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鬼逛

编辑推荐 鬼逛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076.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80发表时间:2017-09-14 10:37:40
摘要:鬼逛本是北方豫方言区的方言,仔细考究逛字的本义,鬼子的本义,再考究鬼逛这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语境义,便觉得挺有意思。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叫东明县,是山东最西南角的一个小县,西北南三面都与河南搭界,1963年之前,还属于河南省,因此,从方言区来说,属于豫方言。我们这个县的方言里有“鬼逛”这个词。
   譬如今天,我老婆就告诉我,“刚才几个小孩儿在咱这一片儿鬼逛,还爬到咱家栅栏上,要摘无花果,看见我,溜走了!”
   当时笑笑,也没在意。过一会儿,突然想起“鬼逛”这个词语,应该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在普通话汉语词典里面大概是没有的,便来了想探究这个词语的兴致。
   打开几本字典和词典,翻翻,没有,果然如我所料。打开网络,搜搜,只有一两个条目涉及到这个词语,但是,关于这个词语的解释,白茫茫一片都不见。只好自己瞎琢磨一番。
  
   一
   “鬼逛”这个词语里面,“逛”是中心词素。
   “逛”字,是形声字,狂为声,辶字为形,为偏旁。
   “狂”者,拆开来,犭,动物;王,国君。犭王和一起,就是“集群性动物社会内部争夺王位”。既然争夺王位,必有一场恶斗,不讲温良恭俭让,也不讲五讲四美,还不讲斯文高雅的绅士风度,靠武力,靠暴力,靠疯狂的厮杀和格斗,中原逐鹿强者胜,胜者王侯败者贼,这一切,一个“狂”字,既能高度概括,又形象含蕴。
   狂与辶连起来,就是“王位争夺战中的失败者离开集群,孤独流浪”。可见,逛的本意,与失败、孤独、流浪密不可分,其中,失败是主因;孤独,是失败的结果,流浪的附加原因;流浪,是最终结果。
   2003年,我曾经到河南五龙口猕猴山旅游,旅游中,听导游指着一个远离猴群的猴子说,“看,那是在猴王争夺战中战败了的公猴!”
   顺导游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猴子确实孤零零地躲在远离猴群的地方,来回逛荡。它来回逛荡的时候,一瘸一拐,想必是腿受过伤,身上的皮毛也一片片脱落,露出灰白的皮肤来。可以看见,它的眼睛也被抓瞎了一只。虽然如此狼狈,它的脸却一直怯怯地侧向猴群,想必在内心里一定极渴望回归猴群,却又不敢。
   一群猴,大大小小,男男女女,围着一只公猴转。一群猴子,敬畏君王一样簇拥着那只公猴。那只公猴,身材健硕,头颅高昂,有昂扬孔武之态。那就是现在的猴王,想必就是它在一场鏖战之中,完败那只躲在远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失败者。
   无疑,此刻得意洋洋器宇轩昂的猴王,就是那只只能躲得远远的失败者极大的心理阴影。
   我所见到过的这个场景,应该就是“逛”的本意最具象的诠释。
  
   二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好面子,总觉得让一个动词里面含蕴太多的消极因素,总是丢份儿,于是,到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又经好几个朝代修改的词典《玉篇》解释“逛”的时候,就简单解释为:走貌。“走”本是会意字,在“金文”里面的字形就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所以,走的本意就是跑。为什么跑?失败。跑的情态?孤独,流浪。而《玉篇》仅仅解释为一个跑,只描述一种动作,连原因带情态,一并屏蔽了,模糊化了。如果不知道祖先造这个字的本来用意,就连这个字要描述的是什么形态的“走”都会懵然无知。
   往后,“逛”这词的本意还在逐渐转化。失败了,独自一个,到处流浪,无事可做,固然脱不了一个闲字,后来,把前因都去掉,干脆就只剩一个闲游的结果,闲游的意思便逐渐强化,单一化,凝固下来。
   例如元曲《翫江亭》第一折:“怕大姐爱逛时都戴在头上,压破头。”这里的逛,就一定含有如今闲逛的意思了。
   到如今,《辞海》解释起来,干脆就解释为闲游。
   譬如如今姑娘小媳妇们闲来无事儿时,总爱自己一个人或者相约上一两个闺蜜到街上、超市里闲游一番,这种闲游,让她们说出来,就叫闲逛。正逛着,微信来了,打开一看,闺蜜发问:“姐们儿,干嘛呢?”
   马上用指头三点两点,回复:“逛XX超市呢,来不?”
   这种逛,不单是一种悠闲,也是一种享受。
   又譬如我前几天在小城里某超市遇见的老熟人,两口子本来生活拮据而紧张,但是,逛起超市来,男的背着手,迈着四方步;女的在衣服货架里,一脸微笑,看看这件,摸摸那件,真是优哉游哉!那两口子在超市里的闲逛,是忙里偷闲,是从身体到精神的全然放松。
  
