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秋游承德避暑山庄(散文)

编辑推荐 秋游承德避暑山庄(散文)


作者:孟梦 秀才,1020.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15发表时间:2017-11-08 17:25:21

秋游承德避暑山庄(散文)
   关于题名赐匾,有人说康熙所题为“江天禅寺”。五月底,我去镇江,看到金山寺大门上的匾额及门口铜铸大香炉上,也都是“江天禅寺”,但这都是近年所制,不足为信。我更相信学者考证所说,故上文才如是说。
   康熙回京后,依然念念不忘金山美景,修建避暑山庄期间,便差人去镇江“考察”,把“金山”搬进了山庄,也把江南佳境胜地搬来塞外,让多少游人为之流连忘返,神魂颠倒!
   搬来的金山离热河泉不远,三面环湖,一面溪涧,壁险崖高,造型雄伟,远远望去,如紫金浮玉。因其皆由怪石堆砌,上面又有伸手摘日月的百尺危楼耸立,其身姿让人颇为震撼。
   从热河泉登金山,我们走的是涧底岸边的一条叠石小道。水流清澈,天只一线,两边悬崖嶙峋,犬牙交错,藤蔓交织,野趣横生。跨过水中的几块石板后,林更密,水更暗,径更幽,路更崎岖。爬到高处,时时还有险石阻隔,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正在气喘吁吁地爬着,猛然抬头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金山二字,旁边石崖上竖起一座赭色廊柱、赭色门窗、赭色椽檐的殿宇,檐下正中悬额“天宇咸畅”。急忙爬上石块叠垒的平台,只见古松挺拔婀娜多姿,绿树浓荫下殿阁亭廊精美绚丽,胜景非凡。
   此乃康熙三十六景的第十八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周有围廊。听说,原来殿里设有紫檀木罗汉床和八把梨木座椅,供皇上后妃休息赏景之用。
   试想,当年康熙皇上到了这里,如同到了天宇,凭栏远眺,阳光明媚,晴空无垠,鸟瞰湖山洲岛,鸟飞鱼跃,水天一色,江山壮丽,顿时豪情满怀,御笔一挥,给这里题写了“天宇咸畅”之名。咸畅者,完全畅通之意也。在这天宇之上,天地畅远通达、心灵畅远通达,一切是那么美好!于是赋诗赞叹这里:“通阁断霞应卜居,人烟不到丽情虚。云叶淡巧万峰明,雁过初,宾鸿侣,鸥雨秋花遍洲屿。”这远离人烟的地方,高高的楼阁,缭绕的白云,多么幽静啊!雨后鸿雁飞翔,峰峦如黛,涓涓碧泉,青青苔绿,真是个天堂一样的好住处!
   后来,乾隆皇帝更是把“天宇咸畅”喻为神仙住的洞天福地,是通往三清仙境的必由之路,“青鸟”传信说天帝下诏,这里是人间仙境,“紫鸾”等神鸟、仙女们也想驾着自己的华丽的神车,到这高而明朗、淡雅美丽的地方来住:“洞府玉虚宇,林扉守百灵。三天别无路,五岳有真形。青鸟凭传信,紫鸾时驻軿。瑶函降《真诰》,闻说是《黄庭》。”据说,每年中秋前后,皇后、嫔妃们沐浴后都要来这里陪伴仙女们登高赏月哩!
  
