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情与心瘾

编辑推荐 情与心瘾


作者:蜀北祭鸿 童生,971.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06发表时间:2017-10-21 08:55:06

情与心瘾
   文学是有诱惑力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外部限制,一个作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意志创造一个世界,决定自己世界里的一切。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作家可以让好人变坏坏人变好,可以让活人死掉死人复活,可以让穷人发财富人破产,让山河易貌河水与时间倒流。这种只有上帝才有的本事,除了作家不会再有第二种人。我甚至担心,作家这种权力太过于接近上帝了,是否会被上帝惩罚。
   我们写作,是因为感觉有话要说。与文学结缘有偶然的因素,却源于内心如宗教一般的根。人生看似有多种选项,实则根本别无选择。即使在多种选择面前,我们的内心已经帮我们做了决定。
   然而,几十年过去,我没有用文字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世界,烟瘾却增大不少。一段时间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左手温度低于右手,整整一个冬天,都觉得这只手凉如雪地里的萝卜,麻木、酸痛,让我觉得它已经不太像我自己的手。反复查找原因,主要是长期左手握烟使然。可是,我既不能处罚它也无法安慰它,辛苦是它的命,如果要怨,就怨命吧。
   二
   百无一用是书生。几十岁了,才发现自己除了胡思乱想之外竟一无所长。从政缺少权变与拍马之术,喝酒怕醉,打牌怕输,经商没本钱。想来想去,只有写字应该安全一些。但我又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也不是纯粹的商人,更不是纯粹的官员,甚至也算不上一个纯粹的业务技术专家,我只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四不像。作文不能成为我谋生的基本手段,除了作文,我首先要用劳动谋生、要用心用力于生活的具体琐事、要吃力地应酬于各种灯红酒绿台上台下迎来送往。
   前不久网上有一句话,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无论身体还是思想与精神,我们都已经被现实绑架了这么多年。我们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深情从何处来,在何处生根。能够让我们深情活着的,其实就是内心那一点点自由或者对自由的向往。
   人生有多少事是有价值的,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当然也包括了文学。毫无疑问,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不是生活的必须品,不是刚需,只能在一小部分人中存活。今生看起来难以写出传世佳作了,我是否应该放下手中的笔。内心矛盾与纠结,加之俗事与生计所困,一段时间我几乎不再写任何文字。
   虽然文学什么也给不了我们,但若离开文学,心里却有一丝失落。原来人真的是很贱的。离开了尴尬,却又弃之可惜心有不舍。不舍,是因为自己在尴尬中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与不设防,习惯了被醉酒的文人拍着胸口攀着肩膀称兄道弟。不舍,更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离开了这个圈子,离开了文学,又将何去何从。多少年来,自己已经退化得无法察言观色、点头哈腰、唯唯诺诺,丧失了口是心非钻营投机明争暗斗的本能。放下手中的笔,自己还能干些什么。
   三
