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还鸡钱

精品 还鸡钱


作者:王凤文 进士,7159.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0发表时间:2017-07-16 15:18:49
摘要:当年辛长庚在农村插队,为了给一个知青点的女知青梅玉琴补身体,偷了村主任家一只黄母鸡。五十年后,他病危了,他想起了偷鸡写借条的事情,说什么也要把鸡钱还给村主任……

一九六八年十月十九日。傍晚,辛长庚跟五位知青一道从田间回到了知青点宿舍。七点多了,才吃晚饭,一人两个棒子面窝头,一碗红薯粥,一小碟咸萝卜。辛长庚他们吃的是寡然无味啊。
   连同辛长庚,这个知青点一共六位知青,都是从津海市来的,他们不是一所中学的,可必定是一个城市的,为此他们的老乡观念还是很强的。魏洪亮、唐克强跟辛长庚是男的,都是六六届初三的,高敏芝、薛淑英、梅玉琴,三个女的,都是六七届的初中生。他们的宿舍,实在算不得什么宿舍,男的住在村里的碾坊,女的住在村里的磨坊。碾坊跟磨坊距离一百多米,都是草房,一间在东,是碾坊,一间在西,是磨坊。六位知青,三男三女,吃的是一锅饭菜。他们每天轮流着做饭。今天,值日做饭的是梅玉琴。六位知青在玉米地里,掰了一天玉米棒子了,梅玉琴当然也是很疲劳的了。更何况她的身体很不好,经常浑身无力,动不动就晕了过去。村里医生说她贫血,也没啥好办法治疗,就是要补充营养。从地里回到磨坊宿舍,也不管是谁值日做饭了,高敏芝、薛淑英主动地跟梅玉琴一块蒸窝头,一块熬红薯粥。做好了,高敏芝把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喊到了磨坊,大伙一块吃晚饭。
   梅玉琴刚拿起一个窝头,还没递到嘴边,就晕倒在了地上。得了,谁也顾不得吃了,拉胳膊的拽退的,齐呼啦的喊着叫着把梅玉琴放到了炕上。辛长庚跑着到村里喊来了赤脚医生黄玉贵。黄玉贵三十八岁,挺高的个子,略通些中医。
   他很认真的给梅玉琴把了把脉,之后,平淡的说:“没大毛病,就是身体太弱太亏了。营养营养,就能恢复的。”
   薛淑英问道:“黄医生,怎么个营养营养啊?”
   黄玉贵笑道:“比如熬一锅鸡汤,熬一锅鱼汤啥的,常喝喝,营养也就上去了吗。好了,没什么,没事了,我回去了。”黄玉贵背着个药箱子就离开了磨坊。
   梅玉琴已经彻底的苏醒过来了。大家伙勉勉强强的吃完了晚饭。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就回碾坊了。
   刚进到碾坊,还没点灯,辛长庚就说:“哥几个,咱们不能眼看着咱们知青姐妹梅玉琴这么晕下去吧?咱们是同乡,咱们到这黑龙江省边缘县黄家窝棚村,都不容易不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咱们为了这样的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咱们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才对。”
   魏洪亮划着火柴,点上了马灯。说:“是的是的。黄医生说了,要给梅玉琴喝鸡汤,喝鱼汤。可咱们个个身无分文,没钱去买鱼去买鸡。再者说了,即便有钱,又上哪买鸡买鱼啊?”
   唐克强说:“咱们村子不算大,可也七十多户人家呢。家家都有鸡嘛。咱们跟贫下中农求求情,请他们借给咱们一只鸡或者两只鸡,等年终分红了咱们再把钱还给贫下中农,不就行了吗。活人咋能让尿憋死啊?”
   辛长庚叹了口气:“唉,没那么简单。就咱们挣这几个公分,等分红时,咱们哥几个加起来,那点工钱也未必能够一只鸡钱的。还有啊,就这借鸡的事,我早就跟村革命委员会黄山德说过了。我都没跟你们说就是了。黄主任把我好顿批评教育。他说,你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怎么可以跟贫下中农借什么鸡,熬什么鸡汤啊?什么光吃窝头咸菜没营养啊?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啊,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啊。你们啊,还是严重的缺乏锻炼啊。俺们贫下中农,家家养鸡,那也是为了生活,养鸡下蛋,把鸡蛋拿到供销社,换点油盐酱醋的,哪个贫下中农舍得吃鸡蛋啊?哪个贫下中农舍得杀鸡熬鸡汤啊?啊?亏你能说的出口,要借贫下中农的鸡,给梅玉琴熬鸡汤。你真敢想真敢说啊。记住了,这话往后休提,你是知青点的点长,你要带好头,带领那五个知青,好好劳动锻炼,好好向贫下中农学习,学习俺们贫下中农吃苦耐劳的精神。牢牢记住,你们是来接受俺们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来俺们这借啥鸡熬啥鸡汤补充啥营养的。记住,下不为例,再提,俺绝不饶你,拿掉你的点长不算,还得游斗你——哥几个,听听,听见了吗?借鸡?那是万万办不到的。哥几个,还有呢,黄主任怀疑……”
   魏洪亮、唐克强紧跟紧的问道:“还有?还有什么?黄主任怀疑嘛啊?”
