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管要好,便有无穷学问
近日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剪发剪成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轻理发师成为副教授,听起来似乎有点不靠谱。但在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有位美容美发专业教师却做到了。主人公叫聂凤,2015年23岁的她在巴西举行的技能界“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夺得美发行业冠军,实现了中国美发行业零的突破。凭此成绩,她还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目前,聂凤除了在学校任教,还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老师的工作室做造型师,顾客们反映经她手剪出的发型,不仅好看,而且妆容、造型都符合个人性格,能展现个性。而这些荣耀的背后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六年来,聂凤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进行2000米的跑步训练,剪掉3000多个头模,花了不少学费。”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陈确在其所撰《新妇谱补》中论及女性勤俭功夫时有这么一段:“凡物要有收拾,凡事要有料理,此又是勤俭中最吃紧工夫。苟无收拾、没料理,纵使极勤极俭,其实与不勤俭同。正如读书人只读死书,了无处用也。但所谓收拾料理之法,亦非言说可尽,皆在新妇自己心上做出,唯用意深详者为得之。盖凡事虚心访求,只管要好,便有无穷学问。虽如日月饮食,煮粥煮饭,至庸至易,愚不肖咸与知能。苟求其至,亦自有精细工夫。况进而上之,道理原自无穷,而可卤莽灭裂乎?亦如读书人,作文愈造愈妙,更无底止。新妇唯能不自是,而处处用心,则做人作家,俱臻上乘矣。”
这原本是针对女性治家之论,然其中的哲理,不同时代的人在不同的方面均可从中吸取其价值。尤其是“盖凡事虚心访求,只管要好,便有无穷学问”一句让人受益匪浅。正如前面提及的理发,有人认为没多少学问,亦无所谓太多讲究,其实不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理发店遇到“不讲究”的理发师,也不先研究研究你的头型、脸型,大大咧咧拿起剪子就剪,那结果肯定不会是使你面貌一新、英姿勃发,很有可能是理得参差不齐,甚至是“扬短避长”,有损你的形象。而正因为聂凤在理发工作中,有着“只管要好”的研究精神,所以她才会不断的揣摩研究,不断学习和追求理发的更多学问,从而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理发如此,我们做其他事亦需“只管要好”的精神。现在人们常常对社会上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不太满意,那些提供服务的人又常常以“力不能及,水平有限”为借口,其实往往并非力不能及,而是不求好,更别说求更好了。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只求应付、完成便好,那和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有什么区别。
希冀更多的人像聂凤一样也加入“只管要好”的队伍中来,练就过硬的本事,迎接这新时代的挑战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