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里红(小说)
立冬这天竟然下起了连绵的小雨,也许是上苍为金秋的离去洒下惆怅的泪滴。小区里的两棵老树倔强地想留住最后几片黄叶,哪成想一阵风雨残忍摘下它唯一的一点念想。叶落归根是定数更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曾经郁郁葱葱枝枝叉叉的天空真的变空了,就连叽叽喳喳的飞鸟们都商量好了似的藏进了季节的深处。远处的田野空荡荡的,山岭也空荡荡的,只有一条蜿蜒瘦弱的溪流慢悠悠地流浪远方。头几日还有高亢的雁鸣掠过云层,如今除了挂在农家檐头的红辣椒和黄苞米还留在冷风中苦思冥想之外,这世界似乎就剩下单调的滴滴答答的雨声了。
透过麒麟苑七楼落地阳台的大玻璃,李丰收的目光痴痴地黏在了一公里外八棵树公园的方向,仿佛变成一个入定的老僧。楼是欧式的,装修的古香古色,屏风、多宝阁、还有卷云书案,完完全全符合李硕果的处长身份和审美标准。李硕果对李丰收说过,七上八下,这里头有讲究,所以就选七楼,有电梯自然不怕高,一览众山小,但凡有乌纱的人都喜欢登临高处开阔胸襟,不然哪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豪迈之情。好什么好?不接地气呢,李丰收蠕动着嘴唇愣是把透风漏气上牙床和下牙床咬紧了,内心的几句话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自然不懂儿子境界,他更怀念农村的老屋,可是儿子是李家的顶梁柱,更何况是贵为富润县园林处一把手的儿子呢,李丰收合计着多一句不如少一句。他最不能接受的是儿媳妇竟然把他亲手熬制冰糖山里红膏子偷偷地扔进了楼下的垃圾桶,那可是李硕果儿时最爱吃的稀罕物,开胃生津。想想自己既当爹又当娘苦巴苦业地熬了大半辈子,终于把儿子供上大学又当上了处长,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结出了硕果,除了满足还有什么?当然必须还是满足,只有这样的答案才是顺理成章的。硬木沟的六十六岁李丰收老汉终于被儿子李硕果接来城里享清福了,那天正好是去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回过头来再说说这让李丰收老汉倍感亲切的八棵树公园,就坐落在一条不宽不窄不深不浅碧水清流的浪子河北岸,哗啦啦的浪子河把藏在大山深处的富润县分成了南北两半,八棵树公园因为此地手拉手生长着八棵粗壮茂盛遮天蔽日的大柳树而得名。至于这八棵柳树是何人所栽早已无从考究,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逐水而居生生不息,古老的浪子河年年岁岁滋润一方百姓,富润县跟八棵树公园一样名副其实。时值春日,万物向暖,八棵树枝叶萌发,百鸟啁啾,一大蓬绿云着实让人喜爱。黄昏闲暇的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公园的角落重叠着晨练时走过的脚印,或散步或闲聊或恋爱或赏景,直到夜色深沉才归还到一盏一盏家的光亮里去。如果到了夏季这里更是纳凉的好去处,毒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只有浪子河无处躲藏。知了一声接一声的喊热,唯有柳荫深处可供大家小憩,打牌的、下象棋的、唱二人转的、钓小鱼儿的统统容纳在宽阔的园林怀抱里。到了寒风呼啸的冬季,白雪皑皑,人们就都蛰伏在暖暖的楼房里不愿出来,只有嘻嘻哈哈滑冰的小孩子们才让浪子河不那么孤单。李丰收的心里独独爱的是秋天,庄家丰收的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山里红挂满枝头的秋天,思念的秋天。
小时候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丰收这两个字对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可想而知丰收是什么?就是意味着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意味着粮食满囤肥猪满圈,所以在李丰收上小学的时候他爹毫不犹豫把他的名字李铁蛋改成了李丰收,等到李丰收结婚生子后他也毫不犹豫地给儿子取名李硕果。硕果是什么?在李丰收的心目中就是无以伦比的甜蜜,就是超级巨大的幸福!就这样丰收结硕果这是必然是天意,每当看到儿子有了成绩的时候,他都会悄悄地容忍心中那份被无限放大后的小小的窃喜泛滥一会儿。毫无疑问李硕果是李丰收的希望工程,而八棵树生态公园则是李硕果的政绩工程。枫树、桃树、杨树、柳树、梨树、杏树……挨挨挤挤地站成了绿色的风景。回廊、凉亭、公厕、健身器械一应俱全,春天观花,夏天避暑,秋天赏叶,冬天看雪,让原本就十分宽阔的河岸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现在不得不说一说硬木沟,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整条山沟都生长着难以成材的硬杂木,也是李硕果的出生地。