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旷世之爱(散文) ——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谈起
雪落北国梅开江南,已经是冰天雪地的十月严冬,北方的每一场风都是彻骨的冷,每一场雪都透着禁不住的凉与寒。越是这样时节,越是思恋那已是过去的每一场雨,思恋那一场场春雨里夹裹着的温意,那一场场夏雨里卷着的狂暴与炽烈,那一场场秋雨连绵,如同缕缕思绪一般的柔和伤。更是怀恋那一场场雨中的情遇与相逢,那期许与守候,怀恋与她(他)的那场红尘之恋。
携着清秋的烟雨漫步在小城雨中的坪石小路上,不是为了赶赴一场约会,只是想去走走。青石铺就的小径,细雨淅淅沥沥不停的落在两旁的树叶上,添加了几分的诗意。
因为雨天,街道上没有多少行客,寂寞的小鸟依旧从树枝的这端跳跃到那头。小雨淋湿了鸟儿的翅膀,不停啄食的同时它们也不停的抖落着羽毛上的雨滴。除了雨滴落地时发出的丝丝拍打声,还有就是小鸟的鸣叫,如果没有了这小鸟的叫声,街道会更显空灵。
路边的一处店铺,几个年轻的人聚在一起,传出的几声喧闹,打破了小路的宁静与细雨的沉寂。
店铺里桌案上几杯清茶,氤氲着雾气。看到这些年轻人一起嘻笑的情景,让我很自然的想起自古以来,那一代又一代情男与痴女们的风流故事。
一、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旷世之爱
近代著名文学家张爱玲等才子佳人,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爱情。首先看看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恋。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被近代文学界称之为旷世之爱,然而,我所了解掌握的有关他们之间的情爱资料,却没有这样的盛名。
张爱玲出生一个名门之家,胡兰成第一次到张爱玲住处回拜,进入张爱玲的卧室,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的卧室就像是三国时期东吴孙夫人卧室的模样,也有这样的兵器。从这句描述张爱玲卧室的话可以看出,張家家境之殷实,家门之鼎盛与来路不会小。
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是从读小说《封锁》开始的。
当时的胡兰成,正在跟随汪伪政权办事,汪精卫到处拉人,看中了胡兰成,就这样,胡兰成也就成了汪精卫政府要员。胡兰成这样的身份,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也许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也许是张爱玲这样的大家小姐的思想不同于常人,或者也许就是胡兰成对她的吸引力等不能说清的原因,没有看出张爱玲对他这样身份的戒意。其实,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许多差异的,包括年龄,婚史,门第,政治等各个方面,然而张爱玲没有在意这些,莫非这就是常说的爱一个人,不仅爱他的优点,也要爱他的缺点?莫非这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体现?
文人之间相惜,当胡兰成从《天地》当年第十一期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的时候,一定是小说出色的文笔和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胡兰成,就是这篇文章,让躺在藤椅上的胡兰成不由自主的坐了起来,并且又通读了一遍。我想大概原因一定是张爱玲作品文笔精美,也不能排除张爱玲当时在上海,在文学界的盛名等因素在里面,反正是起到了吸引他的作用。之后,胡兰成又接到了从苏青那里邮来的《天地》第十二期。这期里面除了刊登了张爱玲的新作,还有对作家张爱玲的介绍内容并附加了张爱玲的照片。
胡兰成从苏青那里找到了张爱玲的住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去张爱玲的住所拜访张爱玲。
此时的胡兰成三十八岁,而且是有妻室之人,还是他的第二次婚姻,而张爱玲此时仅仅二十四岁。
张爱玲是不见生人的,胡兰成的拜访没有得到张爱玲的接待。不过,执着的胡兰成还是给她在门缝中塞下了一个纸条,纸条的上面写下自己的电话和住址。
第二天胡兰成就接到了张爱玲打来的电话,说是去拜访他。从拒绝接待胡兰成,到亲自去住处拜访,时间仅仅只有一天。
张爱玲是一个高个子女性作家,俩个人初次见面就谈了约五个小时,从稿费如何计算到对张爱玲形象的品头论足,还说她与想象中张爱玲出入很大,个子那么高,不像是一个成熟的女作家形象,倒像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女学生云云,谈的很多。
对于初次见面,从所谈内容来看,还是有些不甚妥当之处的,然而,张爱玲的学识与出身家境,决定了她的修养是很深的,她的性格不善言辞,包容性非常强大,特别善良,对胡兰成交谈内容之所以能接受,这还要从之前两个人的一次交集说起。
两年前,胡兰成因为开罪了汪精卫被关押,苏青为了解救胡兰成,曾带着好友张爱玲一起去找过周佛海说情。张爱玲知道胡兰成这个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知道的,由此说来,好像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相识,似乎命中注定,命运是有安排和交集的,这也是张爱玲为什么仅仅一天时间之后就去拜访胡兰成住处的原因。
交谈许久,张爱玲道别,胡兰成跟着出来送行,两个人并肩行走,胡兰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对张爱玲触动很大“你这么高,怎么可以?”这句“怎么可以”,理解就是,你胡兰成如果对我没有意图,我的个子高低有什么可以,又有什么不可以?
