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石榴花开了(散文)

精品 【流年】石榴花开了(散文)


作者:上官风 举人,35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9发表时间:2017-05-29 23:07:48

【流年】石榴花开了(散文) 周末,接到爸爸的电话。电话里说,家里的石榴树开花了,好多好多。
   听到爸爸的话,我脑海里立时浮现了那灿若烟霞、彤彤如火的唯美画卷。记得家里的石榴树是去年或者是前年从别处移种的。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树木在移栽的过程中很容易死掉的。但我们家的石榴树到底移活了,爸爸把上面几乎所有的枝杈都砍掉了,只留下了一个主干……凭着农民和土地的感情,农人们最熟悉土地的秉性以及它上面的一草一木,这些活计,难不倒聪明睿智的农人们。
   移植石榴树或者其他苗木的过程,使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舍得舍得”。凡事,必须先有舍才有得。只有砍掉了它们身上那些虚浮的外表——繁茂的枝枝杈杈,它们才有可能获得重生,重新拥有一个崭新的生命旅程。亦如象棋里的俗语,舍车保帅。
   刚开始,因为装修房子影响施工,爸爸计划砍掉家里所有的苗木,包括那棵石榴树。但我执意不肯,好说歹说,说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就算把石榴花当做一棵花树呢……加之妈妈的说情,妈妈也是非常喜欢花的,石榴树最终保留了下来。移植后刚开始的第一年,石榴树一朵小花也没有。我倍感遗憾,爸爸说,第一年,它能活过来就算好了。去年的时候,也才只是开了几朵小花,最后还结了一个石榴。今年,我只希望它果实累累吧,哈。
   石榴花,唯美、艳丽,寓意美好,其中尤以“拜倒在石榴裙下”最为有名。
   传说,唐朝年间,风流皇帝李隆基因为宠幸杨贵妃,特意下旨:“所有文官武官,见了贵妃一律行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见到了杨贵妃纷纷下跪行礼……又因为杨玉环爱穿石榴裙,故此“拜倒在石榴裙下”流传千古。
   而在此之前,是杏儿成熟的季节。记得前两年,我家门前也栽种了一棵杏子树,每到这个季节,那满树黄灿灿、又大又圆的杏子压满了枝头,感觉枝干都快折了,颇有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树万树压枝低”的味道,那情形羡煞了过路的路人。
   果子挂满枝头,硕果累累的情形也使我突然想起了怜幽姐曾经在论坛写的一篇帖子《学会低头》。
   的确,在此之前,尤其是春末夏初的日子,天气经常是狂风大雨。在此过程中,也着实掉落了不少的果子。果树上之前结的果子多得多,只是有些懂得在风雨来临时,暂时低头躲避;有些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人亦如此,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方为真豪杰也”,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低头”,不能逞一时之强。
   每当杏子成熟的季节,妈妈必定是要送给街坊四邻品尝的——即使自己少吃点。有时,甚至于我们自家还要购买了吃。妈妈常说,“东西不在多少,只是图个新鲜。”也是,现在人们的物质水平普遍提高了,稍稍花上几块钱就能从集市上买来几斤杏子,而且有挑有捡,个头顺眼……但总的说,还是自家栽种的果子好吃,而且绝对绿色无污染。
   关于杏子,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常伴左右,但也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小学时候我们就学过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杏子,分明是黄色的,怎么是红杏呢?即使是杏花,开的也是白色,真心不懂。或许,那是人家的特色品种也未可知。但可惜的是,那棵长势正旺的杏树终究被罚掉了,也是在那次的翻修房子。
   接下来不久,想必就该收麦子了。现在收个麦子都简单多了,只需一个家庭劳力来到农田,与收割司机洽谈价钱,然后就是收割的粮食直接装车卖掉或者拉到粮库储存起来。而想想以前。收麦子以前,我们那儿都会有一两个赶集市的日子,农人们都会早早的买来镰刀、耙子、口袋等一些劳动工具,准备在接下来的夏收轰轰烈烈的大展身手。
   想起那时候,割麦、收麦、打麦、晒麦,很多美好的记忆都一下子喷涌而出。这其中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片“游乐园”。每当地里的麦子(是指还没有脱粒的麦株)从地里收割回来一车车倾泻到一片空地上,眼见着一座座“小山”拔地而起——麦跺一座挨着一座,一片连着一片。即使两座相隔的空隙间,也会延伸出来一些零零散散的麦穗、麦秆,毫不担心会跌着碰着。那里,是我们天然的游乐场,千金难买,万金不换。捉迷藏、跳高、嬉戏打闹……那里,留下了我们儿时最美的回忆。
   麦子儿黄的季节,我总会听到一种鸟叫,“割麦种谷,割麦种谷”,麦子便在这一声声的鸣叫声中成熟了。妈妈说,那是布谷鸟。而今,我又知道,那叫杜鹃,“遥想思故乡,梦里依依,布谷声声唱”。
   每到这个时候,家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的变化,总会勾起我无限的遐想,关于小时候,关于乡村……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以及即将来临的“端午节”无不让人滋生对家的思念,“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石榴花开了,想家了。