   辛长庚说:“黄主任问我,梅玉琴是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是未婚先孕啊?还是私自打胎了?你们听听,这叫嘛话啊?我一下子跟黄主任急眼了,我说黄主任侮辱知青清白,我要到县城知青办公室说理去。黄主任一听这个,才说句对不起,算是完事了。不过他还是坚持教育咱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要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绝不要再提借鸡熬汤的事。你们看,这跟贫下中农借鸡,这路万万不能走了。”
   魏洪亮急着说:“那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梅玉琴这样的晕下去啊。”
   唐克强诡谲的笑道:“哥几个,我有个主意,不知道你们二位敢不敢做了。”
   “嘛主意?”魏洪亮追问。
   借着不太亮的马灯光,唐克强看了看点长辛长庚,说:“借鸡不成,咱们偷鸡。”
   辛长庚没吱声。魏洪亮先嚷了起来:“不行,绝对不成,黄主任告诫咱们,天天告诫咱们,咱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偷鸡的事,千万千万干不得的,一旦被村里人知道,那咱们就真得被打成坏分子,满村里游斗了。”
   “点长,你说呢?”唐克强问道,“你是咱知青点点长,你说了算,借鸡借不了,偷鸡成不成啊?你给个主意吧。”
   “成!我看成!”辛长庚很认真地说,“咱们偷两只鸡,就去黄主任家鸡窝里偷。咱们偷鸡前先写好借条就是了。到时候,我把鸡钱还给黄主任就是了。”
   魏洪亮摆着手,说:“我绝对不参加,你们谁爱偷就去偷,我不参加,我紧闭两眼就是了,我没看见我也不报告就是了。”
   魏洪亮说完,便在凉飕飕的碾坊热乎乎的炕上,钻进了被窝里。
   没有表,估摸着大约是前半夜十一点多了。借着马灯光,一直坐在碾盘上聚精会神的看着《红岩》的辛长庚,放下了书本,拍醒了坐在他身边迷迷糊糊的唐克强,说:“走,咱们去黄主任家偷鸡。”
   天很冷了。天很黑啊。村里两条土街,三趟民房。黄主任家在村子里最后一趟房最东边一个院子里。这里家家户户都是木院墙,一米多高的桦树干连扎而成。中间安着一个木板门。晚上都要挂上的。不是为了防贼,是为了防止狼进院叼猪,防止黄鼠狼进院偷鸡。辛长庚、唐克强悄没声息的来到了黄主任家院墙外面。
   辛长庚附着唐克强的右耳,低声说:“你在院门口盯梢,我进院子里。”
   辛长庚轻轻地拨拉开了门栓,小心再小心地把大门拉开一道缝,很机警矫捷地溜进了院子。辛长庚曾多次来黄主任家,知道他家的鸡窝就在东厢房的南墙根处。辛长庚直奔黄主任家的鸡窝。他慢慢的小心翼翼的把鸡窝门打开,可谓半夜里偷鸡,不分公母了,鸡们没发出任何动静,辛长庚心知肚明,那一定要狠狠地掐住鸡脖子,不能让鸡发出一点点声响。于是原本要借偷两只鸡的计划,改变了。他决定,就借偷一只了。于是他把双手伸进了鸡窝,一手摸到了一只鸡的毛绒绒的脖子,一手抓住了这只鸡的两腿。他把鸡拽出了窝外,狠命的扭断了鸡脖颈。左手拎着一只被掐断脖子的鸡,一手把鸡窝门原样的关好。他迅速地把鸡装进黄色的军用书包里,快步稳挪的到了院门口,移动出了院门。唐克强紧密配合,伸手把院门门栓原样拉上了。夜色里,辛长庚、唐克强心跳加速,慌慌张张地跑回到了碾坊宿舍……
   一大早,黄主任的老婆胡淑华打开鸡窝门,开始喂鸡,一清点,不禁大吃一惊,她喊道:“他爹啊,少了一只大黄鸡啊!”
