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赵公山传奇—蜂桶岩(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赵公山传奇—蜂桶岩(随笔)


作者:蜀西小鱼儿 秀才,292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0发表时间:2017-09-03 20:30:46

【菊韵】赵公山传奇—蜂桶岩(随笔) 赵公山又名大面山,因财神赵公明在此升仙而得名,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山上有灵禽异兽,奇花仙草。山峻陡峭,众峰相连,云雾时隐,春冬结雪。独特的地理位置,给这坐山增添了众多人文历史和神奇传说。
  
   蜂桶岩在今玉堂镇石牛村沿山公路旁,穿过都汶高速路涵洞十五米就可以看到了。两个岩洞,一大一小,一条进山小道就从洞口穿过,以前小道靠山洞一边,有一小溪流,现在没有了,靠小道外边是个三十多米的陡坡,坡下是山沟,沟中怪石林立,有一个天然小池,小时候常常在哪里洗澡,有时把水牛一牵去,牛就在水中,一困就是一个下午,因为,牛在水里,牛目蚊就咬不到,牛的尾巴还不停抛打露在水面的地方,这里山青水秀,下大雨时,还可以爬进蜂桶岩避雨。
   说到石牛村,其实在远古时期就有了,《蜀王一本记》可以佐证,大禹的祖先就出生在赵公山下的“石纽邑纽村”(即今天的石村石村堰,比都江堰水利工程还早千二八百年)。
   还有一个说法,赵公爷的前生是烁罗鬼国的大巫师,就是巫教的管理者,是柏灌王部落的中央领导。当时在今天的卧牛山,有一大部落,以养牛为生,是古彝人部落,又叫蛮子,头领因力大无比,很是看不起巫教。赵公爷让这个部落入教,共同防水抗兽,这个头领根本就不同意。
   石纽邑纽村,是古氐羌人,从岷山之顶迁移而来,他们一半是以农业为生,种植青稞蚕豆,这年仲春,彝人部落的牛跑到堰口,吃了一大片禾苗,村里头人就告到巫师哪里了,于时,赵公爷布起法坛,两边巫女唱起巫歌和奏响巫人的乐器,一阵法术后,就将哪吃禾苗的牛,变成了石头牛,卧在了江边。彝人头领,怎么也唤不醒他们的牛,就找到了赵公爷,给赵公爷大吵大闹,指着赵公爷说:
   “你,你,你操巫教,还我牛来”!
   赵公爷笑呵呵地说:“是你先不入教(不落教),怪不了我也,你的牛,吃了别人的禾苗,别人就没有饭吃。”
   彝人头领又大叫道:“我才不管他有没有饭吃,我们只吃肉,不吃饭”。赵公爷不急不慢地说:
   “我让你吃肉”。于是,剑尖一指,天上飞起一道云烟,直奔卧牛山,将彝人煮牛的灶台,变到了江中,那彝人头领低下了头,知道了巫师的利害,终于归了教,让大面山享受了八百年的安居乐业,过着桃园生活,直到张道陵入川,收服了赵公爷,改良了川西巫教,创建了道教,任命赵公爷为“正一玄坛护法元帅”。
   这个说法比较真实,川西人至今还有人说:操巫教(意思整人),不落教(意思不讲义气)。
   还有五十岁以上的当地人应该知道,以前,石牛堰沙沟河里,真有一个活泼可爱的石牛卧在河中,是天然的,没有刀斧痕迹,距离石牛一华里的河中,有一灶台石,同样是天然的,小时冬天河干了,常常爬在上面玩,在灶头石的凹槽里还整到过鱼呢。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都管局在原火药厂的地址上修了个电站,石牛石和灶台台才被炸掉的。
   话咋扯远了,嘿,写蜂桶岩嘛。
   以前的蜂桶岩一冷一暖,一阴一阳,因修高速路把宋家井坎把哪边的洞破坏了,记得小的时候,从山上捡柴回来,看见蜂桶岩冒出一股股青烟,当时把我吓惨了,以为是妖怪出现了。急急忙忙跑回家,结果听人说,宋家井坎上有几个人在野狗洞烟熏洞里的野狗,原来蜂桶岩与野狗洞是相通的,两处的洞距应该有三四华里罢。天地造化,无奇不有。
   最近听说,村上要修一条水泥路进山,第一站就是蜂桶岩,修都汶高速没有被破坏,但愿这次也安然无疆吧,大自然的东西,破坏了就不可复制。
   蜂桶岩的沟,我们习惯叫山沟,山沟的水是从凉风岭流下来的,经老君岩一侧,沿途汇集石子潮,兰家地,响水洞,桂花树等涓涓细流,冬天水就特别小。从蜂桶岩翻过狮子山,就上茅坪了,茅坪有几亩地大小,六七十年代,附近的部队、民兵都在上面打杷,我们就去捡子弹壳,还记得,我问过解放军要过毛主席像章呢。
