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小说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小说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赏析)


作者:晚茶清香 秀才,205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42发表时间:2017-10-25 12:51:10
摘要:赵树理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民间艺术诸如评书、上党梆子的影响,有意无意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对人物形象塑造、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从而使小说的艺术性与大众性比较完满的结合在一起。这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和贡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特殊地位。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把地方语言用到了小说当中,对突出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刻画人物形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赵树理小说语言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赵树理的通俗晓畅的“评书体”小说中富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那山西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被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是个说书行家,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故事性,小说结构上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特色。是什么原因使赵树理的小说呈现出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呢?笔者认为,赵树理身处的地域及其所接受的区域文化的影响,是诸多原因中的一个深层的而且不容忽视的原因。
   小说《小二黑结婚》很好地表现了“评书体”小说中富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
   赵树理小说当中表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山区具有丰富的祭祀文化,《小二黑结婚》当中的“二诸葛”“三仙姑”二个人物就与当地祭祀风俗有关。“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赵树理的小说写作受上党梆子戏曲的影响很大。
   在上党梆子戏曲中非常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开头总是要设法用字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小二黑结婚》从“刘家峧有两个神仙,近邻各村无人不晓: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说起,接着分别将二诸葛、三仙姑的故事,在逐一介绍小说主要人物小芹、金旺兄弟、小二黑;从第六节“斗争会”开始,情节逐渐发展,到第十三节“看看仙姑”故事结束,但仍然加写一节“怎么到底”,对两个“神仙”的变化做了明确交代。整个叙事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又时有波澜,和上党梆子戏曲在结构上一脉相承。
  
