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人间桃源五郎寨(散文)

编辑推荐 人间桃源五郎寨(散文)


作者:零三八五巡山队 白丁,1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35发表时间:2017-10-31 06:16:41

人间桃源五郎寨(散文) 最初知道“五郎寨”,大约是二十年前,从一位在山区土生土长的同事那里听说的。如今也只能想起同事当时的只言片语了,反倒始终有种神乎其神的感觉。也是打那时起,就产生了近距离触摸五郎寨的强烈梦想。
   2016年8月20日早饭后一时冲动,邀了五位好友妄自戏称“巡山队”,稀里糊涂地就爬上了久久魂牵梦绕的五郎寨。因为这于我们六人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也便有了“久闻太行五郎寨,今日终得一登攀。杨门虎将归何处,浩气长存山水间。”的感慨。自此至今年10月21日一年两个月的时间里,在我极力怂恿下,每次都有新成员加入的“巡山队”,先后四次穿越五郎寨,每次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有新感悟,最近一次还冒昧对摩崖石刻“五郎去也”做了描红。其间,笔者翻阅了《灵寿县志》和《灵寿民间故事》等典籍,浏览了一些网络文章,走访了部分老领导和当地老乡,于是就信笔涂鸦,对一些零散的碎片资料略作拼凑。不揣浅陋,博一笑尔。
   与各地数不胜数的名山相比,五郎寨不够高,也不够大,但她绝对是一座神奇、神秘、神圣的神山。
   说其神奇,因为她有着奇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且自然原始生态保护相当完好,高山之巅的寨顶平坦开阔、草木丰茂,不仅有数眼长年水流不断的甘泉,还零星分布着逾百亩适宜水稻生长的肥沃水田,岂不奇哉?
   说其神秘,因为宋将杨五郎于此建寨屯兵、弃寨归佛的故事在当地盛传,且版本众多、谜团重重,引无数民间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秘境探踪。
   说其神圣,因为山民们口口相传,五郎寨是玉皇大帝坐骑玉麒麟的化身。当年玉麒麟因喝酒误事耽搁了玉帝参加蟠桃会,被点化到此间成山,为凡界镇灾驱邪。据说宋以前五郎寨就叫麒麟山,寨西的麒麟院村亦因此得名。有玉麒麟的庇佑,当地百姓虽僻居深山,却世代风调雨顺、富足安康,民众一直十分虔诚地将其奉为圣山、敬若神明。
  
   地理位置
   五郎寨位于河北灵寿陈庄镇境内,坐标为东经114°3′、北纬38°35′,紧傍S201省道和G207国道,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距县城50公里。南临磁河上游,北有石湖金矿,东与陈庄重镇千米相望,西接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并同秋山、织女山、横山湖等风景区山水相连。山下四周散落着西坡、瓦窑、侯家庄、寒巴、葫芦峪等几个村庄。
  
   地质地貌
   五郎寨山顶最高点海拔近800米。从地质构造上看,五郎寨属于华北古陆的一部分,广泛裸露的山体为2.3亿年前的古生代形成的变质岩系,其主要岩性为变粒岩、角闪岩以及混合花岗岩;距今2.3亿—6500万年的中生代时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太行山开始隆起抬高,其东侧的山体发生大断裂,形成了太行山东麓的断裂带;进入距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强烈抬升和差异断块活动,沿断裂带东缘的华北平原下沉,形成梯级多道断裂。五郎寨正好处于深山与丘陵的交接地带,构成了既与整个太行山脉连为一体、又呈孤处独立之势,从而显现出断崖千尺、渊深莫测的雄伟气势和沟谷纵横、造型奇特的秀丽姿态。
  
