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哥哥嫂嫂

精品 哥哥嫂嫂


作者:沙金 秀才,183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20发表时间:2017-07-24 15:12:01
摘要:当今时代,农村孩子上大学负担十分沉重,但为了改变命运,万千家庭倾尽所有不惜背债也要送子女读书。但有些特殊家庭,比如没有父母抚养的孩子,境况就不同了,但不管社会多么日趋冷漠,亲情仍在人间……


   农历七月底的正午日头,一点不比六月间的毒太阳逊色,刚脱掉谷粒儿的稻草,转眼就晒焉了。
   劲松刚读完高中,不忍哥哥嫂嫂成天劳累,也来帮着哥嫂收割谷子。按当地人的话说,他这个瘦高个儿,白脸书生,是嫩狗儿经不住砂锅炖的,这时却在毒太阳下给柴油脱粒机喂水稻把子,热得汗水直灌鼻眼,渴得频频喝水还口干,最可恶的,却是被机器扬得满天飞的稻草渣儿,不停劈头盖脸往身上掉,被汗水一渍,粘在身上,痛痒得发慌!他看看哥哥嫂嫂,他们虽然才步入中年,虽不瘦弱,却有些显老,但见他们好像不怕热不怕痒似的,一个劲儿抱谷把子来脱粒。哦,可能是他们干惯了,比劲松经得住累一些。受着这种极度煎熬,劲松想,这普天之下十万八千行,肯定最数农民苦了!
   有些力气的人,都外出打工了,而极少数在老家的青壮年,大都在做什么生意或搞点儿工程,反正不务农,所以想请人来帮忙,给再大的价钱也请不到人的。劲松的哥哥嫂嫂自生意倒闭后就只好务农,为了能多挣几个钱,在务农的同时,包下了队里的堰塘来养鱼,地里塘里都要打理,所以活儿就特别多。虽然劲松也来帮忙,但收割稻子,还是要两天才能收完。这会儿,时已过午,不但劲松感到简直是在经历生死劫,就连平日干惯了农活的哥哥嫂嫂,除了觉得早已饿了,而且还感到膀子里灌满了铅,腰疼得欲断。嫂嫂见弟弟那痛苦样儿,站起来,擦把汗说:“劲松,只剩一两分田了,我们干脆打完了再回去煮午饭,你累了就早点回去吧。”
   哥哥也边抱谷把子边说:“劲松,你先回去吧。”
   这一家子,劲松是爹妈中年得子,那时正兴计划生育,乡里村里队里都不准他们超生,劲松是以五千元罚款和爹做结扎手术为代价,才得以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时罚五千元可是要了农民家庭的命呢!生命顽强,所以取名“劲松”。爹做手术后不久,不知得了啥怪病,竟早早去世了,妈因过度伤心怄气,没几年也病逝了,那时劲松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就靠哥嫂抚养了,哥嫂要供劲松读书,还要生养他们自己的娃娃,所以没法丢开家里出去打工。劲松知道哥哥嫂嫂实在够累够苦的,劲松更知道,队里好些家庭,别说兄弟之间形同陌路,还有几家人连年迈的老母亲都不供养的,何况自己这个家境呢?他也心疼哥嫂,说:“反正要不了多久了,我还能再坚持一会儿,多个人干总要快些,我们还是打完再收工吧!”说着话,继续抱谷把子脱粒。
   终于收工了,哥哥嫂嫂回家去煮午饭,劲松一头跳进堰塘,洗净身上汗水、草渣儿和泥土,就钻进守鱼棚纳凉想心事。
   吃午饭时,哥哥说:“劲松,今下午的活儿你就别干了,去镇上邮局问问,录取通知书到了没有?”
   劲松自有主意,说:“我不去,人家读一本的,都拿到通知书了,我这会儿都还没拿到,要不是学校不行,就是没考上。”
   嫂嫂说:“也不一定,现在的邮局,不像往年那么负责,不会主动通知你的,你还是该去问问,没准你的通知书到了,你不知道呢,再说,你的分数也是够线的嘛。”
   劲松不想给哥嫂添太多负担,他打算,要是考上了名牌大学,就自己贷款读书,要是普通大学,或没考上,就出去打工,不但自己养活自己,还能补贴一下哥嫂。这时听嫂嫂这一说,觉得在理,就说:“好嘛,那我下午去一趟邮局。”
   吃过午饭,劲松骑着哥哥常拉粮食肥料和鱼草的旧三轮摩托,到了镇上邮局,一问还真有个快件,据说都到了五六天了。劲松一看寄件人,是“××现代职业学院”,心里知道,这不是什么正规大学,就没心思开封,拿上快件直接回了家。
   哥哥见真拿到了通知书,连忙拆开看,高兴地说:“劲松,你来看,还是本科学院呢,不错的嘛!”
   劲松这才细看,本科是本科,可名为职业学院,却没有职业科系,都是普通的专业,肯定不是正规公办大学!再看,才知道第一年要六千元学费,书本资料费还在外,生活费自理,每月还要交四百元住宿费,一年还不要花一万多元?读完四年,就算省吃俭用,不花掉五六万吗?这对哥嫂来说,是啥样的负担?就是亲爹娘,这也是沉重的负担啊,何况并无抚养义务的哥哥嫂嫂呢?这大学不能读!
