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念】苏武传(微电影)
右贤王:王子不用担心,明日我军为先锋,誓与汉军决战。
狐鹿姑点了点头。
(画外音)汉军与匈奴在余吾水又连续激战了二十余日,双方都无法取胜。隆冬将至,只好各自罢兵。狐鹿姑率军回到匈奴王城,且鞮侯病危,思念焉支,于是派狐鹿姑前来北海找寻焉支。
【第十六幕】北海边,日,外
场景:正当苏武和焉支一起牧羊时,狐鹿姑带领一队匈奴骑兵来了。此时,焉支已经和苏武在一起两个多月了。
狐鹿姑(下马来到焉支面前):妹妹,你太不像话了,怎么能到这里来呢?赶快跟我回去。
焉支:我不回去,我要和苏先生在一起。
狐鹿姑(看了一眼苏武,继续对焉支说):父亲病危了,他想见你一面,因此你必须跟我回去。
焉支(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父亲病危了?这是真的?
狐鹿姑(点了点头):父亲是和汉军交战过程中,心口疼的老毛病突然发作,不过这次非常严重,再加上他年纪大了,因此回到王城后,病势就越来越重,因此他特别想见你,所以就派我来了。妹妹,跟我回去吧。
听了狐鹿姑的话,焉支心乱如麻,不由得看了一下苏武。
苏武:焉支,你回去吧,再和你父亲见一面,别让他有遗憾。你不用担心,我在这里很好。
焉支(深情地望着苏武):好,苏先生,我答应你,回去见父亲一面,然后我就来找你。
焉支说完,骑上自己的白马,跟随狐鹿姑走了。她边走边回头,一直到再也看不到苏武,这才快马加鞭,朝王城飞奔而去。
【第十七幕】匈奴王城,单于寝帐,日,内
场景:且鞮侯单于躺在床上,病入膏肓。他面色惨白,气息微弱。左贤王、右贤王等大臣站在床边。
且鞮侯(气息微弱地说):狐鹿姑和焉支回来没有?
左贤王:回禀单于,王子和公主还没有回来。
且鞮侯听后,轻声叹了口气。
一名匈奴兵士(从大帐外走入,来到且鞮侯单于面前施礼说):回禀单于,狐鹿姑王子和焉支公主回来了。(话音刚落,就见狐鹿姑和焉支风尘仆仆闯进大帐)
狐鹿姑(来到床前,含泪说):父亲,我把妹妹带回来了。
焉支(早已扑到且鞮侯的怀中,落泪说):父亲,女儿来看你了。
且鞮侯(眼睛也湿润了,抚摸着焉支的秀发):焉支,你回来就好。你怎么能去北海呢,那个地方太苦了,叫我真是担心。你答应父亲,从今往后,不要再去了,也不要再找苏武了,好吗?
焉支(泪眼朦胧地抬起头,看着且鞮侯):父亲,我不能答应你,因为苏武是我心里最钦佩和敬重的人。我也喜欢他,也愿意一辈子和他在一起,
且鞮侯(气愤地说):不行,我不同意。你是匈奴最高贵的公主,而苏武只是一个汉人,而且他的心根本就不在匈奴,你跟着他,会吃苦的。
焉支(倔强地说):为了他,即使吃再多的苦,我也心甘情愿。
狐鹿姑:那个苏武有什么好的,岁数都已经四十多了,在汉朝还有家室,而你是匈奴最高贵的女人,又年轻漂亮,怎么能跟着一个汉人呢?如果他要是将来回到汉朝,把你一个人留在匈奴,那你岂不是要一辈子守寡吗?妹妹,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忘了苏武吧。
焉支(泪水又突然涌了出来):父亲、哥哥,我不能听你们的。如今我……我已经是苏武的女人了,而且还……还怀了他的孩子。
众人听后,全都愣住了。
且鞮侯(听完,气愤说):你……你这个不孝的孩子,简直气死我了。你把我的脸都丢尽了,我……我没有你这个女儿。狐鹿姑,你马上把焉支给我严加看管起来,让她一辈子都不许再见到苏武。
狐鹿姑:是,父亲。来人呀,把焉支给我关起来,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她出来,违令者杀无赦。(从帐外走进两名匈奴士兵,就要拉焉支的胳膊)
焉支(大声说):不要碰我,我自己能走。我忘不了苏武,迟早有一天,我还会找他的。(说完高昂着头走出大帐)
且鞮侯(气得脸色更加惨白,他哆嗦着对狐鹿姑说):你一定要看住你的妹妹,千万不要让她再去见苏武了。不,你马上派人去杀了苏武,这样才能永远断绝你妹妹的念头。
狐鹿姑(点头):是,父亲。
且鞮侯:我死之后,你就继位为匈奴的新单于。你要继续攻打汉朝,一定要让汉朝彻底臣服于我们匈奴,你一定记住。
狐鹿姑:父亲,我记下了。
且鞮侯又看了一眼帐中所有人,然后目光定格在焉支刚刚走出大帐口。
且鞮侯(突然喃喃自语般呼唤一声):焉支……(随后,眼睛一闭,绝气身亡)
狐鹿姑(见了,立刻哭道):父亲!
