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菊韵】小人物素描(组诗)

精品 【菊韵】小人物素描(组诗)


作者:诗人陈惠芳 白丁,3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44发表时间:2017-08-18 21:24:20

★送煤工★
  
   一节一节的
   黑色的藕,叠加着密密麻麻的眼睛
   在盘根错节的大街小巷
   张望
  
   这个城市,取暖的方式
   多种多样,蜂窝式的高楼大厦
   各色人等,进进出出
   光鲜的神情,潮涌
   淹没了灰色的面孔
  
   曾经的雪地
   拖煤的板车,留下黑迹
   我注视风雪交加的背影
   梦想着,这是一条拉链
   将寒冷拉紧
   但我束手无策
  
   世界,南辕北辙
   温暖分散在每一个角落
   低矮的棚户区
   冒出多孔的火苗
   看不见的底层,持续着
   有节奏的呼吸
  
   2017年8月13日
  
   ★放映员★
  
   肃静。蛙声虫鸣
   降低了音阶
   两根木杆竖起来
   高过了金黄的草垛
   白色的幕布,绷得像日子一样紧
  
   除了沾满泥巴的父母
   这些操持着光影世界的师傅
   才是最亲近的人
   除了谷粒与春雨
   这些熟透了的露天电影
   才是最可口的粮食
  
   挑着担子来
   拖着板车来
   坐着手扶拖拉机来
   乌黑的夜晚,一头扎进
   月明星稀之中
   质朴的乡亲
   靠一束光亮,靠一支针管
   针灸着贫血的乡村
  
   马达声声,胶片轮回
   偶尔发出烧焦的气味
   我看见一支旱烟
   贴近了灯泡,那个老农
   梦想着点燃苦涩的生活
   而我站在幕布的反面
   浏览着刀光剑影
   与飞舞的萤火虫
  
   2017年8月16日凌晨
  
   ★卖货郎★
  
   仿佛,一阵一阵拨浪鼓敲响了乡野
   仿佛,晃悠悠的货郎担停在了门口
   仿佛,黑黝黝的竹扁担伸直了腰杆
   仿佛,乐癫癫的伢妹子围拢了童年
  
   那一支糖冰棒,40年不肯融化
   还在喉咙口涌动
   那一只小陀螺,40年不肯停歇
   还在晒谷坪旋转
   那一把木头枪,40年不肯废弃
   还在瞄准着麻雀
   那一根松紧带,40年不肯撤退
   还在维系着鞋帮
  
   牙膏皮,几只,换吗
   蝉壳子,一堆,换吗
   鸡食袋,几个,换吗
   烂锄头,一把,换吗
  
   愈行愈远,背影空了
   越来越淡,鼓点停了
   几枚硬币,找到我的手心
   又从我的手心掉下
   将40年前的乡愁
   砸成了内伤
  
   2017年8月16日
  
   ★算命先生★
  
   街头巷尾
   算命先生能掐会算
   貌似参透了玄机
   不屑与擦鞋女、叫花子为伍
   凡人入不得仙班
   草民进不了庙堂
   懂不
  
   眼睛好使的
   看你的手相面相
   眼睛不好使的
   弄你个道听途说
   像一个优秀的街头演说家
   让你心服口服
   一招仙人指路
   摆明了凶吉祸福
  
   民间之上,宫廷之内
   更高明的算命先生,更冠冕堂皇
   更正襟危坐,他们一个一个
   匍匐在天子脚下,精通算术
   为皇帝,计算着千秋万代
   为个人,算计着文武百官
  
   散落民间的算命先生
   一年四季,盘算着别人的命运
   最终,掐指一算
   算得最灵最准——
   还是自己的命苦
   一辈子只有算命的命
   天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如不算
   算了。算了。都算了
  
   2017年8月16日
  
   ★皮影戏艺人★
  
   民间没有好莱坞大片
   只有小小的把戏
   只能找些兽皮
   只能捕风捉影
   只能隔着白色幕布
   演绎有声有色的故事
  
   也有操纵,那些形形色色的命运
   也有牵挂,那些起起伏伏的情节
   神话与童话交错
   时光隧道,快如闪电
   又慢似烛光
  
   我想象着威猛的汉武帝
   柔肠寸断,逝去的李夫人
   就在帷幕后袅娜而来
   第一台皮影戏,被皇帝的泪雨打湿
   两千年后,我收拢蚊帐里的手势
   那盏煤油灯,随着童年
   早已熄灭
  