   黄主任走出屋子,到鸡窝前查看了一下,一两滴鸡血,八九根鸡脖子上的毛毛。他心思,这不像是黄鼠狼叼走的啊。他眼睛一眨吧,心想,这应该是知青点上的知青干的啊。黄主任很能装,假模假式的拉了拉院门,踢了踢院墙的桦树干,说:“他妈啊,昨晚来了黄鼠狼了。这院门得加密了,缝隙大了,一定是黄鼠狼钻进来了。”
   胡淑华信以为真,很有点惋惜地说:“就那只大黄鸡能下蛋,真可惜了了。早知这样,你呀,还真就不如借给知青点,给那个梅玉琴熬鸡汤了,你看看,白白的叫黄鼠狼给叼走了,苦了知青,便宜了黄鼠狼了。”
   梅玉琴没上工,高敏芝也告了假。高敏芝给梅玉琴炖鸡熬鸡汤,这是知青点点长辛长庚的吩咐。
   这一天晚上,黄山德主任到知青点查看。在碾坊男宿舍,他只是跟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寒暄了几句,笑模呵呵的就离开了。他来到了磨坊,在磨坊女知青的宿舍里,他嗅到了自家的那只大黄母鸡的味道。借着暗淡的马灯灯光,他看着梅玉琴那蜡黄的脸色,看了看高敏芝,看了看薛淑英,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了,他低声说:“梅玉琴啊,明天,对,就是明天一大早,我派马车送你去县城人民医院,你呀,恐怕不是什么营养不良啊,我担心你有什么病症啊。去人民医院,好好检查检查吧。”
   又一天了。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照常上工掰玉米。黄主任让薛淑英、高敏芝陪着梅玉琴,他亲自跟着马车,到了县城人民医院。
   很快的。医生给梅玉琴做了诊断,怀疑是淋巴癌。
   黄主任流了眼泪。他到县邮局,给梅玉琴家拍了电报。把梅玉琴的病情告诉给了梅玉琴的父母。五天后,梅玉琴被父母接回到了津海市。
   高敏芝、薛淑英、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照常上工劳动,一个个的都担心着偷鸡事发啊。当然一个个的也都惦记着梅玉琴的病情。
   时间一天天一日日过去了。五个月后,辛长庚他们得到了噩耗,梅玉琴淋巴癌治疗无效离开了人间。他们无比悲痛啊。
   时间一天天一日日一年年过去了。辛长庚他们偷鸡的事,黄主任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一九七九年年底,辛长庚、魏洪亮、唐克强、薛淑英、高敏芝都回津海市了。临行前,辛长庚把那张保存了很久的借鸡的借条,给了黄主任。黄主任付之一笑,当着他们的面,看也没看一眼,就把那张借条撕吧撕吧扔了,清风把借条的碎片卷到了空中,飘洒到了黑土地里。黄主任深情的说:“你们不易啊,回城了,好,好事,都好好干……”
   无情岁月催人老。这一晃啊,辛长庚就老了。回城后,他接了父亲的班,在轧钢厂当了工人。挺好的,有了家庭有了儿子,现如今孙子也有了。他安安稳稳地度着晚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六月十一日,七点多,刚刚六十八岁的辛长庚跟老伴薛淑英愉愉快快的在山水公园遛早,突然觉得胸口绞痛,一下子就栽歪倒在了地上。薛淑英赶紧拿出手机拨打了120……
   在抢救室里,辛长庚一时清醒,一时糊涂。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糊涂时也像做梦,清醒时也像是在做梦。糊涂时嘴里叨咕着:“借鸡,借条……”清醒时也这样的叨咕着:“借条借鸡……老伴,还鸡,还鸡,黄主任家……”
   病危时刻,能想到的,往往都是心里最最挂念也往往是素日里被遗忘了的事情。辛长庚以为自己就要到那边去了,神志里一下子想起了在下乡插队时,在黄家窝棚村,为了给梅玉琴补身体,借鸡不成,偷了人家黄主任家一只大黄母鸡。写过借条了啊。这偷了人家的鸡,不还给人家,那真是死不瞑目了。所以啊,辛长庚清醒时念叨着,糊涂时也念叨着。
   离开急救室送进了病房,辛长庚的嘴里依旧叨咕着:“借条,借鸡,还鸡……”
   儿子儿媳妇不知道辛长庚叨咕的话是嘛意思。老伴薛淑英心知肚明。他跟儿子、儿媳妇说:“你爸爸他想起来早年间的事了。我们当知青,在黑龙江黄家窝棚村插队的时候,为了给我们的一位插友滋补身体,你爸爸偷了村主任家一只老黄母鸡。他是想把鸡钱还给当年的村主任。”
   儿子幸诚说:“都五十年了吧?村主任还在吗?”
