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电影文学剧本】乡土作家的故事

精品 【电影文学剧本】乡土作家的故事


作者:冯耀廷 进士,11282.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77发表时间:2017-09-22 23:05:06
摘要:剧情简介:笑对人生的马翟壬,小学五年级辍学后,在劳动之余,他乐观对待自己生存境况,少年时爱上文学,所以,注定他一生读读写写的命运。   他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青壮年时,要劳动挣钱养家。白天要参加人民公社大集体下田劳动,白天几乎是没有时间去创作与阅读,夜伴灯烛是常事。   通过城市日报记者的采访,马翟壬向人们诉说着:他在网络发表一千万多字作品,是前半生夜伴青灯,和老年间的努力而完成的。   一生坎坷创作路,向人们诠释的是坚强与毅力;也告诉人们,凡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定努力去做,而且要做好,才会有个圆满结局。主人公的经历,值得每位劳动者们去参考。

【电影文学剧本】乡土作家的故事
   唐岱音:(大笑)哈哈哈哈,我也酒足饭饱了,两位来宾离位,我去沏茶,嫂子您慢用。(晃晃悠悠走去厨房)
   颜如玉:(有一搭无一搭表情)岱音,有劳了,今天表现不错,再接再历,明天嫂子犒赏你。(也放下碗筷,开始收拾餐桌)
   马翟壬:(随章政来到客厅)章主编,今天是我家最肃静的一天;儿子儿媳开车拉着孙子孙女去大青沟旅游去了,三个女儿去了南方一家服装批发市场。女婿们坚守岗位看着店铺呢。(又忙着去刷茶具)
   章政斜躺在床上睡去,柳莹在沙发上也打起盹儿来。
   唐岱音端来茶盘、茶壶、和刷净的水杯小心翼翼的放在茶几上。
  
   一零零•场景:古镇市繁华区一座小院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画外音:唐岱音看到章政斜躺在床上睡去,柳莹也顾不上美女形象,靠在沙发上打盹儿时也进入梦香。尽管他小心翼翼的把茶盘放在茶几上,还是发出了轻微响声。
   章政:机灵灵地坐了起来,揉一揉太阳穴,看着唐岱音。贪杯了,老唐,别见笑;是师母的款待让学生放松了一切,和马老家今天太静环境结合在一起,我总感觉像到了自己家似的,没有了一点介意,也就多喝了两杯,真醉了。(坐到沙发上去,弄醒了柳莹)
   柳莹:(坐了起来,看着章政)副主编,现在开始吗。(没全清醒表情)
   章政:(看了唐岱音一笑)老唐,您看接着讲,马老的身体可以吗?
   唐岱音:(无所谓的表情)章主编,您看到马老有疲倦的感觉吗?我这位哥哥虽然逾古稀,但仍然精神瞿烁。您让他讲吧,有好多地方我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去厨房间,把马翟壬叫了回来)
   柳莹:(精神焕然一新表情,看着马翟壬)马老,您从第二次去出版社,到现在有多少年了?有过再去出版社投稿的想法吗?
   马翟壬:(表情很平淡)到现在又过去二十多年了,不过,我没按着赵主编的指导去改变我的创作题材,所以也就没再有去出版社投稿的念头。
   柳莹:(看着马翟壬)马老,记得上午您讲过,师母说:“光写不发表有什么意义呢?”
   马翟壬:(一笑)呵呵,还好,只从在二00九年三月初走进了互联网,所有作品在互联网上一股脑地全都发表了出去。有人看了,心里也得到了一些安慰。
   章政好像要转移话题,他走在窗前向外平视,思考问题的表情。
  
