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正本清源,还真实的西王母(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正本清源,还真实的西王母(随笔)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26发表时间:2017-06-05 13:40:43


   一直以来,对西王母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
   一、西王母是传说。这种误区影响最大,即对西王母历史、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有关的一切事件、人物、活动都认为是传说。比如,西王母给舜帝献玉、献地图,西王母助黄帝战蚩尤,周穆王征犬戎至泾河上游,汉武帝11次至回中一带朝拜西王母,泾川王母宫建于西汉元封元年,汉乐府《上之回》的存在,道教在汉代兴起后把西王母尊为神,唐胡曾的《回中》诗,宋代大规模重修回山王母宫,宋陶谷碑,宋代至今未中断的回山西王母庙会,明代重修王母宫,泾川西王母庙会民俗等本来是史实,本来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本来是建筑物,本来是碑刻、作品及文物,本来是民俗活动、宗教活动,一概变成了传说。一句话,无论说西王母文化的任何学科,只要一提起“西王母”三字,就脱口而出这一切都是传说。其实,这是贬低、庸俗了这一宝贵遗产。
   二、西王母是神话。一般认为,神话产生于远古时代或原始社会时期,神话是神话学这个学科概念内的史前故事、人物。而把周、汉以来与西王母有关的人物、建筑物、民俗活动、道教、文艺作品都说成是神话,显然是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误区。甚至把明代人写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西王母故事都认为是神话。神话小说是小说以神话形式而写,而小说本身就是小说,只是文学作品,绝不是神话,明代也不再产生神话。更甚者,把《西游记》中的西王母故事拿来作西王母历史的考证材料。人们应该明白,《西游记》是明代才出现的小说,肯定不是考证西王母历史的材料、依据。《穆天子传》、《汉武故事》也都是文学作品,而不是神话作品,更不是历史著作。
   三、西王母是民俗事象。由于民俗学已成显学,把西王母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全部纳入民俗学,作为民俗事象的研究材料来引用。此说经不起思辨,比如,舜帝见西王母,周穆王西征犬戎,屈原、司马相如、杨雄写的西王母诗,宋陶谷写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都是民俗事象吗?道教尊西王母为主神之一,也是民俗吗?特别是旅游业如日中天,在介绍西王母文化、景区文化内涵和分类时,都用民俗二字全部概括,这实际上仅介绍、认识了西王母文化的五分之一。
   四、西王母是无稽之谈。理由是:西王母见过舜帝,又助过黄帝,又见过周穆王、汉武帝,年代跨度2500多年?西王母虎齿豹尾,半人半兽?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这一误区之认识,是知识太少,不知基本常识的见解。西王母是西部戎族首领,代有其人,代有首领,因此,见舜帝,助黄帝,见周穆王的不是一代而是数代西王母。汉武帝确实未见过西王母,汉武帝仅朝拜过西王母宫的西王母像。西王母半人半兽形象,来自于西王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戎族首领,以大巫师身份治理其邦,上朝时,戴着虎形面具,穿豹皮、尾的章服,以增威严和神圣。因西王母戎族图腾是虎,首领以其民族符号作上朝的衣冠之饰。正如中原民族图腾是龙,历代皇帝都把龙绣在蟒袍之上。西王母与东王公主阴阳二气,化育万物,这是道教宇宙观对万物形成的解释,属宗教学科,是无误的。唐、宋以后,民间把西王母世俗化、拟人化,东王公演变成玉皇大帝,民间认为西王母是玉皇大帝的夫人也是无误的,这是唐宋以后的古人已经确立的一种说法。
   五、西王母是神。西王母是神话中的神?道教中的神?还是民间民俗崇拜中的神?大多数人都回答不清。一句话,在大多数人眼中,西王母就是一个神,如此而已。其实三者是有区别的:神话中的神,是能从天上到地下的有超自然力的人物之一,是神话创作者所塑造出来的、民间对其没有崇拜意识或行为的神;道教中的神,是道教徒请进庙堂,为其修庙、塑像的神;道教中有无数的神,西王母是其一,这种神是有进香、膜拜、颂经等崇拜意识和活动的。民俗之神,随意性很大,以老百姓方便为前提,可以敬,可以暂时忘记,可以不敬。仅仅知道西王母是神这一句话,显然太狭隘。以神而论,道教中的神是最权威的。神话中的神,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民俗中的神,是随着众人的说法一直往下传,敬不敬的灵活空间较大。
   走出误区,西王母的本来实质是什么呢?
   一、西王母是历史人物,是戎族首领,代有其人。西王母是我国三皇五帝时代之先的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也是中国西部的地域概念,《尔雅·释地》中有“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的记载,后来又成为西戎母系氏族部落女酋长的专用名,因此西王母确有其人。
   二、西王母是神话中的主角和神话的题材。
   三、西王母是道教主神之一。
   四、西王母是民众纪念西王母而形成的纪念活动、意识,是民俗中的纪念对象,很多的民众叫她王母娘娘。
   五、西王母是文学艺术的艺术主角和素材,从屈原开始到当代,几乎所有作家、诗人都写过、引用过西王母。《西游记》写的西王母,就是文学的西王母。
   综上所述,西王母文化是由历史(戎族)、神话、道教、民俗、文艺五个学科组成的,缺一不可。但历史就是历史,神话就是神话,道教就是道教,民俗就是民俗,文艺就是文艺。互相有联系,但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替代,既不能拿神话材料论其历史,也不能拿民俗概括全部。
  
   张怀群的《西王母五论》(见《圣地泾川·西王母祖祠圣地》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基本回答了西王母的本来问题。

共 21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谈及西王母,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各种神话故事中的王母娘娘,是神话中的一位传奇。而今日作者却要还原西王母的真实,那真正的西王母又是谁?或者又从何谈及?作者首先便从正本溯源而论,引出对西王母认识的几大误区,西王母并非传说,也并非神话更不是单纯的民俗事项,更非是空穴来风不着实际的无稽之谈。经过作者的解读真正的西王母其实是一种戎族首领的称呼,是神话中的题材,是道教主神,是民俗中的纪念对象,是可以被升华的写作素材,这所有的所有相互独立相互联系间便是西王母的真实面容,作者以论述的形式,由问及答,摆出误区,解读实情,一对一错之间是读者理解了真正意义上的西王母,思路清晰,文笔稳健,推荐共赏。【编辑:兮晴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6-05 13:42:42
  有些我们自以为很熟悉的形象和历史其实往往是误区,感谢老师为星月解读了真正的西王母,遥祈夏安。
2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06-05 16:59:12
  泾川的“回山”、“王母宫”、“瑶池”的存在同历史记载基本上是相符的。它们是历史的产物。台湾道教西王母信徒通过多种管道,千方百计在大陆寻根访祖。1990年11月,由200人组成的“台湾西王母朝圣团”主要考察了由中国道教协会论证的山东泰山王母池、古籍《山海经》中记叙的西王母居处昆仑山(新疆天山)以及甘肃省泾川回山王母宫遗址后,认为“泾川回山是西王母发祥地,回山上的王母宫是祖庙所在。”在《神异经》中记述西王母居于回屋。由此来理解泾川“回山”的含义,实是西王母之山。台湾西王母信徙寻根至泾川回山王母宫是有道理的。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诗云:“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谢谢兮晴若老师的点评。西王母题才很大,而我就是西王母故里—泾川人。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