帐中随即传出了一片哭声。
(画外音)公元前96年,且鞮侯单于病死,狐鹿姑继位为匈奴新单于。
【第十八幕】匈奴王城,单于议事大帐,日,内
场景:狐鹿姑坐在正中,匈奴各大臣分别坐在两边。
狐鹿姑:我父亲且鞮侯单于生前曾嘱咐我,一定要杀了苏武。可是我这个妹妹性格非常刚烈,也敢作敢为,我顾虑焉支如果听到苏武死了,会想不开自寻短见,因此很是犹豫,今日就和各位商议一下。
秩訾:单于,我建议与其杀了苏武,还不如要苏武投降。苏武在汉朝素有名望,如果他真要是投降,对于汉朝也是一个打击,而对于我们征服汉朝也是有利而无弊的。
狐鹿姑(点了点头):我也正有此意。不过,苏武为人十分倔强,即便是焉支怀了他的孩子,依他的个性,也未必能他投降,这又该如何是好?
秩訾:我听说苏武与李陵交情深厚,如今李陵已经投降了匈奴,并且被封为右校王,享尽了荣华富贵,所以我建议派李陵去劝说苏武。
狐鹿姑(想了想说):好吧,就让李陵去劝说苏武。
秩訾:我这就通知李陵,让他去北海见苏武。
狐鹿姑点了点头。
【第十九幕】北海边,日,外
场景:正当苏武持旌节牧羊时,忽然见一身胡服的李陵带领一队匈奴骑兵来了。
苏武(惊讶问):李陵,你怎么来了?
李陵(下马后来到苏武面前,叹了口气说):实不相瞒,我已经投降匈奴了。
苏武:这是怎么回事?
李陵:一言难尽呀。在你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我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攻破大宛,臣服西域诸国。随即便遭遇匈奴右贤王数万大军进攻,李广利贪功冒进,结果被右贤王击败,我率军拼命救出李广利,可是却陷入匈奴包围之中。李广利见死不救,独自逃回了玉门关。我则孤军奋战,最后兵败,只好投降匈奴。如今匈奴单于已经封我为右校王,并且给了我很丰沃的领地。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你投降匈奴。
苏武(正色说):大汉对我恩重如山,早已经抱定要为自己的国家牺牲一切的决心。我生生世世都是汉朝人,是绝不会投降匈奴的。
李陵:你的心意,我能理解。不过,你也听我一言,如今你被扣押在匈奴,依我来看,你终究不能回归汉朝了。你白白地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朝的信义,汉朝又怎能知道呢?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觉得自己对不起大汉,因此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如今已经过了多年,恐怕汉朝都已经忘记你了,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投降匈奴吧。
苏武:我苏家世代都受大汉隆恩,从我父亲开始,就被皇帝栽培和提拔,官职都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我的兄弟三人都封为皇帝的亲近之臣,因此我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我受皇帝派遣,出使匈奴,即便受苦也不能改变我效忠国家的忠心。别说牧羊了,即使让我去死,我也心甘情愿。做为大臣,就要效忠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就应像儿子效忠父亲一样。纵然是儿子为父亲而死,也没有什么遗憾,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你还是在想一想吧,一定要听从我的话,不要再自己折磨自己了。
苏武(大义凛然):你不用再劝我了,我已经料定单于是不会放我回去的,我早就当自己是个已经死去的人了。你回去告诉单于,如果单于一定要你逼迫我投降,那么我愿意立刻死在你的面前。
李陵(感慨说):你真是忠义之士,我不及你!好吧,我也不逼你了,就此告辞。
李陵(正要离开,突然想起一件事,对苏武说):我来时,得知焉支公主已经怀了你的孩子,如今她被狐鹿姑单于软禁在匈奴王城。听说她日思夜想于你,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应该为焉支母子着想。为了焉支公主对于你的一片真情,你还是投降匈奴吧。
苏武(依旧坚定地说):焉支对于我的情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是不能投降匈奴,因为这是国家大义,任何儿女私情也改变不了的。你回去如果见到焉支,替我向她说声对不起,告诉她不要再想我了,就当我已经死了吧。
