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夏之情】厚土(长诗)
一
一锄又一锄。垦荒老人
不懈地挖掘
僵硬的荒土开始呈现
温润的一面。又一片新的土地
诞生在他的眼前
尽管他的劳作
有时会遭遇到石头顽强的抵抗
但喷溅的火星,反到激起了
他的满腔豪气
他会想出种种法子,剔除
石头顽劣的秉性
让它们甘心情愿
成为土地最舒适的温床
垦荒老人,矮小黑瘦
像一块比石头还坚硬的石头
疾风暴雨,可以轻而易举
将他垦出的土地剥离、冲毁
就像市场经济的浪潮
将他的儿女
卷向遥远的异地他乡
可是无论什么风浪,也难以将他
从这片土地卷走
二
又是一年秋风起,将满地玉米和稻子
吹成一地黄金
我躺在我家的一亩九分口粮地
阳光温情地将我淹没
内心的稻浪山长水远
多年以前,这块地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方式
成为我们一家六口人的衣食父母
使我们几兄弟得以吃饱肚子
有条件进学堂识文断字
如今,三十年的风雨一晃而去
这一亩九分地
把我们兄弟姐妹一天天养大
将我的父母
一天天养老
被土地含辛茹苦养大的我们
却最终成为她的又一个背叛者
三
每一棵柔弱的小草
是土地的孩子。参天的古木是土地的孩子
大地上呼啸奔跑的虎豹狼虫
是土地的孩子。泥土下
卑贱的蝼蚁、蚯蚓、土蚕、蛇蝎
都是土地的孩子
他们按照自己的秩序
出生、成长、生儿育女、衰老、死亡
土地,就像我们的亲爹亲娘
从不厚此薄彼
对待自己的孩子
四
我看见我的父老乡亲
常常捧一把泥土在手心细细端详
如同抚爱
他们的爱人和孩子
他们难以理解,那些简单粗陋的颗粒
为何能够让一粒粒
平凡无奇的种子
孕育出满地春色和甜美的果实
他们实在难以理解
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石头的子孙
千万年来,是靠什么支撑
养育了无数生灵
泥土一样质朴单纯的乡亲们
却从未想过
千百年来,自己又是靠什么养活了
脚下这片土地
五千年的历史
五
土地没有脚
不能随同那些青壮年远走他乡
打工挣钱,只能死守在老家
成为蒿草狗尾草老鼠蝈蝈儿的乐园
牛羊失去了踪迹
鸡鸭被寂寞包围
老黄狗呆立在老主人身边
无神地望着远方
一条路消失在土地的荒芜里
在城郊,推土机的轰鸣
霸道的钢筋混泥土
将曾经的柳暗花明,小桥流水吞噬殆尽
我的父老乡亲,一夜之间
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
六
人类聪明。他们懂得运用
各种原始的,或先进的工具
将土地开肠剖肚,从大地深处
拿出黄金、钢铁、珠宝
拿出火药,原子弹,拿出战争和白骨
留下伤口、死亡、废墟和垃圾
土地不懂得申诉,不懂得控告
只知道忍气吞声,独自收拾残局
土地不知道,最终哭泣的
是人类自己
七
母亲常说,土地
是牛投胎转世的傻儿
他不会喊饿,不论怎么敲打
也不会喊痛。三九寒天被人脱掉衣服
也不伤风感冒。三伏酷暑
被人为的穿上厚厚的衣服
也不敢叫热
我知道,那只是母亲对土地
一些表层的感知
在我眼中,土地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圣人
无论惊雷滚过,铁蹄奔腾
还是野火肆虐
都已见惯不惊,处之泰然
有时候,我对土地
抱着一种复杂的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
无论张三还是李四耕作,只要给她一粒种子
落一小场春雨,她就憋足劲儿
回报整个沉甸甸的金秋
八
在这深冬的早晨,天气晴好
初升的太阳,给人久违而入心的暖意
酣睡初醒的村庄,炊烟袅绕,鸡鸣牛哞