   二、赵树理小说喜欢用幽默风趣的地方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方式的构成是丰富的,对刻画人物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不同方式的表现当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异常的手法,让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感。
   我们知道,异常,特别是反常会令人发笑的。赵树理就是为了这种“出乎情理之外”的异常现象,但又使人在发笑的同时感到这些异常现象是“在情理之中”的,因而获得了艺术的真实感。
   也只有富有真实感的表现异常的作品,才能真正有幽默感,赵树理有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他的人物与客观现实不协调的异常行动、表情,外貌及语言等。二诸葛在久旱逢雨后竟念念有词地说“不宜栽种”,结果违背了自然规律,误了农时,这种与周围人们完全不同的反常言行愚蠢可笑,他还善于描写人物的蠢话、假话。落后守旧婆婆李成娘蠢话边篇,还自以为是,真是可笑至极。她笑媳妇走路不像女人家,力气太大,使水费,使油费……当面撒谎,更使人感到荒谬绝伦,三仙姑装神弄鬼,口吐谎言说神非叫于福(小芹爹)“马上打小芹一顿不可”。
   《小二黑结婚》中写二诸葛见儿子小二黑被抓后自己心中恐慌的一段话,搞笑至极。二诸葛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堠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乌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异常会产生幽默。异常有种种,有异常的表情,异常的动作,异常的语言等。异常的语言也可以叫异常说法,有时候人物的语言与身份、地位不相协调,失去了常格。人们往往适应常态,不适应异常、反常,所以异常就法会引人发笑。如:二诸葛发急道:“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小二黑结婚》)比如“小黑结婚”中与区长问二诸葛收的童养媳几岁的时候,二诸葛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属猴的,十二岁了。”除了笃信属相的二诸葛,谁能说出这种话呢?所以这些都与二诸葛的人物性格是相符的,同时这些说法又是异常的,一般人不这样说,所以好笑。既不协调(异常)又协调,既协调又不协调,辨证统一于一体,幽默始生矣。
   2、降用的手法,让人物形象具有层次感
   有不少语词,其基本义素相同,但在份量上却有轻重大小之别。利用这一因素“降级使用”(也就是“大词小用”)词语也是转移语义而求诙谐的好办法。“降用”在他的作中呼之欲出,俯拾皆是,可以说是赵树理独具特色的幽默风格之一。
   《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在区上遭嘲笑后,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回去对照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打扮得不象话。中的“研究”等等词语就是采用“降用”手法,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表面上看来好像用得不尽恰当,但仔细玩味,却是幽默有味,具有一种引人看下去或听下去的趣味和力量。
   3、飞白的手法,让人物形象具有画面感。
   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飞白可分为语音飞白、文字飞白、词语飞白、语法飞白和逻辑飞白,赵树理多采用词语飞白,例如:“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调皮。”“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不要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就出来走了。”
   4、取绰号手法让人物形象具有个性感。
   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给人物起绰号是幽默讽刺常用的手段,也是他的一种幽默方式,这些绰号常常使人永志不忘,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老定额”,“牛差差”,“老驴”,“一只虎”,“杂毛狼”等等。
   这些实际上是作者用以揭露人物思想、刻画人物个性、漫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这些颇具幽默韵味的外号,不仅有助于显示人物的本相,而其中又是饱含着作者对落后行为的揶揄之情的。他把自己的爱憎鲜明的感情注入这些绰号,这种起绰号的形式无疑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绰号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象概括或突出特点的形象反映。中国人的姓名以三字格为多,赵树理的人物绰号也多是三字格,因而比人物的正名生命力强。它们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和含蓄性,引出一段或几段有趣的故事,吸引人们去看故事去思考绰号的精妙之处,诙谐风趣,引人发笑。
   5、用谐音手法让人物形象具有特质感
   赵树理喜欢唱戏,他的家乡戏——山西上党梆子,他几十年来未与之断绝关系,15岁学会了打上党戏的鼓板。鼓板是指挥乐器的,要掌握好全剧的节奏,才能指挥好整个乐队,因此要把唱词和对白完全背诵下来,他特别喜欢曲艺,如快板、小曲等,有些曲艺内容也能倒背如流。
   《罗汉钱》就用这种手法来介绍人物:“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
   赵树理善于利用谐音来增强幽默感,而且这种幽默感总是拌着讽刺而生的。
   此外,赵树理还善于利用民间的“快板”形式来揭露矛盾,进行对比,显示实质,达到了嘲讽的目的。
   幽默作家在创造幽默作品的时候,都要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但各有各所不同。有的擅长比喻,有的喜欢夸张,而赵树理在创造幽默小说时,则较多采用以下修辞手法:
   (1)比喻。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比喻句式则仿佛是一具功率放大器,对其缺陷加以放大,使丑因喻而显,因显而谐。
   (2)反复
   反复是一种强化矛盾的修辞手法,表现形式可以是同样的动作、表情的反复,也可以是同样的话的反复。赵树理的作品中多处运用了反复手法,有的反复描写了同一个动作,如《孟祥英翻身》中写孟祥英的婆婆,小女婿无法对付工作越来越积极的孟祥英时说:“梅妮(祥英的小女婿)没法,吸一吸嘴唇;婆婆也吸一吸嘴唇?”这里三次重复他们的尴尬动作,强化了他们的尴尬相,滑稽可笑。
   有时故意反复某些话和与之相关的情态。如:听说四十军来了要先杀共产党的干部以后,孟祥英的婆婆,小女婿胆战心惊:“……娘看看孩子,低声说:‘这回可在闯大祸!’孩子看看娘,低声说:‘这回可要闯大祸’”这段话又用“娘看看孩子”和“孩子看看娘”这一回环形式描写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更有助于强化矛盾,再加上多次强化,就使人感到了幽默风趣。
   另外,有些重复的词语很像是口头禅,被人反复地说,很可笑。有时则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缺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叙述人反复提到某些词语,或让人物自己多次重复某些词语,或让别人故意重复某人物的某些口头禅来“揭短”,就会在多次反复中表现出幽默感来。
   除以上修辞之外,赵树理也用比拟、顶真、借代、反语等来增强幽默效果。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幽默特色表现为俏皮而不严肃,诙谐而庄重,幽默而不油滑。
   赵树理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民间艺术诸如评书、上党梆子的影响,有意无意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对人物形象塑造、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从而使小说的艺术性与大众性完满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和贡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特殊地位。

共 39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结构严谨的作品赏析。作者从《小二黑结婚》这部赵树理的代表作小说切入,全方位详尽地介绍了赵树理小说语言运用的特点。《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乡村青年小二黑和小芹冲破阻碍获得婚姻自由的故事,反映了阶级斗争,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赵树理的小说语言有两大特色,一是突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例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物身上就体现出当地的祭祀风俗;二是喜欢用幽默风趣的方言刻画人物,幽默又细分为五种类型:异常、飞白、降用、谐音和取绰号,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能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作者还分析了赵树理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复。种种叙事手法和语言上的探索,有助于结合小说的艺术性和大众性,从而奠定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赏析语言朴实,脉络清晰,主题鲜明,表达顺畅,推荐阅读!【编辑:童霓】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霓        2017-10-25 12:51:52
  问候作者,欢迎赐稿荷塘!
Take my breath away.
2 楼        文友:童霓        2017-10-25 12:54:35
  拜读佳作,深深植根于大地上,能够获得大众青睐的小说才是好的作品。
Take my breath away.
3 楼        文友:童霓        2017-10-25 12:55:05
  欢迎继续赐稿,荷塘有你更精彩!
Take my breath away.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0-25 14:16:12
  分析透彻,见解独到!欣赏学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天龙        2017-10-26 05:14:05
  祝老师灵感泉涌、佳作频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