   十九、上帝阁
   天宇咸畅之北,攀上几块看似不经意堆砌的巨石,就到了金山岛最高处,承德人称之为“金山亭”的“上帝阁”。
   写到这,有必要说几句题外话。因文中常出现“楼、阁、亭”三种建筑,其实,它们并不一样。重屋曰楼,即两层以上的叫楼;阁者,“四阿开四牖”,即四坡四面皆开窗的叫阁,也有平面呈四方、六角或八角的,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供佛之用;而亭则有顶无墙,这是其独有的特点。由此可见,称“上帝阁”为“金山亭”实在不妥。
   上帝阁是金山岛的主体建筑,也是最高、最独特的建筑。
   说它独特,是因为它虽然不大,却耸入云霄,又在山庄最佳位置,“海门风月收眼底,江天一览入重霄”。可以将山庄景色一览无余。正如康熙写的那样,“仰接层宵,俯临碧水如登妙高峰上。北固烟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但是,它却不在七十二景之列。
   说它独特,是因为它的独特用途——皇上祀奉元武大帝、玉皇大帝,即祭天之处。祭祀,古时候乃诸礼之首,而其中的祭天则是帝王的专有权利,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视。所以,康熙才特意修建了上帝阁。
   说它独特,是因为它同其它地方的祭天场所相比,更为独具特色。别处的祭天处多为圜丘,即便京城的天坛也不例外。
   说它独特,还因为它是皇帝祭天祈福的地方,围着它转一转可以“转运势”,讨彩头:一转官,二转财,三转平安,四转桃花。我看见旅游团的导游都给游客十分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转阁。我也转了一圈,为的观景。玉皇大帝不会以为我也来转官,给一个快要古稀的退休老人赏个“弼马温”样的小官吧!
   上帝阁也是依照镇江金山寺慈恩塔所建。慈寿塔是七层八面,上帝阁是三层六面,金顶布瓦,红柱绿栏,四周有游廊,檐楹间彩绘斐然。阁内木梯登顶,可以俯瞰山庄全景。“仰接云霄,俯临碧水”,那蔚蓝的湖面上,朵朵白云在水中飘动,鱼儿在云间遨游,更让人心旷神怡。遗憾的是,阁内早已不对游人开放,我只能扒着门缝眇一眼底阁黑黢黢的里面,沿着游廊望一阵远处缥缈的峰峦。
   每层阁檐上,都悬挂着康熙御笔题匾一面,听说内容与阁内各层所供奉的内容相一致,只是我们无缘一见。
   一层题额“皇穹永佑”,意为皇帝福德齐天,佑国安民,里面供奉的是皇帝的宝座。
   二层题额“元武威灵”,意为真武大帝威猛神武、灵验,里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的巨幅画像。
   三层题额“天高听卑”,意为天子至高无上,必须体恤民情才能长治久安,里面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的巨幅画像。
   上帝阁为什么上两层供玉皇、真武,下层供皇位?康熙这三位一体的设计,大有深意。他除了强调“君权神授”,表明他和他的民族对中原的统治得到了天帝的认可和庇护以外,也表明自己和天帝一样伟大,可以共同保佑天下安宁,共同保佑子孙后代的统治如太阳般长久。
   我们知道,康熙皇帝一向推崇藏传佛教,蜚声世界的外八庙也都是藏传寺庙,唯有这上帝阁,是一座琼楼道观,高高矗立在仙山之上。满人入关后,汉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清朝统治者,康熙南巡看到的美丽风光和道教圣地更让他叹为观止,所以,除了引入江南胜景,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他在利用藏传佛教的同时,也要利用汉人崇尚的道教文化。这是他高明的政治手段,借用当下一句话说,他还的“套路深”着呢!
   当然也不仅如此,从避暑山庄宫殿建筑遵循儒家思想布局、上帝宫的道观、外八庙藏汉结合来看,也反映出儒、道、佛三家思想逐渐融合的趋势。
   除了天宇咸畅、上帝阁,金山岛还有两个建筑群,就是镜水云岑和芳洲亭。
   前者是歇山卷棚、前廊后厦的五间大殿,在天宇咸畅下面,康乾七十二景之第三十二景。康熙取如镜的湖水,云雾缭绕的山峰之意,为之题名“镜水云岑”,并书联二副:“翠接东山浮柳嫩,泉连西苑泛花新”;“双涧常流月,千峰自合云”。后来,又赋定景诗曰:“层崖千尺危嶂,涵渌几重碧潭。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沉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至理莫求别技,经书自有包涵。”
   芳洲亭呈月牙形矗立在湖边,有长廊与玉砌雕栏的梯形码头相连。码头是皇上的龙舟登岸的地方。
   草草看过这两处地方,又听说,岛东麓有洞如室幽深,冬暖夏凉,缘洞而上可达峰顶。复转回去,不知怎么,竟然没有找到。绕来绕去,又从溪涧另外一头绕出山来,豁然发现到了2017年菊花节的展园,千姿百态的秋菊正在金风中争奇斗艳。
  