农夫脚步杂沓,开始一天的劳作
我下意识地,将探询的目光
再次投向脚下这片土地。时值隆冬
地面依然呈现不同的色块
油菜绿得精神抖擞
麦苗葱翠得令人浮想联翩
那些蔬菜自不待言
在晨风中顶着旭日奋力生长
翻耕后的土地
有的粗糙而生硬,有的绵软而低调
有的色泽苍黄,有的黑得深沉
它们成分复杂,瓦砾、石子、沙土
甚至各类垃圾,人畜粪便、骨殖
但都保持着惯有的沉默
就象劳累后的老父
咂巴着旱烟一言不发
内心却翻涌着复杂的情愫。远处
一位农妇正在将一些作物的秸秆
一一焚烧。烟雾弥漫中,那些作物的灰烬
也加入了土地的行列
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成分复杂,粗劣,甚至丑陋的泥土
它们如何在春风春雨的调合下
达成共识,于无声处
轻而易举完成了
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工程
奉献出一个又一个
尽善尽美的春天
九
春天病入膏肓
瘦弱的村庄
在滚滚热浪中备受煎熬
持续的旱情在撕扯着土地的心
老憨只得打井,他想以掏空大地的方式
求得生命之水
掘地三尺,再掘地六尺
继而深入到数丈……
老憨随之一截一截
矮下去。仿佛被命运深重的阴影
一口一口吞噬掉。井越来越深
阳光越来越远
老憨渺小得
如同一只不甘失败的虫子
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灰土纷纷坠落,砸在老憨头上,肩上
他不感觉疼痛。他仰头看天
只看到拳头大一个洞
他张了张嘴,想喊,但喑哑的声音
转眼就被狂躁的风沙卷走
他想哭,但眼眶干涩
就像穷尽了毕生之力的土地
却挤不出一滴乳汁
十
我不想说沉重,但沉甸甸的生活
让我不得不俯下身
深情凝望脚下这一小片自留地
她是计划经济的特有产物
自留地不是很多
一般不会超过三分
而这巴掌大一片土地,足以消磨掉
母亲的一生
无论雨雪、晨昏,还是针头线脑之余
母亲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刚从农活和锅碗瓢盆中挣扎出来
又直奔那三分自留地
那是一家人生活的色香味之所在
每当干旱,奄奄一息的蔬菜
让母亲疼进心窝,恨不得
流尽最后一滴汗
让它们喝饱
若是碰上连阴雨
母亲就得疏沟排水
薅锄杂草,挖出埋伏在菜根下的土蚕
让蔬菜们心无旁骛地成长
一年又一年
现在,年迈体衰的母亲
不得不像一苗被命运收割的韭菜
成为土地的又一个守望者
逃离土地的我,写诗,写所谓的文章
内心却羞愧万分。因为
我无法透过一只番茄
通红的内心,感受母亲
离开土地后的失落与疼痛
十一
我曾经像一株不安分的稻子
厌倦粗陋而卑微的土地
试图挣脱父亲的庇佑
向往那钢筋水泥支撑起来的繁华世界
而当我终于置身其中
方才惊觉我的心
已失去归依而四处流浪,寂寞无主
我知道,我的根在土地
脱离土地,我的想象力
便会因营养不良而憔悴、枯萎
十二
当年离乡远走
脚下的泥土,受雨水怂恿
紧紧抓住我的脚步
不肯松手
一路跋涉,来到城市
一双泥腿格外惹眼
我使劲跺,甩,刮,甚至用水龙头
反复冲洗,脚底和双腿上
依然五颜杂呈
很是惹眼
多年以后,城里的月光洗白了
我的肌肤和梦乡,但浸染在心上的土色
早已入骨三分
无论多么刻毒的时光
也难以冲淡分毫
十三
人类疲惫的命运
栖息于土地广袤的仁慈里
承受岁月的洗礼
一切富贵贫贱都将死去,回归土地
只有土地,永远年轻
我们只是土地的
另一茬庄稼
在土地之上出生、成长、衰老
最终被岁月收割
成为又一撮泥土,成为
土地的一部分,供后人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