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武功山高山草甸(散文) ————天下一绝
武功山,江南名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武功山屹立于江西省安福县西北部,是罗霄山脉的组成部分,山势雄伟峻峭,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在安福县境内,是江西省境内最高峰。武功山风景区山体博大,总面积365平方公里,长约150公里,其山体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山上弧形状的终碛垄和波状的冰碛丘陵等实属国内罕见,为武功山所独有。风景区以峰之奇、岩之险、石之危、松之怪、草之袤、云之魂、雾之逸、瀑之湍、潭之幽、洞之异、禽之珍而闻名。武功山的高山草甸、红岩谷瀑布群、金顶古祭坛群堪称江南三大绝景,令人神往。
武功山高山草甸又称高寒草甸,是发育在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其植被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杂类草。武功山草甸分布在武功山海拔一千六百米以上,绵延数十万亩,多在山顶平缓之处。
当大地一派春和景明时,武功山高山草甸上,无处可寻花蕊蝶舞,浓雾弥漫缠绕,大风夹杂迷雾,时而倾盆大雨淅沥下来,瞬间又豁然开朗起来。诗曰:“疾风劲拂知勤草,彩锻翻涛客遇巅;吾辈等闲攀壁仞,禅坛金顶坐成仙。”在这里,由近远望,一条羊肠索道峰回婉蜒直达天际,已然成了上界与下界天工开物明显的反差,一层层的绿色漫上来,沉甸甸的,由清晰到朦胧,一望无垠,壮阔无比。醉人的绿,穿云入海,浩宇天齐,然于地名,与天地争鸣,与日月齐辉。当一轮红日从云海中跳跃出来的时候,层层云雾在高山巅峰翻滚、流淌,金黄色的光线夺目眼帘,草甸金光闪闪,朝霞映红了天日,白色的云、金色的阳光、绿色的草甸,旷野的苍茫,组合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
武功山的夏天才是春天的伊始,古诗有云:“长恨春归无觅处,不觉转入此中来”,就是对武功山节气最好的写照。武功山空气清新,透明度高,光线中紫外线含量高,平均气温低,又无污染,这种环境对植物体内色素的合成极为有利,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武功山草甸上无论哪一种颜色的花都开得十分艳丽。如果说因同样的绿色外表,植物容易被人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别,而这里的花儿给予人的视觉却是姹紫嫣红,黄色的野菊花、红色的野百合、粉红色的柳兰、蓝色的翠雀、白色的拳蓼花等等,数不胜数,簇拥争艳,张扬地昭示着草甸植物种类的丰富。夏天的武功山有着春的妩媚、春的惬意、春的少女情怀,张扬着缤纷色彩的舒适,如果是神笔马良的画笔点缀,定格画中的一定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致。
武功山高山草甸芦苇飘絮的时候,生命的体征在金黄色的染色中显得格外的壮实,看枫叶红遍,层林尽染。登山的人历经艰难险阻的攀沿,感受大地母亲沧海桑田的辛苦,终于上得高山之巅,那种愉悦的心境,在草甸上欢呼、雀跃,渴望飞得更高、更远,成了人类原始的本能的回归,此时,心头郁积的烦杂全都消散殆尽。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随季节轮回,花开秋实之后,武功山接天漫舞着枯木残枝的壮美。不经意间,雪花覆盖了整个苍穹,构成了苍穹浩瀚的冷艳之美,白花花的世界,无声无息,银装素裹,万径踪灭,只有高山草甸滋生的芦荡形成大片的雾淞白雪奇观。
武功山的冬天是严肃的,它那一丝不苟的态度叫所有人肃然起敬;武功山的冬天是含蓄的,它把热情埋得很深,它把爱心深藏不露;武功山的冬天是执着的,它没有柔情似水,也没有情意绵绵,它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毅力,塑造了铮铮铁骨,演绎了人间大爱;武功山的冬天是强悍的,它掠夺青春,它冻结生命,它以宏大的气魄改地换天;武功山的冬天是理智的,它养精蓄锐,厚积薄发;武功山的冬天是厚重的,它没有春天那样温顺,也没有夏天那样浪漫,更没有秋天那样清高,而是卧薪尝胆,欲擒故纵;武功山的冬天是沉默的,它勇于炼狱,甘于寂寞,总是在沉默中爆发。当相册里传阅着武功山云海奇观、雾淞赏雪的雄壮霸气之美时,或许,没有人想象得到,来此探险的脚步,有多少人在把玩消耗生命的游戏。
武功山高山草甸,春来如翠,夏至茂绿,秋实金黄,冬雪皑皑,迎合生命瞬息万变的轮回,游人无需远赴边陲,便可领略北国风光,真可谓“天上草原、人间仙境、绿色家园”,被称为“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绝。”在如此高的海拔,生长着如此大面积的高山草甸,不仅在中国,及至整个亚洲都十分罕见,这是江西的一块绿色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