   历史沿革
   五郎寨所处灵寿县历史悠久。上古时为冀州,春秋属鲜虞国,战国时先后属中山、赵,西汉属常山郡,隋唐隶恒州、常山郡,五代、宋、金、元、明、清属真定府。
   陈庄乃北方山区重镇,南靠王母山与平山相邻,北穿15里险峪与阜平接壤,西北经古长城要隘白羊关通山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我国西北部的突厥、契丹、女真、蒙等入侵中原,多是出师云州(大同),途径五台南下,冲越白羊关和车轱砣口两大关隘后汇集陈庄,向东南践踏灵寿,攻陷恒州(正定),进而屠掠中原。陈庄还因其扼四方交通之咽喉,曾是阜平、平山、五台等地的货物集散地。到民国初期逐渐发展成为冀西山区的商贸中心,京津以及山海关内外、大江南北各地客商往来不断,皮草、丝绸、布匹、药材、茶叶、山珍等积货成山,客栈、货栈、饭庄、钱庄、盐店、当铺等商号比比皆是,集日和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繁华,素有“拉不败的陈庄”之美称。抗战时期,陈庄地区成为我晋察冀边区的重要根据地和军民坚持抗战的坚强堡垒。1939年9月贺龙、聂荣臻亲自指挥的陈庄歼灭战,是八路军120师、晋察冀边区军民及抗大二分校学员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歼敌1380余人,被誉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敌后抗战的“模范歼灭战”,它有力挫败了日伪军破坏晋察冀边区后方的企图,粉碎了国民党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是抗战史上我党我军在河北一次性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
   宋朝时这一带属龙泉关防区,可北阻龙泉关、西防白草口,成为防御辽金入侵的军事要地。相传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太宗亲征辽国,杨家将奉命随驾出征,两军在金沙滩交战。此役导致杨家将覆灭性惨败,杨业两狼山殉国李陵碑,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力尽而阵亡,三郎马踏如泥浆,四郎八郎落辽邦,六郎只身回朝堂,七郎被潘仁美乱箭穿身、身中一百单三箭、七十二根穿胸膛。唯五郎单枪匹马翻山越岭突出重围,来到了太行山脚下一座山冈,见四周地势险要,除了东南北各有一个出口外,其余地方都是上百丈高的悬崖,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再加上山顶土地平缓肥沃、水源充沛,山坳里果木成林,杨五郎决定在此山冈驻扎下来。期间,他一边招兵买马、垒城筑墙,一边俟机再度凝兵拒敌报效朝廷。此时,一心公报私仇斩草除根的的潘仁美,却在四处打探杨五郎的下落。当他得知杨五郎所处的位置后,就带领大批人马围困了山冈。经过几场交战,寡不敌众的五郎只能凭借险要地势坚守。数月过后,山上的粮食渐渐用尽,心急如焚的五郎暗忖,如此长期对峙下去不被困死也要饿死。正当他不知如何退兵时,一名小卒报告说有几个人逃走了,可是谁也没发现从哪逃走的。五郎心中一亮,莫非这里有暗道?于是亲率小卒,细细寻找。五郎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西方不显眼的暗道,就是现在所谓的西门。退路有了,还得想一个万全的退兵之策,万一被潘仁美发觉带兵追击岂不束手就擒。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猴响锣,羊敲鼓”之计,就是让猴子学人敲锣,把羊后腿吊起来前腿放在鼓上,羊一跑动前腿就能敲得鼓响。一日大早,睡梦中的潘仁美突然听见山上锣鼓齐鸣,以为五郎下山来战,急忙整顿队伍迎战。可是,他从早晨等到过晌也不见一人出战,于是下令全军攻山。当他们攻上山顶时,看到的却是一座空寨,再循着锣鼓声走过去,只见一群猴子和山羊正在敲锣击鼓,潘仁美大呼上当。此时,五郎连夜带着下山的将士绕出包围圈后,让士兵各自逃身,他自己奔往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后人为了纪念杨家的忠烈,将此山冈更名为“五郎寨”。
   据传,明末清初,附近百姓为躲避灾荒和战乱,潜入山寨世代而居,种植蔬菜和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过着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县志记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县政府为全面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将十几户山民统一安置到山下的村庄居住,才逐步融入了现代社会生活。
  