   二十、一个好玩又有故事的地方
   “芳园居”离如意湖亭不远,是一个四合院,门殿上也悬挂着皇上题写的匾额。
   这里曾经是山庄里最大的皇家仓库,白银、瓷器、珠宝、绸缎、香扇、荷包、手帕、文房四宝等等,应有尽有。这里还是宫廷里仿民间集市设的买卖街,一个好玩又有故事的地方。
   那时候,皇上每年都带着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以及文武百官、宫妃、太监们来到山庄,使原本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更加隔绝;原本寂寞乏味的后妃们更加寂寞乏味;原本思乡念亲的更加思念。为了打发无聊乏味的日子,就想寻个乐子。于是,不知哪位高人就提了议:仿京城圆明园中的买卖街,也在山庄开一条买卖街,设茶馆、酒肆、瓷器铺、洋漆铺、香扇铺、文房四宝铺等,让宫里人扮作各色市井小民,体验体验民间集市的乐趣,于是,买卖街就在芳园居东配殿开张了。
   每到开市之日,太监们就当起各铺的掌柜,大臣、后妃、宫女甚至连皇上都出来“赶集”。讨价还价、挑三拣四,你吆我喝,竞相买货,弄得真事似的。
   为了让集市更像更真,还让太监扮做街头混混,酒徒无赖,找个由头斗殴滋事,再让别的人将其扭送公堂,众人喊打的喊打,叫好的叫好,起哄的起哄,博得官员和众妃们笑得前仰后合。
   为了使货物丰富,还会让太监从山庄外的商铺租、借货品回来卖。卖了就照价付钱给物主,卖不出去再原物奉还。
   每当皇上到来,集市更加热闹,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皇上兴起,或许当一会儿掌柜,或许充一会儿顾客。这时,也只有这时,在这深宫大院演绎的集市上,各个身份悬殊的人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演绎一回人性的“真实”和“公平”。
   站在芳园居古老的东配殿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这里上演的那一场场荒唐的闹剧。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皇帝、后妃及权高位重之人也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所谓“高处不胜寒”,他们光芒四射的背后,也有他们不为人知、不愿让人知的寂寞、孤独、虚假等等苦楚。撕下平日里的伪装,扮一次市井小民,就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开启了一次发泄的渠道,让自己暂时抛开一切,痛痛快快地享受一次真实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想,还是做个普通人好。不用侨扮、不用伪装,每天活在真实的生活里,想喊就喊,想骂就骂,不也是人生的乐趣吗?
  
