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端午琐忆(散文)
摘要:如今给我们做香包、拧花花绳儿、包粽子的奶奶已长眠于地下,母亲的青丝也已遍染秋霜。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要到了,我好想早早地赶回家去,帮母亲捋一些苇叶,亲手包一个浸满乡情的粽子……
【编者按】一篇充满温情的回忆性抒情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童年时过端午的欢乐情景。家乡端午节的序曲是从麦梢泛黄开始的。麦收时节,也是姑娘回娘家看娘的时节。去集上买苇叶,唤起了作者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家乡的一方苇塘,初夏时“满塘挺拔密实的苇杆张扬着绿飘带一样又宽又长的苇叶”妇女们忙着去采摘。五月初三四,节日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巧手的奶奶或母亲用花花绿绿的碎角料布片,给孩子们做香包。如今街卖的品种更多了,孩子们肯定会更快乐。母亲采艾草为了插在窗棂门首处,或堆在墙角熏蚊子。母亲还会用泡了雄黄的酒擦抹在我们的脚踝或耳梢,以防毒虫伤了我们。最有趣的是奶奶和母亲包粽子和煮粽子。端午的早上,天刚麻麻亮,出锅粽子的香味就弥漫在整个村庄里。馋得小孩子放开肚皮,饱餐一顿。人们互相送着,品评着各家主妇的手艺。如今,包粽子的奶奶已长眠于地下,母亲的青丝也已遍染秋霜。更加怀念童年的粽香。文章语言清新,立意独到,字里行间蕴含了人间的真情、亲情。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5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