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两个虎三姐(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我的两个虎三姐(散文)


作者:雪鹰 童生,52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23发表时间:2017-11-08 00:09:57
摘要:我有两个三姐,一个是我的亲三姐,一个是我的三姨姐。她们两个人都属虎,一个是回山虎,一个是下山虎。两个虎姐,都是风风火火的急性子,都勤劳善良,都干过一番事业,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们的性情迥异,她们的故事也各有曲折,说起她们,我是打心眼儿里佩服我的两个虎三姐。

我有两个三姐,一个是我的亲三姐,一个是我的三姨姐。她们两个人都属虎,一个是回山虎,一个是下山虎。两个虎姐,都是风风火火的急性子,都勤劳善良,都干过一番事业,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俩的性情却迥异,她们的故事也各有曲折,说起她们,我是打心眼儿里佩服我的这两个虎三姐!
  
   一
   三姐比我大六岁,是她和大姐拉扯着我与弟弟长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家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张口吃饭的人多,会干活挣钱的少,外加上母亲生大姐后就犯下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不仅自己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还天天到处乱跑打人生事,给家里带来很多的麻烦。父亲与奶奶商量,让大哥与二姐跟奶奶一起过,父亲、母亲,大姐、三姐还有我们两个小兄弟一家过。父亲在一所小学教书,家里先是大姐辍学照顾病着的母亲和我们几个。后来大姐招了工、出嫁了,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接力棒”就传到了三姐手中。其时,三姐也仅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要是放到现在,她那年龄正是在母亲怀里撒娇讨吃要穿的小姑娘,可是她生在那个特殊时代的穷困家庭,从小吃苦受罪就在所难免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姐很快学会了做饭和操持家务。以往学校每周只放一天假。父亲每周回来先到粮管所买回粮油,又到街上买回柴火和其它必需品。周日傍晚,父亲回校,临走把一周买菜的一两元钱交到三姐手中,嘱咐她不要弄丢了。三姐便安排起生活来,派我和小弟抱来柴火,她用弯刀削砍一大抱又细又干的引火柴,以备做饭时用废报纸一点就着,有时她也领着我们去屋后坡上捡拾干树枝或松针、枯叶引火。吃过晚饭,她又把邻居家给的间掉的白菜、萝卜缨洗淘好晾着明天吃。煤油灯下,母亲坐在那里咕咕叨叨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间或一根接一根地抽纸卷烟,我和小弟玩着纸鳖,她却叠白天洗晒的衣服,然后一丝不苟地做作业。时间久了,我和小弟打起瞌睡来,她又烧锅温水给我们洗脸洗脚,安顿我们睡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她就麻利地起来梳洗,临走叫醒我要照顾好弟弟,昨天的馍就着开水吃,出去玩要把门锁好,当心家里粮食被贼偷了,饭就没得吃了。晌午放学回来时间长,我给你们下“机器面”吃。我们在三姐的伺候和管教下,苦并快乐地生活着。每周父亲回来,总要夸三姐聪明懂事,把家照顾得很好,邻居也常夸三姐勤快能干。
   父亲每次回来,我们总像馋猫一样盯着他的黄挎包,这个挎包就像一个会变出东西的“聚宝盆”,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那里面藏有无穷无尽的好吃的东西。比如:两个糖包馍,三五个橘子,一捧毛栗子,半挎包花生、核桃,六七个红薯,一把一把的大拇枣,或者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我们蹦的老高去抢,三姐柳眉一竖大声断喝:“停!”然后从父亲手里接过挎包把东西倒到八仙桌上,先挑些给父亲母亲吃,父亲摆摆手说吃过了,三姐不信,非逼着父亲尝过了,再给大家分着吃。春夏之交放了假,三姐领我们挖“三步跳”卖,卖的钱除了给我们买凉鞋、作业本,还买些吃的零食。一次给我分得零食比弟弟的少许多,我就来气了,偷偷地跑到父亲面前告她状:“三姐把每周买菜省下的钱攒着买绸子头花儿和裙子,每天吃馍吃面条都不给我们炒菜,我们干吃不长个。”