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泛黄的日记本
【编者按】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唤起了作者对战友的怀念和对那个时代的种种记忆……请原谅我这里用“ABC”来表示文章中的三个战友。A战友头脑灵活,机灵能干,本来如果让他学技术,他完全有可能超过别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命运的安排,加上自己的受骗上当,造成了这样的结局。他的损失太大了,他也憎恨过利用他的人,想抓住把柄告他们,可那样做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仅仅出气而已,却在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个“仇人”,那就大可不必了。B战友第一年考军校,预选题出的难,许多人都说跑题了,有的人找连长、指导员跑跑关系,竟找上了,他所在连队的连长探家,指导员刚调来,没有关系可言,也就没预选上。结果到了真正考军校时,考题相对简单。到了第二年,考军校超龄了,考教导队又不办了,特别遗憾的是,1985年,在部队荣立战功的班长,可报送进高级军事院校学习,他又因超龄而失去机会。。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混下去的念头。而是努力学习,终于使自己的文字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多次在团刊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并取得了新闻、秘书几类结业证书,取得了和作家莫言的通信联系。C战友只有小学水平竟能写出如此文字优美、张扬民族大义的文章:人生最大的恨事,是看到祖国内忧外患,人民流离失所,而不能承担起匹夫救国之责;人生最快意的事情,莫过于可爱的祖国富饶秀丽,周围的群众安居乐业,食足衣丰。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回复1 楼 文友:江北乔木 2017-09-13 09:04:16
余老师您好!辛苦了,敬茶!昨日回老家过财神节去了,迟复为歉!谢谢您的精彩点评、热情问候、鼓励支持、美好祝福、倾力推荐!拜读了您写的编者按,情深意切,隐隐感到了人民军队之风,彰显着大气磅礴之气,张扬着宛若清丽的文采,这是非有部队经历和很深的文化底蕴才能写出来的,很有生活的质感和正能量。写出了精髓,提炼出了新意、深意,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写得太棒了,拜读受益匪浅!配图独具匠心,耐人寻味,令人回味!在这里,遥祝创作丰收,大作连连,事业顺达!秋日快乐!我们所期待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祝您在秋天里结出丰厚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