   一零一•场景:古镇市繁华区一座小院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章政:(转回身,去书柜翻了一会儿,从二十多部网文印刷品书中拿出两本出版的实体书,面向马翟壬一笑)马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柳莹:(也站了过去一看)哇!没去出版社投稿,这不是正规出版的吗?对,马老,这两部出版物一定有故事,我真想知道。
   马翟壬:(摇摇头)其实也没什么故事可讲,(拿过来一部)这是香港一位书商,在网上抓取的印了五千册,给我一百册作为稿酬,(又拿过来另一册)这部吗?还是要从头说一说吧。
   马翟壬进入了述说前的沉思。
   柳莹、唐岱音、章政三位记者又拉开架势抓重点记录。
   淡出:柳莹、唐岱音、章政三位记者记录画面。
  
   一零二•场景:古镇市繁华区一座小院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淡入:二0一三年春,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家的画面。
   背景画面1•早七点左右,颜如玉在早市刚回来。
   背景画面2•马翟壬在厨房做早餐。
   背景画面3•马兴华开门进来,坐在老爸电脑前给电脑清理垃圾。
   背景画面4•大女儿马梦莹和二女儿马云燕进来,收拾餐桌。
   背景画面5•马兴华点开电脑D盘,看到文档页,看到一排长篇书名,手托双腮发呆。
   背景画面6•星期天,孙女孙子们不上学,都在自己的家睡早觉,所以一个也没来爷爷奶奶这里。
  
   一零三•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字幕:二0一三年春
   马翟壬:(从厨房走过来)孩子们,快用早餐吧,一会儿该凉了。
   马兴华:(从电脑桌前站起来,看着忙碌一日三餐的老爸)爸爸,我出国援外两年多,您又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每天的一日三餐,还要接送孙子,您太辛苦了!(向餐桌走去)
   马翟壬:(对大家一笑)儿子,你说的这些和在农村时每天工作量相比,这些还算活计吗?我总不能整天坐在电脑前码字吧?接送孙子是户外散步运动、一日三餐是大脑休息时间。每天二十四小时巧妙安排,也就看不出忙与累了。
   马梦莹:(和马云燕把碗筷摆好,看着马兴华)老弟,咱爸从来不敢说累,怕咱妈没收他的电脑。只从你给爸买回电脑,又教会他使用,电脑桌就是咱爸的第一战场,接送孙子是咱爸的业余运动。(还要往下说,被剥夺了话语权)
   马云燕:(摆一下手抢过话语权)姐,您比喻的不算正确,大孙子是爸爸的心肝宝贝;电脑前伏案创作是爸爸的灵魂。在心肝与灵魂之外,那就是为咱全家十几口子一日三餐而劳其筋骨。
   马翟壬:(一阵笑声)哈哈哈哈,姐俩的说法有很大程度的欠缺。咱家的十几口子一日三餐食材,全靠你们妈妈从大市场背回家的。假如你们妈妈不采购回食材,我何去劳其筋骨?巧女难为无米之炊呀!
   颜如玉把买回的各种菜,分门别类的放进货架上,肉蛋奶分别放进双开门大冰箱的冷冻与冷藏室,回身走去餐厅。
  
