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第二次见面(小说)

编辑推荐 【星月】第二次见面(小说)


作者:比亚尔 童生,573.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4发表时间:2017-07-12 14:03:14
摘要: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一丝发自内心的关爱和牵挂,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演绎了一曲悲壮的爱恨悔交集的情感纠结。莫愁的新短篇小说《第二次见面》以唯美、质朴、清丽的文字再一次诠释了真爱的存在。


   在我的心目中,你是我姐姐,但你何尝不是我未来女朋友的雏形呢。说句实在话,我将来要找的女朋友一定要是象你这样性格的人,她一定漂亮、聪颖和善良。我是不会在乎她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的。
   我知道,现在我除了有一张文凭之外,其它的方面一样都配不上你。
   如果你认为城乡差别是决定一切的话,你是否可以选择我做你未来的夫君呢。
   写到这里,我脸都红了。
   如果你愿意,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你的弟弟:刘雨明
   1992年5月8日”
   刘雨明在写这封信时,他是鼓起了很大勇气的。写完之后,他把信先夹在书里放着,又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才把信装进信封里,到邮局寄信时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回地去了几次,最终才把信寄去。
   过不了几天,刘雨明就收到了刘小燕的复信。她的答复坚决而果断。
   “雨明弟:近好!
   接到你的来信,我好感动。
   你还小,不谙世事。我知道自己的份量,我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不匹配你,希望你过早地打消这个念头。
   祝你好运!
   你的姐姐刘小燕
   1992年5月14日”
   刘小燕一口拒绝,言语间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让刘宇明大势所望。
   从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是在为他着想。
   从以前的的交往来看,刘宇明一直是把刘小燕当姐姐看的,而刘小燕也一直是把刘雨明当弟弟看的,双方确实都没有打过对方的主意,可以说是两小无猜。
   这下把话一挑明,刘雨明象是触了电一样感觉到好尴尬的。
   然而,世间万物每天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运行,并不会受任何外力的干预而改变。
   这时候,时令已经到了夏天,浪漫的的春色渐行渐远。刘雨明站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上,倚着花栏杆向前方仰望,只见远处田野的秧苗已经把大地铺成了浓绿的大地毯,近处山林里似乎又传来了叽叽喳喳的鸟鸣声。
   后来刘宇明又给刘小燕写了一封同样的表达情感的信,而且言词更恳切,想不到信发过去后迟迟没有回音,如石沉大海。
   从此之后,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中断了!
  
   十一、
   吃了刘小燕的闭门羹后,刘雨明感觉十分懊悔。
   他后悔自己还是不应该把那封信发给他。
   在发这封信时,刘宇明是顾虑重重的。
   要是刘小燕直接或者委婉地接受了自己的请求,他又如何应对呢?自己没有一点恋爱经验还不说,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呀,尚且从姐姐到女朋友这个角色转移的太快,双方也不会适应。更何况,刘小燕的年龄比自己还要大一点。俗话话“宁可男子大一甲,不可女子大一春”,在农村这一点是很忌讳的。
   事实上,现在的结果就是第二种。
   看来,刘小燕在考虑婚姻大事上还是老练周到的。
   一想起这些,刘宇明就象是闯下了大祸的小男孩一样感到无比羞愧和不安。特别是他的来信再也不见回音更加重了他的自责。
   他不好意见再给刘小燕写信了。
   看来自己死认的这个姐姐已经恩断情结了!
   从此,只要一想起自己做的这件稀里混沌的事,他就感到紧张害怕。
   但有时又不能不去想。
   他总感觉刘小燕会用一种厌恶和鄙视的眼光对视他。
   但又不能责怪她,谁叫自己癞哈蟆想吃天鹅肉呢!
   难怪刘小燕在有些方面看不起自己,说他胆子小,不务实,有点异想天开。
   这件事,不更授人以柄么!
   就是在这种诚惶诚恳中,最终让刘宇明决定与刘小燕断绝了一直保持的友好关系。
   但刘宇明对刘小燕的关注更多了。
   每当见到了双方都熟知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刘宇明总是要从他们口里了解一些关于刘小燕的情况,并为她捏把汗。
   他知道,刘小燕在教书中为了取文凭在就读中文大专函授,不顾父母亲的坚决反对与原来的男朋友结了婚,后生了一个女孩。由于她书教的好,教育局给她转正定了编,她成为了教育系统的知名英语老师,一直在教初中重点班。结婚后,老公对她看管得很严,两个人经常在家里吵架,到四十年的时候终于离了婚。后来,又从所在的农村中学上调到了县名牌初中任教,还是教重点班。
   刘宇明大学毕业后来到了S市规划设计院上班,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他三十岁才结婚,育一子,后来成为了汉阳市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他之所以晚婚与刘小燕对他的影响有关。
   由于来自农村,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又不大喜欢社会交往,要在城市里找一个理想的女朋友比较困难。
   他一直以刘小燕为模型在物色女朋友,但总是不如意。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他看了好多个,不是对方挑剔他,就是他不满意对方,怎么也谈来拢。一直到二十七八岁还没有成家。
   为此事,他曾经烦忧过。
   后来,他终于无意中看到了一个从乡下来一家宾馆打工的女孩子,她的外貌、眼神和气质特像刘小燕,只是人比刘小燕矮一点。
   第一次看到这个女孩子时,他怔住了。双方见了面总是象触了电一样互相盯对方一眼,似乎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因刘宇明与她的主管经理熟,就同她扯起了这件来。经理说,这个女孩子是他们特意从乡下招聘过来的,不仅人长的好,且反应比较快,有心计,会做事,只是文化水平不高。经理同意给他介绍一下,但要他自己去把握。
   按照经理的意思,刘宇明到这个女孩子上班的地方去了一次,想不到一来她就问他是来干什么的,而且并不主动接近他,好象急于要离开的样子。他实在不好应对,也猜不透对方的心思。后来,他又想去接近她,却怎么也找不出一个理由来,也就不敢去找了。
   只在一次无意中撞见了她,她还主动同他打了一个招呼。
   也许双方并不投缘,刘宇明也就放弃了追求!
   一直到二十八九岁的时候,他才遇到了自己现在的妻子。她长得漂亮、贤慧,人还真爽,对于刘宇明的到来表现得热情友好。双方一见钟情,迅速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在半年内闪电式地结了婚。
   对于这场迟到的爱情,刘宇明是珍惜的,也是无奈的。
   这就是缘份。
  