李陵(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我会转达给焉支公主的,你多保重。(随后上马,带领匈奴骑兵离去)
苏武(眼望李陵离去,突然两眼流出了泪水):焉支,我对不起你。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的心中始终只有大汉,我永远都属于大汉,愿你忘了我吧。(随后深深地叹息)
【第二十幕】匈奴王城,单于议事大帐,日,内
场景:狐鹿姑坐在正中,秩訾坐在一旁。
一名匈奴兵士(从大帐外走入,来到狐鹿姑面前施礼说):回禀单于,李陵回来了。
狐鹿姑:让他进来。(匈奴士兵答应一声,退出大帐)
李陵(从外面走入,来到狐鹿姑面前施礼说):禀告单于,卑职无能,未能劝说苏武投降,还请单于宽恕。
狐鹿姑(摆摆手说):我知道了,不怪罪你。还有,你去见焉支公主,将苏武不肯投降的事情跟她说一下,也让她死心。
李陵:是。(随后躬身退出)
狐鹿姑(问秩訾):这个苏武,终归不会投降的,我看留着也没有用处,还是杀了吧,你认为如何?
秩訾:如今苏武的威名,已经在匈奴传扬开了,不但百姓,就连很多匈奴贵族也都非常钦佩苏武的忠义和气节。如果单于这时要杀苏武,恐怕会失去民心。依我看,反正苏武也回不去汉朝,就让他自生自灭,继续在北海牧羊吧。留着苏武不死,也能体谅出单于的宽容之心。
狐鹿姑(叹了口气):好吧,就依你言,让苏武继续在北海牧羊吧。不过,我可以饶他不死,但是绝不能放他回归汉朝。
秩訾听后,点了点头。
【第二十一幕】匈奴王城,焉支寝帐,夜,内
场景:焉支独自坐在帐中,黯然凝思。此时,十月怀胎的她,肚腹已经隆起,就要生了。
一名侍女(从戒备森严的帐外走进,来到焉支面前施礼):公主,李陵求见。
焉支(听后邹眉,暗自说):我与这个李陵素来没有见过面,他来找我干什么?(转念一想)可能他有苏武的消息了。(于是说):请他进来。(侍女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李陵(从外面走入,来到焉支面前施礼说):卑职见过焉支公主。
焉支:你来做什么?
李陵:卑职奉了单于之令,前往北海劝降苏武,如今刚刚回来。
焉支(一听苏武二个字,立刻站了起来,关切地问):苏先生,他……他还好吧。
李陵:回公主殿下,苏武很好,还在牧羊。
焉支(听后,流下了眼泪,继续问):苏先生他……他可曾要投降?
李陵(摇摇头回答):苏武还是誓死不降,就连卑职告诉他,公主已经怀了他的孩子,他也不投降,因为苏武的心里只有大汉,别的什么也没有。
焉支(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他不会投降的。他要是投降了,那就不是我心目中的苏武了。我敬重他的气节,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是我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他不因我而投降,我从来都没有怪他。
李陵:苏武让我向公主说声对不起,并告诉公主说,从今往后不要再想他了,就当他已经死了。这是苏武的原话,卑职转达给公主了,就此告退。(说完,深施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焉支(慢慢坐下,用手抚摸着隆起的肚子):苏先生,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这都是我自愿的。你是我这一生最敬重的人,我为成为你的女人而骄傲。你放心,咱们的孩子,我会把他生出来,并且抚养他长大,日后不管有多大困难,哪怕付出我的生命,我也要你们父子团圆。
焉支说完,又想起和苏武在北海朝夕相处的日子,忍不住两行眼泪又流了下来。
(画外音)很快,十多年过去了。汉朝和匈奴屡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这些年间打打谈谈的局面,一直未曾中断。匈奴妄图征服大汉的野心,随着时间的消磨,也渐渐丧失殆尽。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临终前,将皇子刘弗陵和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召入宫中。
【第二十二幕】长安城,汉武帝寝宫,日,内
场景:汉武帝刘彻躺在床上,刘弗陵、霍光和上官桀垂手站立于床边。
刘彻(指着刘弗陵,对霍光和上官桀说):二位爱卿,你们是朕最信赖的人,皇子就托付给你们了。朕死后,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他,不要辜负朕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