随后两个人便步入了爱河。
胡兰成在南京工作,大多是一个月回一次上海的家。说是回家,他回上海后的八九天时间都是在张爱玲的住处,而不是回自己的妻子住处的家,都是直接就到张爱玲那里。不久,胡兰成的妻子提出离婚,这更推进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恋进程。
张爱玲曾经说过,你可以在我这里只是来来去去也行。这句话代表的意思,看上去像是张爱玲不太在意与胡兰成是不是日夜厮守,形影不离和天长地久,同时也能反应出“不需天长地久,只图曾经拥有”及时行乐处事方式。那么他们之间,张爱玲到底看重了胡兰成什么?看重了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了解和懂得。
胡兰成懂得出生在大户人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心,张爱玲的超凡脱俗,及时行乐心态,反应在了两个人爱恋婚姻当中。她不在乎那些的世俗,那些什么天长地久,因为她知道天长地久有时尽的道理,正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懂得,赢得了作家的芳心。虽说及时行乐,但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情整个过程来看,她还是尽心和投入并且专一的。
胡兰成同张爱玲谈到过自己对跟随汪精卫的担忧,随着日本投降的来临,胡兰成更是顾虑自己的这个汉奸身份和处境,他对张爱玲说,我们两个人可能会离开一些时间的,因为他需要换个名字并且躲避一个时期过度一下。张爱玲还给她取了“张招”“张牵”这样的名字用来备选,从名字里不难看出张爱玲的用意。然而此时的张爱玲对诗句“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大喜欢”的体会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果然胡兰成不久就从南京躲到武汉,然而去武汉的途中,胡兰成就遭遇了爆炸暗杀,负伤住进了汉阳医院。就是这次住院,胡兰成又有了新欢,这个新欢是汉阳医院十七岁的护士周训德,两人如胶似漆的住在了一起。随后一段时间,胡兰成在武汉与上海两个女人之间穿梭。也就真的成了张爱玲说的,你在我这里来来去去就行。
不过,当胡兰成把武汉与周训德的事情告诉张爱玲时候,张爱玲还是感到非常震惊,受到了特别大的打击与伤害。
形势对胡兰成来说越来越紧张,重庆方面已经有了要办理胡兰成的消息,需要他再次改变环境隐姓埋名,于是,他想到了在诸暨的高中同学斯家,并取名张嘉仪投奔去了,果然姓张,但不是张招和张牵。
斯家决定让胡兰成去同学的庶娘,斯父的姨太范美秀的娘家老家温州躲避,并由范美秀引路由诸暨到温州。范美秀比胡兰成大两岁,四十岁左右,风姿不减当年,两个人在路途中,没等到回家,就过起了夫妻生活,更确切更具体一些,估计时间应该就是从诸暨斯家出发的当天夜里,两个人就睡在了一起。可见胡兰成是何等的滥交和不负责任。
到了温州范家,两个人对内对外都是以夫妻的名义一起生活。胡兰成在温州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生活有了着落,渐渐的稳定下来。
半年没有在一起的张爱玲从上海找到了在温州的胡兰成。张爱玲,范美秀,胡兰成过起三个人的生活。
张爱玲给范美秀画像,画着画着,张爱玲觉得范美秀的眉目五官与胡兰成十分相像,很有所谓的夫妻相,此时的张爱玲越发感觉,自己在他们三个人当中,反而更像是一个第三者。张爱玲终于忍不住这样的尴尬处境,不能继续一味迁让和宠惯着胡兰成对他们之间爱情的亵渎,她立刻决定不在温州继续待下去,回上海后与胡兰成分手。就这样,两个人的爱情与婚姻到此结束。
与胡兰成在一起的这段短暂婚姻,其实正是张爱玲生命中最宝贵的年龄阶段,也正是女人谈婚论嫁的阶段,这场短暂婚恋,对张爱玲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应该说,张爱玲还是珍惜在意与胡兰成的这份情感的。对于一个初婚女性,此时的张爱玲还不够成熟,从小缺少父爱的她还没有能力把控自己婚姻的主动权,她虽然在文学领域已经颇有成就,成为不仅是当时少有,即使到现在也不多得女性优秀作家,但是,当时的张爱玲在婚恋生活上还是一个青涩的新手。她的婚姻与爱情,更多的是单纯与随性,缺少对生活与婚姻的主宰能力和驾驭能力,因此让自己这个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美好的生活和婚恋变得如此被动和狼狈不堪。
