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征文】特殊家庭
一
上个世纪90年代初,20多岁的刘厚福和邓玉梅两个人在深圳打工,相识相爱。当时刘厚福做木工,邓玉梅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同是一个镇上的老乡,两人相识后感情迅速升温,邓玉梅觉得他很高很帅,出手也大方,是个很值得依靠的人。而邓玉梅在刘厚福的眼里很漂亮,她那圆而略黄的面庞上,有一双大而黑的眼睛,闪烁着热情大方的光芒,嘴角微微向上挑起,好像老是在微笑。她很能干,干活又快又好,常受到老板的夸赞,同时她又很贤惠,看到那些乞讨的人,她毫不吝惜掏腰包送钱,或买面饭相送。他们经过一年多的恋爱,回到村里结了婚。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玲玲。刘厚福继续在外打工做木匠活养家,邓玉梅就做全职妈妈相夫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两年他们的幸福戛然而止,突遭晴天霹雳:刘厚福在建筑工地不慎从三楼坠落到了一楼,人事不醒,经过医院抢救,命虽然保住了,肚脐以下的身体却丧失了知觉,成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邓玉梅把他接回了家,长期瘫痪在床,小便用导尿管导出,大便有时要用手抠,她毫无怨言地侍候。
可是要强的刘厚福,他不想这么痛苦地活着,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多次请求邓玉梅给他买安眠药让他走。每到这时候,邓玉梅就会抱着他哭:“我们是一家人,你走了女儿就没有爸爸了,我不能丢下你,有我吃的就不会少你一口,只要有你在……”
刘厚福说:“我在是你的负担,是你的包袱,我不忍心看到你和女儿受苦!”
“只要有你在,我再苦也不苦!”邓玉梅说,“就是讨饭做叫化子,我们一家人也要在一起。”
时间长了,由于邓玉梅的负担太重,她的身体明显地消瘦了。
刘厚福看到心里很难过,说:“照这样下去,我们一家三口只有死路一条,女儿还那么小,你难道忍心她同我们一起死?”邓玉梅听了沉默不语。
刘厚福继续说:“为了我们的玲玲,我们把婚离了,你再找一个,共同把我们的女儿带大,我今后死了才会心甘。”
他一再提出要离婚。邓玉梅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坚决不同意,说:“我无论如何不能丢下你,要死要活我们都不分离。你真要逼我离婚,为了女儿,我也同意你的意见,但我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同我们一起过,我还要继续照顾你……”
“你倒想得好,那个男人会同意这样做!”刘厚福说,“除非他是个傻子?”
邓玉梅斩钉截铁的回答:“等不到那样的傻子,我就不嫁!”
二
刘厚福觉得总算把邓玉梅说得有点动心了,他必须要趁热打铁,想法为她物色一个可靠的男人。凡是遇到亲友来看他,他就给亲友谈他的想法,央求帮忙说服邓玉梅同他离婚,并为她物色一个合适的男人。亲友心里都装着“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思想,根本没去做,很长时间都无回音。刘厚福自己想了一个办法。他打电话找来了他最好的一个朋友,帮他写了为邓玉梅征婚的启示:“我叫刘厚福,是个瘫痪像死了没埋的人,我媳妇邓玉梅是个善良勤劳的女人,我生病这几年,她和家人从未放弃过对我的治疗,她跟着我受苦,我不忍心。她才28岁,我要同她离婚,帮她找个可以依靠的男人,陪伴她走完今后的人生,有意愿的男人就来我家面谈。”
刘厚福的好友,把他为邓玉梅写的征婚启示,用一张大纸写了一张,贴到了场镇一个显眼的地方。过了没几天,一个男人问到了他家里来,说自己叫钱友善,媳妇两年前去世,现在是独身一人。瘫痪在床上的刘厚福,看他面善忠厚,同他聊了一会儿情况,他问邓玉梅怎么没在家?刘厚福说,她在菜地种菜去了,钱友善要求出去看看,刘厚福告诉了他的具体地方。
钱友善到了菜地,看到邓玉梅就好像看到了他已过逝的媳妇,她正在挖地,累得满头大汗。他大声说,邓玉梅你休息会儿,我来帮你好吗?邓玉梅抬头看到说话的人,是个高大健壮的男人,有着扇面形的宽肩,胸脯显得结实饱满,脸色红润,慈眉善目,显得很亲切。
她说:“我们素不相识,你为何要来帮我?”
钱友善说:“刚才我到你家里去看了刘大哥,他告诉我你在这里,所以我就来找你了。”
钱友善从邓玉梅手中拿过了锄头,他们边干活边聊天,钱友善说:“我看到了刘大哥为你写的征婚启示,我很同情刘大哥的遭遇,你们家这样困难,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要帮你这个家。”
邓玉梅说:“我们这个家,不是一般的困难,是烫手的炭丸子,你莫要想简单了。”
钱友善说:“我前前后后都想过的,你家的炭丸子,无论怎样烫手我都敢来接,关键就是看你的想法了!”