   十二、
   一晃二十三年过去了,时光转到了2015年。
   这时候的刘雨明已经四十六岁了。
   单是从外观上来看,他似乎与二十多年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脸上的皱纹悄悄地爬上了面颊,从耳际上边滋生的白发窜上了头顶。
   参加工作并成家以后,也许由于经历得太多,生活的酸甜苦辣已经成熟了他的品格,正如他写的一首诗《感恩汉阳》所言的那样:
   我轻轻地踏上了这块土地
   汉阳——我的第二故乡
   激动、留恋、遐想
   就象游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宁静的校园留下了我朗朗的书声
   温馨的家园留下了我甜美的笑声
   池塘边的涟漪涌动我青春的遐想
   还有树儿、花儿和小草
   阳光下的浓绿浓缩了我的记忆和辉煌
   一年一年又一年
   甬道两边的树木长高了
   街区的路面在延伸
   那鳞此栉比的高楼显耀着这城市的繁华
   而夜色下的亮光更衬托着这城市的美丽
   我再也不是那个懵懂的学生了
   二十多年的坷坎人生
   熔炼了我的品格
   执着、坚毅、果断
  
   啊!汉阳
   你是我生命的港湾
   一生的骄傲
   我—感—恩—你
   在这二十多年内,由于全家父母兄弟姐妹已经相继来汉阳市参加工作和做生意谋生,刘雨明回老家的次数已经屈指可数了。他只到过老家三次,一次是伯母过世,一次是伯父过世,再一次是姑母做七十大寿。由于时间匆忙,也没有过多地与高中同学聚会,只与老家附近几个要好的同学见了面。
   有一次,刘雨明是与两个在汉阳市工作的同学一起回的老家。他们想趁这个机会,一起去看看过去的母校,会一会过去读高中时的一些老同学。
   来到老家后,他们相约一起来到了母校,找到了在母校(后来改成了初中)任教的一个高中同学,并通过这个同学一个子吆喝上了十多个仍在本地的高中同学。
   当时的刘小燕就分在母校执教。
   到聚会就餐的时候,刘雨明迟迟也没有看到刘小燕的到来,他感觉到有点怪。心里想,刘小燕不来也好。要是来了,一看到我,想起过去那些纠结不清的事,反而显得尴尬。
   这时,有一个同学细数在附近的高中同学时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刘小燕怎么没有来,她不是在我们原来的学校教书吗?”
   说到这里,一个也在母校教书的同学嘿了一声,含蓄地说道:“她不会来,家里有事,来不了。”
   又一个同学说:“他一般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家里老公管得紧。”
   听到这些谈话,联系平时从其它同学那里听到的有关刘小燕的消息,刘雨明感觉到其中定有玄机,但又不便问及。
   其实,从内心上来讲,刘雨明是非常想见刘小燕一面的,但又害怕见面。这种拘束的心态让他在聚会时表现得少言寡语,以致于后来在酒店包厢内唱歌时都有点离神和跑调。
   在他的脑际里总是出现刘小燕的影子,她的话语温柔平和,眼睛含情脉脉,头发匀称飘逸。
   也许她知道他来了,她想来又不敢来。
   他猜测刘小燕也许也想见他,又不敢见他。
   那时候,刘小燕刚转正不久,女儿已经七、八岁了,家庭矛盾重重,她还居于妥协调和阶段。虽说对老公的管束一百个不情愿,看在女儿的份上,她还是不愿意与老公正面冲突。
   刘雨明由于仕途不畅,与领导一直在闹矛盾,加上性格柔弱倔强,在单位遭排挤,也一度萎靡不振。
   双方为人都不愿意张扬,以致于不想联系。
   就这样,他们都对对方怀着极度的关注而又不肯见面。
   这种五味俱陈的味道让刘雨明一直隐藏在心里达上二十年之久。
   双方真正的见面是在微信上。
   一天早上,当刘雨明打开手机时,只见一条信息跃入了他的眼帘“某某中学同学群申请你加入群聊”。
   他怔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了,原来高中班88级的同学们已经建立了微信群,他马上用手指按了一下“加入”二字,很快进入了屏面。下面的对话框马上出现了消息“欢迎刘雨明同学入群”,接着又出现了一些带表情的图标。
   “真有意思”,刘雨明边想边编发着信息。
   从此以后,只要有空,刘雨明就会打开微信与同学们聊天。
   在这里,他找到了许多失联二十多年的老同学,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
  