共 18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石榴花开了,开在五月。而作者要写的,真的是石榴花吗?通读全篇,编者在这一花一世界里,读出了一份久远的回忆,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念及对家乡的热爱。本文由爸爸的一个电话,念起家乡的石榴,也由此,念起与石榴,与杏子,与收割小麦有关的几个片段。石榴是爸爸从别处移种的,它没有应验民间“人挪活树挪死”俗语,在爸爸的“舍得”里存活了下来,也因此,让“我”明白了“舍得”的真正含义。五月,也是杏儿成熟的季节。想起家乡的杏树,就想起了杏树上挂满的累累硕果,也想起了“我”的妈妈及妈妈的宅心仁厚。更有甚的,是从那累累硕果上得到的启迪——学会低头。学会低头说起来内容,真正能做到的会有几人呢!麦子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农人们虽然辛苦,但心里是甜的。而作者要拾的,却是收集在这个季节里童年的乐趣。杜宇声声,催熟的不只是麦子,还催开了游子的一颗思乡之心。尤其结尾,“石榴花开,想家了。”一语点睛。一篇启发性很强的散文,能从一景一物里挖掘出生活的真理,读后耐人寻味。佳作,流年欣赏并推荐阅读。【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531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7-05-29 23:11:11
  向小风弟弟至歉,放假两天,去乡下照顾母亲了,把你的这篇文搁置多天,听雪失职了!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5-30 08:50:46
  姐姐辛苦了,端午安康!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17-05-29 23:14:47
  一景一物里,巧妙地插入诗词,让处于静态的物种有了鲜活的生命轨迹,小风,不得了!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31 09:36:08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品读学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以及即将来临的“端午节”无不让人滋生对家的思念,“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5-31 10:07:46
  谢谢来访,献茶!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7-05-31 16:00:0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17-05-31 22:13:10
  石榴花开让人想家,想念故土,思念亲人。拜读了。向老师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6-01 17:22:09
  谢谢来访!
6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06-01 11:07:29
  亲爱的小风,想家了。想家,就给家人视频聊聊天,多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这样,彼此都好放心。
回复6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6-01 17:26:30
  哈,嗯嗯,与家人经常视频呢……但还是有一点想家。而且这种情愫也包含对小时候的怀念!
   谢谢真真姐,敬茶。
7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7-06-01 17:16:32
  石榴花开了,想家想亲人了。
   一篇寓情于物,情景交融的散文。
   小风棒棒的!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7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6-01 17:27:38
  哈,二姐谬赞,睹物思情或许是每个人的天性吧!
8 楼        文友:        2017-06-02 18:04:31
  石榴花开,思家情深,拜读,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上官风        2017-06-02 21:17:30
  谢谢!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