这个时期,也正是张爱玲写作生涯的黄金期。与胡兰成一起的时间中,两个人经常讨论文学话题,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文学事业还是有些帮助的。这个时期的张爱玲作品《爱》里面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翁原型就是胡兰成的庶母。这一时期她的作品有《夜营的喇叭》《忘不了的画》《炎樱语录》《散戏》《诗与胡说》《吉利》《双声》《自己的文章》《谈跳舞》《借银灯》《我看苏青》等,可见在这个阶段作品非常集中。
人们总说张爱玲出身名门显贵,那么,张爱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庭?那就只能详细的从张爱玲父母双方的家境说起。
张爱玲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她祖母的父亲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声名显赫清末总理大臣李鸿章。李鸿章大家都了解,他是晚清重臣,洋务运动领袖,代表清政府签订过《马关条约》等涉外不平等条约,被人称作清政府唯一能与外国人争长短的人,与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掌握着淮军,发起建设北洋海军,平息太平天国,剿灭埝军(清朝末期活跃在华北地区的埝匪,主要攻占山西,安平,饶阳,衡水,德州,天津一带,震惊朝廷,是与太平军多有勾结的一股反清军事力量,最猖獗的时候拥有二十万军队,皇太后发旨,授权李鸿章帅部剿灭),参加过对八国联军的战争,掌握着清朝重要军权和内政外交等重要部门的事务。
这个出身确实是非同一般的显贵。试想,奶奶作为总理大臣的小女,掌上明珠,嫁人岂能嫁到一般的家庭?因此张爱玲的爷爷必定也是达官显贵。经查询了解到,张爱玲的祖父就是清末大臣张佩纶,河北丰润人。会试全国第五(二甲第二),重臣李鸿章幕下之人,李鸿章看中了张佩纶的才能,把小女李菊藕(张爱玲祖母)许配给了张配纶。
张爱玲奶奶的姐姐,也就是李鸿章的大女儿,张爱玲的姨祖母是曾国藩的儿媳妇。李鸿章和曾国藩是儿女亲家。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又名张廷重),是爷爷奶奶的独子。与张爱玲母亲黄素琼离婚后去英国留学,回国后担任天津铁路局秘书,局长助理,与民国初期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张爱玲继母)结婚。
张爱玲母亲黄素琼又名黄奕梵,出国留学学习油画,是清末大臣黄羿升的孙女。黄羿升负责南方七省的水军提督,李鸿章的副手。黄羿升唯一的儿子黄宗炎世袭了黄羿升的王位,去广西赴任一年就染疾而终,年仅三十岁。黄宗炎生前婚后一直无子,黄羿升便差人从江苏乡下买来一女子给黄宗炎做妾。
黄宗炎死后,全家人都指望着这个小妾的生育,还算不负众望,产下龙凤双胞胎,女孩儿就是张爱玲的母亲黄奕梵,男孩儿就是张爱玲的舅舅黄定柱。张爱玲的作品《花凋》就是以舅舅黄定柱为背景的著作,作品中写舅舅只知道生孩子,有钱的时候在外面生孩子,没钱的时候在家里生孩子。舅舅看了非常气愤,原来舅舅还是非常喜欢张爱玲文章的,经常鼓励和夸奖张爱玲,这次算是彻底把舅舅得罪了,从此之后,张爱玲就很少再去舅舅家了。
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也都是以李鸿章后羿为背景写作出来的。这部四万字中篇小说《金锁记》被评为中国最好的中篇小说。
这样的家庭背景,即便是说没落,相比于农村出身的胡兰成的家庭背景,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者相比依然还有天上人间的差别。
张爱玲虽说出身在名门,但她的童年的确又是不幸的。
张爱玲的父亲因为吸嗜鸦片成瘾,母亲实在不愿忍受父亲的颓废而离婚。父母离婚后的张爱玲留在父亲这里,与继母发生口角后,张爱玲逃出家门,找到母亲那里。这样家庭本身就是后来张爱玲写作很好的素材。聪明的张爱玲以远东国家第一的好成绩考取了英国伦敦大学。由于二次世界大战战乱的缘故,张爱玲放弃了留学英国的机会,改道去香港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