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小院
起初,听说“关中小院”,原以为它是一座带有古风秦韵关中风土民俗一农家小院。来到了这里才明白,它地处阎良西片开发区(加气站东50米向南)道路西侧,一家充裕浓厚关中风味酒楼。一条远道而来,沿街不足百米的长度,聚集“四方美食”投客的一条街,给阎良航空人美食文化味觉添加一道异乡别味美食佳肴。“关中小院”,就是沿街门店其中一家,传承关中乡土民俗风味酒楼。
印象中,几年前,这里曾经一片绿海沧州,低矮的房屋,褐黄色的土地,朴实的关中农家人。改革,带给航空人新的发展机遇与契机,航空城航空工业的崛起,让这片神奇的土地改变了模样。远处兆望,绿色森林航空城,一栋栋麒麟斑点的厂房,一座座富有魅力的宜居村庄和居民小区,在这片黄色的土壤里,落地,生根,处处洋溢着一派新生生命的气息。过去那片灰尘飞扬的废墟、洼地和沼泽池,那一栋栋低矮的房屋,莺絮飞扬的草丛绿色植被,已被麒麟般的,厂房,楼宇,五彩缤纷的,花卉园艺,所代替。阎良,一个金鸡版图,没留有一墨丁点大的地方。关中小院所处的位置,是这个区域,很不起眼的地方。以传统地道独特的关中民俗饮食文化,成为这条沿道井市,人人纷纷传播“关中风味”的金字招牌,留驻八方来客,依次美名远扬,航空人的美言佳句和口碑。
走进“关中小院”酒楼,好客的关中小伙姑娘们,会殷切露出一张春天般的笑容,与八方宾客热情的打声招呼。一杯浓香四溢茶水过后,服务生拿来一本菜单,也许这时,你会看花眼。一本色香味俱全的菜单,出现在你的眼前。黄、红、绿、橙、白,黑、白、绿、橙、红色素的装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院”的几个主打菜。如,鲤鱼泡饼、双椒鸡捞面、老米家自制牛肉、浆水菜拌土豆片、大厨酱猪手、芥香素鲍丝、带把肘子麻麻鱼、小鸡炖蘑菇……等等;拿起菜单,大概数一数,就凉菜近百十种;热菜,最惹眼的,还数“小院”的黄焖鸡、四喜丸子、条子肉、小酥肉粉蒸肉等。这时,一种潜在的荷尔蒙酸素,会催发你的感官嗅觉和知味,使你眼馋,使你思绪联想翩翩,流连忘返。
“民以食为天”。身处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乡间风俗,五十六个民族饮食文化,同样有着不相同的做工技艺。特别是处于高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们通过历史阶段的发奋努力和与时俱进,精神层面与物质需求的富裕充足,生活理念得到了新的转变和改观,逐渐刷新了过去常规饮食习惯,形成饮食文化走势内存与更新。
多样化的转变,打破了人们过去奢求吃得饱穿得暖简单的生活方式,正沿着寻觅和追求高质量高品味,提升幸福指数,形成当今社会人们择取新生活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如今,日常生活中,众多的人,感官缺之无味,饭前茶后有句“口头禅”,吃啥,啥不香。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吃什么?正是因为这种潜移漠化意识在微消微妙中得到转变,人们追求潮流时尚的同时,对舌尖文化的理解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这让我想起一则《芋头》的故事。
走进餐厅,看到菜单上的油饼、四喜丸子、条子肉和小酥肉粉蒸肉,儿时记忆碎片,很快得到了拼凑性的修复。
儿时记事起,关中平原流传着一种风俗习惯,每逢中秋节(八月十五)来临,晚辈都要给长辈出门。晚辈出门来到长辈家里,正因那个时期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人们没有摆脱贫穷困扰,长辈们会用平日积攒下来的油,开始搭油锅,炸油糕,炸油饼,用来招待,亲戚客人们的到来。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用来招待客人的席面,除去主食之外,菜系分为“七碟子八碗、十一道、十二道、十三道”菜谱佳肴,每道菜谱名目中,都少不了条子肉、丸子和蒸肉。这样,会引发奇思联想,联想到流逝过去岁月记忆里的山芋、红薯和窝窝头,联想到那个时期的大时代。这样的回味,如今,吃到嘴里的油饼、四喜丸子、条子肉和小酥肉粉蒸肉,它们不是一道道美食和佳肴,而是儿时尤新的记忆,家乡日新月异变化中的故事,因时代变迁引发的,翩翩乡愁记忆。
这次“关中小院”聚会,是由当代阎良女作家莫言群主组织的一次盛会。文友们的攀谈及文学交流,在热情洋溢气氛中进行。在现代人们的眼里,我们这些文人骚客,看不见,摸不到的,社会价值体现。“认为,文学是体现社会的大讲堂,学海无涯,文海无边。曾有多少有志之士,吐没文海海域之中。
攀谈交流中,提及到文学境域,谈及到社会变迁,带来文学新生力量和机遇。谈到了《废都》、《平凡人生》和《白鹿原》。
这气息来自文学,这是文人们独有的群体。当年,他们不甘于狭小天地的苟活,而把目光投向大海。伴随人生星月斗转,一番奋斗与努力,眼前缝隙间出现一道彩霞。他们可谓破釜沉舟般前行,以淳朴和智慧聚攒立身之本。最终有了成功赢得了荣耀。他们的行为,说起来仍然是安身立本的一种生活方式。谁能想到呢?他们的梦想与现实竟然那么的遥远。
而我们的文学梦,又在何方?
通过这次聚会,让我们的文学有了更广阔的领域和天地。学,学文人们走过的路;思,思自身文学尺码与考量;谈,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
文友聚会在热烈氛围中结束。
文友们的攀谈,将思念融进风里,吹散了岁月的痕迹。凌乱的舞步,走过漫长的四季,在温情日子里涅磐成诗。即使不能紧紧相依,也期盼有相互靠近的机会。渐行渐远的脚步,寸寸难忘岁月情感内存,在心灵疲惫夹缝里,丈量出一种叫距离的美。
这一种距离的美,也温涵着色香味俱全回味。
岁月渐老,感情依然。怀旧的人总能像回归的燕子,依稀找得到当年。这就是与关中小院不可割舍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