   廿一、绿荷伴菊香
   从金山下来,看到前边有一个篱笆围起的大花园,里面花团锦簇,人流如潮。看着路边的巨幅标语,才知道,我们误撞到“避暑山庄2017年菊花节”的展园里来了。
   这几年,每年中秋、国庆、重阳节前后,山庄都要办菊花节。今年是第五届。
   菊花节不另外买门票,但因为赏菊的人太多,为了让所有来的人都能入园,花园入口给每人发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入园时间,规定在里面不能超过四十五分钟。如果超过了,出来时要补缴门票钱。工作人员一边和我们交待,一边告诉我们今年扩充了菊卉种植面积,又培育出好几个菊花新品种。
   进了篱笆门,到处都是用菊花设计置放的园艺造型,最张扬的当属路口花径上搭建的二龙戏珠龙门,足有三四人高。两个金色的龙头昂然相向,正在争夺高空中绿色植物做成的大圆球。游人在龙门前排起长队,等着拍照。我们没有过去,抓紧进园观赏那些没有见过,或是很少见过的菊花。
   园子由不同颜色的菊花分成几大板块,有金黄色的、淡黄色的、深粉色的、浅粉色的、橘红色的、玫瑰红色的,还有白色的、墨色的。哪个板块有哪个板块的主题,每个板块的园艺造型都很艺术,美仑美奂。五颜六色的小盆菊花摆在板着面孔的铁树周围,铁树顿时生机勃发;孔雀绽开多彩的大屏,与怒放的菊花媲美;一块刻着松鹤延年大红字的碣石旁,松树干苍枝翠,树下白鹤引颈高歌,花草打造出来的皇上——不知是康熙还是乾隆,锦衣黄袍,一手指点江山,一手背后,俨然一副吟诵诗章的模样。身后跟班的小太监歪着脑袋,侧身看着主子,仿佛在问:“圣上可是在吟菊花诗吗?”其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古往今来,菊花因其不惧严寒,素洁高雅的风骨,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留下的赏菊、咏菊诗篇不计其数,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古代帝王也不例外,如唐后黄巢的那首《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也曾风靡一时吗?大清的康乾二帝也钟爱菊花,也曾在避暑山庄广植菊花,逢重阳节也在山庄登高、赏菊花。特别是一生写诗近四万首的乾隆,还留下了“指日重阳到,黄花开绕栏”“砌边更喜黄花放,一幅陶家画总收”的诗句。
   园里的游人越来越多,或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地互相拍照,挤在原本不宽的木栈道上摆姿势;或趁戴红胳膊箍的大叔大妈们不注意,钻到花丛中闻香识味;还有不少人相互追逐着大呼小叫,听得出,都是五湖四海的口音。不时,戴红箍的大妈也亮起嗓子吆喝一声,那些不自觉钻进花丛照相的人,便惊鸟一般仓皇逃出。
   我们在园子里随意赏菊,不知不觉走过繁茂的树林,看见后面依然是湖。湖水清澈,绿莲葳蕤,荷叶郁郁葱葱。虽然不见荷花,也算见证了所谓前一步是“几柄秋荷擢塞滩”,后一步是“黄花正色御园开”的绝妙景象。
   记得书上写过,因为热河泉的缘故,深秋时节山庄里荷花不谢,还可以看到荷花与菊花“同瓶对插”的奇特景观呢。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过完了菊花节。出来在路边小憩时,前边说的承德农行的朋友,又推着婴儿车朝我们走来。寒暄几句后,他建议我们看一眼芳园居,说那是宫廷买卖街。然后再去文津阁、试马埭,最后穿过草地和树林去蒙古包、永佑寺,一天的日程就该结束了。

共 36846 字 8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78
转到
【编者按】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很大,仅里面的七十二景就有得一看,没个两天的时间是看不全的。文章作者孟梦是个七旬老翁,老胳膊老腿的老人,居然用一天时间看了这么多的景点,写下了这篇三万五千余字的游记,当真是难为老人家了。由于游园的门票限于当日有效,作者只能摘要游览,七十二景也只能看个一半,便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这篇游记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活泼风趣,描述生动。有些语言堪称经典。例如作者在如意洲游玩时,看到不时的,湖面有黄色龙头游船载着旅游团驶过,船上装满了天南海北的口音。他不说船上坐着天南地北游人,而是说“船上装满了天南海北的口音”。通过作者这么一描述,我们是不是觉得生动有趣得多了?!当然,文章中还有很多经典描述,由于编者按语的篇幅有限,还是劳您自己大驾,亲自到文章中品评吧。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08 21:25:03
  佩服孟老的好记性,一天游览的诸多的景点,居然能描述得这么生动详尽。欣赏了,问候孟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孟梦        2017-11-09 16:33:05
  谢谢老朋友编发并点评,感动!祝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