   薛淑英说:“在不在,也得听你爸爸的,去黄家窝棚村,把鸡钱还了。了了你爸的心愿吧。”
   儿媳妇孙桂梅说:“我爸真是个实诚人,多少年了,咋还记着这事啊,没准啊,人家黄家窝棚的那个老主任早就把这事忘到爪哇国去了。五十来年了,有谁还记得呢?”
   刚读小学五年级的孙子辛大刚明白了爷爷的话,他在床边说:“爷爷真是个诚实的爷爷。我们老师说了,做人就得讲诚实。爷爷,我去黄家窝棚替您还鸡钱。”
   老天开眼,医生有术。辛长庚彻底的醒过来了。辛长庚活过来了。一个月后,他出院了。回到家里,他拿起计算器,算起了那只鸡的价钱、鸡生蛋的事理。他把当年黄主任家那只黄母鸡的寿命算作了十年,也不知道有没有啥科学根据,反正他是这样算的,一年一只鸡从三月份开张下蛋,下到十月份,一天一个蛋,一个月下三十个蛋。八个月,三八二百四十个蛋。二百四乘上十,两千四百个蛋。九个鸡蛋一斤,核算是二百六十六点六六斤,四舍五入,也就是二百六十七斤吧。按现在市场价,每公斤八元钱,一共是五百三十四元钱。
   辛长庚跟薛淑英说:“去一趟黑龙江黄家窝棚村,把黄主任家的鸡钱,还了,我这辈子就没有遗憾的事了。”
   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日,辛长庚、薛淑英来到了薛家窝棚村。当年的村革命委员会主任黄山德九年前就去世了。黄主任的两个儿子、儿媳妇、一个闺女女婿,都进了省城哈尔滨,这村里,只剩下三十多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年男女,还有一些少年男女,余下的都离开了村庄,到各大城市当农民工了。这可怎么办啊?辛长庚跟老伴商量,把钱就交给现在的村主任黄世海吧。老伴同意。黄世海六十多岁了,辛长庚、薛淑英当然都认识的。他是黄山德的亲侄子。黄世海推脱,坚决不收鸡钱。辛长庚老两口那是说嘛也得把鸡钱留下。最后,黄世海写了张收条,替叔叔黄山德老主任,收下了当年的那只鸡钱。黄世海紧紧地拉着辛长庚的手,说:“老哥啊,你,你真的是太诚实了。太实诚了。要说城里的知青,当年在各个村子里插队,偷鸡摸狗的,不算少的,可没有哪一个能像你一样,记着再到乡下还鸡钱啊,老哥哥,你,你简直就是感动中国啊……”

共 53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感人的小说。辛长庚等六人,是来自津海市的知青,其中梅玉琴身体很差,经常晕倒,村里赤脚医生说要多喝鸡汤补充营养。他们没钱买鸡,想借鸡又行不通,于是只得偷了村里黄主任家的一只鸡。五十年后,早已回城、并己当了爷爷的辛长庚,忽然病危住院。你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嘴里不停叨唠着借鸡、还鸡。经抢救治疗,辛长庚康复出院,他坚持拉着老伴去了当年插队的地方,将鸡折合成钱还给了人家。小说文字流畅,情节描写生动细腻,生活气息浓厚,主题积极向上,讴歌了真善美,是篇正能量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醉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716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醉童        2017-07-16 15:20:21
  作者你好,小说充满正能量。欢迎继续赐稿短篇栏目。
2 楼        文友:老土        2017-07-17 07:33:57
  浓浓的生活气息,老师的小说都是如此。恭喜老师美文加精,期待更多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雅润        2017-07-17 12:07:39
  恭喜作者,又一篇精品出彩。感谢支持短篇栏目,期待你的下一个精彩。
雅润
4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7-17 12:29:33
  恭喜获得精品佳作!
哪里天涯
5 楼        文友:醉童        2017-07-17 13:41:53
  恭喜你作品再获精品,祝你佳作不断!
6 楼        文友:阳媚        2017-07-17 22:33:49
  细腻生动的小说!贺喜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7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7-18 22:14:02
  恭喜获得精品!小说细腻,感动!
清纯芳心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