   比较明确的是,文学不是日进斗金,不是豪车别墅,不是撑腰的枪杆笔杆理论基础,不是权倾尘世,不是法律规章领导讲话圣人语录,不是铁打的规矩与潜规则。文学不具备外在性,不具备对他人的约束性、强制性。于无声处,我们时常将自己的内心放大,同时将内心里一些很小的不该放大的东西也放大了。内心放大了,世界则变小,我们因此而狗眼看人低,因此而自命清高桀骜不驯。而文学,就是这种被放大后的副产品。其实,除了自慰,文学是不能成为任何工具的,所以,不能指望其成为我们撬动生活的杠杆,重新拉直我们巨石重压下弯曲的脊梁。文学改变不了我,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什么也改变不了。
   但是,我又不能将文学说得一无是处,因为这样显得不厚道。文学的力量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学的力量在于它可以软化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对善良充满向往,对苦难充满菩萨一样的悲悯。文学让我们更加清高,在内心对世俗不屑一顾。文学让我们孤独并安于孤独。但孤独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固执,不轻易被改变。文学,还为我们渴望的那份自由撑起了一把薄薄的伞。
   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再到文学老年,我始终还是个业余作者,而算不上一个作家。反过来想,这几十年如果没有文学,自己又应该是另一副什么样子。赚钱了?当官了?出研究成果了?也许天知道。但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文学到底能带给我什么,我对文学应当持什么态度,这是一个长期困绕着我的问题。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大路的边缘》。每一条大路都太拥太挤,我想在大路上有一立足之地,又怕被人群淹没。我想离开大路另劈蹊径,又怕被人群遗忘与遗弃,怕迷路甚至找不到回去的路,所以我只能选择大路边缘。其实,处于边缘有什么不好,既离大路不远,不至于因远离尘世而有迷途之危险,又无主流之扰而留有一方自己的空间。如果说文学已经被边缘化,那我甘愿被边缘化,在喧嚣的尘世一隅偏安,小隐于市。习惯不被注目,在街边的小烧烤摊上,在走马观花的采风中自得其乐。
   只是我仍然无法放下手中的笔。因为我已经到了蓦然回首,到了反思反视的年龄。这种反视已经与文学无关,只是内心的一种需要。无论白天怎样力不从心身不由己,到了晚上面对一张白纸时,心却是自由的。虽然,有的人身不由己作了奴隶,有的人心甘情愿作了奴才。但我仍然想做一个自由的平民。
   四
   无聊之际,我在一本书的空白处写了如下一段废话:文学是一种被牵引是一种牵绊是一个陷阱是传销的金字塔。文学是一个苍老的情人,你已经衰老而我还记住的是你年轻时的样子。文学是劫不归是一条道上走到黑是一棵树上吊死的抱残守缺,是欺人与自欺是失败落泊潦倒堕落的借口。文学是无处发泄的自慰无法满足的阿Q是悲花的林黛玉是不学无术的高僧,是虚无的永恒是阴雨天假想的阳光灿烂是没有酒精的酒没有咖啡粉的咖啡,文学是过气的旗袍是失去煽动力的领袖是油锅里翻卷着的泡沫,无法成为地沟油被回收只能污染城市的下水道造成内涝内急内忧外患内外交困。文学是怀旧癖是自恋自赏是用绳索勒自己脖子的快感,是与时代划清界限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美好的现实生活。文学是虚拟的拐杖是假想的恋人是梦里的妻妾成群儿孙满堂,文学是阳春的白雪天亮即融化,是女人脸上的胭脂离开了脸就是垃圾就成为保姆清洁工人的负担,文字是失宠的贵妃是即将被打入冷宫的怨妇,文学是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爱不释手的烫手的山芋。
   很多场合虽然我故作高深,其实完全是一副白痴相。我忍不住结结巴巴提出以下问题:文学是否需要民众关注?文学是否具有消遣娱乐功能?文学是否可以像当年海猩鼠和某些书画作品一样可以被炒热,热炒热卖?文学是否可以只在圈子内生存?如何跳出文学反视文学圈?我们面向内心还是面向现实写作?为什么都说文学快死了至今都还没死?人人都在张罗出版新书,是否表明文学正在复兴?作者签过大名的书,有多少被束之高阁扔到墙角变成废纸?出书送权贵是否体现了文学的献媚功能?写作是否一定要成为名家才有了价值?面对丰富的生动的充满悲欢苦乐的生活,文学是不是显得太轻太单太苍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闭门谈文学谈风花雪月,是不是一种逃避,会不会让我们有一种无耻感负罪感?我们世俗的生活是否可以被文学改变?