   主要景观
   五郎寨顶呈罕见的平台地貌,面积约数百亩,地势平缓如场。山寨由东寨、西寨、南寨、北寨和擂鼓坨组成。崎岖陡峭的通寨山路两侧,沟谷纵横,峰高崖险,到处裸露的山岩和孤立巨石,历经亿万年的雨涮风化,形成造型各异、如蛙似蟾、似人若兽的神态,维妙维肖,欲言欲动。寨顶风光堪称一绝,绝壁之上托出数处开阔平台,寨上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以荆芥灌木为主,间有桃树、枣树、杏树、杨树、板栗等乔木。寨内有杨五郎的擂鼓台、磨斧石、试斧石、旗杆孔、军营、寨墙及菜园、稻田、石杵、石臼、石碾、石磨等遗存。东寨崖高谷深,异峰突起,自然石台倚天而卧,有五郎庙遗址;南寨是杨五郎的练兵场,寨门高崖上是五郎盼望救兵的“望京台”;西寨水丰草茂,是当年的养马场;北寨崖边巨石上刻有“五郎去也”四个大字,字迹清晰流畅,粗犷豪放。
   寨内新发现和命名的景点有:
   1.百岁碾。南门外山脚下荆棘丛中,有一盘废弃已久的厚重老碾,硕大的碾砣已黯然滚落一旁;碾盘石质坚硬细腻,边缘外侧刻着古拙朴实、遒劲有力的“民国六年十二月立”八个字,据此推算足有百年历史。
   2.吉吉国王。南门外东侧有一处十几丈高的绝壁崖石,与近年热播、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卡通电视剧《熊出没》中的森林守护者“吉吉”俨然相仿,神态庄严肃穆,堪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崖名为“吉吉国王”,经年累月冷酷傲慢地捍卫着神秘山寨。
   3.鸳鸯石。东寨边缘群峰之中两块峰石,酷似一对守望千年的鸳鸯。
   4.罗汉巡山。北寨门神根峰侧旁,数块并排而立的山石形似罗汉巡山。
   5.神根峰。五郎寨的四座寨门中,当属北门最为名副其实的“门”,两座独立相对的山头犹如两扇敞开的大门,其间是一道宽约丈余的豁口。门内有一眼山泉,泉流清澈甘甜、终年不竭;门外是极为陡峭的断崖。面朝门外,在右侧的一扇寨门山顶,傲然挺立着一根高大石柱,酷似男人的阳具,造型逼真传神,栩栩如生,且与所处的四周地质地貌浑然一体,不难看出它是大自然的造化之物,是久经风雨剥蚀雕琢而成的一个独特的亘古景观,天功巧夺令人叹为观止。此石柱乃最近首次发现,定名为“神根峰”。如此威武壮大的神根,简直就是人类生命力的超级张扬,同时又是自然艺术的浪漫夸张!
   6.无奈崖。北寨摩崖石刻“五郎去也”所处的崖石之外,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万丈深渊。想当年,宣威将军杨五郎面对奸臣当道的朝廷,已然由失望而绝望达到了极点,以至于含恨弃寨归佛遁入空门实属无奈之举,此崖名为“无奈崖”。
   7.金蟾石。北区的山腰处,有一块高约丈余,浑身长满疙瘩、鳞疥重重,状若金蟾的巨石,名为“金蟾石”。
   8.仙驼过峡。西寨沟外侧半山腰伸出一巨石,宛若一头昂首挺胸的大漠仙驼欲从幽深的峡谷走过。
   9.鳄鱼头。寨顶南区东部,大片裸露的山岩上有一横卧巨石,宛如凶猛的鳄鱼探头出海,是为“鳄鱼头”。
   10.雀屏峰。西寨沟外一座高峰之上,一块巨石犹如美丽壮观的孔雀开屏。站在此处向西眺望,千年古刹幽居寺砖塔一览无余。
   此乃“五郎寨十景”(附照),有诗曰:
   老碾吉吉鸳鸯守,罗汉巡山神根峰。
   无奈崖下金蟾卧,仙驼鳄头雀开屏。
  