   嫂子也过来看了通知书,刚看完,眼泪就出来了。毕竟,她只是嫂子,不是妈,而且她自己的儿子也在读小学了,爹妈甩下这么个弟弟,读初中高中这些年,就花费了不少了啊,这都不说了,可现在摆明了还要几万呢!前些年,养鱼的收入还行,可这几年,养鱼的人多了,承包费提了好几轮价,而鱼却卖不起不价,去年逢上发大水,鱼几乎跑光了。今年虽说补了鱼苗,能有多少收成,还是未知数,地里收的,只够吃饭,这每年一万多,怎能挣得出来?
   劲松看在了眼里,但他一点都不怨嫂子,他对家里的情形和境况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这样,哥哥嫂嫂都是完完全全尽的是当爹妈的责任呢,怎能再给哥嫂添负担呢?于是平静地说:“嫂嫂,别难过,反正现在的大学,不但学不到东西,读了也不分配工作,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我想过了,坚决不补习,也不读这种没前途的大学,反正我都高中毕业了,过几天就到省城去找工作。”
   劲松说着,拿过录取通知书就要撕掉。
   哥哥眼快,一把夺回来,“咔”一声锁在抽屉里,说:“不能撕掉!等哥哥和你嫂嫂商量一下再说!”
   这天是逢七,哥哥嫂嫂要到桥头小庙例行上香,求菩萨保佑发财平安。劲松则来到守鱼棚过夜,比在家里睡觉,可凉爽舒服多了。
   哥哥嫂嫂上完香,两人回到了家里,给儿子掖好蚊帐,嫂嫂说:“他妈卖脴哟,现在的狗麻脴大学,收费这么高,还不分配工作!听别人说,还学不到东西呢,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了,娃娃们大都越读越不中用,这大学哪里是咱穷人读的哟!我看,劲松有个高中文化就够了,他不愿读,就算了,早点出去打工更好。”
   哥哥没吱声,只吸得烟响。
   嫂嫂继续说:“物价年年涨,头年就要一万多,以后肯定还要涨,四年大学,你上哪儿找五六万?再说,咱们的娃娃一混也该读初中了呢,还不是一眨眼就又高中毕业了?”
   哥哥仍然没开口,重新换上一支烟,一口吸掉小半截,心里想,难啊,太难了!一头是弟弟,是爹妈临死时千叮万嘱要他这个当哥的把弟弟抚养成人的,一头是妻子和自己一家人!其实,天下有几个嫂子能对弟弟这么好?妻子已经做到最好了,还能责怪妻子自私吗?再说了,把自己的儿子养大,大学供出来,才是自己一家人呢……可爹妈先后临终时的嘱托,又在耳边响起来。
   嫂嫂接着说:“我看,劲松外出打工还有个好处,没准他在外面耍上女朋友了,在外面买了房,就能不回来分家里的房产了。”
   “唉——”哥哥这才说,“我更巴不得早点松包袱呢,可是,可是,要是专科也就罢了,劲松都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了,要不送他读,咋对得起早死的爹妈呢?”
   “我晓得你心里难受,我也不是就一定要反对劲松读大学,问题是,我们上哪儿去找五六万块钱呢?是钱害人哪!要是转去十几年,生意好做,养鱼也赚钱,读书也没这阵贵,那我还有啥担忧的?”
   “是啊,我们刚结婚那些年,生意好做得很呢。”哥哥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就和妻子商量起来,并商量好先把劲松瞒着……
   第二天吃早饭时,哥哥对劲松说:“你嫂嫂今天要腾整稻田,这些天偷鱼的多,你就好生把鱼塘守着,我今天要去镇上赶场。”
   原来,爹妈都还健在时,逢上乡供销社处理街面房,那时处理得很低,他们家用积蓄买了一个门面,再贷款改修成了砖房,在九十年代初就做起了服装生意。虽然小店小本,但没做几年,就还清了修砖房拉下的债。那会儿做服装生意,是要自己带现金到省城批发市场去进货的,因路途远,每次进货总是凌晨出发,深夜归来,所以沿途拦路抢劫的特别多,批发市场内外,也是步步危机,到省城进货的,就约上十家八家,包一个专车去进货,很少有人胆敢单枪匹马去进货的,因此他们虽多次历险却没出过岔子。那一次,为了多进些货,他们夫妻俩带上五万元现金——这可是小店的全部周转资金了,与其他六七家进货的一道,合伙包车到省城去进货。可他们在批发市场选货时,装着五万元钱的挎包啥时候不见了都不知道,到看好一批货要拿钱时,才发觉钱丢了,要不是身上还另揣有零钱,连午饭都没得吃!遭了这一大棒,就再也没法做生意了,于是就把小店租给别人。当然,农村小镇,那点租金,是微不足道的。街上有个朱麻子,成天游手好闲,逢上机会了就干点儿物业倒腾生意,那时就看中了小店,想出低价买下来,可那时是爹妈做主,不管给多少钱也不卖,老一辈人的观点就是:家业不能变卖。于是,那个门面就一直租给别人用,平日差不多都忘记街上还有间小店了。当然,这些年租金已上涨十几倍了,一年能有六千元租金了。
   原来,哥哥嫂嫂商量好了,今天专程来找朱麻子。
   朱麻子也已经由中年人变成了小老头,就显得脸上麻窝儿更深了。他听明白了意思,知道机会来了,稳住神,故意说:“现在街面房不好卖,我都没心思做这个买卖了。”
   哥哥知道他是故意绷架子的,也知道现在的街面房价格,贵着呢,虽然只有一个口子,一楼一底两进,这两年的行情,怎么也要卖十五六万,只是挂牌卖,就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才能碰到买主,解决不了眼下用钱,所以才来找朱麻子。于是说:“我要不是最近要用钱,我慢慢卖,这个门面肯定要卖十五六万,现在来找你,就是让你赚一笔嘛,你还没心思?”
