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第二次见面(小说)

编辑推荐 【星月】第二次见面(小说)


作者:比亚尔 童生,573.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7发表时间:2017-07-12 14:03:14
摘要: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一丝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牵挂,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演绎了一曲悲壮的爱恨悔交集的情感纠结。莫愁的新短篇小说《第二次见面》以唯美、质朴、清丽的文字再一次诠释了真爱的存在。


   再说,她也想见见他。
   于是,在放寒假回来后的一天,刘雨明特意邀请了同班一个玩得要好的男同学,在他家吃完中饭以后,相邀着一同来到了刘小燕的家里。
   刘雨明对于刘小燕的家并不感到陌生。记得小时候,它和外婆家一样都是盖的茅草棚子。后来,又变成了红砖瓦房。也许主人家爱好干净的缘故,新屋子外面还刷白翻新了,显得崭新客气时髦的。这在当时的乡村人家,还是显得大气的。
   当他们来到刘小燕家门口的时候,只见她的父亲正在同她拌嘴。
   见我们来了,刘小燕连忙立住脚,破脸为笑,接着引着我们到隔壁屋子里就坐。
   她搬凳子、沏茶,强装着笑容,眼角还朦朦胧胧地噙着泪痕。
   刘雨明隐隐约约感觉到她心事沉沉,但又不敢问。
   落坐后,刘雨明有意拉开了话题,径直地询问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你还在你们公社的初中教书?”
   “嗯。”
   “教什么课程。”
   “以前教地理,现在教英语。我们这里缺少英语老师,学校把我调整过来了。”
   “还适应不?”
   “可以,学生们都喜欢听我讲课。”
   “转正没有?听说代课老师代得好的搞几年就可以转。”
   当刘雨明讲到这里的时候,似乎触到了刘小燕的痛处,她不吱声,后接着说:
   “没有,要转正好难的,不过学校里还是同我签订了长期的代课合同。”
   “听说,你一直在进行自学考试,中文大专文凭搞到手没有?”与刘雨明一同来的男同学提及到。他同刘小燕走得不是很近,但对她的情况还是略知一二。
   “现在学校教学任务重,上面抓得比较严,不准我们这些代课老师搞自学考试,我也就放弃了。”
   让刘雨明感到十分尴尬的是,他好不容易约这么一个机会同刘小燕见面,想不到她除了被动地接受他们的提问外,从来不主动问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个人问题。
   刘雨明感觉到了她的自卑和无奈。
   趁方便的空隙,刘雨明走出了房间,想不到刘小燕的父亲迎面挡住了他,绷紧着脸说道:
   “这妹子不听话,找了一个男的,全家人都不同意,就她一个人硬要跟着他。真是吃了迷魂药,又不是没有好的找。”说完,瞪着眼朝刘小燕的房子狠狠地瞟了她一下就走了。
   刘雨明感觉今天来的不是时候,他一回到房子连忙给同自己一道来的那个男同学递了一下眼色,神秘兮兮地对刘小燕说道:
   “燕子,我们到你学校去看一下,好不?”很显然,他是想避开她父亲那咄咄逼人的气势。到这时,刘雨明已经完全明白了刘小燕此时此刻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处境。
   刘小燕颀然同意了。
   她低着头,仿佛不久前与父亲对峙散发出来的火药味已经充满着整个房子,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了。
   于是,他们三个人相跟着一同来到了刘小燕执教的初中学校,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学校。
   在学校里,刘小燕终于放松了自己的情绪,带着两个男同学围着学校兜了一个大圈圈,并一一给他们介绍起了学校的情况。
   当仨人走到学校主马路林荫道时,只见一个相貌平常、矮而精瘦的男人从远处急速走了过来,那架式象是来兴师问罪似的。
   刘小燕一下子慌了手脚,连忙对刘雨明说道:
   “对不起,我有急事先走了,不能陪你们。”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跟着那个男人走了。
   这一意外的举动让刘雨明和同来的男同学感觉事有蹊跷。
  