李硕果的爹李丰收在硬木沟整整生活了六十六年,可以说是血脉相连。从满面春风的少年到满脸沧桑的老头,他跟山沟里的硬杂木一样历经数不清的风霜雪雨日月轮回。1976年7月28日是一个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子却因为一场大地震给人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唐山人民遭受了灭顶之灾,消息传来后让年轻的民兵连长李丰收再也坐不住了。他带领民兵连向上级政府主动请缨,大家都卯足了劲儿没日没夜地干了整整半个月,抢险物资十万根硬木锹镐把提前完成任务运抵唐山地震现场。从接任务到上山砍伐,再到制作成品打包,他太累了。硬木沟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全省的通报表彰,会上李丰收呼噜震天响差点错过了上台发言的时间。鲜艳夺目的大红花佩戴在胸前的时候李丰收感到非常自豪,这绝对是咱硬木沟人的光荣。他这个意气风发的民兵连长也在山里红挂满枝头的秋天迎来了他的爱情,邻村窈窕秀丽的杏花姑娘成了他的新娘子。唢呐吹红了半边天,也吹红了光棍儿们的眼睛,原本清冷的农家小院儿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前来贺喜的村民们。第二年的秋天白白胖胖的李硕果呱呱坠地,一院子欢蹦乱跳的鸡鸭,一屋子满满登登的喜气。
当李丰收把红布条拴在大门上的时候,几只花喜鹊正蹲在房前的大杨树上向他喳喳地道喜呢。紧挨着篱笆墙边一棵树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诱人的红果儿,霜降过后更显得分外抢眼。这是一棵多年生的山里红,杏花怀里有喜时就爱吃酸酸的东西。顶着晓雾李丰收爬了半天的山路,终于在大山深处的向阳坡上寻到了这棵碗口粗的野生山里红。他用老镐头一顿挥舞,泥土飞溅,汗水飞溅,一个时辰过后山里红树就连根刨倒了。用带来的稻草绳子把树根捆扎完毕,李丰收提提裤子一抿嘴儿嘿嘿地笑出声来,原来隔壁二婶子说酸儿辣女。他扛着树呼哧呼哧下山时,太阳也跟着他的影子晃晃悠悠地下山了。
看着丈夫黑一道白一道的五花脸,手拿毛巾的杏花心疼得够呛。夜里搂着丈夫的胳膊,用一头秀发摩挲出无尽的温柔。她每天都往树坑里浇淘米水,这是娘家妈告诉她的植树秘方。山里的土壤比较贫瘠,家里的土壤比较肥沃,山里红几乎没缓苗儿就噌噌地长。转过年,山里红开出了雪白的花朵,一簇簇散发着阵阵幽香惹得金黄色的小蜜蜂们嗡嗡嗡忙碌不停。不几日,风吹花落,一串串绿色的小果子不断膨大,每次进出家门李丰收都会多看它几眼,就好像是在看一个家庭成员,一脸关心,茶余饭后夫妻间就多了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就像是一个希望的嫩芽儿,一天天渐渐地长大并且枝繁叶茂,真是令人向往呢。
杏花娘还有熬制冰糖山里红膏子的手艺,杏花得其真传,刷干净的玻璃罐头瓶里装满了熬好的山里红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这东西还可以长久存放,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拿出来绝对是美味珍馐。谁家孩子老人感冒了吃不进东西,谁家小媳妇害口了,都来找杏花讨要一瓶,酸酸甜甜的比仙丹都灵,笑眯眯的杏花也因此在硬木沟村攒下来一个好人缘。
人老梦多,从梦中醒来后李丰收再也睡不着了。抬头看看窗帘外的夜空,群星璀璨。来到城里后他总是睡不踏实,耳朵里没有了鸡鸣犬吠、牛哞羊咩,就像没有了催眠曲。妈妈的,城里连只蟋蟀都见不到。到处都是喷着黑烟的铁家伙,在马路嗖嗖地撒欢儿,搞得他过马路都提着十二分的小心。
刚刚他又梦到那条凶恶的花狗在土街上溜达,他手握着一把铁锹追了过去,花狗见势不妙疯狂逃窜,李丰收大喊一声:“我看你往那里跑!”追着追着一激灵就醒了。他寻思着该回去给杏花上坟了,大半年没回去过估计茔地的荒草又长高了。
杏花是在春天被花狗咬伤的,那时李硕果刚上小学二年级,整天背着心爱的小书包飞来飞去。一天傍晚,隔壁二婶穿开裆裤的小孙子正蹲着门墩上吃刚出锅的肉包子,不知从哪里跑来一条浑身带花的野狗扑上去抢走了孩子手里的包子,小娃子吓得哇哇大哭。这孩子平日里就招人喜欢,杏花听到他的哭声急忙奔出来看怎么回事?没想到那条恶狗扑上来就在杏花的小腿上咬了一口,转身逃之夭夭。好在没有大碍,只是咬破了皮肤,伤口并不深,杏花压根儿就没当回事,烧了一小撮干净的棉花灰按在上面。农村人皮实,哪有那么娇气。哪成想三个月后,狂犬病开始发作,杏花突然开始流口水,目光呆滞,间歇性抽搐。
