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人间百态】南漂(征文·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人间百态】南漂(征文·小说)


作者:孟楠 布衣,47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1发表时间:2017-09-05 13:22:42


   李雷伤心不已。我和吴林安慰了他好久。这一刻,我忽然觉得:李雷确实挺不容易,他其实是个挺善良的人。我之前在这儿白吃白住,李雷虽然不太高兴,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我和李雷非亲非故,长期打扰到他,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他当然不会高兴。我之前有许多做得不妥当的地方。
   吴林、李雷经常要加班。我在待业的这段日子里,经常一整天都见不到他们。白天,我睡醒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去上班了;我的一日三餐通常都是在楼下的快餐店里吃,主要是看中它的价格便宜;晚上,我睡觉的时候,他们通常还没有下班。
  
   (6)
   2016年10月中旬,我找到了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
   公司很小,只有几间小屋子,算是员工的办公地点;员工不多,只有二十人左右。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是一个胖胖的妇女,看上去倒也挺和善,她一个劲儿地夸公司,说是除了工资不是很高外,其他的都很好。我对她说:“我先在这边干几天,如果合适的话我就留下来,不合适的话就走。入职协议就先不签了,等过几天再说。可以吗?”面试官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勉强点了下头,算是同意了。
   工作的第一天,公司的高层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洗脑”,讲了很多商业名人的奋斗史,并对我说:“这份工作,坚持下去,你肯定会有很大收获的。千万不要轻易辞职,这种做法是被人看不起的。”我点了点头。我走出办公室后,被之前的那个胖胖的面试官叫了过去,她旁边还有一位男生,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应该还是一个学生。他朝我笑了笑。胖胖的面试官微笑着对我说:“我叫李芸,是你的部长。你被分配到我们部门了。这位男生也是我们部门的,以后就是你师哥了,他叫张天,东北人,是来公司实习的大学生,干了好几个月了。”
   我的办公桌被安排在了师哥旁边。办公桌上没有电脑,只有一个电话、一支笔、几张零散的纸而已。我是第一天上班,所以暂时不用工作,只需熟悉一下工作流程就行了。我旁边的师哥倒是不停的在打电话。李芸部长就坐在他不远处。其他人也都是在不停的打电话。
   中午12点的时候,李芸部长对师哥说:“带着师弟去吃饭。”师哥唯唯的答应着。公司不提供午饭,我们要自己解决。师哥和我一块儿去楼下小面馆。吃饭的时候,我和师哥聊了起来。我向他询问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他说:“公司极少加班。工作时间很短。工作很轻松,只是打打电话而已,而且李部长人很好,对下属就像亲人一样,对客户也很真诚、热情。公司上上下下关系都挺和睦……”师哥的样子很真诚、憨厚。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忽然很想跟他交个朋友,就对他说:“师哥,我刚来,这顿饭我请你。”他笑了:“好的。今天你请师哥,明天师哥请你!来,面条上来了,杠杠的!吃吧!”东北人果然豪爽、朴实。
   师哥真诚的话,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让我相信:公司是很好的,挺人性化。因为师哥毕竟还是学生,挺单纯、真诚,他说的话自然是真的。我这样想。
   当天下午,我就放心的签了入职协议。
   可是,签了入职协议后没几天,我就发现:公司里的情况和师哥所说的完全是相反的。
   公司里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还要开许多无意义的会议,会议上一直都只是在给我们员工“洗脑”,劝我们好好干,不要轻易辞职,不要传播负面情绪,等等;中午吃饭、午睡的时间也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减到了一个小时;李部长对我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她不再对我笑了,而且还把座位移到了我的旁边,监督我打电话,怕我偷懒,连我上厕所、接手机都要向她请示,她解释说这是为了“对你要求严格,让你有更大的进步”。李部长的脸说变就变。她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小心翼翼,很有礼貌,但只要一放下电话,就会满口脏话的骂顾客,很粗鲁。只有师哥依然对我很好(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们还是每天都在一块儿吃饭。只是,我已不再把他当成朋友了。
   吴林劝我说:“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工作,没有坚持的必要。”其实,我本来早就想离开公司的,可是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员工没有干满20天就提出辞职的,没有工资。所以,我想好歹也要等干满20天以后,再提出辞职。
   可是,干了一个多星期后,我就撑不下去了。我向李部长提出了辞职。李部长执意挽留,好话说尽,仍没用;于是她立刻变了一张脸,冷笑道:“公司规定,员工没有干满20天就提出辞职的,没有工资……”但我执意要走。她斜眼看我一眼,不再说话。终于,她叹了一声气,递给我一张离职报告单和一支笔。
   我快速办了离职手续,一句话也不愿多说,逃也似的飞出了这家公司。离开以后,不由深深呼了一口气,好像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即使我没有领到工资,相当于是白给人家干了。
   当天晚上,我收到了师哥一条短信:“兄弟,不要怪我……你来的第一天,吃饭时给你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李部长事先安排好的。我也是给人家打工的,只能听人家的,没办法……你要好好保重啊,兄弟,对不住了……”我看着这条短信,心情很复杂,没有回复他,随手把手机丢在了包里。
  