父亲就斥责了三姐,她几天都怏怏不乐,我心里直呼“报应!”,三姐可不是弱者,一个晚上她检查我的数学作业,我竟然把借位减法算错了,她指着本子一边骂我笨,一边在我的头上“咚咚”赏了两个“栗子”,还说是替老师打的,我忍着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着她脸上得意的笑,嘴里突然爆出“疤子!疤子!”的吼叫声,三姐先是一愣,继而满脸青白,右嘴角铜钱大的疤痕白中泛红,后来她弯下腰褪下脚上一只鞋子狠狠地向我掷来,我一侧身鞋子打中桌子上的玻璃杯,“砰”的一声,吓我一跳,三姐“哇”的一声委屈地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弟弟惊慌起来:“你把三姐惹哭了,怎么办?”我望望三姐,也不知所措,悄悄地走过去小声说让她打我出气,谁知她猛站起来咆哮道“滚!”看她伤心痛苦的样子,我发觉她真生气了,便愧疚着拉着弟弟出了屋子。从那以后,三姐待我们更细心了,也很少喊我们的绰号了,我们也不再喊她“疤子”了。
   三姐聪明学习好是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堂屋里她的奖状贴了半面墙,我看她用圆规和三角板做几何题时很神奇,一会儿画圆,一会儿连线,绕得我眼花,坐在旁边的她同学就老照抄她的家庭作业。三姐考上卫校时我还没有上初中,听父亲说,三姐生活节俭,家里很少给她寄钱,相反放了寒暑假,她还将省下的饭票换成粮票带回来补贴家用,父亲很是欣慰。寒暑假里,三姐一落屋,就是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买菜做饭啦,洗洗刷刷啦,打扫房屋啦,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家的房屋是祖上留下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又靠在山根子,潮湿得很,可是三姐总是会变着戏法把屋子变变样。黑乎乎的顶棚她糊上报纸,寡白的墙上她贴上画,小门多的地方她装上了门帘,老旧的柜子上她摆上了一瓶花儿。不起眼的老屋子竟被她拾掇得很干净很温馨。屋子在三姐的手里变美了,三姐也悄悄地变美了。烫起的黑发,白净的瓜子脸,明亮的眼睛,素净得体的衣裳,再加上时髦的高跟鞋,衬托出她挺拔好看的身材。渐渐的,我佩服三姐起来,常找她问数学题,向她要零花钱,找她借书看,求她给我讲外面的精彩世界。
   八十年初期,家里依然贫困。三姐出嫁时家里拿不出值钱的陪嫁,三姐就要了一口箱子几床被子而已。看到父亲内疚,三姐说:“没啥关系,人只要勤快,以后我想要啥就会有啥的!”好在三姐嫁的婆家生活还殷实,姐夫在供销社搞采购。我参加工作后,曾到三姐家去过一次,又是坐车又是坐船路途很远。三姐的孩子还不满一周岁,刚吃午饭时,有个老人来找邓医生,说是儿媳快要生了肚子疼得要命,俗话说:“雷都不打吃饭的人”,可是三姐二话没说,放下碗筷就奔镇卫生院去了。姐夫说:“你三姐是镇上妇产科的主任,性子急,责任心强,有时半夜爬起来去给人家做手术也不奇怪,你三姐年年获奖,还是三八红旗手镇代表呢!”三姐工作才几年,就有如此成绩,我愈加敬佩了。再后来供销上下岗了,三姐就鼓励姐夫买来卡车跑长途做生意,三姐也调到市医院工作,在市区繁华地段买了商品房,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曾接父亲去玩过两次,父亲夸她会处理婆媳关系,把一家老小照顾得很好,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九十年代初,我在十堰进修学习,她还专程给我送来一床装好的棉被,我们难得在一起吃饭,很是珍惜。她鼓励我:“当老师不容易,要善于学习,不要打骂学生。”临别又给我买许多吃的东西。其实,我带薪学习是有工资的,可是她仍然把我当孩子看。别后我们彼此经常通信,互相告知生活工作情况,有了什么疑惑我也愿意向她倾诉,她总是善解人意巧妙化解我的难题。九十年代后期,三姐让姐夫卖掉了挂车毅然辞掉工作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寻求发展吗,她凭借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交际能力,很快在一家医院扎下了根,姐夫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经过好几年的辛苦打拼,他们已在深圳买下大房子,孩子也在深圳成家立业,如今她已经是福婆婆了。