   朱麻子问:“你既然找我,就晓得规矩了,你说个底价。”
   “十二万吧,包你能赚四五万。”
   “啥?你说多少?你当我是唐僧肉?”
   “那你说能给多少?”
   “五万。”
   哥哥一听,心里懵了:“我的朱老哥,这可不是乡下的土胚房哟,是街面房,是砖房哦,五万?你太会砍价了!那我还不如背点贷款利息,先贷款用着,自个儿慢慢卖了。”
   朱麻子一听,又怕这生意黄了,心里就盘算,买过来慢慢卖,轻轻松松,等于白捡钱,哪怕就赚一万两万,也是美事啊,但得把架子拿够,说:“这样,你答应就成交,不答应就算了。你既然来找到我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期付款,给十万,三年付清;一种是一次性付款,给七万,说好就转账,你干就干,不干就算了。”
   朱麻子这种人,他能守信用分期付款?听起来十万,那可是镜子里的钱呢,宁肯少卖,也要现钱。但是,七万,这可是连现在行情的半价都不到啊!还是贷款吧,就背高利息,也会比卖给朱麻子划算,可那繁琐的手续……究竟占哪头呢?
   朱麻子见状,知道有戏,说:“咋样?你要不干,我可打牌去了哟,我要是改变了主意,你以后再来找我,那就再少一万!”说着就做出要走的样子。
   哥哥心一横:钱财是身外之物,七万就七万吧,拿现的才稳当!就说:“那就一次性付款,七万成交,这就去信用社给我转款,转了款再过户办手续!”
   ……
   一眨眼就到了去大学报名入学的前夕。
   这个期间,劲松已经和在外打工的老乡联系好工作了,正准备和哥嫂商量出去打工的事,哥哥却说:“劲松,你准备准备,过两天就去学校报名入学。”
   劲松大吃一惊:“哥哥,一去就要带万把块钱呢,哪去找钱?再说,我都联系到工作了,到浙江去进工厂呢。”
   哥哥说:“我和你嫂嫂都商量好了,一定要送你去读大学,钱也借好了,你不能伤了我们的心,必须去读!你读出来后,慢慢攒钱还我们就是了。”
   劲松一下扑在哥哥怀里,伸一只手拉住嫂嫂的手,痛哭起来……

共 44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大学,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命运的转折。但小说中的劲松,由于父母早逝,随着哥哥和嫂子一起生活。为了不让哥哥和嫂子的生活负担加重,劲松不打算上大学了。但哥哥无法忘记父母临终前的叮嘱,和妻子商量之后,找到了解决劲松上大学费用的办法。当劲松决定出去打工,哥哥却让他去读书,说是已经借好了钱。劲松非常感动,扑在哥哥怀里,拉住嫂嫂的手,痛哭起来。小说赞颂的是人间一段真情,朴实而感人。小说也提到了当今社会人情冷漠,兄弟反目,不孝敬老人的事时有发生,但这样能反映人间真情,具有正能量的事也处处可见。让这份美好感动你我,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和谐美丽。欣赏推荐佳作。【编辑:哪里天涯】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726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7-24 15:13:08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短篇栏目,也欢迎你加入江山,共铸文字华章!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7-07-24 15:13:43
  很感人的小说,但愿人间处处有真情!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沙金        2017-07-24 18:15:42
  谢谢老师抬爱!以前不知道,还是近日从新浪博客上发现的江山文学网——我最认同的文学网站!我会把江山文学网作为毕生笔耕的沃土的!
3 楼        文友:老土        2017-07-27 07:51:18
  欣赏学习,祝贺老师美文加精,期待更多精彩!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醉童        2017-07-27 11:42:32
  恭喜作者获评精品,祝佳作不断!
5 楼        文友:清纯芳心        2017-07-27 16:26:12
  兄弟手足情深,拜读佳作,恭喜获得精品!
清纯芳心
6 楼        文友:雅润        2017-07-28 22:12:46
  恭喜作者,收获精彩。江山因你而美丽。
雅润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