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作家】玩猫
一
这年头,只要和玩字沾上边,这玩字再和文化搭上桥,无论怎么玩,玩什么,都是雅事。因为这代表着水平和地位,不是谁想玩都可以玩,你有心情不一定有金钱,你有金钱也不一定有闲情,两者必须二而合一。所以,同样是玩,带帽和不带帽有天壤之别。
以前有三教九流,上九流和下九流也不一样,历朝历代如此。同样是有钱人,一种是衣冠楚楚,万人仰仗;另一种却是赤赤祼裸,毁誉参半。
就说玩古懂字画的,人家在茶茗香绕之余,谈笑风生,引经论典,不费吹灰之力,仅凭妙舌生花,有可能一幅哪朝哪代谁的字画,也有可能是哪个农家草舍喂鸡的破盆,侃着侃着,几百万就轻松地落入户头。而有些人,千里迢迢,把货物搬来搬去,汗流浃背,同样赚几百万,在大家嘴里,就有两种说法,前者玩的是欣赏,传承的是民族文化,后者弄不好就是个奸商,唯利是图的生意人。
再比如,人家—个紫砂壶,可以娓娓道来,也许是风流帝王的御用之物,战火纷飞,流落民间,被一个青楼女子收藏,宁愿卖身不卖壶,后来,几经周折,传到了他祖辈手上。说到历史,是唐宋元明清,讲出故事,惊心动魄,有可能围绕着一场宫廷内斗,江山之争,几千万与你结缘,叫忍痛割爱。你做房地产,那叫炒,炒楼炒地炒民生,弄不好把自己炒个声败名裂,就算赚了几个亿,也是个黑人,土龙一条,暴发户一个。
总之,无论你玩泥巴也行,玩石头也好,只要和文化挂上勾,就是下里巴人,也会变成阳春白雪,身份倍增,令人刮目。
二
廖总玩上了猫,而且玩得瘾头十足,玩出了猫的文化,玩得如痴如醉。去公司找他的人,不管你来干什么,先参观猫园,再喝茶再说事。
廖总的猫园坐落在写字楼顶层平台,租下这块露天空间,搭建的是私家会所,招待的是自家客户,绝不对外开放。但是,盖了几百平方后,看使用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就没有再扩大,空着一大片,正好用来修筑猫园。
猫园开始喂的仅有一只猫,是老乡找上门给他的,也没说寄养,还是送。受人之托,只好忠人之事,何况还是从小光着腚,在乡里一条河上爬滚长大的伙伴。
廖总心血来潮,有钱人任性,花了几万元,给它盖了一间实木结构的猫居,像卡通世界里童话般的小屋。隔热和通风都是经过公司专业人士精心设计的,遮风避雨,冬暖夏凉。四周和顶部还罩上钢丝网,给它足够的活动场地,百密无疏,怕它一时兴起,想念外面世界,一遛达,忘记了回家的路,万一猫主人回来,无法跟他交差。
廖总在家务农时,也养过猪、养过牛、养过鸭子、养过鸡,却没有没养过猫。
猫在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只是和狗有点不一样,猫是不用养的,随它野去,三五天见不到影子,主人也不放在心上,否则,就必须顺便把家里的老鼠,也一块养起来。
廖总和猫相处了一段时间,真的爱上了猫。它的霸气,温顺,淘气,不仅给他闲遐之余带来快乐,还从中悟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它相交,纯粹是他和猫之间的关系,不存在着第三者,简单又单纯,没有那么多复杂和伤脑筋的问题。
为了这只猫,廖总是花了本钱,也下了功夫。他特意请来本市大学的生物系教授,给他上了几个周未的动物学,说的当然是猫,普及一下养猫的常识。他每次都认真用手机录下,教授走后,再重复地放听,记在硬抄本上,也记在心里。
他常自嘲,早年读书有这么认真,研究生都可以考上,何况是高中。
首先,他弄清楚了养的这只猫,叫埃及猫,挺名贵。还了解到,它特别喜欢食用牛肉。牛肉是不可以给它生吃的,吃多了会变成野性十足,没有了温顺,就不可爱,而且,还容易滋长寄生虫。太熟了也不可以,破坏了营养成份,皮毛就会不光滑,失去颜色,像人的外表,没有华丽的衣裳,自然标榜不出名贵。所以,猫食烹饪很有讲究,必须三四分生,六七分熟。
中国人有句古话,说的是好女不养狗,好男不养猫,其实这两个“好”字的反义词便不是坏。人,只有被人边缘化后,或远离了人群,才会选择与近乎有人性的动物为伍,是孤独和寂寞的具体表现。