   三姐风风火火闯世界事业发展了,并没有忘记我们兄弟姐妹。我们的父母去世早,三姐能力强,无形中她就成了我们的“主心骨”。大哥、二姐盖房子她都大力周转资金扶持,小弟没有正式工作,她就扶持他学开车跑运输,直至成家立业了还不断照顾他。我的孩子从考上十堰市高中到上大学,她都一直关注、帮扶,让我感激不尽。去年春天,她的第二个小外孙出世了,想要找个贴己的人当保姆,考虑到我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打零工工资少,想让我做妻子的工作,每月4000多元工资又管吃住,条件很不错,怎奈当时岳母病重,妻每周都要去照顾两天,她又怕处不好关系而彼此沤些嫌气,最终婉拒了。我深感对不住三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她对我的那些情分。
  
   二
   我的三姨姐只读过初中一年级年级,识不得多少字,但生活中所能计算的加减乘除她基本上还够用。生在农村,家里人口多,心急性子直爽,为人有担当,出了名的“刀子嘴豆腐心”,少不得总是吃些亏。
   农村孩子上学晚,三姐因家里贫困辍学后已十四五岁,就跟着妈一起到生产队挣工分。不管是薅草挖地,割麦插秧,还是扬谷打场,挑粪修渠都做得有模有样,天天随男劳力一起流血流汗拼着干,到最后分粮食才晓得会计给她记的是半个劳动力的分,三姐怒不可遏找到队长理论,会计不屑地说她是女娃子力气小,干不出什么活儿来。三姐虽说还是个黄毛丫头,可她个头不小,足有一米七,力气更大。听了小个子会计的话,她怒目圆睁,呼得一阵风跑过去抱起小个子会计,腾地一下扔到了红薯窖里,小个子会计在红薯窖里疼得只骂娘,上面的人吓得傻的傻,楞的楞,队长连忙喊大家救人,用绳子把小个子会计拽上来,他吓得躲到队长身后呦呵连天直叫疼,原来他的头上碰起了包,手脸蹭破了皮。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给三姐每天记八分工(满劳力每天记十分),差的粮食补起来。回家给爹一说,爹直骂他“野王罡”。
   岳父慢悠悠地说:“芬娃子嫁到中村程家,第二年就分了家。程家的姊妹多,分给他们的就是一间又破又矮的小房子,几个碗,几把凳子,一袋粮食,连张床都没有,就现支床,可受苦啦!”芬娃子跑回来哭着说:“不想回婆家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就劝她:“路是自己走的,只要人勤快会盘算,没有走不通的路,好在赶上了分田到户,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你们小两口子勤快些,好日子就不会远的!”芬娃子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儿,就高兴地回去了。芬娃子女婿也心强,跟人学了木匠,天天天不亮两个人就起来忙活。一个给人家干木工活挣钱,一个上坡下田种收庄稼,夫妻同心,利可断金。不到三年,他们就盖起来三间砖瓦房,邻居们羡慕得很。后来又慢慢发展,点菌种卖木耳、香菌赚钱。随着形势的发展,头脑灵活的女婿又搞起了装潢,做家具、装修房子,这钱就来得快了。十年前他们又把砖瓦房撤了盖起了三间两层的小洋楼,这日子过得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呢!
   三挑担常对我说:“你不知道呀,你那三姨姐子性子焦得自己吃亏不算,还天天把我曳逼得跟牛一样。这件事还没有做落停,她又安排下一件事儿,硬是把人累坏累死不可!你说她两句吧,她两眼睛一轮,你是农民,不是坐办公室吃皇粮的,旱涝保收。你不做,老了啥都没有,儿子媳妇不管你时,去喝风?”三挑担说:“活劳和命一般长,钱也挣不完。你看,我们有几十万存款,儿女都有工作,我们两个又花了十几万都买好了社会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工资了,她还不满足,一直要等到做不动了才肯放手。”三挑担说的有些无奈,他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先前,三挑担曾因严重的胃溃疡住过院,三姨姐也曾因劳伤腰疼肾盂炎多次住院治疗了。
   三姨姐的女儿嗔怪道:“我妈嘛,一辈子就是做事干活的命。田里地里,坡上园子里,什么活都干,不会享受生活。别人想着法子躲清闲,她是想着法子找活干,阴天下雨家里没活儿干了,她就给爹当小工子递东西呀,按门刷漆呀,当搬运工呀,没给她开工钱,她还忙得跑上蹦下屁颠屁颠的。我心疼她接她到武汉玩了几天,她天天做饭抱娃子,还直嚷嚷玩的浑身疼,真是有福不销福啊!不过我别的没学到,我妈的心强勤快,我倒学会了不少,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岳母骄傲地说:“我们两老享芬娃子福不少,她没出嫁时扑倒扑倒在生产队上拼死拼活地给家里挣工分,给我们老的减轻了负担;出嫁后,娘屋隔得不远,她十天半月再忙也瞅空回来帮我们两老洗洗涮涮缝缝补补,逢年过节不是拿钱就是买吃的穿的孝敬我们,亲戚邻居都夸她好姑娘好德行,羡慕我们两老好福气哦!”
