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夜雨芭蕉(随笔)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清 纳兰容若《临江仙》
曾经以为,若是一种植物,纳兰容若该是那种叫做独活的植物,他所爱的人,每一次都残忍地离他而去,留他一人,在这孤独的回忆里,苟延残喘。后来,才那么深刻地明白,容若该是一株夜雨中的芭蕉,他虽枝繁叶茂,清翠葱茏,可这一切,竟是为了等待一场夜雨的到来,他的枝叶,也只是为了完美地演绎一场雨打芭蕉的凄凉。他生于富贵,长于权势,仕途平顺,拥有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他随口的一阙词便胜过了他人的千万句,可是他的生命却是一片荒芜。他本是极尽人间富贵的相国公子,可是他却偏爱竹篱茅屋,落魄文人,他的一生都想要逃离于繁华之外。都说情深不寿,他所拥有的才华和富贵,就像那清翠饱满的芭蕉叶,只是为了一场风雨来将他打落,让他人心生凄凉。
就像当年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样,容若和所爱之人也曾有过“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时候,当年结发妻子卢氏尚在人间,他们灯下共话,郎情妾意,他们煮茶填词,红袖添香。可是纳兰的一生注定无法与所爱的人厮守终生,就像与青梅竹马的表妹一般,卢氏最终还是离他而去,让他一个人独自悲伤。他就像庭院里的那一树芭蕉一般,不停地经受着风雨的摧残,落下一地的悲凉。再后来,他见到江南才女沈婉,可是依旧落得西风悲画扇的结局。声声凄切,窗下芭蕉灯下客,他所求不多,只是希望可以和所爱的人执手一生,只是希望可以月下煮酒,青梅填词,可是,这般简简单单的愿望,都不能被满足,最终他带着满身的遗憾在三十一岁的年华里孤独离去,空留下黯淡的时光。
芭蕉不仅可以入诗入词,更可以入画,芭蕉入画,则更是一种凄清瘦逸,明净雅洁的风骨。被苏子瞻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佛王摩诘曾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这幅图中便画有“雪中芭蕉”。王摩诘晚年皈依佛门,远离世俗,在终南山参禅礼佛,彻悟禅机,写下了多少禅意悠然的诗。那个时候,他是真的静下来了,再不管世间的诸多繁华,他只在那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的世界里淡然心性,了悟禅机。想来,他在这幅《袁安卧雪图》中画上了雪中芭蕉亦不是偶然,佛教中有佛入雪山修行,故谓佛为“雪山童子”的说法,因而 他所传达的该是“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的情感。
也许,当年他王维画下这幅画的时候,就为自己选定了归宿,这世间多少事,原本就不是偶然,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世事,其实,是宿命早已做好的安排。王维的这幅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只是后来历经硝烟战火,在分崩离析中被淹没了踪迹,消失于明朝,你我也只能凭借当时留下的仅有的文字来想象当年王摩诘所作的雪中芭蕉。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窗外雨犹在,不曾停歇。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临窗听雨,隔岸观蕉,雨未歇,芭蕉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