   三
   回到“鬼逛”这个词语上来。
   要掰扯清这个词语的内涵,得先把前缀词素“鬼”做个大致了解。
   《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用现在的话说,意思就是,人死了就化为鬼,鬼字,从人字,像鬼头的样子,鬼阴气重,会伤害人。“厶”,《集韻》:通作私。私,一个,单个,孤独。老话里有“孤魂野鬼”之说,其中的“孤”,大概就源于这个私字。
   孤魂野鬼,一个活生生的人,魂魄与肉体脱离,化作阴鬼,孤孤单单,在荒野里流浪。这个老话,倒是很接近“逛”的本意。由此,我冒昧揣测,我们这里的地方方言“鬼逛”这一词语,是极其贴近“逛”的本意中“失败、孤独、流浪”诸语素义的。
   我人生低谷的时候,有时候,故意选夜深人静的时候出门逛荡。在沉沉夜色里,天地阒寂无声,独自一人,孤魂野鬼一般,踽踽而行。那时候,我就想起了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起苏轼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想起了“鬼逛”这个词。这种语境里的“鬼逛”,更偏重于个人心理的失败和孤独的感觉。从词语的感情色彩而言,褒和贬的义项都不浓,基本上是中性词。
   还记得有人说到,“贼想偷哪里的东西,总要先到哪里‘鬼逛’几趟,那叫踩点儿。”踩点儿,说的就是提前到目标地域去侦查一番。这种行为,总是要独自一人,偷偷摸摸,踅摸几番,等侦查清楚了,才在适当的时机下手,“贼害”别人。在这种境况里,一个鬼字,便十分传神,描述出暗地里做事儿,独自一人,鬼鬼祟祟各种状态。当然,这种语境里的“鬼逛”,贬义色彩就比较浓了。
   现在是秋季瓜果梨枣相继成熟的季节。我们这一片人家,都住的是连体别墅,楼前有一个小院子。各家院子里,你种梨树,我种葡萄,他种枣树,还有的种柿子等等。有些淘气或者嘴馋的小孩子,就想趁着人家家里没人或者不注意,偷摘一些果子。本文开头我老婆说几个孩子在“鬼逛”,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小孩子,想偷摘人家的东西,就要预先踩踩点,看看有没有人。因为年龄小,底气当然不足,所以,总难免躲躲闪闪,带出鬼鬼祟祟的样子。我老婆看见他们这种状态,“鬼逛”这个词语自然脱口而出。
   其实,还有一重含义。我高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劳动,某一日,中间休息完毕,大家又干起活来,听见队长指着一个人喊:“XXX,你瞎鬼逛啥咧?还不麻利(也是方言,意为赶快)来干活!”
   那个被指和被喊的人,正在不远处独自晃荡,对大家已经开始干活毫不知情,听见队长喊他,才懵懵懂懂停住脚步,赶紧跑回来。
   队长说的“鬼逛”,其实应该和“逛荡”大致相同,样子好像很空闲,在某处没有目的地闲逛游荡。从这角度讲,“鬼逛”跟“闲逛”相近。但是,又有区别,加上一个鬼字,就有了比较轻的贬义色彩。
  
   跋
   话说得好似有些啰嗦。但是,不解释“逛”字的本意和演变,就无法说清楚“鬼逛”这个词语的源头和内涵。不借助一些具体事例,又无法形象描述“鬼逛”这个词语所描述的具象状态。
   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让目前还说“鬼逛”这个词语的人群大致了解“鬼逛”这个词语的三重含义。倘若达到这个目的,也算一件善事。

共 2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鬼逛,本来是河南的地方俗语,但是作者就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况以及涵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文章从一次普通的夫妻对话引出“鬼逛”这个比较特殊的词语;接着在文章的主体部分里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首先点出这个词语的中心词素,然后拆开分析“逛”字的涵义,同时联系见到的动物世界的趣闻;然后联系《玉篇》《辞海》里对“逛”的解释,说明这个词语意思的演变轨迹;再联系《说文解字》中“鬼”字的意思以及运用情况,逐渐归纳出“鬼逛”的三种意思。文章语言朴实严谨,阐述问题逻辑性强,条理细致,颇有趣味。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9-14 10:38:27
  鬼逛,本来是河南的地方俗语,但是作者就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况以及涵义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9-14 14:00:05
  谢谢,也祝您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17-09-14 13:59:33
  感谢平淡如水编辑的推荐和精彩的编者按语。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