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借腹生子”缘何流传千年

编辑推荐 “借腹生子”缘何流传千年


作者:远山狼声 布衣,11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22发表时间:2017-05-09 17:00:47

近几年,许多大城市出现了代孕经纪机构,一条龙经营借腹生子业务。借腹生子,听起来荒唐可笑,却是老祖宗发明的,被现代人传承并发扬光大,你相信这是事实吗?
   请看一份清朝档案:“赵喜堂因手中空乏,难以度日,进退两难,出其无奈,实事无法,情愿出于本身于结发妻送于张慕氏家中营业为主,同更言明使国票六百元整,当面交足,并不短少,定期八年为满。如要到期,将自己妻领回,倘有八年以里,有天灾病孽,各凭天命,于有逃走,两家同找,如找不着,一家失人一家失钱。期满赵喜堂领人,不如张慕氏相干,恐后无凭,立租字人为证。”这是典藏在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一份“典妻”契约,说的是安东县民赵喜堂因生活困窘,将结发妻子典与他人,妻子在典夫家中生活,期限为八年。八年期满,赵喜堂才可将妻领回。
   古代“典妻”又称“承典婚”“借肚皮”“租肚子”等,指的就是借妻生子,为旧社会买卖婚姻派生出来的临时婚姻形式。“典妻”萌芽在南北朝时期,那时叫“质妻”和“雇妻”。“质妻”就是把自己妻子转让给他人为妻,以换取钱财,那是被典者出于无奈,以妻换钱救急之用。这笔钱到了约定时间,领回妻子时,一同奉还,实际上,转让者得到的只是这笔钱款的利息。“雇妻”则是雇主支付雇金给女子的丈夫,在约定期限内,让该女子作为自己的临时妻子,到期将女子送回其丈夫,雇金作为报酬不再收回。
   现代借腹生子,我们时有所闻,那是出现纠纷才曝光,而大量的则藏于地下,不为人所知。那么,今古借腹生子都有哪些异同?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它们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它们至少有以下相同或相似之处:
   1、目的都是生子。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人都在妻子不生产的情况下,才去租用别人的妻子为自己生儿育女,当然从现代眼光看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生不生育不是完全取决女子,但在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只能听从丈夫摆布,没有他途。现代人与此十分相似,也是老婆不生娃娃,或者为逃避计划生育,借腹生子。如果不为此,除非男子好色,诱骗别人的老婆。
   2、双方有所得也有所失。凡是交换的东西,一定存在供需市场,必然有交易的条件和代价。“富人典业,贫子典妻。”被典者家庭一般经济贫困,丈夫或因病或无业难以维持生计;而受典者往往已婚无子,家财富足,需要子嗣,所以两个男人一拍即合。现代与此类似,一方富有,缺少儿子;另一方有健康的身体,却囊中羞色,双方各取所需。一方代价为金钱,另一方代价为身体;一方得的是后代,另一方得到的是钱财。
   3、女人都成赚钱工具。有人说女人结婚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无法选择,第二次应该有所选择。事实上,古代女子结婚根本没得选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子一旦出嫁便意味着失去人身自由,丈夫对妻子绝对占有,丈夫可以将她当作商品买来卖去。今天,有的男人依然把女人当作生育工具。可悲的是,有的女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愿意成为男人的玩偶,或生育工具。
   4、根源都在传宗接代思想。之所以从古至今,借腹生子绵延不续,就因为中国传达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何况中国历来重男轻女,还受多子多福等原因影响,借妻生子、借腹生子便应运而生,延续千年。
   它们不同的地方:
   1、女人地位不同。在前述这张契约上,有保人等签名画押,也有丈夫的名字,并摁了手印,但唯独妻子未签名,可见,妻子根本就没有权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今天,女人的地位早已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撑起了半片天空,她们甚至在许多家庭中起顶梁柱作用,用流行的话说,老婆是董事长,老公是总经理,什么事情还得老婆说了算。你要借腹生子,如果女人不愿意,那是一厢情愿,做不成任何买卖。
   2、内涵发生变化。古代借妻生子,仅指已婚女子典租别的男子,为其生儿育女。现代借腹生子,不仅包括已婚女子,而且有的未婚女子为获取丰厚报酬,也愿意为已婚男子怀孕生子。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女子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被迫到自愿。
   3、透明度不同。古代行事明正言顺,理直气壮,所以是公开、透明,光明正大的,而且受契约约束,受法律保护。现代借腹生子都为非法,也是丢脸的事,所以都偷偷摸摸,藏匿于地下,因此各种纠纷层出不穷。
   4、作用不同。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足以说明古代生儿育女可谓人生头等大事,当然这对当时人口增长和民族兴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今,中国人口众多,并成为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包袱,国家因此大力倡导计划生育,可见,借腹生子与国策背道而驰。
   总之,今古借腹生子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众多不同之处。作为现代人,好的传统应当继承,落后的观念必须抛弃。我们要学习西文发达国家的做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儿育女,做到少生优育。把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千方百计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共 19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借腹生子,是古代文化陋习的产物。文章讲述了这种行为出现的历史,引述典籍文献,增强了说服力。作者在分析中,指出了这种古代制度下,妇女受到的诸多伤害。现代的借腹生子,是不被法律和伦理允许的。文章把现代地下的借腹生子与古代对比,剖析了其在方式、意愿等方面的异同,并从国家政策和法律等角度做了警示和忠告。【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5-09 19:54:04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从成因的角度,从法律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不仅是传播了一种历史现象的知识,也提出了值得社会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女性们应该思考。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远山狼声        2017-05-10 18:04:08
  您的点评很到位,谢谢!但没有指出文章的不足,即文字不够精练,老师客气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