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撕开教育的面纱

精品 撕开教育的面纱


作者:单培文 进士,843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5发表时间:2009-10-23 10:29:04


   国家法律规定,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或玷污人民币,违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的罚款。学校此种做法,无疑是知法犯法。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理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朝往正确的方向,树立人生目标,在未来走出一番自己的天空。然而此次开学,学校施行的是错误教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许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在他们的心灵留下一丝心底的阴影,导演坏习惯的养成,促成他们一生的错误。那么,教育的初衷又在哪里呢?
   在学校,师生之间还有一重要的沟通桥梁——信任,让学生在钱上签名,无疑就是缺失信任的表现。固然学校怕遭受损失,但防止假钞的方法有很多,买印钞机,学习验钞知识等,何苦要以信任作代价,来换取百十来元的钞票。如此,师生间的信任天平必定失衡,后进生必是其产物。
   所以,学校啊,莫要因小失大,再让学生的钞票上签名了。
  
   热卖的教辅书
   开学后的一天,我到县城办事。姐姐打电话给我,侄女的老师跟学生指定到某书店买某本教辅书,说是上课要用,让我一定买来。
   听了她的电话,我不敢延误,抽空打了个车,到了那书店买书。
   书店里人山人海,都是像我这般大的家长,来为子女买教辅书,而且还是同本教辅书。我很是纳闷。闲聊中,我得知,他们也是在老师指点下,来此书店,买这本书的。
   书买到手,我站在街头随手看了看,竟发现印刷质量较差,纸张很薄,而且四五张内容,就出现好几处错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真不知,老师要求学生买这样的书,有何作用。
   后来,我回到学校,与同事聊及此事,同事笑道,这已是一件公开的秘密。原来,书店都暗地里跟各个学校的老师打了招呼,以给老师们回扣的方式,让老师们帮忙推销教辅书。
   只是因为我是新教师,刚走上讲台不久,才不知其中的情况。
   听了同事的话,我心里暗暗震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现在以教学的名义,向学生指点用书,让学生们购买,从中赚取佣金。不知他们拿到钱时,是否感觉烫手。再当他们的学生,知晓老师这样的行为,是否还会从心底里佩服自己的老师,尊重自己的老师,服从老师的教导与管理呢?答案不得而知。
   还有,现在教育部三申五令,替学生减负,严禁学校为学生统一购买教辅书。但是,这样的结果只是导致,由学校统一购买变成了老师指定书店购买,学生依然背着沉重的书包,迈着沉重的步履上下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减负效果。
   所以,教师们,千万别为了一点小钱,顶着国家政令,误了学生,而最终掘墓自焚,害了自己。
  
   征文啊征文
   全校教师大会上,校长交给我一份通知,是有关征文的。看着硕大的A4纸上,清楚地写着“征文”二字,不禁感慨横生。从教四年,参加过各种大小征文也有数十次之多,没有生就一点激情,倒是原有的兴趣都被冲刷无存。
   记得刚走上教坛时,雄心壮志,豪情万丈,立誓在这三尺讲台上做出一番事业。教育局发来一个征文通知,是有关某报的读报用报主题。我是文科毕业生,自然磨笔霍霍,跃跃欲试。当“全体教师均可参加”的话语从校长口中徐徐吐出时,心中未免一振。散会后立即找来某报,认真地品读各个版块,仔细地分析内涵意蕴,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研读。读完心中多少有了些眉目,再联系生活精心构思,然后一字一句纂写成文,接着逐字校正修改,还请了学校的同事品读,提出缺点,以更好地提高文章质量。一个星期后,通红着眼的我将两张心血郑重地交给教导处,由教导处汇合后上交。满心期待着天上砸下一个一等奖,再其次也该有个三等奖。谁知一晃就是半年,还杳无音讯,投出去的文章犹如石沉大海,不知所踪。我有些懊恼,暗叹自己的文笔怎会如此之差。然而,一次与几位同学在QQ上群聊时,他们也都走上了讲坛,也都参加了这次征文。才知教育局发动征文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根本就没有对征文进行审阅、评奖,自然也就无一人中奖。看着电脑屏幕上一行行滚动的字,我有些怒从心出,教育局怎能如此征文!
   这次征文后,我对征文有了一定的免疫感。再当校长宣布有征文时,我都搭拉着脑袋,有一言没一句地听着,事后也懒得动笔,心想反正评不了奖,写它何用。但有一次,校长找到我,说你这个大学生再不动手,笔头就秃了。迫于领导的交待,我只好勉强动笔,也懒得构思。半个小时后,一篇千字的文章就已挥洒而成,但文章的质量连自己都不敢恭维。上交教导处,教导主任接过,扫描了一眼,说不错,不亏为大学生,这么短时间竟已写成。我暗笑,像这样的文章我一天写个十来篇也不成问题。这么敷衍了事后,很快就将此事遗忘。然而,大概是两个月后,校长找到我,拍拍我的肩,说恭喜我的文章获得二等奖。我很惊讶,瞪大着眼兀自不敢相信,就那么一篇文,扔进垃圾堆也没人捡,竟能获奖。待领来获奖通知时,我看了看,方才明白,原来此次获奖率是以参赛人数而定,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也就是说只要你参赛几乎都能获奖。不过对于这样的获奖,我实是心中有愧。
   还记得有次征文,是要求学生纂写,但学生是否获奖将直接纳入学校、教师的年终评估。这一下子全校炸开了锅,领导高度重视,老师严阵以待,因为学校的评估与生源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而教师的评估则与奖金直接挂钩。最后上下共同商议,决定这次征文全由教师动手,以学生名义参赛。经过了这样的暗箱操作,果然不负众望,所有参加的征文全部获奖,且一、二等奖大有人在,领导、教师都笑逐颜开。
   自此,对于征文,兴趣全无。至于这次,就靠网络吧!
  