   十三、
   刘雨明在浏览高中同学微信群里发出的信息时,时不时地看见刘小燕也在群里发信息。
   每当这个时候,刘雨明就守着手机看微信,只要刘小燕发出的信息一出现,他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他太渴望见到她了,那种积压在心中弥久的爱悔交织的情感让他不知所措。
   他带着惶恐的心情,多次看见刘小燕在微信上发图片和留言,可就是不好意思轻易同她打招呼。
   特别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刘小燕把图片或留言一发到微信上,马上就消失了。有人接着她发的东西同她搭话,也不见回复。她就好象是来此一游的匆匆过客一样。
   “燕子肯定是事情多,好忙的。”
   “听说她要做外婆了。”
   群里的同学怀着疑虑,也夹带着不满在含沙塞影地议论她。
   虽然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刘雨明还是知道,刘小燕心里一定还有一些暂时解不开的疙瘩。这些疙瘩既与她高中时没有考上大学有关,也与她过去的婚姻不幸有关。她是个很要强的人,又有很强的自尊心。长期的生活压力窒息得她喘不过气来。现在虽然已经逃离了苦海,又在教书事业中取得了成就,可过去的生活经历还是让她的心隐隐作痛。
   刘雨明每一次只要看到刘小燕在微信上发信息,不自觉地就涌动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悸动。
   他感觉好激动,又好害怕的,以致好久也不敢留下只言片语同她接触。
   终于有一次,他又看见刘小燕在微信上现身了。他终于鼓起勇气试探着在微信上写下了五个字的留言“燕子姐姐好”。
   想不到,刘小燕果然搭腔了。
   “雨明弟好。”
   “好久不见,真的好相念你。”
   紧接着,双方聊了几句客套话后,互相在微信上留下了手机和QQ号码。
   过了几天,双方通过互加的微信接上了话头。
   “燕子姐姐好!”
   “雨明弟好!”
   “你现在过的怎么样?”
   “与那人离婚六、七年多,现在自由了。”
   “那人一点也匹配你不上,又丑又矮,听我老表说性格烈而偏缴,简直就是一株鲜花插在牛粪上。我早就知道你同他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听说你一直过的是囚徒式的生活。”
   “是的,他结婚前与结婚后完全不一样,我是被口蜜腹剑的人害惨了。他是一个盐米小器的人,情感更小气,不准我同陌生人讲话,他妈狠毒而尖酸刻薄,又不喜欢我养的女孩,仗着儿子是国家老师在我面前整天趾高气扬。”
   “你是自投狼窝,父母的忠告不听。”
   “所以,我受了天大的委屈还不敢对家里人说,每天以泪洗面。要不是看在女儿的份上,我早就离开人世了。”
   “我要你同我好,就是为了让你远离那个人,可你一口拒绝了。我其实也并不是想同你谈朋友,只是想让你情感转移。”

共 21180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小说时间跨度很大,写了几十年的跨度的事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刻画,把一个时代的悲喜情怀,全部融汇其中。作者对这个素材十分熟悉,刻画很细致深入。对当时的时代种种人物悲喜体察十分细致。比如对为了转正不惜一切代价,这个独具时代特色的现象,写得十分真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局限性,很多人物或悲或喜,人物的命运往往因为时代的局限,而跌宕波折。人生就是时代里面的一出戏,很多人的生活故事都得有时代这个大导演编排好了,从此再也没有能超越剧本本身。小说对女主人公的生活压抑和曲折,通过种种叙述方式,表现很到位。看完这篇小说,对编者有很多启示,时代性很强,人物比较真实,情节自然。感谢赐稿星月,祝创作开心!【编辑:萍庭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