   一零四•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颜如玉:(走进餐厅,满头大汗,拿过一条毛巾擦汗)哇!好热闹啊,又在议论什么呢?啥事儿能让你们爸爸开怀大笑啊?
   马梦莹:(转身看着颜如玉)妈,是我爸在给您请功呢。说您是咱家最辛苦的人,起大早去菜市场采购食材,要背回家。(妈妈瞪她一眼后,欲说又止)
   颜如玉:(不爱听别人给她评功摆好的表情)别听你爸乱忽悠,一家人都在忙,哪有谁辛苦不辛苦的?你爸送完他孙子,还要忙早饭,谁都没闲着啊。(表露出一种满足感笑容)要想改变贫穷,过上富裕日子,就要一家人全动起来。
   马云燕:(拍手笑起来)咯咯咯咯,看看咱的爸妈,互相夸的多婉转啊!老爸老妈万岁!
   马翟壬:(向几位挥一挥手)哎哎哎!先别贫了,马上吃饭。什么婉转万岁的,咱的开国元首毛泽东,百姓喊了几十年毛主席万岁,可是,到了寿禄,老人家该走时谁也没留住。在咱家,我们俩的健康,就是你们姐四个的幸福。(坐下开始用早餐)
   马兴华:(坐在餐桌前听了两位姐姐调侃后,沉思表情)两位姐姐,我老姐一去外地,我又两年多不在家,这个家的门面,全靠两位姐姐支撑着了。(动筷吃饭,停下说话)
   马云燕:(看着马兴华)老弟,其实你不在家这两年多,全靠梦莹姐撐着门面呢!至于我和你老姐,只出些钱,并未出力。
   颜如玉:(放下碗筷,看着老伴)翟壬,我去老闺女店去开门去,家里你多费心吧。哎!别总坐电脑前一个劲儿的写,半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别忘了,老年人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转身走出家门)
   马翟壬:(向老伴挥挥手)去吧、去吧,老马牢记你的牢骚。(收拾餐桌)
   马梦莹:(马云燕向老爸、老弟告别)爸爸、老弟,中午见。(拿起手包也走出家门)
  
   一零五•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画外音:马翟壬刚归国的儿子马兴华,回家几日里一直为父母为他的付出而愧疚,今天刚给老爸清理完电脑垃圾,又看完文档后,他一直思索着;一定帮老爸出版一部合集,也有加入各级作家协会首要条件。
   马翟壬:(看着儿子)兴华,有什么心事吗?说出来,别憋在心里。(给儿子倒上一杯茶,递了过去)
   马兴华:(急忙接过来茶杯)爸,您休息一会儿吧,我现在不想喝水,渴了我自己来。(放下茶杯)老爸,您加入省作协了吗?
   马翟壬:(一声冷笑)呵呵,兴华,怎么想起问这个呢?唉!人已放下古稀,奔向耄耋之辈,那些名利上的事,早已抛在九宵云外。
   马兴华:(看着马翟壬一笑)爸,您的创作劲头并没减啊,加入各级协会后,可以和大家互相交流啊。
   马翟壬:(又是一笑)兴华,现在社会是处处用钱,加入协会要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作品一部以上。香港书商出的那本是香港书号,我的所有作品,没有畅销作品,出版社的自费出版一部三十万字一部作品要好多钱。
   马兴华又站在窗前进入沉思,用什么方法才能让爸爸接受自费出书呢,表情上有所表现。
  
   一零六•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马兴华从窗前走回来,又坐在爸爸对面。
   马兴华:(点点头)爸,我没问题了。今天电脑归我用一天,我把您的所有作品做一下节选,搞一本合集,找一家正规出版社。
   马翟壬:(看着儿子又是一笑)兴华,别折腾了,出版社咱不去登门了行吗?爸的作品不是他们说的畅销书,去也白去。
   马兴华:爸,我不用去出版社,就在您的电脑上选一家,然后互相签个电子协议,再把文档传过去。
   马翟壬:(看着儿子摇一摇头)兴华,咱家虽不缺钱,但也不是很富裕。居家过日子,又是在城市,用钱地方很多,千万不可乱花钱。(态度很严肃)
   马兴华:爸,我在国外挣一些,拿出一部书的自费款是可以的。别推辞了,爸爸,出版发行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被爸爸摆手打断)
   马翟壬:(摆摆手制止)兴华,爸爸的作品在网上发表,看的人很多,知足了,又何谈认可不认可呢。
   马兴华:(站起来给老爸揉双肩)爸爸,您的一生总是奉献;在公社做十年,没人给您开工资,却有人把工作给您安排的满满地,您从来不抱怨;只从我记事儿起,这个家,您和妈妈总是满负荷,从来不说累和辛苦,我和姐姐们都看在眼里,心里的痛可想而知。(眼里浸满晶莹泪花)爸,您休息一下,我去洗把脸。(走去卫生间)
   马翟壬倒上一杯热茶,呷了一口,流露出一种幸福表情。
  