   站在茅坪上,视野开阔,都江堰市尽收眼底,外江象一条洁白的哈达飘流在绿色丛中,都汶高速和沿山公路象两条腾飞的巨龙,弯弯曲曲,相互缠绕。远远望着玉堂新区建设的成效,心里升起一分快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蜂桶岩两边的山,特别青翠,盛产茶叶,山中植被特别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早年还有野生兰草,各种菌类。夏天沟里的邦邦鱼叫得特别欢,还有树上的蝉鸣声,整条沟,总显得不是那么静,蝴蝶和蜻蜓总在水边飞舞,那些岩石东一个,西一个,有大有小,被绿色包裹着。汶川大地震后,我从沟里往上行了一华里,发现十多块瓷片,有民清时候的,说明以前沟里住有人家户,因为前有岷江,后有赵公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宜人居住。不久的将来,这条进山的路修通了,绝对是一条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共 1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历赵公山,讲述关于民间财神赵明的传说。从蜂桶岩穿洞而行,聆听巫教的故事,山石峻峭,这里物产丰盛,风景秀美,闲暇时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作者为我们推荐了一个山水秀丽,风光旖旎的好去处。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9-03 21:10:04
  感谢鱼儿赐稿菊韵,游历山水怡情悦性,修养身心。推荐欣赏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4 08:56:19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04 09:41:58
  拜读老师佳作,问候学习:因为前有岷江,后有赵公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宜人居住。不久的将来,这条进山的路修通了,绝对是一条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4 09:53:36
  谢谢关注,嗯,这段路,村上想利用村集资金来打造,我建议保留蜂桶岩,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这片地域所于处女地,待开发状,但是,沟里有先民住过的痕迹。自然风光保留完好!
3 楼        文友:刘春        2017-09-04 11:05:26
  好去处,有机会去一趟。
老兵
回复3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4 16:27:34
  嗯,蜂桶岩欢迎您!
4 楼        文友:叶雨        2017-09-04 14:04:13
  老鱼这篇文一发,都来了旅游的兴致了,说明文写的吸引人,你给赵公山做了最好的宣传,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4 16:28:37
  谢谢社长光临,祝福问候!
5 楼        文友:刘春        2017-09-04 19:48:14
  即使山平淡,但赵公元帅还是吸引人的,何况咱这穷人。
老兵
回复5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5 08:10:28
  嗯,赵公山一山担两景,左挽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右连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青城山还是赵公山的第五峰,可就是默默无闻,鲜为人知,资料记载也很少,很少知道就的过去和现在。蜀山西南千万重,
回复5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5 08:11:47
  蜀山西南千万重,
6 楼        文友:蜀西小鱼儿        2017-09-05 08:13:11
  嗯,赵公山一山担两景,左挽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右连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青城山还是赵公山的第五峰,可就是默默无闻,鲜为人知,资料记载也很少,很少知道就的过去和现在。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是大面峰。这些年来,许多学者、专家都在努力探索,试图剥落这坐神山的面纱,努力寻找她的过去和辉煌,我无意间认识了几个道同志合的人,参与其中,开始用手中的笔,收集知料,走访老人,翻阅地方志,为这坐山,为家乡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谢谢你的光顾!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