廖总觉得这只猫和自己一样孤独,虽然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中央,却被人为的划地为牢,在高高的楼层上生活,与这世界若即若离。于是心生怜悯,在平台空地搭起回廊小亭,造出水池假山,摆上盆景树栽,又盖了一批猫舍,买回十几只品种各异的猫,和它作伴。当然,这些猫不能比埃及猫名贵,待遇也比埃及猫低,死鱼烂虾,只管一日三餐,解决它们的温饱。不是廖总买不起、养不起好猫,他是想在二者之间有个鲜明对比,更显示出埃及猫的尊贵身份。
公司员工都在评论自己的老总,他玩猫的知识和水平超过了从事的专业,他听得懂猫“咪咪”的叫声,那高低不同的声调中,所体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猫的瞳孔放大放小,耳朵竖前竖后,毛顺着还是立起,背弓起还是弯下,尾巴翘着还是拖在地上,只要猫有一举一动,他都知道它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如果老总把这份专注用在公司业务上,不知道要有几个人下岗,幸运的是,他的智慧玩上了猫。
还甭说,自从有了这个猫园,平时不被待见,在人家眼里,始终是个农民工暴发户形象的廖总,在社会上知名度提高了不少。往常门可罗雀的公司,人气俱增。以前想方设法想请都请不到的大公司老总,也让秘书打电话与他预约,屈尊移驾,参观完猫园,再把随身带来的顶级云南陈年普洱,或者是最近在上层人士中,炒得风风火火,库藏几十年以上的广西六宝茶,耐心地和廖总坐一起,称兄道弟,慢慢蒸,慢慢煮,边品边聊,惟恐来一个更有脸面的人物,把自己晾在—边。那些求爷爷告奶奶从大公司手上拿不到的分包工程,也轻而易举地签到了合同。还有更大的项目,等着和他洽谈合作意向。
三
廖总之所以玩猫玩出了公众形象,全凭一家大公司老总的秘书当上了媒介,无意中起了包装、宣扬、炒作的作用。当然,这里面的种种因果,到今天,廖总依然没有理顺,总以为是时来运转,遇上了贵人。
本来,无论玩什么,淡泊明志也好,修身养性也罢,只要不张扬,始终是个人份内的事,那叫私生活,没人注意你,也于他人无关。
那天,秘书奉老总之命,到廖总公司,是要追责他为什么无缘无故停工,交工期一拖再拖。
其实说来廖总也冤枉,在这个项目中,他只是分包工程中的一个小包,贴贴地砖,弄些墙面装修,包工不包料,挣的是一份辛苦钱,为的是不让手下工人闲着,白拿工资而已。他的上包不知是资金链出问题还是出于其它什么原因,材料一直是断断续续地配送,他也只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停工待料,总不可能自己先垫资,业内没这个规矩。
秘书到了廖总公司,刚跨出电梯,看到廖总站在走廊和两男一女客气着,正想上去兴师问罪,见一位年纪稍大的中年男人,把装有猫的笼子递给廖总,非常亲热地拍着他的肩榜:“我们没那么快回家,带着它不方便,只好辛苦你了。”
秘书惊讶地张大嘴吧,半天也合拢不回去,不久前他到市建主管部门盖个公章,见到其中的一男一女,在市委主要领导陪同下,走岀政府大门,好奇地打听了一番,有人告诉了他,那两个人是什么身份。
秘书看电梯还停在楼层,乘廖总他们并未发现自己,赶紧按下电钮,闪了进去,心中暗喊庆幸。若不是眼尖,否则,平日和廖总说话,习惯了那大爷教训孙子态度,让他们听到了,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尝。
不久,社会出现了不少有关廖总的传闻,许多上层人物开始派手下来探个虚实,当然不会直接了当,开门见山,问得都很含蓄,很有艺术。但是,从廖总这边根本讨不到任何说法,越是这样,人们越觉得,他这猫养得不简单,养得大有名堂。
总之,无论是否认识廖总的人,都觉得他虽然为人低调,但很有城府,深藏不露,却没人检讨一下,是不是自己看人的目光,和往常不一样了。有些人甚至以为,他现在这家公司,只是他的影子公司,私下里,不知还在操作着什么暗盘。否则,一个进城没多久的农民工,从扎钢筋倒水泥模子开始,到承包挖土方,粉刷墙体,室内装修和消防设施安装等业务,如果没有靠山,可能那么顺利吗?就说他花十几万造个猫居,一般的有钱人舍得吗?