他们在一起聊得很开心,至少聊了两三个小时,钱友善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以后,钱友善隔三差五就来帮邓玉梅干活,有时还买来一些吃的水果、米面食品来给她吃,说不要光干活不顾身体。邓玉梅打心眼喜欢上了他,觉得他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她回家去也有时给刘厚福说起钱友善,是个忠厚老实人,来帮她干活不到家里来,不吃饭不说,连水也没喝一口。
刘厚福听到邓玉梅如此说,他心里明白媳妇是爱上钱友善了。就说你想要的傻子来了,我们离婚的事,再不能拖了,赶快去办手续吧!
邓玉梅说,我都不忙你忙什么,我真要和他结婚,我要先给他提出条件,看他如何表态,如果勉强同意就拉倒,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只有他完完全全同意了我的条件后,我才去给你办离婚手续。
三
第二天,钱友善来给邓玉梅家干活,她对他说:“我可以同意跟你结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婚后你必须要照顾好刘厚福,抚养好他的女儿玲玲,要白纸黑字写好。”
心里一直就想结婚的钱友善,没加任何考虑,立即向邓玉梅保证:“我一定像照顾自己的大哥一样照顾刘哥,像对亲女儿一样对待玲玲。我回家去就给你写好,如果你不放心,我拿到公证处去公证了拿给你!”
邓玉梅再也无话可说,觉得这是老天有眼,同情她家的困难,给她一个这样的好男人。回到家中,一本正经地对刘厚福说:“今天我给钱友善说了,你猜他怎么答复?”
“傻子同意了你的条件,他愿意来我们家一起过日子。”刘厚福说,“不然,我为啥催你跟我尽快去办离婚手续。”
过了一星期,邓玉梅拿着刘厚福盖了手印的离婚协议,到镇政府办了离婚手续,她和钱友善结婚已是水到渠成。次月,她和钱友善扯了结婚证,终于喜结良缘。
钱友善把自己家的一切财物,都搬到了刘厚福家中来,其中还有三万元存款。
他对在病床上的刘厚福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大哥,我对你好不好,说得再多都是空话,走着瞧吧!”
他的这几句话,让刘厚福感到暖暖的,口里却说:“我反正是个废人,我活一天算一天,不管你对我怎样,都没关系!只要你对玉梅和玲玲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此以后,两个男人住在了同一个屋里,钱友善对邓玉梅说:“你以前怎么照顾大哥不要变,该怎么照顾还是怎么照顾。你照顾不了的我就帮助你,我一定要履行诺言,把刘大哥照顾好!”
邓玉梅对瘫痪在床上的刘厚福,只变了一点,就是改口叫大哥,叫得亲亲热热地,比亲兄妹都还亲。她依旧毫不拘谨地为他端屎端尿,翻身按摩。钱友善的表现更让刘厚福意外、惊喜。他经常与邓玉梅争着照顾刘厚福,每天做推拿按摩,端屎端尿的活也积极主动去做。在刘厚福的眼里,小钱对他关怀体贴,无微不至,胜过同胞生的兄弟,是这世上难找的好人。钱友善夫妻俩每天洗脸水送到他床头,一天为他擦三次身体,吃饭时把饭菜端到他床前的茶几上,有营养的好饭好菜都先让他吃,三人聚在一起用餐。晚上,到他的房间里陪他看电视、陪聊天、让他开心。刘厚福心里万万没有想到,他这个瘫痪不死的病人,还有这样好的福气,还能过得这样舒心!
四
钱友善与邓玉梅结婚后三年,邓玉梅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钱和兴,是家和万事兴的意思。有人担心他有了儿子,对刘厚福会不会变心?事实证明别人的担心是多余的,他说,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兑现他和邓玉梅结婚时的承诺,不仅对刘厚福像亲兄弟没有变,对待他的女儿玲玲也还是像亲闺女一样,他心里想的“一儿一女一枝花”,他感到幸福,他没有让玲玲受过委屈,玲玲读书的费用都是他取的存款,在读初中期间,有一次重病住院,当时经济困难,钱友善悄悄卖血给她结住院费。她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是他拼命挣钱给她缴学费和生活费。玲玲也把他当自己的爸爸一样,刘厚福嘱咐她说:“等你大学毕业了,你一定要像孝敬我一样孝敬你的钱叔叔。”
钱友善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算是真正的顶梁柱,十多年来,他们夫妻俩,除了自己种菜卖,还做起了贩运蔬菜的生意,家里还开了一个小超市,每年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像挂面——伸伸展展。
如今44岁的邓玉梅,家里有两个男人,一个是46岁的刘厚福,一个是42岁的钱友善,加上刘玲玲,钱和兴,五口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口锅里吃饭,十分和谐温馨。钱友善对刘厚福,一直像亲兄弟一样!刘厚福说:“碰到玉梅和小钱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如果没有他们,我的骨头早就在山上的泥土里了。”
当地人们都说,他们这个特殊家庭,没有刘厚福的好心、包容,邓玉梅不可能和钱友善走到一起,过上甜蜜的好生活;没有邓玉梅的善心、坚持,半身截瘫终生卧床不起的刘厚福,也不可能活到今天,而且还这样幸福;没有忠厚直率的钱友善、一心一意为这个家奋斗,把刘厚福当亲哥关爱,这个家根本立不起来。三者都不可或缺,他们三人都称得上是这个时代有道德有良心的好人。
江山小说作者交流群 483319874
群里定期还会讨论小说写作问题,互相学习。祝您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