   一零八•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马兴华去卫生间洗去泪花,对镜修饰一下头型,又回到客厅。
   马兴华:(坐在马翟壬对面)爸,您就答应我姐姐她们雇保姆意见吧?这样您也能腾出更多时间来,专心致志地搞创作。
   马翟壬:(点点头)兴华,我们身体状况还允许我们做家务,做不来的那天,我们不会勉强的。现在雇保姆不合适,我们俩是劳动者,没那个必要。
   马兴华:爸,您太固执了,希望我今天的工作,您一定接受,千万别阻拦,就算儿子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吧。
   马翟壬:(长长叹了一口气)唉!让我怎么说呢?兴华,出一本两本书的钱,我还是有的,但有比自费出书更重要的事,马上要办。兴华,听爸话,钱不要花在这上。(双眉紧锁,很为难的表情)你还要重组家庭,用钱地方太多了。(站起身,像似要走出客厅的表情)
   马兴华:爸,今天您也去和妈妈帮我老姐店忙一天吧,您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用说,两个月后,您正规出版的书,会有快递送到家来的。(坐去电脑桌上,开始忙起来)
   画外音:马兴华让儿子评论是太固执,心里有些不太舒服感觉,在表面上并没有让儿子看出来。这就是这一家子和睦相处的秘诀;互相担待、互相包容,从来没有激烈的争执。
   马翟壬收拾一下外衣,对镜整理一下外表,也去了老闺女的地方老店。
   淡出:马翟壬四年前一家人和睦相处那段画面。
  
   一零九•场景:独楼102室,马翟壬现在的家、日、内
   闪进:章政、柳莹、唐岱音三记者采访画面。
   画面1•马翟壬现在的家宽敞客厅里,主讲马翟壬,章政、柳莹、唐岱音三人低头听,用心记的画面。
   画面2•马翟壬停下诉说,喝水时,三位还在呆呆地等待着。
   唐岱音:(看着马翟壬)哥,还有吗?
   马翟壬:(回答的干脆)就这些,没了。
   柳莹:(也停下手中笔,看着马翟壬)马老,后来那部作品出版了吗?(静气凝神地盯着马翟壬)
   马翟壬:(走到书柜前,打开底部门)柳记者,一共是一千本,送人有四百多本,剩下的全在这里呢。
   章政:(看到那些库存的书)马老,还真有存货呀。(指一下柜里书)马老,这些存货您打算怎么处理呀?
   马翟壬:(微笑着)这个吗,我说我去车站广场、文化广场、博物馆广场去摆书摊,把看过不想再看的旧书,一同甩出去。我那四位儿女坚决反对,所以只好在柜里放着了。
   柳莹:(看了一下表)章主,咱休息一下可以吗?
   章政点头默许,几人走出客厅,在院里做了一些伸展运动。
  
   一一零•场景:马翟壬现在的家院内、日、外
   院内画面1•四层别墅型独楼,共四户人家,中间开门,两测各两户,每户上下越层。
   院内画面2•楼南是菜园,约二百五十平方。
   院内画面3•靠围墙栽些果树已挂果。
   院内画面4•黑色铁大门,有门卫室,两名门卫昼夜两班。

