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司棋之死

编辑推荐 司棋之死


作者:雁雁于飞 布衣,12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50发表时间:2017-06-21 21:45:44
摘要:在《红楼梦》里,司棋算不了什么重要人物,在十二钗又副册里的排名,也是十分靠后。 但是,司棋之死,我倒觉得是死的最轰轰烈烈的。

在《红楼梦》里,司棋算不了什么重要人物,在十二钗又副册里的排名,也是十分靠后。
   但是,司棋之死,我倒觉得是死得最轰轰烈烈的。
   司棋是迎春的大丫头,长得“品貌风流”“高大丰壮”,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在一次园内幽会时,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害怕鸳鸯会说出此事,吓得连家也不敢回,逃走了。
   从第七十一回起,渐渐掀起司棋命运的高潮。第七十二回写到司棋因被人撞破私情抑郁成病。第七十三回写司棋的春宫锦囊被傻丫头拾到,为后来搜园留下因由。第七十四回搜园,司棋被搜出与表弟传情之物,事败。第七十七回,司棋被逐。其后,第七十八回,借宝玉之口,提及司棋,曲终人散之意越来越明显。
   王夫人带人搜查大观园,在司棋房中看到一件写有文字的定情信物,如果换在现代社会,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两情相悦的人互送礼物很正常,但是在封建社会那种连脚都要包裹的年代,这种事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了。
   其实,司棋的光彩恰在抄检大观园时方得以显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间的定情之物与书信都被公之于众,先前被鸳鸯撞见吓得发抖的司棋这时反而倒是一脸的无愧和平静。就冲她这份镇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当的无畏勇气,也足以让人由衷钦佩了。
   然而,在司棋即要被赶出大观园的关健时刻,她的主子居然视而不见,让自己的丫头被任意辱骂,而司棋在向其求情时,迎春仍然无语,平时热呼呼的主仆之情在这一刻居然是那么地冷漠,结果导致司棋被逐出了紫菱洲。
   这里,无疑为司棋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实以迎春的身份地位,她只要稍微向王夫人说一下情,司棋就完全可以留在府中,大不了答应不再跟表弟来往就是了。然而,当时的结局对司棋来说却是那么地绝望,使得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于是,在表面道貌岸然,暗里比比皆是污秽的是非之地,司棋被威逼着含泪收拾起包袱,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荣国府。
   回到清贫的家中,本想得到其母的安慰,但爱钱的母亲却对其大骂,还说什么让你到大户人家当丫头,原指望着赚钱,谁知出了这样的事,既丢家里人的脸,又少了不少的收入。甚至说再不让司棋出门了,如果她表弟来。更要把他脚都打断。因为她妈这时认定自己的外侄儿现在在司棋出了事的情况下,居然都没来看司棋一下,说明他根本就不值得司棋爱。
   痴情的司棋这时仍然没有后悔,心上人没来看自己,她还帮着说好话。其实,少女的心此时应该说是彻底碎了,毕竟自己被主家逐出来不是什么光鲜的事,可那人却没有第一时间赶来看看,你说这不令人伤心至极吗?听着母亲狠心的话,面对长辈面带狞笑地咆哮,司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封建社会的桎梏对司棋是残酷的,虽然她有心追逐自己的幸福,而且难能可贵地有过表白自己爱恨情仇的作为。但是,在那个历史背景条件下,仅凭一个弱女子的力量,想要获得恋爱与婚姻的自由,无疑是难以想像的。
   本来,《红楼梦》整本书都充斥着悲剧色彩。病死的黛玉、守寡的宝钗、遭中山狼折磨死的迎春、以青灯古佛为伴的惜春、魂归他乡的熙凤、远嫁的探春、遭受流言蜚语而致死的晴雯。可以说人人都有各自悲惨的一面,可是,司棋的命运与她们相比,显得犹为痛心。因为前者毕竟都有过富贵的时候,其出身不是大小姐就是官宦人家,而且最后的结局几乎都是因为家族利益或联姻不当引起的,换句话说她们的命运是自身能力不可抗拒的。
   司棋却不同,司棋本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结果呢?她并未逃过悲惨的结局。
   应该说,她的悲剧其实早已注定。
   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司棋与表弟在花光柳影的园內幽会,她是失身于潘又安的。换句话说,司棋是大观园内,唯一一个敢于用行动实践自己爱情的女子。试想,一个敢于在大观园内偷尝禁果的家奴,其性情是何等的反叛和火辣,故而后来敢于拼死抗命,可见乃是性情所至,性格始然。另外,从人性获得解放和爱与被爱得以实现程度来看,司棋与大观园内其她女子相比,她又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她的爱是轰轰烈烈的,也就注定了她的死必然也是轰轰烈烈的。
   果然,在绝望的境遇中,终于发生了她以求用死来解脱的举动。具有刚烈性格特质的女子在悲剧大环境下,使她成为了更悲剧的人物。
   是的,水面尚有一根稻桔,谁愿了却生命。
   最终塑造完成司棋性格特征的,是她死前最能体现时代悲剧的一句话:
   “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
   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
   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若是他不改心,
   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
   吃也是愿意的。”
   说这话时,她母亲气得了不得,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这时的司棋,知道最后一丝希望已被斩断,于是毅然决然一头往墙上撞去。
   就这样,一个有着美好向往、脾气刚烈的丫环,当着世上两个唯一的亲人,含恨而去。
   之后,潘又安的死又把这一悲剧掀到了高潮。本是发了点小财回来找司棋的潘又安,见此惨状,抬来两口棺材,“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上一抹,也就抹死了”。
   每读至此,这个双双殉情而死的情节,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无不从內心深处,为封建礼教下的殉难者们感到叹惜。
   许多评论者都说,司棋是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我看这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

共 22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紧扣《红楼梦》原著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解读司琪的性格特点和命运。她的命运被他人主宰着,被主家主宰,被自己的母亲主宰,被自己钟情的男人主宰,他们主宰的结果,都是把司琪一步一步推向死亡。透过司琪的言行,文章把司琪的性格特点清楚地揭示了出来;文章结尾写司琪和潘又安的死,写出了悲壮,揭示了司琪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文章解读主题明确,角度分明。【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21 21:54:58
  文章把司琪形象和命运的解读,放在了司琪生活的环境中解读,放在她所处的人际关系中解读,揭示了其命运悲剧形成的原因。解读紧扣原著描写,写出了人物形象意义的深刻性。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天堂尕保        2017-06-22 16:28:24
  好文章!解析司棋这个人物非常的到位。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02-02 14:48:23
  时代悲剧中,更显司棋追求自由和爱的刚烈与执著,她是幸福的,她敢爱,抗命而殒,爱她的又安与她魂归一处。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