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难忘师范生活(散文)
我等求学于闽南,一只只候鸟一般,栖落龙师校园。
龙师校园美:一汪碧湖,一架小桥;一片仙景,一群美女;几处亭台楼阁依湖而起,数座假山石凳凭栏而落;更有湖畔琴声悦耳,树旁书声琅琅,花下裙袂飘飘、窃窃私语……于此,攻读圣贤,若不是铁栅外仍有车马来回喧嚣,商贩卖家吆喝连连,真真恍若陶氏田园之中……
众书生窝居旧楼,雅号“七一”校舍,旧楼青砖古瓦,苔藓剥落,实乃“老爷楼”一栋!最是夏末秋初,此处均为清一色光膀子、着裤衩的汉子,惹得楼下过往美眉直往上瞟。老爷楼背对面,花团锦簇,莺歌燕舞,八层大楼直逼云霄,此处为淑女天下,曰“新楼”!新楼美女如云,天天“鲜花”上下游弋,灿然盛开,那风景日日装点老爷楼后窗,不时点缀我们的明眸,我等心扉摇曳在夜夜仙景般的梦云里!
开学伊始,校园一派欢腾。我辈围坐308,泡一壶清茶,燃一根香烟。初次相会,便如兄弟般大侃各处风光如何旖旎秀丽,山灵水秀如何造化美女,风土人情如何塑造一方道里史迹。以致没完没了,扯上各自的路子如何艰辛,花了几多银两、费了几多周折方才跨入这所校门……大伙一番庆幸之后,大肆卧床呼呼睡去,只是忘了先贤遗下的几许训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首堂《文选》课,老先生一席教诲说得各路豪杰一无是处:“师范不是‘吃饭’,高分低能方显英雄本色!我的学生——要站着能说,坐下能写!”老先生完了,置一篇当堂大作,题曰:《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即愤愤然点一支烟,头也不回的,转身匆匆离去……
刹那间,课室104条好汉与淑贤,顿作鸦雀惊鸿,目瞪口呆——今个当真撞上黑脸金刚不成?一番惊悸又一番悔悟,面对白纸黑字,暮然回首:甭提三尺讲台辛酸,几许银俸不抵三餐!如今,一纸《通知》怎不令人激动满怀?于是,个个才思敏捷刷刷杀将开来,个个有胜券在握,旗开得胜的感觉……大伙仅用一小节功夫,便完成老先生苦心营造一夜的任务,等铃声再响,笑容便朵朵绽放在所有同窗春日的满山红里了。然而,最是万万没想到,老先生翌日讲评,愤愤拍案大喝一声:
“语文基础知识太糟,统统不及格!”我等个个哭丧着脸,如小学生受罚重写一遍。
终日躲在学府,除了攻读文理及专业课程,余下的日子千般无聊万般孤寂,便有好事者提起饭盒大敲大擂大喊:“新楼410,电话!电话……”一时弄得女生们个个神不附舍,慌里慌忙爬出闺阁寻这寻那。末了,难免又惊叹一声“狼来了”就又缩了回去;每每这时,男生们则隔岸观火大肆狂欢乐成一团。如此这般节假日,我则痴恋着床板放任“死”他一天,尔后挑灯夜战,伏案大书彩云逐月之类的陈词滥调。要不,就提起笔来写几份家书,诉说思念如何缠绵,校纪如何严厉,课业又如何紧张……再用几毛邮资打发家去,便觉一身轻松了许多……
两年的师范生活于我而言,可当真是“吃饭”的岁月。每一节每一课,唯我一人一桌一椅最后一行的我。几尽成了旁听生的我,天天是“门外汉”地守着我的小说、散文与诗歌。那当儿还是手抄文稿,将手稿最糟的改个标题就成了老先生《作文》课上的必备任务,等好一些的那是挣点稿酬添补饭菜的票钱。而当我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读后感”写成了“新诗”《秋逢杜甫》时,老先生一看,盛怒之下当即点评“急就篇!”三个大字,我才恍然大悟:我早把恩师所有的教诲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就是美术课,也专挑他人不用的“废品”再署上我的小名了事……可好,那么多的恩师于我都关爱有加,课上不仅能让我自由驰骋——他讲他的课,我写我的文学作品;课后还对我关爱有加,常问寒问暧的;每学期也都让我“及格”万岁;最是老先生一见我报端上的小作,便直呼我前去,对我笑脸相迎,再“敲敲头”点点这看看那的,师徒俩也就常这样边聊文学边相互递烟,于云里雾里间抽个没完,聊个没尽头……
如今,学成业就,一晃二十多个春秋了。诸多事端总时时占据心头:站在这山望那山,爬到屋顶方知梯子搭错墙,春日里的溪水是否也走错的方向,步入“歧途”也不知是否是自己的心愿……于是,只好以阿Q精神自慰,有道是:“大道通天,行行出状元”——这该不是小学生作文本上的泛泛其词?
哦,人的一生不在于怎么地轰轰烈烈,而在于默默无闻地奉献了多少光和热。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