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警】《大学》与教育之道(五) ——诚信教育的核心
第二个难点是保存不自歁。有时候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明白了不自欺,但是保持住不容易,也就是抵制诱惑,抵制住物欲的诱惑、情感的诱惑。就像我们春秋时代有个君子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他自己外出,有一次,冬天很冷,他住在一个破庙里,自己穿得很厚,还算暖和,然后一个女子也在破庙里避寒,穿得很单薄,马上就要冻死了。柳下惠就把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来温暖了这个女子,所以说柳下惠坐怀不乱,他的心没动,怀里抱着一个妙龄女子,自己心没动,这是定力。他能保持住自己,能够抵制诱惑,这做到不容易啊。保持不自欺,就要有功夫,什么功夫?七证的功夫。所以我们的德育必须要有七证的功夫,得有一个过程,磨练的过程。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第三个难点是做到自谦。就是谦虚不傲慢。一个人做到不傲慢就做到至诚了。今天为什么不诚信呢?傲慢。每个人都有傲慢,其实不是有成就的人就傲慢,很多人就是自己自欺了,就高傲。连一个乞丐都有傲慢。向人家要钱的时候,人家给一个硬币,就吐一口吐沫,太小气了。十块钱都舍不得给,他还讽刺你几句。看到一辆豪华的车子过去吐一口吐沫,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有几个臭钱嘛。你看,傲慢不分地位,傲慢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植得很深的东西,要拔掉它不容易。所以我们诚信教育的难点就是做到不自欺,保持不自欺,然后做到自谦,不傲慢。这是不容易的,也是难点。真正透破这个难点,做到了不自欺,那么《弟子规》就好落实了。我们在自欺的状态下,《弟子规》不好落实。比如说“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谁对饮食不拣择?谁不是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它不好落实,为什么呢?自欺。所以说,你慎独做到了,“入虚室,如有人”。在没人的地方跟有人一样,这也是我们《弟子规》不好落实的一些瓶颈。
四、心得体会
听了王老师的智慧开解,末学体会最深刻的是“不自欺”。昨天我们班要求默写上个单元的单词、词组和重点句子,这个任务交待了很久,段考后就布置了任务,而且周一同学们说没有准备好,要推到星期二,我就依了他们。结果到了周二,某些同学还是挺有把握的,某些同学仍然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显然没有做准备,一默写就傻在那里了。其中有一个同学明目张胆地在我眼皮底下舞弊,她早就抄好了,然后用另一张纸在做样子,计划偷梁换柱,把已经找好的内容当考卷交上来。我弯腰问她时,她还狡辩,说摆在边上的那两张纸不是这一单元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好镇定!其实就是把老师当傻子耍,她以为我不会去细看是哪一单元的,其实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可是她这样若无其事地冷静地面对我,说明她不只是第一次这样做,很有经验。她的目的是为了欺骗老师,这样得到奖分,然后就可以得表扬。她要欺骗老师,首先得欺骗自己,这是真正的自欺欺人。我突然明白了,很多同学学习一直不好,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做到“不自欺”。如果学生在自欺,我们老师就是布置再多的作业,讲再多的题目,做无数的批阅都是无济于事的。
于是,我就着不太理想的段考成绩,以及最近的一些不良现象,花了整整一节课讲这个“不自欺”。我帮助孩子们分析哪些是属于自欺的行为,它有什么样的后果。我问他们,我们的成绩不理想,根源在哪里,回想一下,我们一天之内有多少自欺的行为。坐在课堂上装样子,心猿意马,不认真听课,算不算自欺?为了不扣思评分,吃饭时只是排一下队,检查完了就溜掉,去商店买零食,算不算自欺?作业要交时,就随便划几下,甚至抄袭,这算不算自欺?有些女生锻炼身体时,因为不想跑,便跟老师说姨妈来了,这算不算自欺?当我们良心被蒙蔽的时候,所有的行为都在是自欺,因为那都是因为“假我”而产生的,不是“真我”的行为。真实的我应该是善良的、纯正的、正直的,现在以一个假我的姿态出现,自私自利、不为他人着想,这不是自欺是什么呢?同学这么一分析,哎呀呀,多么可怕,我们很多孩子一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自欺,那怎么会好得了呢?
