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他为乡土文学奠基领航——评周文小说

编辑推荐 他为乡土文学奠基领航——评周文小说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4.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97发表时间:2017-06-23 13:08:22

中国“左联”作家周文由于遭受迫害,于一九五二年七月一日病逝北京。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在峥嵘岁月里给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十五封信,其中就有一封给周文的信,其余还有全国著名作家丁玲、周扬、肖军、欧阳山等。
   同年,各级党报又发表了陈云同志一九四三年三月在延安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曾赞扬周文同志,说:“对于始终伴着生命脉搏跳动,大半生的精力全付于党的工作和革命事业,仅仅挤一点休息时间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家’周文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周文经中央复查后得到平反昭雪,中央党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他的骨灰安放于八宝山生命烈士公墓。
   一九八0年,周文的作品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发行全国各地。
   周文的一生中写了不少小说、散文、童话、文艺论文,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小说和散文。我们通过对这些小说、散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周文在创作中直面人生,走现实主义路子的态度。
   他在创作中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面对生活,勇于发现,善于挖掘和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他描写军阀内部的官兵生命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在对理想人生追求中的彷徨苦闷。揭示劳动人民在旧中国悲惨命运的根源,展示了矛盾发展的趋势,激励着人民参加革命追求真理的信心和力量。
   读周文的长篇小说《烟苗季》和中短篇小说《雪地》《退却》《恨》《山坡上》《山坡下》《俘虏》等,给人的印象是:一是题材新;二是开掘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
   周文曾在军阀部门中生活过,他的小说《雪地》揭示反映了驻守康藏边境士兵与军官们之间的尖锐斗争和矛盾冲突。
   周文不是停留在描写生活的表面,而是进一步发掘生活的底蕴,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士兵们在黑暗社会中被迫害、觉醒反抗的斗争过程。
   周文在生活中注重感情的积累,在创作中努力表现健康的感情。他努力把那些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经历的爱和恨宣泄出来,传达给人们。
   周文的感情积累来自生活实践,和他的气质、个性。当他的感情与时代相通,与党和人民一致时,就不仅能自觉代表群众的心声,并敏锐地提出劳动人民迫切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小说《分》取材于他自己的流浪生活,描写三十年代初,三个青年朋友流浪生活的痛苦、追求和分化,说明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为新的光明的社会到来而斗争才是自己的出路。小说描写了三个青年没有因生活困苦而悲观绝望,相反倍加进取,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下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周文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他在反映重大的社会矛盾时,没有在人物关系上设置太集中的矛盾冲突,没有编造安排过多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正面人物没有概念化的金子般的语言,反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血淋淋魔鬼,而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原型。他的小说忠实于生活本来的面目,都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人和事。
   《雪地》中的营长,粗暴、凶残,带有军阀的共性,又具有野蛮粗俗的地方色彩。《烟苗季》中贪婪狠毒、阴险、狡诈的吴参谋,娇奢短见的姨太太,愚蠢无用的周团长等人物,他们的性格逼真,并且还具有西康地区雅荥一带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什么“披襟襟、挂柳柳”“鸭儿浮水”“妖精妖怪”之类的方言土语读来很亲切。
   周文的作品中平淡中见冲突,人物性格简单中隐复杂。揭露社会问题尖锐,行文真实、自然、感人。有高超的白描手法。作为一个高尚的乡土作家,他的魅力长存。

共 1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介绍了周文的人生经历,特别突出了中央领导们与他的书信交往和点评,这些突出了周文曾经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然后,文章重点解读了周文作品的特点,内容特点,主题特点,描写的人物特点和写作技法特点。特别突出了他的文章内容与时代的密切关系。读这篇文章,不仅是了解了周文其人,而且对我们思考写作问题,也是有启迪意义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6-23 22:07:36
  周文,在今天众多的中国人中,他已经被历史的尘沙淹没了。应该有当代人写文章介绍他,推介他,让不该被岁月遗忘的人,真正活在人间。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