   (7)
   工作上遭遇的一连串的打击,让我心灰意冷。我不再找正式工作了,而是找了一份兼职,混点儿零花钱。
   第一天做兼职的时候,我竟意外的见到了小瑜。原来在我离开后不久,她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公司的试用期,被公司解雇了。她又去面试了几家公司,也都不如意。“先找份兼职做做,好歹能挣点儿钱。”小瑜无奈地说。她问我最近挺好吗,我只得说最近过的挺好。说的时候我鼻子酸酸的。
   这份兼职,是按小时来结算工钱的,我做的时候很随意。我经常性的迟到、早退,领导也不怎么管。吴林多次劝我离开做兼职的地方,找份正式工作,我却听不进去。小瑜对我挺亲近,毕竟我们是老乡。这让我对这份兼职工作竟有了些留恋。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小瑜的一条短信,短信上是这么说的:“哥哥,我今天就要离开南京了。我要去无锡发展,我表姐在那儿,我们可以相互照应。南京不适合我。我走了,你好好保重。”
   我忽然觉得:像我们这些人,其实并不属于具体的任一座城市,我们只属于漂泊。我长叹一声,回了她四个字:一路顺风。
  
   (8)
   该交房租了。我们三个要一次性交够半年的房租,平均每人要划六千块钱左右。这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因为我这几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挣到什么钱。我不愿意再向家里人要钱了,只能找老朋友借。我之前从来没跟人借过钱,总觉得这是很不光彩的事。但现在我没有任何办法了。
   我厚着脸皮,跟好几个朋友开了口。所幸他们都很够意思,把钱借给了我。我东凑西凑,才算把钱凑够。不由长舒一口气,同时却又感到悲哀:我已经可怜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在电话里向他们致谢,其中一位老朋友对我说:“没啥,吴潇,在大城市混不容易,我能理解。”
   李雷终于找到女朋友了。这是我在交完房租之后听李雷亲口说的。女孩是李雷的一个朋友介绍的,河南农村的,来南京打工,年龄和李雷一样大。李雷给我们看了照片,长得不好看。李雷说:“如果我工资高的话,怎么可能找个这样的?现在只能将就一下了。”吴林笑着对他说:“你又来了!你如果工资高的话,怎么可能和我们挤一块儿?”李雷一边笑一边叹气。
   几天以后,吴林为我介绍了一个女孩,说是让我俩先处处看。女孩是我们老家的,比我小一岁,相貌普通、朴实,从事的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我们见过几次。说实话,我对她印象很一般,她实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我已经混成这样了,又有什么资格嫌弃人家呢?还是先处处看吧。我想到了我小的时候。那时我曾无数次憧憬着自己美丽、浪漫的爱情,想象着自己未来白雪公主的模样。我记得那时理想中的女孩是穿着白色连衣裙的,裙子上还绣着樱花。
  
   (9)
   我高中同学刘康来看我。他在深圳工作,来南京办事,顺带看望我。我请了个假,陪他玩。刘康是做销售的,三天两头陪客户喝酒,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他说他对现在的工作、生活感到厌烦。我和刘康一起回忆起了我们多年前的生活:那时我们都是学生,满腔热血,有理想,有抱负,我说我想当一名杰出的作家,他说他要当一名歌手,像张学友、陈奕迅那样,红遍大江南北……而如今,生活的重担已经压在了我们身上,我们当年天真、美丽的梦想早已消失殆尽了。像许多人一样,我们越来越成熟,却也越来越平庸。刘康苦笑着对我说:“我们他妈的现在混得像条狗一样!生活啊,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他妈的不容易啊,特别是在大城市里……”我也只好笑笑。我问他:“还听陈奕迅吗?”他说:“早就不听了。”他问我:“还读路遥吗?”我摇了摇头。我们不再说话,低着头喝闷酒。一直喝到他起身告辞。
   送走刘康后,我接到了在苏州工作的堂弟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哥,你还有钱吗?我想找你借点儿钱。我的工资都花光了,我也不好再向我爸妈要钱了,所以找你借点儿。”我对他说:“我也没有多余的钱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因为我的钱也是借来的。堂弟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他现在一个人在苏州打拼,很不容易,没能帮到他,我也很难受。但我真的无能为力。
   挂了堂弟的电话以后,我忽然想到:该给家里打个电话了。我给我爸打了个电话,把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向他讲述了一遍。我爸听完后,对我说:“南京这边儿花销很大、工资不高,在这儿发展很不容易。过段时间你回咱老家工作吧,不要再待在南京了。”我在电话里忽然说不出话了。我忽然想到刚来南京时吴林对我说的话,想到了自己的第一次面试、第一份工作……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场长长的、真实的梦。
   这一刻,我忽然有些想家了。

共 8896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讲诉了“我”的工作经历,将毕业以来多番求职和工作一一尽数,只一个“漂”字,便让个中辛酸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的共鸣。本科毕业的“我”想去南京发展,便找到了已经在南京扎根的好朋友吴林,他在电话里反复告诫南京生活不易,而“我”始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轮番的工作失败经历在现实面前显得窘迫,高额的房租也让“我”不得不开口求助,并且对工作的要求也在日渐降低标准。无论是南漂还是北漂,这都不会是个案,文章将李雷的形象进行了丰富,“如果我工资高的话”,这句李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文章多次重复,更表现出了生活的急促、适龄青年的折偶不易等等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生活没有一帆风顺,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过程,总是要经历摸爬滚打,我们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文章结尾部分突出,让读者看到了希望,有家,便有一切。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9-05 13:24:11
  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征文正在进行中,还要考试不吝赐教,祝您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孟楠        2017-09-05 15:50:06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9-05 16:14:31
  输入法失误了,抱歉!
回复2 楼        文友:孟楠        2017-09-05 16:25:07
  没事的,老师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9-05 16:40:09
  美文美按,佳偶天成,哈哈。感谢老师赐稿,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3 楼        文友:孟楠        2017-09-05 17:02:45
  谢谢老师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