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镇》里的社会哲学
【编者按】《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这篇赏析文章从《芙蓉镇》所包含的生存哲学、中庸和谐哲学和阶级成分哲学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剖析,善意地批判了那个荒唐时代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包括人性、人格丧失的现象。“右派分子”秦书田为了保护“新富农分子”胡玉音,在他们劳改的青石板街结为患难夫妻,在那个扭曲的年代里,迎来的祝福却是一副对联:“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而秦书田则幽默而苦涩地解释为:“不管黑、白、红,总算承认了咱俩的夫妻关系。”赏析佳作,值得一读。【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