   五
   扯了这么多,还得说说《剑南文学》这本杂志,因为今年它满四十岁。这一生也读过一些书,但一读就是二十年的,却只有《剑南文学》这一本。这些年也发表过一些过目即忘的文字,但大部分都是登在《剑南文学》上面。虽然我们常常说,写作不单纯是为了发表,但无论圈子内外,大家都很看重一个作者的作品发表情况,获过什么奖,是否被评论界关注等等。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本文学杂志,需要这样一个平台。我在想,如果没有《剑南文学》这本本土杂志,也许我的文学白日梦就做不到今天。
   这些年一直在想与什么人为伍的问题,傍大官大款都是一厢情愿,而《剑南》却让我有了一帮朴实简单、可以为伍的普通文人朋友,让我有了一个圈子。这很重要。因为有了这帮朋友,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我也可以说《剑南文学》是一个营地、一座桥、一个朋友,陪伴我走过了这几十年。《剑南文学》又是一盏不太明亮的油灯,在夏天的黄昏招来蚊虫的同时也召唤我们。在灯火辉煌的闹市,我们需要这一盏安静的油灯,把我们聚集起来。
   曾经与《剑南文学》的老师们谈起杂志生存的艰辛。机构合并了,规模压缩了,经费减少了,晓林、小涓、德宝诸君皆充满忧虑。谈及杂志的未来,一个个又热血沸腾。我们都对剑南饱含期盼,和几位仁兄的内心一样,我们希望这本杂志成为一个地方不可缺或的内在的根,成为一片土地文化积淀的载体。虽然文学也是世俗的一部分,即使文人也没有清高的本钱,但我们仍不愿它沦为一个地方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虽然是一篇征文,我还是不想把它写成应景模式。而是想用《剑南》出的这个题,反思一下自己与文学。我们有什么样的生命形态,有什么样的心性,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字表现。生命本来没有色彩,有没有梦又如何。我已无法自作纯情,因为我早已过了自作纯情的年龄。文学最多只能算我若即若离的情人,随时可以分道扬镳。但是,我与《剑南文学》这本杂志和编这本杂志的人,却是永远的不弃的朋友。
  
   情如心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抽烟。确切地说,我抽烟根本就没跟谁学过,似乎天生就会了。更不知什么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某种东西,比如烟。曾经努力作过多次戒烟尝试,烟依然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逐渐悲哀地感到,有些瘾,这一生也许都不能戒除了!我知道,那就是心瘾。
   对于一个普通的人,大多是有某种瘾的。除了烟瘾,还有酒瘾、茶瘾、赌瘾、官瘾等等,有的瘾轻,有一定毅力就可以戒除,有的人瘾重,比如毒瘾,常人难以凭自身意志戒掉。其实,从生理角度上说,任何瘾都是可以戒除的。不抽烟不会死、不赌博不吸毒也不会死,可是,我们却一生都没有戒掉,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戒除自己的心瘾。
   依我的理解,心瘾是一种心理依赖。而我们常常错把这种心理上的依赖,当成了我们生活的唯一欢乐之源,当成了我们精神上的寄托与念想。如此,我们便从心理上失去了戒瘾的意志。没有了欢乐之源,各种瘾戒除了又怎么样!身体养好了、功成名就了又怎么样!所幸的是,除了烟瘾,对于生活本身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一个人有这样一个嗜好已经很难维持了,所以断不敢再有其他。
   心瘾不是信仰、不是主义,更不是崇高理想。心瘾是一种欲望,是有害的。我们不能戒除的各种瘾,很多时候成了我们的致命软肋,制约了我们一生。明知食之有害却去之不能。
   心瘾无药可治。这些年,对于戒瘾之苦体会颇深,无数次戒又无数次半途而废,以致最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戒瘾的灰心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灰心,人活着,总是在寻找快乐。而心瘾,既是我们的悲观之源又是我们的快乐之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心瘾与生俱来。心瘾让我们的心被什么东西牵着,不再属于自己。这些年,欢乐总是很短暂,而忧伤则伴着我们一生,皆为心瘾使然,因为心瘾让我们的内心缺少了快乐之源。原来,人心是可能被牵着的。对某种生活方式、情感状态与心理状态的习惯,都是可以上瘾的。而一旦成瘾,便难以戒除。
   心瘾也是我们对某一种习惯生活的心理依赖。每到黄昏便想一个人在晚风中独行,每到夜晚便想一个人尽量不被打扰。如果不能做到,心里便如毒瘾发作,难受至极。心瘾成了我们这一生无法摆脱的牵绊与束缚、无法戒除的隐痛。
   爱情其实也是一种心瘾。山无陵、江水为竭,乃敢与君绝。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心瘾的体现!对某一个人的依恋与不舍,成了一种心瘾。曾经以为,要忘掉某一个人某一段情感是早晚的事,不是说时间可以医治一切吗?可是多少年过去了,某些记忆依然早晚要在心里痛上一阵。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断下降、心理依赖性却越来越强。