   八、
   联想起在刘小燕家里耳闻目睹的一切,刘雨明和与他同来的同学似乎明白了什么。
   刘小燕走了以后,同来的同学同学对刘雨明说:
   “那个男的一定是与她相好的男朋友。”
   这是因为那个男的来时小声说了一句“我们回去”的话被他听到了。
   刘雨明应声道:
   “我也感觉到他们之间有这层关系。”
   原来刘小燕有男朋友了,这个男朋友不仅长得尖嘴猴相,而且比刘小燕还要矮一些。
   特别让他反感的是,这个男人感觉好小气的,还面露凶相。
   本来嘛,中学之间放假见见面,走一走,聊一聊,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为什么非得叫她走呢?
   再说,刘小燕为什么一下子来了个急转弯不由分说就同他走了呢。
   难道她真的就一点不顾及同窗情谊?
   可在刘雨明的心目中,刘小燕一直是最善解人意的呀!
   回到家后,刘雨明总感觉到不是滋味。
   他总是在想,这个美丽善良的姐姐怎么会找一个这么样的男人,要身材没有身材,要长相没长相,看样子还好别扭的。
   怪不得她的父亲那么样地反对这门亲事!
   带着心中种种疑虑,刘雨明想对刘小燕的情感问题探个究竟。
   刘雨明终于想起了一个人来,他就是他的表弟曹春华,听说在刘小燕执教的学校读书,他的英语老师就是刘小燕。
   从表弟的口中,刘雨明知道了与刘小燕想好的那个男人叫王照明,是他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是读过中专从学校分配来学校教书的。由于学校里民办老师比较多,国家老师少,这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秀才了。表弟说,这个老师书还是教得可以,就是人长得小块了一点,性格有点偏激。刘小燕同意同他好,就是看中了他国家老师的身份。要是从外观方面看,双方并不片匹,所以刘小燕的父母亲死活不同意。
   “原来是这样,为这件事怪不得刘小燕与她的父亲闹得这么僵。”得知这个情况后,刘雨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回到学校后,他每天心事沉沉的。
   他想了许久,以至于每天晚上都彻夜难眠。
   看来这一定是一桩有条件的妥协婚姻。刘小燕一定是看上了王照明国家老师的身份,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说得现实一点,她不想生活在农村,做一个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妇。要知道,她那时还只是一个代课老师,还没有定编,更不用说转正了。只要学校一句话,随她时都有可能回去。
   而王照明一定是看中了刘小燕的外貌。他自己长得比较矮且相貌平常,要想在有工式工作的同龄人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女朋友很难。再说,刘小燕有文化,书教得好,将来转正的可能性比较大,她的处境只是暂时的。
   从刘小燕写给刘宇明的复信中,刘宇明似乎悟出了她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她不会象其它一些没有考上学校的女孩子那样,为了将来远离农村,主动与班上学习成绩比较好的男同学谈起了恋爱,等到对方考上了学校,人家就疏远了,这样反而伤感。
   当王昭明对她示好并坚持着向她走来的时候,她默认了。
   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有上进心的老师。她喜欢一个人有能力,能够独挡一面地工作。其它的条件都是次要的。再说,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十全十美呢!
   在家里,刘小燕总是用这句话来劝说父母,尽管他们听不进。
   刘小燕的执拗是出了名的,只要她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九、
   说句心里话,对于刘小燕的婚姻状况,刘雨明是不屑一顾的。虽然他只偶尔见过王照明一眼,可他对他的感觉并不好。他总感觉刘小燕与王照明相好就如同一朵鲜花往牛粪上插。单就从外观上看,一个如盛开的亭亭玉立的花朵,一个如残败的无一点生机的落叶,两个尤物并列在一起显得极不和谐。
   可是在八九年代的农村与城市之间,象这样带妥协似的婚姻关系司空见惯。毕竟那个时代城乡差别实在太大了!要是哪家的农村闺女找了一个吃工粮的男朋友,全家人都会觉得荣耀。
   也许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感觉。但是,刘雨明不这么看。对一个人的评判,他比较注重的是一个人外部的形象和内在的学识、涵养、气质。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特质是不会随意改变的。至于家庭和个人的条件可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基于这种观点,刘雨明对刘小燕的婚姻观点是十分反感的。这一点,他的想法同刘小燕的父母是一致的。
   人生的路很漫长,何必局限于眼前的困境而委曲求全呢。
   刘小燕还有一个致使的弱点,也可以说是优点,那就是你只要对她好,她就会知恩图报。她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一生不做坏事、亏心事,想方设法帮助别人,并以此为乐。她当然希望别人也如此。
   刘宇明之所以愿意同她交往,就是看到了她这种潜在的品质。他对她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刘小燕对他的关爱也是发自内心的。
   根据刘雨明的分析,刘小燕之所以顶住压力坚持这桩婚事,与王照明对她好一定分不开。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只要对方条件比自己好,又对自己有情有意,还有什么东西不能付出呢?
   一想起这些,刘宇明就感到心怵。
   说句老实话,对于刘小燕来说,他是非常喜欢的。他爱她的形象、人品和成熟的智慧。他把这种爱变成了对她的关注、希冀和期待,但并没有发展情爱的成份。
   回到学校以后,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对刘小燕提出来,以引起她的思考,于是又写了一封信给她。
   “燕子姐:近好可好!
   感谢你尽地主之宜,我现在终于了解了你和你的一些真实情况,我为你的真诚感到颀慰。听你说,你教的班考试成绩总是很好,学生们都爱听你讲的课,我真为你高兴。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相信学校和联校的领导会重视你,将来你定编转正就会有希望。
   千万不要把自己看扁了,你真的是一位很有潜力的老师,你可不要自卑呵!
   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不能过分坚持‘门当户对’,要用动态的长远的眼光看条件,能力和环境都能够改变现实条件,关键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未来。
   不要以为对你好的人就是好人,要真实地揣摩好别人对你好的目的。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只有在别人危难之中向你伸手救援的人才仗义。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固执己见,要多接受大众的意见,个人看问题常常是很片面的。
   最后,我真心祝福你早日定编转正,找一个如意的男朋友,争取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你的弟弟:刘雨明
   1992年4月15日”
   在刘雨明写给刘小燕的信中,他自始至终都是用隐讳含蓄的话语对她的婚姻给予了质疑和否定。他之所以不便明说,是因为他知道刘小燕与她交往的男朋友正在冲破家庭的阻力热恋中。
   俗话说:热恋中的女人智商等于零。
   这话真的应在了刘小燕的身上。
   很快地,刘小燕复信了
   “雨明弟:你好!
   又收到了你的来信,倍感亲切。
   你要讲的话我全明白了。
   你讲的那些道理太对了,我无法反驳。我承认就是了。
   但是,我不是一个伟人,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女人,我不可能有远大的理想和眼光。我只是一个现实的人,看一步走一走前进,走到哪里算哪里,就算是跌倒了也不后悔。
   我信奉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希望你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研究生,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我会为你祝福的!
   你的姐姐:刘小燕
   1992年4月25日”
  
