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翰墨丹青的使者——陈乃华

编辑推荐 翰墨丹青的使者——陈乃华


作者:槛上风光 布衣,32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75发表时间:2017-07-02 20:11:26

我与刘风光不熟,他花十年时间写的《沈云沛传》都三版了,我才见到,感觉书不错,有自己的想法。最近新书《翰墨丹青的使者》刚发行,他要送我一本。见过几次都是无意间碰到的。他没看过我的文章,我随意说会在网上弄弄文章,他会不屑地说:自己不看网上文章,那上面档次低,什么人都能写。
   书都送到我手里了,办事又丢他车上了,我不好意思再麻烦他;过一段时间他又把书带给我,不巧这次是他有事,把我放他车上的书带走了;前天,他托人把书带给我,一来二去几个月都过去了。
   打开书,他认认真真写着客气话,他的书法,是许多人看中的墨宝。
   写的本地事,本地人,文章又简洁,二十多万字,一天就看过了,不知多长时间没这么看书了。
   翰墨丹青的使者——陈乃华,1953年出生在离海州不远的射阳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部队转业,就在离我家几里路的华北桥头,开了现代中国第一家私人书画店。
   书店开张,市长、市委书记都到场。店里满是周志高、胡问遂、王个簃、孙轶青、萧娴、启功、沈鹏、刘文西、范曾、沙孟海、林散之、谢云、俞继高、刘大为的书画。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的四尺书法只要五块钱。
   这样的排场,不是国家主办,没有亿万家财,真得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才行。
   亿万家财没有,一个转业军人,小小的副科长,因为辞职下海,唯一一套安置房还被单位作为辞职的条件收回了。那时间人难得温饱,书画还是真正的奢侈品,没有几人想到买,经营已经非常困难。作为省先进劳模的妻不得不在工余时间到路边摆小摊,这在当时可是丢人现眼的。他自己去上海,钱只够买到安徽蚌埠的票。
   花了十几万办起了画展,找到买家,联系到卖家。书画经纪人,相当于二道贩子,自己看好的画,把画进来再向买家推销。就像喜欢吃活鸡鲜鱼一样,当面才放心,如此就得把书画家请到现场。先期投入不少,这事也不能关起门来一个人干,要找人帮忙。做这个经营当然得雇人,就像过去的地主、资本家。
   解放后,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断教育,大家都意识到,过去自己那么贫穷,那么无能,都是因为自己太老实,太诚实。现在经过党和政府的教育,觉悟都提高了。自己成了国家主人,没有人能奈何得了自己,所以再遇到要自己给他们干活的人,马上就意识到:这是要剥削自己。不过人,不管你是什么国家主人,人民银行,人民政府比比皆是,谁也不能随便拿一分钱,吃一顿饭。要穿衣吃饭,不干活没有人给你饭吃,因此表面上还得表现出恭敬顺从的样子,到处找活干。不过心里就不一样了,对待让自己有活干的人,刁钻顽滑方显自己派头,坑蒙拐骗偷都不为过,他们就是剥削自己的阶级敌人。
   眼下机会就来了,这边买画的,那边卖画的自己都知道。有人发工资给自己,跟卖画的说自己比人家给的钱高;再跟买家说,同样的画,自己的比人家的低。如此一促即合,皆大欢喜,自己工资一分不少,笑眯眯的就把不菲的差价揣进兜里,只是可怜了陈乃华,辛辛苦苦忙半年,一张画没卖,白贴了十几万。
   面对这样的境遇,何去何从真的是对人的考验。也许凭自己的人脉关系,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坐在办公室里,优哉游哉写几篇评论,拿几幅字画,累积下去,坐拥千万不成问题。偏偏他不是贪图安逸的人。当初上中学时,夜里路上自行车撞石头上,摔得自己遍体鳞伤,头晕眼花。到校半天清醒过来,想到其他人路上难免还会撞石头上,不顾自身伤痛,连夜挣扎去把石头往路下推。石头太大,伤痛让他使不出力气。幸亏担忧他的老师同学赶来,了了他的心思。
   眼下他经营字画,一来自己喜欢;二来他有心让天下爱好字画的人能安心字画,不要为衣食发愁。这不好理解,杜甫当年身居漏风透雨的破屋,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许这是他的使命,也许如此才让他欢心。
   书画中的赝品让人防不胜防,一个人买了几张周志高的书法,有人鉴定是假的。陈乃华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是真的,你就得失去这些书法。此人认定是假的,一起找到了周志高,结果他又加倍买了。海军付司令张旭山想要萧娴的书法,陈乃华把司令带到了萧娴家。
   要说陈乃华有这么大能耐,应该归功于他经营的是书画事业,而非钱财。如此的情怀换来了书画家的真情,让他如鱼得水。许多没有名气的画家想在他这里展示一下,他总能给他们机会,现在许多书画名家都得益于他的栽培。一个没有名气的画家参加画展,一张画没卖出,家里有事,陈乃华立刻掏出2万元让他回家办事。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的家境也非常普通,都是普通的农民。能当兵就让他觉得非常满足,当兵一年能入党,更让他喜出望外。当时成为炙手可热的党员,多少人梦寐以求。鸿运当头,人们往往担心夜长梦多,节外生枝,生怕有所闪失,不敢造次。他大概觉得该来的总得来,该走的拦不住。既来了,就让他锦上添花。他做了个史无前例的举动:让舰队司令员、政委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入党做官,如果是红二代,也许会青云直上,不过陈乃华运气还算不错,五年后成了东海舰队的军需助理,成了干部。官不大,不过和钱财打交道,如果他会运作,官还能往上提提,六年后不至于被精简下来。不过这几年,他参加了书法培训,提高了眼界,结识了书画名流。