共 63190 字 13 页 首页上一页1...910111213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部关于农民作家马翟壬的故事。马翟壬一生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兢兢业业,做最好的自己,无论遇到打击或困难时,有时如同鸟儿折翼,他心中仍然有梦,只为那份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仅有小学文化的马翟壬,幼时受到爷爷的熏陶,在劳动之余,他喜欢上写作,少年时爱上文学,一发不可收拾。也因此注定了他一生读和写交织的命运。他学习非常用功,在集体主义光辉的旗帜下,他白天劳动,晚上挤时间阅读和进行创作,笔耕不辍。在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马翟壬被人误会,上级对他调查,但他仍然矢志不渝。七十年代的马翟壬背着两部书稿去省城出版社投稿,历经磨难。劳动、养家、兼创作,这就是老马的生活,读读写写的日子,是最快乐最美的人生。晚年的马翟壬学会用电脑写作,并在网络上写了一千多万字的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作家,在他心中,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砥砺前行,拼搏进取。为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感动,剧本采用写实的手法,用回忆的方式贯穿作家的写作历程,成为剧本的主线,人物形象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场景清晰,画面感丰富,佳作,热情推荐赏阅!【编辑:箫音依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25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7-09-22 23:08:36
  为主人公马翟壬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动,遇到困难而不退却,砥砺前行,风雨无阻。问好老师,拜读精彩剧本!
回复1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3 05:21:11
  诚谢文友精准编按点评,遥握!恭祝秋祺!
回复1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3 09:56:08
  诚谢箫音依依把全文的有些符号改了一下,还有个别错词也改了。这样可能好一些,原符号是我习惯的写法,用【】号和()号基本意思是一样,但阅读还是()顺畅一些。在导演及制片人审阅时,【】是重点。在咱站是为读者阅读而为()号就显得顺畅得多!
2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7-09-23 12:31:57
  谢谢冯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相互学习吧,如果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有个别不足之处也希望老师提出,私下飞笺也可,争取将作品打造的更满意。遥问安好,顺祝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3 15:57:04
  诚谢文友精准编按点评,遥握!恭祝秋祺!
3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9-25 20:09:53
  诚谢冯耀廷老师赐稿江山!献分推送江山首页文游上榜!祝福冯耀廷老师身康笔健。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回复3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6 05:27:23
  诚谢书痴文友鼓励,我们共同携手打造美丽江山!遥握!恭祝秋祺!
4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17-09-25 21:28:28
  恭喜老师的作品斩获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6 05:30:09
  诚谢依依用心编辑推荐,遥握,恭祝秋祺!
5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7-09-26 07:46:15
  恭喜冯耀廷老师的倾情大作荣获江山精品!期待冯耀廷老师更多精彩呈现。祝福冯耀廷老师身康笔健。
   另:江山要求,所有体裁的涉及序号的统一都用大写,请冯耀廷老师谅解。谢谢。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回复5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09-26 08:11:02
  感谢文阁书痴老师提示,以后一定用大写。
6 楼        文友:冯耀廷        2017-10-07 08:35:10
  一部关于农民作家马翟壬的故事。马翟壬一生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兢兢业业,做最好的自己,无论遇到打击或困难时,有时如同鸟儿折翼,他心中仍然有梦,只为那份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这样的农民,只占万分之一。
天有浓云雨自洒. 地有沃土育百花. 人有大志必成器. 心有学识气自华。
回复6 楼        文友:冯耀廷        2018-04-19 06:25:47
  人生难得一知己,知我者巨才也。我们虽然经历过沟沟坎坎,但是在业余创作中,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又有了江山好平台,终于如愿以偿。习惯了写故事,闲下来总要对身边的人说说.再上网找几个能说上故事的空间,写几段心里存放的故事。感谢仁兄留玉,摇祝春祺!
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4-18 19:31:47
  在我的眼里,冯耀廷就是马翟壬,马翟壬就是冯耀廷。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剧本为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写的任何事情都比实际发生的要少那么几点,所以冯耀廷这三个字也就理所当然地也要减少那么几点,就顺理成章地变成马翟壬了。
   我和冯耀廷老师在写作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和同样的辛酸,所以看了此剧本后就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我佩服冯耀廷!我赞美冯耀廷!
回复7 楼        文友:冯耀廷        2018-04-19 07:03:17
   人生难得一知己,知我者巨才也。我们虽然经历过沟沟坎坎,但是在业余创作中,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又有了江山好平台,终于如愿以偿。习惯了写故事,闲下来总要对身边的人说说.再上网找几个能说上故事的空间,写几段心里存放的故事。感谢仁兄留玉,摇祝春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