   空荡荡的操场
   “叮铃铃”,又到了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时间,我换上球服,抱着篮球,来到操场上,想找几位学生打下篮球,锻炼一下身体。然而操场上空荡荡的,找不到一个爱打篮球的学生,令我惊讶不已,四处察看,方知事情的原委。
   全校十个班级。两个班级,语文老师一本正经地端坐在讲台上,利用下午自习课与阳光运动一小时时间进行测试,以掌握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好查缺补漏。三个班级,因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班主任恨铁不成钢,号令“屏弃杂念,利用时间,奋发向上,冲刺中考”,体育运动自属杂念,阳光一小时也是时间,所以学生只能留在教室里看书、做作业。还剩六个班级的学生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的被语、数、英老师叫去,参加竞赛辅导;有的被美术、音乐老师叫去,参加特长训练;有的因违反纪律,被班主任叫去,罚站门口;有的自感成绩差人一等,自觉留在教室看书。操场上自然空荡荡,不见人影。
   如今,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阳光体育运动都成了多余,惟有学生的成绩才是衡量学校优劣、教师好坏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只有不顾一切,抓住所有时间,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可这样下去,学生的成绩好了,可他们的健康,他们的活力又将在哪里?
  
   生锈的灭火器
   前些年,国家、学校防火意识还很薄弱,在师生眼里火魔总很遥远,各公共场所也没有灭火器,因此一旦有火灾,师生也偶有罹难现象。
   近年,国家提高了防火意识,教育局也下发文件,各学校必须重视防火,保证师生安全。因此,一夜之间,学校各角落都增添了灭火器,整齐干净地排放在那里,像守卫边疆的战士,护卫着全体师生的安全。
   前些日,教育局一行人员视察学校,参观了教室、寝室、食堂,一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学校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特别是摆放在角落里的灭火器,依旧整齐如初。教育局领导看到这些,不禁颔首点头,表示对学校工作的肯定。突然,一位领导提出,要求找来几位学生,试着使用灭火器,结果大失所望。几位学生拿着灭火器,根本不知使用,左瞅右看,上按下翻,灭火器还是哑着声,不出气。学校教师看着也是干着急,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帮忙,却发现上面的铅封、保险销已是锈迹斑斑,这位老师使尽了力气也是无济于事,最后只能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灭火器。
   笔者身为教师,当时也在场,看到这一幕,不禁内心一惊。这些年,学校为了打响牌子,极为重视表面工程,一样样从外表看毫无暇疵,但内地里是漏洞百出、锈迹斑斑。长此以住,真让人担心,一旦真有灾难降临,学生的生命还是否能如花绽放?
  
   万无一失的循环用书
   从今年春季起,国家免费提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科书,同时也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教材循环使用。
   通知到学校,即时已开学,循环用书也发到学生手中。为了贯彻国家的教育措施,学校经过连夜商议,部署战略三步骤。
   首先,学校点兵派将,将循环用书落实到具体教师,交待不管方法,务必保证循环用书不丢失、不破损。教师心神领会,立刻上班对学生晓以利害、动之以情,无非就是这些教材无关紧要、丢失书籍原价赔偿的话。学生大多家境贫寒,二类科目也被学校定为可有可无,他们自然顺着老师的意愿,主动交还崭新的书本。
   其次,学校将循环用书分类归纳、整理成册,打开图书室大门,束之高阁,并明文规定,此类书籍不外借。以绝对性的措施保证教材的循环。
   最后,学校重新起草,排出新课程表,将所有二类科目改为语、数、英等中考科目,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抓学生,从而拔高学生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并美名其曰: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家长需求。学生没了课,自然不再梦想看到印刷精美、生动有趣的二类教材。
   当然,为了防患于未难,学校领导还高瞻远瞩、智者千虑,大会小会有意无意向学生宣传“为你们好,保证你们未来”的思想,也要求教师多强调:“当有上级领导来视查时,必须多为学校考虑。”试问,在学校高压、老师重嘱下,又有哪个学生敢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有了这些战略,循环用书自可万无一失,永无休止地循环下去。但谁又想过,学生的素质将在哪里?
  