终于,那位秘书的老总也提着一只装着猫的精致笼子来拜访他了,这可是本市的一方土地爷,正牌的国企老总,他随便漏岀一滴口水,都够小企业喝上一年。廖总心里受宠若惊,但表面却是声色不露,这倒不是装的,这是他玩猫玩出的猫性。
自从养了猫后,他每天都要在猫园里呆上半个小时,认真观察它们的行为举止,喜怒哀乐,像个谦逊的学生,领悟它们为猫处世的猫生哲学。
以前,求人办事,他总觉得自己就像猫看到生人一样,瞳孔紧缩,眼睛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缺乏自信。对方一看,完全可以不把你放在眼里。给你把事办了,是他对你的恩赐,不给你办,因果关系都没必要考虑,明摆着你和他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别。
这段时间与猫朝夕相处,悟出了一个道理,越是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更是要像猫一样把瞳孔放开,悠然自得,漫不经心,让人看出你内心的强大,又觉得你高深莫测,不敢轻易对你下最后结论。这叫自信,无论真假,庙小庙大都不用怕,关键是要让对方,去猜想你心里供的是什么菩萨,对你才会顾忌三分。
“李总,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荣幸、荣幸。”廖总双手一拱,先是自己满面春风,热情友善,又不亢不卑。这就是玩猫玩岀来的修养,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该藏的藏,该显的显。
李总也是个老江湖,如一只喜欢捉弄老鼠的猫,交人千万,阅人无数,越是冷静地把表情合理布局在表面的人,越是不一般:“在同一座城市朝夕相处这么久,你老弟也不常来走动,老哥哥只好不请自到了。”
“不敢当,以前登门拜访过几次,不是因为没预约,就是去得太忽忙,都被你的助手拦住了。李总日理万机,哪敢轻易去打扰。”廖总话中虽然有申诉之意,却没有怨言,满口的恭维,让人听了非常的受用。就像猫一样“妙妙”地叫着,虽然也是讨好,却没有狗那般低声下气的媚谀之态。
李总满脸无奈:“手下的那些人,有时就是狗眼看人低,告诉过他们,一定要接待好每—位客人,人家没事找我干嘛?以后你到集团,直奔我办公室,看谁敢拦你。”
李总叹了一口气,提着猫笼,在廖总眼前晃晃,接着说:“老弟,哥哥今天是来取经的,想参观一下你的猫园,不知是否方便?我也喜欢猫,这小家伙跟人似的,很有悟性。你是我们市玩猫的行家,还望多多指教。”
“谢谢李总抬爱,行家岂敢,李总若有雅兴,我带你指导一下猫园,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以后,每次有人来,廖总都要带他们参观猫园,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每一个来者,都怀着这样的目的和要求,让客人开口,还不如先说,免得绕个大弯,浪费人家的耐性。
四
步入猫园,李总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地抬起左手捂了一下鼻子,瞅了前面毫无异样的廖总一眼,觉得不妥,马上把手放了下来:“大开眼界了,好一个猫的王国,老弟可以上吉尼斯大全了,那只就是猫王吧。”
正是那只埃及猫,刚才还扭着身子,漫不经心地在喷水池边悠闲地踱步,见廖总进来,冲着它,滑稽地把鼻子挤成一团,“喵”的一声,示好地笑了一下,看到廖总身后还跟着一个人,警觉地朝前把耳朵竖起,翘起尾巴,盯了李总一眼。见来人满脸堆笑,冲着自己评论着什么,便没恶意,才把稍微耸起的漂亮毛发又温顺地贴回身体,懒洋洋地趴在假山旁,眼睛半睁半闭,一付与世无争的模样。
“真是一只好猫,虎虎生威,而又温文尔雅,我看那狗只是识人性,这猫,才通人性。若不是那可恨的老鼠,十二生肖之首,它当之无愧。”李总朝埃及猫伸出大拇指,赞赏道。
埃及猫似乎听得懂李总在奉承它,又“喵、喵”细声细语地叫了两声,头不断地抬起又垂下,表示赞同。
二人在猫园转悠,开心地交谈着,廖总说:“请到室内喝茶吧,这里空气不好。”
“习惯,习惯,想当年上山下乡那会,宿舍挨牛棚,都睡得香甜,那味道都熬过来了。猫尿不算什么,这才叫人间烟火。”李总还真适应了,认真耐心地看着猫们的一举一动,时不时地被它们逗得开怀大笑,他指着埃及猫:“老弟,这猫还真有内涵,值得研究,咱们弄个猫文化协会玩玩,过一阵子,我请一些画家朋友,把它活灵活现地搬到纸上,成立那天,再由你牵头,请一些有关领导来讲讲话。”
话刚落音,廖总公司的一名文职人员,引导两个男人也走进了猫园。
廖总问道:“有什么事?”
年青的指着那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严肃地说:“这是我们局长,有人举报你们在生活办公区域养猫,不但污染环境,还严重扰乱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是呀,这么美丽的城市天空,被你们玩得乌烟瘴气,飘满了是猫尿膻味,特别有一只猫,半夜叫春,叫得是没完没了,骚扰得周边居民,也不能好好休息。”眼镜局长扶扶眼镜,公事公办地说:“我们接到举报几天了,今天特地来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