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香风敛扇坠,桃花流芳垂

精品 香风敛扇坠,桃花流芳垂


作者:裴浩宇 白丁,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9发表时间:2017-10-15 08:39:21

香风敛扇坠,桃花流芳垂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江南三月,夹岸的垂柳笼下一束束烟霞,桃花蘸水,清流淌过,烟月如日,照着十里秦淮鳞次栉比的飞檐镂窗,照着衣香鬓影的繁华奢靡。此时,秦淮河畔媚香楼正花开艳丽,灯火阑珊。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繁华似锦的夜晚,清辉的月光洒向金陵城,在欢歌笑语的媚香楼唱起了一段清愁的南曲:知否?我为何不卷珠帘,独坐爱清幽?清幽,清幽,争奈人愁!千斛闷怀,百种春愁,难上我的眉头。只怕你不长恁地。休忧,任他春色年年,我的芳心依旧。
   她身着妩媚,她歌喉圆润,她抚琴弹唱着,楼台下的掌声已是滔滔不绝,赞赏之言更是语落言起。她那眼眸的神情似乎带着一点惆怅,一点诉说,但又才上眉头,却下心头。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居然还是熏出一些硬骨头。她,因家道中落,自幼跟着养母。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深得四方游士追慕。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她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刚满十六岁。
   闺房正墙,一幅“寒江晓泛图”,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像她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当夜,侯方域用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她作定情之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她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中。
   1644年,北京紫禁城天崩地陷,明朝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清兵大举入关,明王朝覆灭。明宗室在陪都南京仓促建立了弘光小朝廷。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自侯方域去后,她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
   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她做妾。她坚决不从,几番无奈,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溅血点做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至此扇不离身,到死心念候郎。烟花三月,瘦西湖畔,念得红药朵朵,剪下几缕青丝,将其寄予候方域。生命最后的时刻,剪下腰间的青丝,做为信物,望候郎一生珍藏。
   阮大铖也算是文坛上响当当的腕儿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而是为南明皇朝弘光皇帝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等她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这一招她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深情又忧愁地执笔写下《南都寄候公子书》,心牵候郎,用情致深。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信根本无法送去。
   一曲离殇,深情缱绻的奏起,那好似离别的笙箫,耳听得弦外之音,多了几分缠绵与凄凉,的确,便是离别的声音;而心事难忘,梦在,人未还,心中自然便多了一丝痛彻心扉的感伤,唯有让自己缄默不语,静听得:人,已离开。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她进了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阴差阳错,而就在当年,风沙漫延,扰乱晴天,最后的城墙破开。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南京城破之时,她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抢掠,难民四处逃窜。她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红。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上,站在桥头,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却发现媚香楼也已隐入一片火海之中。
   她心里一沉,脚下发软,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脑子里一片空白。正巧,这是当年为她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无意中发现了坐在地上发傻的她,连忙将她扶起,才知她已无处可去,便带着她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
   其实,这天夜里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扬州兵败后脱身返回南京的。到达时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她的安危,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着。他在媚香楼附近徘徊寻找了整整一夜,却没能见到她的影子,其实,那时她就坐在离媚香楼仅有一箭之遥的长板桥上,无奈老天戏弄人,偏偏没让他俩相遇。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1645年,她在南京受尽苦难,后躲进栖霞山葆真庵,与昔日秦淮姐妹卞玉京相伴为尼。
   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同年秋,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她。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她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直到1652年这八年时间里,她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光。
   可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侯方域去南京为她求子、寻亲的时候,她经常担惊受怕的身份问题终于暴露了。公公侯恂知道她是秦淮歌伎的真实身份后,当即命令她滚出翡翠楼,后经人讲情,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里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而此时得知她已身怀有孕。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想当初我与你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她不禁怀念旧日的朝朝暮暮,红雨漂泊泛起了回忆,回忆怎么浅?候郎眉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感时花也溅泪,苍穹也会苍老,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她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哀愁。
   侯方域回到商丘后,即将她接回,住在翡翠楼上。因出身低贱,她被赶到距城7公里的侯氏庄园居住。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她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无奈患上肺痨,消香玉损,享年三十岁。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一场凄美的爱情,为此流芳后世。

共 2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如诗散文讲的是侯方域与李香君之间的故事,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趁乱逃出,在栖霞山寻到她。经过商议,二人携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她隐瞒歌伎身份,以吴氏女子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16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15 09:07:51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这篇文章写出子桃花扇传奇的文化底蕴。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裴浩宇        2017-10-16 20:03:23
  谢谢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15 15:36: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敬茶,学习:清幽,清幽,争奈人愁!千斛闷怀,百种春愁,难上我的眉头。只怕你不长恁地。休忧,任他春色年年,我的芳心依旧。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裴浩宇        2017-10-16 19:56:14
  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