   考不完的试
   去年,我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校长找到我“小文啊,以后多考考试,把学生成绩搞好,为学校争光。”我是新教师,对校长的话,当然惟命是从。立时,我便决定,每星期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在考试中拔高学生的成绩,不负校长的嘱托。
   于是,每个星期,针对学生所学内容,或上网查找,或翻阅资料,精心拟出一份高质高量的试题,然后将它打印、印刷。印刷完毕我常在星期五,利用下午自习课加课外活动,配整两个小时进行测试。再牺牲星期时间对试卷加以评改,按照成绩优差排好名次,张贴在教室前的醒目位置。接着我进行适当教育,让优生不自傲,努力而更优;让差生不气馁,知耻而后勇。我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便达到预期目标。
   坚持了一个月,学生成绩果有提高,班平均分增高两分。看到付出有了回报,我更肯定自己的行为。这时,学校下发通知,9月月考,将在月末进行,请相关老师出好试题。原来,学校除了期中、期末考,还在每月安排月考,全面摸查学生成绩,与兄弟学校相比较,明确差距,制定奖惩方案,刺激教师加大力度,增加考试数量,抓好学生成绩。
   月考结束,我班成绩相对不错,在全年级排名第二。当我迈着轻松的脚步跨进教室,准备给学生报喜,学生却苦瓜着脸,纷纷和我诉起考试的苦,“老师,我现在吃饭都没时间,怕同学在复习,超过了我。”“老师,我现在回家常挨打,原因就是考试分数不理想。”“老师,我现在都不敢睡觉,一睡就梦到自己满头大汗地坐在考场里。”……听了学生的话,我真是羞愧难当。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如今,在“应试”教育下,家长、学校、教师最为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分数,它关乎着子女的未来,学校的生存,教师的奖金。所以,考就成了必然,成了理所应当,可又有谁注意,学生成绩的背后,那一张张苦瓜的脸,以及他们的那颗颗脆弱的心灵。
  
   做不完的作业
   转眼,国庆节来到,校长在教师大会上说:“各位老师,这次放假,要多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我点头,孩子们大多贪玩,在几天时间里不接触课本、作业,极有可能将所学知识遗忘。于是,散会后,我精心准备了两张试卷,作为作业。星期五晚上,我走进教室,一边分发试卷,一边叮嘱学生:“同学们,回家之后,记得要把作业做完。”却没想到,学生都苦瓜着脸,向我诉苦:“老师,我们的作业实在太多了,压得我们都喘不过气来。”我听了,有些诧异。学生跟我解释:数学,两张试卷;语文,两篇作文;英语,单词100个,外加练习册;物理,将所学概念背熟;生物,地理,历史各一张试卷。加在一起厚厚一叠,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是啊,多年来,学校为了打响品牌、扩大生源,置国家颁发多年的减负政策于不顾,以升学率为标准,以高分为指引,想尽一切方法提高学生成绩。于是,语文老师奉行多写,数学老师奉行多做,英语老师奉行多背……所以,作业常常在学生面前堆积如山,硬是把学生从磨中提高成绩。而我也充当了刽子手,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共 13310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一系列现象对于教育现象的披露与剖析,真实而具体,很有警醒意味。学校教育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要根除这些陋习,肯定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努力。一个民族的振兴,教育好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素养的公民是先决条件。【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1023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10-23 10:58:14
  这一系列现象对于教育现象的披露与剖析,真实而具体,很有警醒意味。学校教育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要根除这些陋习,肯定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努力。一个民族的振兴,教育好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素养的公民是先决条件。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大连儒艮        2010-01-06 10:42:25
  问好小文老师,这样洋洋洒洒对教育的慨谈,真是让我开眼。非教育工作者所不能,当倍加仰慕。呵呵!我欣赏教师这个职业,我们的家庭就是世系的教育之家哩,只是我错过了任教的机会罢了~~~喜欢为人师表的做派和桃李满天下的功德!祝你新年快乐,健康幸福哦!遥握哦!
喜山尤爱海,善水乐搏击,习文习诗作,心淡风疏竹。
3 楼        文友:炎炎        2010-01-16 10:06:25
  真的,算算现在的学生学习时间,属于不一般的长,大人上一天班还很累呢,何况还是些孩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