   情如心瘾,可是情瘾比烟瘾、酒瘾、赌瘾更加具有伤害力、更加让人难以自拔。爱情其实是一种低级错误,让我们犯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成了戒不掉的心瘾。陷入情瘾中的人,完全丧失一个正常人的理想、意志、理性以及一切快乐之源,丧失了对一切事物的激情。明白了这个道理,便对古人爱江山更爱美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多了一份理解。
   曾经写过一篇文字《让心自由》,心是否自由决定了我们一生是否快乐。我们希望自己的心能够自由,可又不停地被另一些人与事、一些情感牵引,失去了自由。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只要心里放下了、自由了,一切的艰难困苦也都算不了什么了。如果心里被约束、被缠绕、被牵绊、被压抑,即使面对富贵、面对权力、荣誉,面对成功,心里也不能快乐。
   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天性,内心喜欢什么就追求什么,比如爱情、艺术、唯美以及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内心厌倦什么就远离什么,比如交际、争斗以及虚假的表面应酬等。就像一个人的偏食,喜欢什么口味就吃什么食物,而不是根据身体的需要。我们是在凭着一种惯性往前走,走出一步才知道下一步,也就不知道什么东西应该去努力拥有,什么东西自己必须放弃。所以,我们才会不停地犯同一类错误、经历同一类痛苦,却长不成一棵参天大树。
   大路朝天,天高任鸟飞,有人喜欢当官有人喜欢钱财,有人喜欢美色有人喜欢一个人的宁静,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只要不危害到别人,我们即使不能理解,但多了一份包容。
   有牵绊的心无法负重、无法起飞、无法远行。终于明白,这些年之所以过得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心没有自由,始终在被什么牵着走。逐渐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放弃,都是让心灵获得自由的最好办法。
   情在心,却又溢于言表,影响我们的判断、选择、决定以及爱憎,写下这些文字,无非是希望有一天,能将你忘记。

共 10436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爱上文学是一种瘾,一旦成瘾就很难戒掉。就像抽烟、喝酒一样,明知道对自己有害,却还一如既往地恋着它,一旦放弃便有一种空空的失落感。这篇文章写了很多与文学有关的话题,例如文化与文学在某些时候仅仅成了一种装饰物,它会在某个时段把装饰得高雅一些而已,除些之外好像也没有其它的作用。又例如爱好文学的人有时清高孤傲有时又很自卑,因为,文学并不能成为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它就是我们在心闲时候的一种聊以自慰的工具而已。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恍然大悟        2017-10-21 09:31:48
  好作品,拜读了
2 楼        文友:蜀北祭鸿        2017-10-21 09:51:30
  我平时爱一个人在茶楼,靠在沙发上抽烟,发呆。呆发过了,就会把所想所念记下来,权当内心曰记。略加整理就发了出来,算不上文学作品,只是一份记录而已,与同好者交流!
半个灵魂。
3 楼        文友:蜀北祭鸿        2017-10-21 09:52:47
  谢谢大悟!问好!多交流!
半个灵魂。
4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21 11:24:30
  写文章是一种心瘾,一旦染上,便很难戒除,这是真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4 楼        文友:蜀北祭鸿        2017-10-21 23:10:01
  我想如用总标题,还是《情如心瘾》合适些。
5 楼        文友:蜀北祭鸿        2017-10-21 22:16:30
  关于情,关于梦,关于文学,其实都与我们的心性有关。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性,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字。白日梦也罢,牵绊与纠缠也罢,都因为我们心里有放不下的东西。情如心瘾,此情不仅仅是爱情,我想应该是我们本心中的善良与悲悯。“我可以锁住我的笔,却锁不住爱与忧伤。”既已成心瘾,又何必戒之。我相信每一篇用心写出的文字,都会有它的知音。
半个灵魂。
6 楼        文友:沙漠之魂        2017-10-25 10:09:34
  拜读了,受教。好作品!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