   也许面对得失的心态,让他坦然面对眼下的困局;也许是他的初衷是让天下喜欢字画的人能安心创作,不是高调,曲线实现自己的愿望不是灾难。
   当然姑息养奸,对谁都没有好处,也许他分身乏术,无法在这些事中纠缠,有心擒贼,无力回天,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天地是轮回的,上苍的心目中没有大小多少,高低贵贱。上苍明察秋毫,要把每个生灵都打造完美,不会放过任何瑕疵。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这一回,他花320万买的字画,都被盗窃了。一流的书画经纪人320万买的字画,翻十倍也不为过。线索清楚,钥匙只有两把,他和最信任的人各一把。他为之元气大伤,可考虑再四,决定不报案,他不想因为玩玩,搞得凄凄惨惨,他知道几个人因之难免进牢房,他不知道也许他们正想进去呢。
   事情进展得难以想象,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好拿149张书法办画展,过后即归还。谁知道呢,谁知道呢,这个头面人物过后竟然一口否定没有拿走书法这回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回陈乃华不想再绕过这个槛了,他要打官司!想来他不是在意这些书法,即使这些书法将来可能有人喜欢,现在还名不见经传,其价值也是显现的。打官司得有证据,自己手里可是什么都没有呀!他根本就没想到熟悉的有头有脸人物,竟然转脸不认账,这样的官司不好打,比以往自己不予追究的难度大。
   此时这人身患绝症,他一遍遍往病床前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不能带着罪恶到天堂去,带罪恶只能下地狱;你不会到天堂受惩罚;你要在人世洗清罪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人真的良心发现,写下了证据。
   人有守护自己财物的义务,如果自己的财物任人偷、拿、骗,那么这个世界将到处是贼,到处是强盗,到处是骗子。人有时间觉得自己管不了那么多事,只捡自己喜欢的事做,在中国这似乎成了传统,只顾名利,不问道义,让自己先富起来。这是一条死胡同,中国人几千年都没转出去。也许陈乃华意识到自己也绕不过去,也不能绕过去,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一反常态,坚决把官司打下去,自己倒下孩子上,朋友上。
   心中只有名利,会让人变得庸俗,猥琐,低下。争取自己的权益,维护自己的尊严,坚持公理,正义,人才会豁达,高尚,阳光。对艺术的追求,会让人从容自如,优雅大方,柔美灵巧。艺术与道义完美结合,人生就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精气神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书画经纪事业在他的执着追求下坎坷行进,他是江山行画家组总代理,他的百老汇画廊轰动南国,他的森鑫源展厅价值连城,他的深圳茂业书画城2万平米,他的连云港花果山书画院根深蒂固,既是聚宝盆,也是百纳箱。
   我现在对书画有点感觉,这真是个好去处。甚至有些埋怨自己,真的是孤陋寡闻,眼面前的好事都不知道去看,想想周志高的四尺书法才5块钱,其他人的也多不了哪里去,自己那时也能买一些的。不像眼下,一张也只能望洋兴叹。不过去看看饱饱眼福也好,就在家门前,甚至比自己收藏还好,还有意义呢。
   陈乃华的书画经纪如日中天,他的人生却走到了尽头。刘风光急于出版这本书,就是担心陈乃华可能看不到。肝癌晚期,医生断定只能活三个月。他躺了两个月,又爬起来经营他的书画事业。就在这期间,他还冒着狂风暴雨去抢救书画资料,还东奔西走忙业务,还要为了公理,尊严去打官司。
   时光不等人,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把书拿到,不然或许早去看看了。现在结果如何,书中还没有结果,不知哪天能遇到刘风光,再问问情况。

共 34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一本书了解了一个私人书面店的老板,被称之为“翰墨丹青使者”的陈乃华。陈乃华是个转业军人,喜欢字画,想让那些爱好字画的人能安心字画,不要为衣食发愁,正是有这种爱好和使命情怀,他苦心经营,真情待人,乐于助人,赢得了很多画家的信任,在这个行业内如鱼得水。可是天有不测,花320万买的字画都被盗窃了,他不得不报案、打官司。书画经纪事业在他的执着追求下坎坷行进,可是祸不单行,他被诊断出肝癌晚期。通过文章可以看出,陈乃华的个人能力和品行是令人欣赏和赞佩的,但是他的坎坷和遭遇也令人同情和担心。为他送上真诚的祝福!【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7-02 20:25:41
  拜读佳作,祝作者写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