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锡都个旧印象(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有奖金”征文】锡都个旧印象(散文)


作者:风也悄悄 秀才,1723.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4发表时间:2017-12-13 14:35:22
摘要:我到个旧的时候,号称锡都的个旧已经不产锡了。曾经的辉煌已然成为历史,整座城池淡定得几乎没了激情,凭着凉爽的气候凝聚着一群不舍离舍的市民,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我到个旧的时候,号称“锡都”的个旧已经不产锡了。曾经的辉煌已然成为历史,整座城池淡定得几乎没了激情,凭着凉爽的气候凝聚着一群不舍离舍的市民,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国人知道个旧者比比皆是,个旧曾经是云南三大都市之一,与铜都东川、省会昆明齐名。作为中国老工业城市,个旧除盛产锡之外,还有比如金、银、钼……等稀有金属,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年代,个旧是有着特殊贡献的。那个年代,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纷纷奔个旧而来,著名的云锡矿业集团也是那时成立的,锡都的市民百分之八十与云锡有着渊源。
   云锡集团不再生产锡了,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了,有人说因为二氧化硫,也有说因为矿难。不管因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云锡沦落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际遇,除集团的办公楼里依稀可见些许干部模样的人出出进进外,炼矿车间早已经蒙尘多时。即便如此,云锡依然是这座城市的精神领袖,提纲契领引领着这个城市的走向。
   锡都的个旧湖,是国内众多内陆湖泊中最年轻的一个。碑文记载,金湖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暴雨持续月余,老阴山半山腰的落水洞暗泉喷涌,直注低洼的盲谷,形成库容达400万方的堰塞湖区。或许因锡都远离大江大河,一水难求的局面持续数百年之久,湖泊的形成顺天应民,单凭湖泊的名称就足以见其一斑,自作家巴金在小说《砂丁》中把个旧湖称作金湖,此后无论是资料记载或人们口传都沿用着这个名称。金湖迅速成为个旧的地标,湖区治理之后诸入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广场、工人文化宫这些象征城市文明的设施也由北往南沿湖而建。
   随后,实力强盛的企、事业纷至沓来,云锡集团率先占踞东北的风水宝地,滇南有名的两家大型医院也相继落户湖岸,无数嗅出商业气息的商家纷纷抢占环湖的各处位置。火热的场景少不了房地产加入,风借火势,火助风高,一栋栋的高楼围绕金湖拔地而起,硬是给金湖镶上了漂亮的花边。如今的金湖,是个旧人气最旺的地方,清早晨练和傍晚的休闲,金湖边上都是最好的去处。
   个旧市地图如钱袋子形状,北低南高,北部丘陵地势平缓,南部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个旧的锡矿多聚集南部山区。市区往东南数里至数十公里之间的区域都是主要矿区。虽然规模开采已经停止,矿区还清晰可见,工房虽斑剥黯蚀,却不难看出当年的盛况。原本以为锡矿深藏于地下,亲眼目睹矿场才知道更多藏匿于泥沙之中。对锡矿而言,用采矿、挖矿似乎都不准确,如人们对金的崇拜,用一个“淘”字似乎更加确切。在个旧你处可见淘锡的人群,即便今天不再从事这个行当,他们对淘锡却颇有感情。一位曾经的淘锡人告诉我,锡特性柔软,与诸入钢、铁类的硬性金属合成,用于刀刃或其它器物,柔韧度大大增加。锡在冷兵器时代用途就很广泛了,个旧正是因为锡才确立了它“世界锡都”的地位。
   锡都不产锡,支柱不再支撑。地方经济遭遇重创。市场萧条、经济下滑,奔锡而来的人们纷纷撤离,人潮涌动的个旧城区人口锐减,淡定下来的人口只是鼎盛时的三分之一,沿街好些商铺因无人光顾息业,街头人头攒动场景不复存在。因锡而生,因锡而盛,如今却又因锡而衰落;当年一锡独大成就了个旧,也害了个旧;地方财政仰仗锡业贡献;衍生出来的各类产业和普通百姓对锡业也有着深深的依赖。
   锡都经济虽然暂缓下来,锡都的气候却始终如初。昆明号称“四季无酷暑、一雨便成秋”,可与个旧比较起来,昆明似乎也有些浪得虚名。即便是在炎热的夏日,个旧依然保持着二十度上下的气温,春夏秋冬始终如此,我倒觉得真正意义上的“春城”应归个旧才是。
   这里人不知道雾霾,不知道沙尘暴,尽情的享受着老阴山、老阳山的呵护,过着冬暖夏凉的休闲日子,养尊处优慢慢老去……

共 14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个旧,是中外闻名的锡都,当地以锡著名,开采锡矿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锡基地,曾经因锡风光无限,如今因锡人少稀车,正如作者所说:个旧因锡而生,因锡而盛,如今却又因锡而衰落。作者以纪实地笔触描写了个旧今昔不同景象,肯定了个旧在国家一穷二白年代的特殊贡献,赞美了个旧独特的自然风光。当个旧曾经的标志云锡集团不再生产锡,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后,金湖迅速成为个旧的地标,湖区治理之后也诸入了象征城市文明的多种设施。如今的个旧经济虽然暂缓下来,气候却始终如初。这里人不知道雾霾,不知道沙尘暴,尽情的享受着老阴山、老阳山的呵护,过着冬暖夏凉的休闲日子。作者行文流畅,笔法简炼,字里行间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如今的欣慰。个旧的历史、今天和未来,都以其独特的风韵让人熟知。推荐赏析!(此文已在别处发表)【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14 09:16:31
  不同时期,不同的景致,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14 09:18:05
  感谢老师带来精彩文章,让我们对个旧有了深刻的认识。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