   苍狗白云
   山峰的倒影,是皮影
   天空的倒影,是皮影
   人类,在太阳与月亮下行走
   大地上的投影,像弹簧
   时短时长
  
   2017年8月18日
  
   ★爆米花师傅★
  
   这枚黑乎乎圆滚滚的定时炸弹
   终于爆炸了
   只是,定时定得太久
   从童年到中年
  
   响了,爆了,蹦了
   捂了40年的耳朵
   可以松开了
   隔了40里的距离
   可以靠拢了
   那一片白雾,缓缓散开
   我看见童年,还是那么金黄
   那么饱满,像一粒一粒玉米
  
   曾经,我想旋动那个把柄
   那个坚硬的方向盘
   梦想着将粗重的岁月,开走
   曾经,我想拉动那个风箱
   那个抽泣的器官
   替代清贫发出低沉的倾吐
   但我胆小,不敢走近
   只敢过年点燃一枚炮竹
   扔进水池,炸起稍纵即逝的欢愉
  
   一脸漆黑的师傅,放下了家当
   在拐弯处,无声无息地
   带走了弯曲的背影
   他留下了这个铁葫芦
   留下了时间的灰烬
   和凝固的火光
   以及吹不散的香味
  
   2017年8月18日
  
   【陈惠芳简介】陈惠芳,1963年1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流沙河。1984年7月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现任《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1993年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1996年获第12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2016年11月,被“博客中国”评为“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新锐诗人”。已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九章先生》。

共 18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陈老师写下的一组小人物,我认为是真正的美。因为"美是上帝给德行设立的标志″,能够将人文关怀投向小人物,将真诚的礼赞献给尘土般的人生,这样的创作态度无疑带有泥土的清香,这样的作品无疑是生命美学的诉说。送煤工将温暖的太阳传递,无疑是美的;放映员为贫瘠的心灵输送养分,无疑是美的;卖货郎那一声声叫卖唤起的乡愁,无疑是美的;算命先生与其说“骗”,毋宁说是为贫苦和未知的人生一点慰藉,无疑也有其美的一面;皮影作为一种濒临灭绝的艺术形式,它的衰落也激发了作者对天地万物的终极关怀,包容万物的至爱不也是震撼人心的美吗?爆米花师傅曾经带给那个年月和那时的孩子多少欢乐?爆米花的清香给我们以历史与昨天的眷恋与遐想,这是真正的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读陈老师的诗作,我只想说:人如果从土中得食粮而成长,那么他也是优美而高尚的。好诗,推荐欣赏!【编辑:唐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21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17-08-18 21:33:15
  非常欣赏陈老师的这些小人素描,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生活写照,也正是有了这些小人物,才使得那个色彩单调的时代,有了生活中的五彩缤纷,使得童年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如今再读这些小人物,方觉得那些已逝的旧时光仿佛就在眼前,是回味也是追忆,是歌颂也是赞美,因为这些小人物深深扎根在时代的情怀里,铭刻在人们心里。为小人物点赞,为陈老师点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叶雨        2017-08-18 21:45:16
  陈老师说的非常对,不仅仅是诗人,文学作品也必须关注传统,关注生活,这样才有看点,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佳作!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诗人陈惠芳        2017-08-18 22:43:33
  今晚,“江山文学网”之“秋月菊韵”版块推出我最新的一组《小人物素描》。我始终认为,诗人必须关注传统、关注生活。这些小人物,很中国,很民族,很乡土,其实是诗歌最重要的元素。
4 楼        文友:诗人陈惠芳        2017-08-18 22:47:08
  叶雨点评到位。关注小人物,就是关注自己。天地之大,人类之小。
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7-08-18 23:09:41
  小人物见大人生,文字內涵深刻,可读性很强。欣赏学习。问好秋安!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6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8-19 10:18:27
  奔走,跋涉,行走在人生路,品味与咀嚼所有烟火红尘味,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咸,聆听他们无声的语言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7 楼        文友:玉之残泪        2017-08-19 14:18:28
  小人物的素描,写实生命中最平常平淡的美,点滴人文关怀,着墨时代背景写照,因为忠于生活,所以彰显人间冷暖大爱,令人感动,为之点赞……
   问好陈老师,致意美好周末……
8 楼        文友:诗人陈惠芳        2017-08-19 15:54:47
  菊韵大编几乎全体出动予以鼓励,我更有前行的动力。计划写108个,慢慢写,慢慢品味。
9 楼        文友:雁塔青云        2017-09-12 14:08:53
  小人物塑造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文中人物鲜活,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年那月。行走于大街小巷,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不错,耐品!
打开心灵枷锁,书写岁月流沙!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