的时候要静,因为冬藏嘛,就不适合大的运动,所以有些老年人睡眠不好,就与背道而驰的起居规律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四季与五脏也是对应的,如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等。四季与五行对应。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五色与五脏也有对应:红色养心,青色养肝、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五味也是,酸甜苦辣咸也与五脏对应。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你看,这些中医养生之道,如果丝毫我们不了解,就有可能偏离了道,偏离了道,行的就不是真正的孝。
   现在的人有了钱了,可是因为不懂得道,违道而行,做错了也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孝。比如父母过生日,我们孝父母嘛,大摆宴席,让父母大吃大喝,结果怎么样,老年人消化不了,再加上烟啊酒啊,一享受,身体坏了,高兴一会儿,完了一堆的痛苦,年级大的父母,一激动,心脏病都有可能复发。这是孝么?不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应该是让父母安静下来,有一颗清静的心,这是健康的基础,要让老人有个平和的心态,而不是讲排场,做给别人去看,瞎折腾。当然有的人学了传统文化,就强硬地控制父母,不让父母吃这吃那,这样父母不理解,让他们生了怨恨心,这也不对,也是违背了道。所以“用天之道”,顺道去孝养父母很重要。另外孝养父母的钱必须是干净的,合理合法的,是自己的汗水换来的收入去孝养父母,这才是顺道,否则也是违道,也不是真正的孝。
   所以庶人章不是跟百姓讲的,而是说它是五章的基础。其他几个层次的人都应该遵守的。都要用合道的收入、干净的钱财,去供养父母。这就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它的含义。孝的三步曲,其实每一曲都要合道。所以整个的孝都要合道,叫孝道。“事亲”是如此,“事君”也是如此,要合道义。最后“立身”更是如此,都要成圣成贤,怎能不合道?
  
   二说《易经》与《孝经》的相通之处。
   “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是对五种孝德的总结。那《易经》里六爻与《孝经》的五种孝德是如何对应的呢?最下一个爻对应庶人,第二爻就对应士人,第三爻对应大夫,第四爻对应诸候,第五爻对应天子,第六爻对应祖宗。
   从《易经》第一卦的象辞里,我们知道:第一爻就是“潜龙”,第二爻就是“见龙”,第三爻就是“惕龙”,第四爻就是“跃龙”,第五爻就是“飞龙”,第六爻就是“亢龙”。
   从第一爻到第五爻就代表了人生五个阶段。我们《孝经》也是这样。第一爻就是“潜龙勿用”,就是对应的“庶人章”。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属于起始阶段,不要走捷径,一定要“谨身节用”。
   第二爻,就是做得稍微好了一些,被人发现,被人认可了。就好比“见龙在田”。这就是对应的“士人章”,要“忠顺不失”。我们的事情被认可了怎么办?就要忠顺地去做。
   第三爻,我们的事业进展得更好了,被人称赞,这个时候要“夕惕若,厉无咎”,这就是对应的“卿大夫章”,做到这个程度,就要“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第四爻,我们不断被称赞,要提升了,要当领头人了,就要“或跃或渊,无咎”。这就是对应的“诸候章”了,那就要“高而不危”,“满而不溢”了。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要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
   第五爻,我们上升到一把手了,要去推展这个事情了,就好比“飞龙在天”。那就是对应的“天子章”了,这个时候就要“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所以了解《孝经》与《易经》相通的人生智慧,就知道自己在哪一个阶段怎么去做,才不会出问题。比如刚刚毕业,刚进入社会,刚参加工作,那就按《庶人章》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做“潜龙”。再往上,做出点成绩,刚刚被人看好,那就按《士人章》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做“见龙”。然后呢,成为了模范,被领导看重、提拔,这个时候,就按《卿大夫章》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做“惕龙”。再然后做到副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按《诸候章》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做“跃龙”。再往上,当老总了,当上一把手了。那就按《天子章》的标准去做,也就是做“飞龙”。
   三说《易经》与《孝经》的智慧对教育的启示。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是六爻。一个学校也有祖先、天子、诸候、卿大夫、士人、庶人。做为一个校长,也可以用《孝经》五德与《易经》六爻的智慧来管理学校。学校有没有祖先?有啊!祖先是校训,党的教育方针。校长就是天子,副校长是诸候,科室主任是卿大夫,干事、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是士人,普通教师是庶人,是不是都有对应?班级里也有啊,班规、班训就是祖宗,班主任就是天子,班干部就是诸候,科代表是卿大夫,小组长是士人,普通同学是庶人,是不是也都有对应?不用说,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单位、一个团队都是如此。如果每一个层次的人,都尽到自己的本分,都按自己这个层次的标准去做,该做爱敬的做爱敬,该做忠顺的做忠顺,你该做潜龙做潜龙,该做飞龙做飞龙,那就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了。
  
   当然,这些个标准不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而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如果你用来去约束别人,那谁也不会服气,凭什么你就认为我就是“潜龙”?你就是”飞龙“,凭什么我就是“庶人”?你就是“天子”,那就完了。自己给自己定好位,自己找到自己修身的道,这才是道中之道。
  
  

共 28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它“唱”出了父母心中流露出的寂寞之情。应该多陪陪父母,让父母感受到他们的儿女在身边,很安全。这是孝。因为这样的话,他们才会有安全感。每个老人家都像小孩一般,让家人疼爱、关心,不想孤单。作品中所谈到的“五种”孝,诠释了孝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和必要。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对自己教育对象进行孝道的传递,是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文思所感,弘扬正能量。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karen杨!【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7-04-30 08:48:49
  好文共赏!感谢赐稿!问好karen杨!遥祝五一小长假快乐!
林雨荷
回复1 楼        文友:karen杨        2017-04-30 10:01:46
  感谢雨荷老师辛勤的付出。每次都是您审稿、编辑、点评,真是费心了。孝无终始,以前不觉得,自顾自的生活,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越来越感到自己做得不够。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懂得了因果,再也不敢不谨慎,照顾父母,哪怕是一个不耐烦的念头都要尽力避免,真的就是如此。恭祝雨荷老师五一假期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