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路漫漫,痛并快乐着 ——《白鹿原头信马行》创作感怀
我与《白鹿原》结缘,还得追溯到我的中学时代。在中学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去学校给我们做演讲的作家嘴里知道了陈忠实这个名字。那位作家在演讲中对于《白鹿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说他读过很多遍,推荐我们闲暇时间可以去看一看。后来,我偶然间看到班级里的一位女同学从自己家里带了一本《白鹿原》,然后我就向她打了招呼,在征得她的同意后,我就利用周末时间,开始了《白鹿原》的阅读。我一看,马上就投入到了其中。50万字,竟也没用多长时间,便看完了。看完后,我不禁赞叹,《白鹿原》真乃一部奇书也。我也曾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并写了一篇文章,称之为读后感也好,称之为简评也罢。总之是自己看过之后心中所想的真实流露。
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愿望,那就是有一天也为《白鹿原》写一篇读后感或是简评。而触发我写《白鹿原》的读后感或是简评的最初动力,还是自己当初写的那篇关于《平凡的世界》的文章。在这个深秋时节,我又萌生了为《白鹿原》写一篇文章的愿望。我之所以以《白鹿原头信马行》作为命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陈忠实先生有一部散文集就叫《白鹿原头信马行》,我想这样命题会有一种特殊的意蕴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因为白鹿原头信马行,这句诗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说每一位读者,都是一匹马儿,那么阅读《白鹿原》的过程无疑就是马儿在一片辽阔无垠的原野上驰骋奔腾。以《白鹿原头信马行》作为《白鹿原》简评的标题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深知《白鹿原》的影响力巨大,自己刚20出头,就去评价《白鹿原》无疑是压力山大。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在作评的过程中,显得格外谨慎小心。我从没有一次写文章这么认真,这么用心。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罗列提纲,也是我第一次为文章设计整体框架。在我完成文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罗列提纲确实很重要,它能够让你思路清晰,进而行文也变得异常流畅。整体框架则是文章的骨干,使你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以上两点,也许是写这篇文我最大的收获了。
我把这次创作形象地比喻为一次文学远征,从动念到封笔也就用了4个下午的时间。在这当中,我最长的创作时间是从下午14点多接近1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上0点,除去其中上厕所及吃晚饭所用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创作。其实我觉得世间的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教给了我许多道理。例如,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堆砌起来的,只要是一篇文章就都是这么来的。俗话说,“一口不可能吃成一个大胖子”,就是这么个理。写文章也需要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说实话,写作的过程却是很辛苦,当然也很难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写作,那么恐怕就只有“痛并快乐着”是比较贴切的,同时也是恰当的。写作让我在这个浮躁的环境里依然能够沉下心来,去书写自己对于爱情的领悟,对于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于人生的思考;写作让我相信自己依然能够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并把它做好;写作让我发现原来写作也是一种享受……
当我写完之后,觉得全身放松的同时,却又有一丝莫名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