   十、
   当刘雨明读完这封信后,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他知道,刘小燕就是刘小燕,不是别人。
   面对现实,就是她唯一的选择。这也是她对待问题的一贯原则。
   对待婚姻大事,她尤其谨慎。
   她总是这么思虑的,就她目前的处境,要是去找一个没有工式工作的男朋友,她就会陷入农村,永无出头之日了。要是去找一个有工作的男朋友,条件好的一定不会愿意。就算是对方出于感情基础同意和她好,也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反对而告吹。与其这样,还不如退而求其次,找一个有缺陷的有工式工作的男朋友算了。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有情有意,又何必在乎他的外观呢。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生活背景的女人,如果只能通过自己改变人生的轨道,除了婚姻,还能用什么其它方式呢?
   一个人在目前最缺失什么,她最想得到的就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的禀性,刘小燕也是如此。
   想当初,同学们在读高中的时候,人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找一条出路么。现在有的人出路找到了,那些没有找到出路的人不都在为继续寻找出路而苦苦挣扎么。
   一想起这些,刘雨明的理智的灵感也来了。
   这都是城乡差别惹的祸!
   “既然刘小燕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又怎么样去解开她的心结呢?”刘宇明陷入了沉思。
   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刘宇明的脑海中形成了……
   他想提出同刘小燕好这个问题,以此吸引她的注意力,后看她的反应如何。
   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看到刘小燕找了一个这么样的男朋友,他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在他的潜意思里,她的男朋友应该是高帅富那一类。他真的不忍心这么一个同自己青梅竹马而又视同亲姐姐的同学找一个又丑又矮的男人。
   他总是想这么一个同样的问题:与其找一个这么样的男人还不如找我呢!
   难道我还不如你找的那个男人吗?
   刘宇明顾不得这么多了,于是又试探性地给刘小燕写了一封信。
   “燕子姐:你好!
   感谢你百忙之中给我回信。我想同你讲一件事,不知道你答应不?

共 21180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小说时间跨度很大,写了几十年的跨度的事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刻画,把一个时代的悲喜情怀,全部融汇其中。作者对这个素材十分熟悉,刻画很细致深入。对当时的时代种种人物悲喜体察十分细致。比如对为了转正不惜一切代价,这个独具时代特色的现象,写得十分真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局限性,很多人物或悲或喜,人物的命运往往因为时代的局限,而跌宕波折。人生就是时代里面的一出戏,很多人的生活故事都得有时代这个大导演编排好了,从此再也没有能超越剧本本身。小说对女主人公的生活压抑和曲折,通过种种叙述方式,表现很到位。看完这篇小说,对编者有很多启示,时代性很强,人物比较真实,情节自然。感谢赐稿星月,祝创作开心!【编辑:萍庭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