   我与妻子结婚二十余年,与三姨姐交往的时间并不多,对她的了解,大多是从她身边的亲人那里了解到的。不过,我倒亲眼见她下田麻利地插秧,上山辛苦地收割庄稼,钻进猪圈里小心地伺候老母猪下猪仔,她干起活来不惜力,而且娴熟自如。我在他们家上下楼转,屋里跟猴洞似的,什么东西都有。粮食陈仓满囤,瓦缸和瓮里装满了菜油、香油和黄酒,核桃、花生等干果装了十几口袋,二楼檐里挂满了腌好的黄生生的腊肉,三姨姐家勤劳致富,生活过得这般殷实,谁会不羡慕呢?我最喜欢在他们家喝酒,三姨姐厨艺精良,做起饭菜来,心思细密有条不紊,似乎很不像她平时急躁豪爽的性格。正月里或暑假里在她们家吃饭,总是两三席,姊妹们怕她忙不过来,就主动到厨房去帮厨,三姨姐不允,说:“好大点事,你们打牌聊天看电视去,我忙得过来!”大家一看簸箕竹筛里放着包好的饺子,案桌上凉菜早准备好了,炉子上炖的肉香味扑鼻而来,大家就放心的去玩耍。午间开饭时,端上桌子的菜肴是那么得丰盛,样样各具风味,啧啧的赞叹声中,三姨姐和三挑担就会笑盈盈地给大家敬酒,她们两人都不会喝酒,可是席上却热情地搅劝大家喝酒,我们几个会喝酒的挑担每次都喝得酣畅淋漓,尽兴而归。
   前年正月里,三姨姐的公公去了,去年冬里岳母也去了,两位亲人的离世对她触动很大,她说:“人活着最重要,人要没了,再多的钱和东西又有啥益呢?”三挑担揶揄道:“你现在明白了还算不晚哦!”妻子赞叹道:“三姨姐现在不那么拼命干活挣钱了,也学会给自己放假了。美丽乡村建设,她们村子里建了广场,配置了很多健身器材,按了太阳能路灯,三姨姐发挥她的文艺特长,领着大妈们天天晚上去跳广场舞,据说她们跳得很出色,还买了戏装,要到县里去参加什么广场舞大赛呢!”
   ……

共 534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传记性质的人物散文。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怀旧的真实情感,描写了三十多年前的酸甜苦辣的往事。文中的我有两个三姐,一个是我的亲三姐,一个是我的三姨姐。母亲生大姐时得了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亲三姐为生活所迫,早早地学会了做饭和操持家务。她聪明懂事,勤快能干,生活节俭,吃苦耐劳,学会照顾别人。她小小年纪便担起家庭的责任。爱美的她被母亲没有照顾好脸上留下了疤痕。她出嫁时,当上了医生,依然很朴实。三姨家的姐姐,心直口快,眼里揉不得沙子,争强好胜,是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她和亲姐姐一样勤劳善良,干出也一番自己的事业,令人赞叹,“两个虎姐突出,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们的性情迥异,她们的故事也各有曲折。”文章描写妙趣横生,读之令人忍俊不禁。人物个性鲜明,充满了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精彩美文,值得推荐!【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11-08 00:14:12
  文章塑造了两个不同的人物,既有个体差异,也有共性的东西。如表三姐争强好胜,风风火火。人物个性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08 06:10:42
  笔触富于生活原生态,表现力娴熟。欣赏学习!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雪鹰        2017-11-08 13:31:46
  谢谢阿巧编辑牺牲休息时间为我的文章删改编辑,写出热情鼓励的编者按。十分的感动与真诚的谢意!向荷塘无私奉献的编辑们敬礼、敬茶!谢谢红叶摇秋风编辑文友的热情评价与鼓励。你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楼        文友:酸梅子        2017-11-08 16:30:40
  生活中有姐姐的日子就是好,如今的亲姊妹都不多,连带的亲情也一样热闹。特别是作者有两位与众不同的姐,各家的日子都奔着红火。欣赏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5 楼        文友:雪鹰        2017-11-08 19:05:51
  感谢酸梅子文友的评论。我有两个三姐,的确有福气。她们两个都勤劳,有生活的智慧,身上表现出来的孝顺父母、有担当、坚强等品质令我佩服。父母早亡,能享受到姊妹之间的亲情与温暖,也算是幸福的了。现在家庭中的孩子少,自身感到孤独,玩得伴也少,生活单调,天天上网玩手机,眼睛大多近视,亲人之间的关爱少,所以他们这一代孩子大多自私、任性、无信仰、懒惰不爱劳动,叛逆,普遍缺乏责任感!在学校难于教育,在社会难于管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