可是要如何做到不自欺呢?我们一个成人做到不自欺都很难,要一个孩子做到不自欺,如何能得?王老师说,要做到不自歁,就要明理,明白事物的原本,本立而道生。今天,我在教育一个学困生时,我就用了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这些义理来劝导孩子不要自欺。自欺,欺人,最后是被人欺。
这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孩子读初一时,父母还和我这个班主任有联系,甚至父亲在我的劝导下还准备复婚,可是后来两个吵了一架后,就杳无音信了,孩子外婆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电话,外婆是靠擦鞋为生的,外公瘫痪在床。每次交生活费,我接过他外婆通过擦鞋赚来的那一块两块五块的一堆零钱,我的心就一阵酸楚。我们想过各种办法来帮助这个孩子,可是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好,我们的所有帮助都不能促成这个孩子的根本转变。他的成绩在年级最后,他的表现也经常让老师头疼,他的作业几乎从来不做,上课从来不能认真听讲,身上总是穿得脏兮兮的,书桌上下从来就弄不整洁,头发长了也没有督促他理一理。我曾经组织家长给他捐款;学校的贫困生补助我每一次都给他争取;我还曾经发动所有的学生给他写信,当然我自己也写千字信给他;我去他家里家访;请他到我家吃饭、睡觉、带他一起逛公园。我觉得我能做的都做了,可是他仍然没有一点点学习的动力,整天混日子。
今天的美术课,他又犯事了,擅自和同学调位讲白话,美术老师发现,告状告到我这里来了。我叫他到办公室,先是讲了一翻道理,然后给他做人生规划,告诉他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继续这样自欺欺人,后果会是什么,后果就是被人欺。我为他设想了种种未来,黑暗的、光明的。谈到黑暗的未来,我仿佛看到他在黑暗中挣扎的情形,我真的忍不住流下泪来,我哽咽着对他说:“我们分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你很快就没有人这样在你耳边啰嗦了,没有人跟人讲这些人生的道理了,你会怎么样?你现在在我的眼皮底下都好不了,你未来能照顾好你自己吗?你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吗?你让老师怎么放心得下你?”孩子听到我的一翻话,噗通一声跪在我面前,开始忏悔,我听他做了不少的保证,无论这些保证今后是不是能做到,我却相信他此时此刻是真诚的。我把他拉起来,拥在怀里,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感到迷茫的时候,把手放在胸口,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老师曾经讲过的话,曾经为你流过的泪,曾经给你的结实的拥抱,你就能下对诀择。”我真的哭得很厉害,他也哭了,我不知道我能帮到他多少,我想我此刻应该是将他的心擦拭出了那么一点点光亮,那颗善的种子应该是种下去了吧。
自欺、欺人,最后的结果是被人欺,早早地让孩子明这个理,什么事情都做到至诚恭敬,那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在一个个的现象上,今天这个事,明天那个事,一件一件事地纠正,一个一个错误地批评,累死累活,效果又不好,学生还逆反。我们非得要找到那病根,一个不自欺可以对应所有的病症,打开学生的良知,让学生摸着良心做事,而不是昧着良心做事,这才是根本。
无奈自己的力量有限,智慧也不够,在教育过程中也常常遇到些瓶颈,有时感觉自己费尽心机,就是开启不了某些孩子的良心,当几个孩子良心不能发现的时候,其他的孩子也会糊里糊涂地跟着一起凑热闹。周学长每次跟我说:定住心,不要着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种下善的种子,缘分到了就一定会发芽的。
我也在时时摸着自己的良心,看看有没有自欺,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功利心,有没有好恶心,我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有时也是处于自欺与不自欺之间。我倒不是在乎什么功名,但我肯定也不希望别人说圣贤教育的效果并不好。我一听人说到这个孩子是经历了几年圣贤教育的,还不是学习差,品德差,无形之中我就会生起烦恼心,就会有些恨铁不成钢,也就完全忘记了这个可怜孩子的成长环境,忘记了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忘记了他的内心的黑暗将是一生的障碍,忘记了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一直在无明之中挣扎的小生命,我完全忘记了。当自己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是在自欺了,因为此此时刻我已经不是在替孩子着想了,而是顾及自己的面子,在乎自己的感受了。可以当我进一步用圣贤的教诲来引导孩子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良心又找回来了。我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自己哭了,是因为此刻我真正替孩子着想了,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预想到他未来可以要遭受的种种苦难了,所以教育的效果才有那么一点点起色,孩子头一次在我面前跪下了。
所以,修身是一辈子的事,并不是教孩子就只是教孩子,教孩子的同时还要修自己,自己修不好,孩子也是教不好的。成绩是表面的东西,一个强势的班主任也是做得到的,但如果是通过感化的力量而让孩子们的潜动力全都发挥出来,那样的班主任才是真正的优秀班主任。如此看来,我还差得很远,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得感恩我的这些让我费心的孩子们,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引发我这样的思考,我永远都不得进步。祝福我的孩子们,相信种下的种子迟早会发芽,润物细无声,也许我们要做的只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