李丰收不敢大意带上杏花去了县医院,没想到一声晴天霹雳彻底击倒了他。他的天塌了!杏花被诊断为狂犬病晚期,两天后撇下丈夫和儿子撒手人寰。李丰收使劲儿揪着自己的头发,他的心在滴出鲜红鲜红的血,李硕果在二婶的怀里哭着喊着要妈妈。其实二婶也是一个苦命人,二叔走的早她终于盼到儿子娶妻生子,可是儿子赶牛车上山拉柴禾时老黄牛坐不住坡,一车小山一样的柴禾翻倒在坡底,压在了他的身上,勉勉强强捡回半条命,魁梧的汉子变成了瘫子。
二婶擦了一把眼泪哭着:“杏花是替我小孙子死的呀!”老话儿讲:“菜花黄,狗发癫。”李丰收恨自己太大意了,他恨那条夺命的野狗,可是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医生也是无力回天。就这样他的杏花没了,化作一缕青烟一捧白骨,永远地躺在长着杏树的山坡上了。梦里杏花那盈盈的笑脸是那样的清晰,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寂寞空虚冷是他生活的主色调,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怎么越老越容易陷入往事的回忆呢。李硕果也是真争气,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就没让爸爸操过心,就凭这一点,李丰收觉得自己这些年所吃的苦都值了。
刚一进城那会儿,儿子怕他走丢了,特意做了一个深蓝色的小卡片装在父亲的上衣口袋里,卡片上写着自己住址和电话。李丰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后来儿子又给他买了一个老年机,李丰收心想:“这小哽哽还不错,有按键好摆弄。”于是,宝贝似的揣在怀里。人不能总待着,吃饱了就看电视哪成?李硕果就一遍又一遍地鼓励老爹出去溜溜弯儿,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做做有氧运动。架不住动员的李丰收就溜溜达达去了有树有水的八棵树生态公园,你还别说他这一去竟然还上了瘾。这是一个老人聚堆儿地方,打太极的、打扑克的、闲聊的、大都是退休的,还有跟自己一样随子女进城养老的。别人都是天气好的时候去,可是李丰收却是风雨不误,若有一天不去走一圈儿都像炒菜忘记了放盐似的没滋没味儿。这里的确是个好去处,更深一层的意义呢是默默做了李处长的园林巡视员。
野花开了,河水涨了,打太极的老头晕倒了,遛狗的老太的小泰迪跑没影了等等诸多零零碎碎的小新闻就会准确无误地传到了李硕果的耳朵里,这是父子俩主要的交流内容,模式固定。李硕果耐心听着,时而插上一两句,白皙的手里端着紫砂壶,脸庞在灯影里虚虚的。在他吸茶的吱吱声中,李丰收觉得怎么那么不真实呢。他想不到那个清瘦的小孩子居然变成了白胖的李处长。他没说。他没说的还有另一件事,那是李丰收心里的一个小小的秘密。纵深五千米的八棵树生态公园里隐藏一小片山里红树林,这个秘密是他有一次撒尿时发现的。春天里白色的花朵开得声势夺人,汇成一小片花海,微波粼粼。这里更像一座绿树环绕的岛屿,开花结果,由绿变红。
从发现这座小岛开始,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都会每天来走一趟,看一看,站一站,想一想,雷打不动,像一个庄严的仪式,被李丰收倔强地固定下来。
窗外雨的像是跟谁较劲儿一样,淋得李丰收的心里湿漉漉的。透过迷茫的雨雾他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的硬木沟,一个同样细雨沥沥的夜晚。隔壁灯光透过低矮的篱笆墙摇曳着,二婶的小孙子又病了。二婶去年就紧随瘫巴儿子去世了,剩下儿媳妇小琴带着八岁的铁柱相依为命。寒凉的秋夜里,李丰收辗转难眠。自己还好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都能对付生活,可是隔壁那孤儿寡母就难熬了。命运按住谁的脑袋谁都得低头认命,信也罢不信也罢,你所经历的劫难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二婶在世时两家一直就相处的不错,李丰收衣裤的缝缝补补自然少不了女人的帮忙,小琴家的力气活也就自然派给了李丰收。低眉顺眼的小琴也把他当成了可以依赖的大哥。昨天孩子感冒发烧,李丰收把自己窖藏的山里红膏子送过去一瓶。当年杏花熬制时他就留心看,配方和火候早就烂熟于心。自从杏花走后李丰收每年都会摘下最好的果子精心熬制,自己留一些带给住校的李硕果。逢年过节,再给杏花的坟前摆上一瓶。雨声滴在石头上也滴在他的心上,这夜晚咋这么长?
就在李丰收半睡半醒之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原以为是幻听了雨声,可是这声音越来越急由敲变成拍,砰!砰!砰!一下接一下,李丰收在黑暗里问道:“谁啊?”“是我,大哥!孩子发高烧了怎么办啊?”门外的女人带着哭腔说。他迅速穿好衣服,打开灯去开门,只见小琴哆嗦在雨里。李丰收快步走进小琴家,伸手一摸孩子的脑门儿像烧红的火炭儿一样烫手,这可不行孩子容易烧坏了。他用雨衣包好孩子一头冲进雨里,必须去乡诊所!小琴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