   游历记
   一、原创新韵水调歌头二首(平九五)
   1.登五郎寨怀古
   题记:2016年8月20日,巡山队六人在没有行前准备、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临时动议突进五郎寨,艰难攀爬,登高览胜,历7时有余,由西坡村进山,在葫芦峪出山,完成了一次环穿探险,是为“初上五郎寨”。
   初上五郎寨,访古塞雄关。星河移转,唯有忠烈美名传。才越涧峡无数,又进莽苍平甸,未觉入云端。敢言不足险,归去应无眠。
   老碾卧,铁塔竖,曲径悬。稻田芜废,怎奈百味睹残垣!经过西坡村口,回到葫芦峪底,勇士奋争先。风景这边好,只要肯登攀。
   2.重上五郎寨
   题记:2017年4月29日,16人组成的巡山队顶着烈日和高温再次登上五郎寨,随记。“吉吉国王”指五郎寨上一处与《熊出没》中“吉吉国王”俨然相仿的绝壁山岩。牧牛倌,陈庄镇西坡村侯家庄山民侯建生,常年上山放牛风雨无阻,亲历了五郎寨的时代变迁,对五郎寨的开发发展前景有着自己独到的构想。
   重上五郎寨,队伍纳新员。山高林密,拥前呼后过层峦。吉吉国王犹在,招引顽童驻探,瑜伽展峰巅。饮罢腰间酒,偶遇牧牛倌。
   说今往,品泉韵,享美餐。待得他日,再往造访促膝谈。莫睥村夫野老,胸中皆为故事,笑侃六十年。留有千金诺,定当践斯言。
   二、网文转载(“滔滔不语”的新浪博文)
   遥望五郎寨
   汽车在半山腰行进。如果是夏天,脚下一定会有云。但这是冬天,天气干冷干冷,云彩都挂在离太阳最近的天上。
   这是北方的大山,雄浑、险峻。到处是裸露的灰褐色的岩石,像男人突起的肌肉,棱角鲜明。俯下身,顺车窗向上望去,看不到山顶;从左侧往山下望去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绝壁。下面是一条宽宽的河谷,河谷的对面依旧是高山。河谷的中央有一条河,在太阳下闪着光,看不到波浪。也许根本就没有波浪,汹涌的大河在严冬时节变得乖顺起来,静静地伏在那里,像一条银链。
   山,是太行山。
   河,是滹沱河。
   从灵寿县城出来,汽车就一头扎进大山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走进大山,见识大山。他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粗犷,大气。还有震撼!
   那一年,我二十岁。是刚刚走入社会,还不知道江湖险恶的年龄;是刚刚喜欢偷偷看女孩子,还不会追女孩子的年龄。
   天过午,吱吱嘎嘎的汽车气喘吁吁地进了我们要去的小山村。下了汽车,第一感觉就是:这里太美了!三面高山,成一个簸箕形,小山村就坐落在簸箕的底部,背依大山,面对坦荡的河谷。小村庄在疏疏落落的树木掩映下,仿佛在画中。

共 675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五郎寨是一处以自然景观和文物遗址相结合的旅游区。岩石奇特,造型美观、形象、生动,峰高崖陡,山寨险要,沟谷纵横,姿态万吉。两面环水,河流清澈,长年不断,整个山寨有多处山泉,清凉甘甜,毫无污染,清流汩汩,四季不绝。文物遗址繁多,山寨氛围浓厚,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从文景观巧妙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文中,作者以自身的游历经历,对此作了详尽的介绍,全面而细致,令人向往,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10-31 06:50:51
  问候朋友,感谢支持江山散文,祝福写文愉快,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零三八五巡山队        2017-11-04 07:48:00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五郎寨还不能称为“旅游区”。一是通寨道路很原始,无人修葺;二是寨内生态很原始,未经开发;三是没有配套的设施,连个专门为游人服务的农家院都没有,住宿餐饮都要到陈庄镇上。
   这里最适合寻幽猎奇、攀爬探险。笔者和当地山民一样,都不愿看到商业性质的开发打扰这里的一派宁静。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