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冰心】一帧照片的随想(人物速写)

编辑推荐 【冰心】一帧照片的随想(人物速写) ——《乡土文学》的母亲彦颖先生


作者:陈亚珍 举人,5957.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56发表时间:2017-12-20 13:15:02
摘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生逢好运,乳养丰富,也并不是所有的树苗都能及时得到施肥浇水的好时光。阳光再强也有照不到的地方。作家的生成本就各有形态。如果彦老不是甘为人梯,她便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批女作家,凭着旺盛的生命力也会是著作等身了。然而,没有绿叶的滋养,也便没有红花的艳丽。彦老一生做着叶的贡献,企望红花遍地。因而,有“母亲”的苦心陪伴,女儿永远不孤独,有“种植者”的目光张望,再瘦的树苗也不会枯萎,也许在薄土上、石缝里生长起来的树苗,生命力会更强。文学本质上就是坎坷、苦难、失意者的产物,“富贵”是文学的天敌。

【冰心】一帧照片的随想(人物速写)

共 3470 字 1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深怀敬仰、敬佩、感动、感恩之情,向读者介绍《乡土文学》的“母亲”彦颖老师一生甘为人梯,如绿叶般贡献在培养扶持新人,企望文学园野红花遍地的感人事迹。作者手捧彦老赠送的文集,从一帧“陈亚珍作品研讨会合影”照上感受到“母亲”从“女儿”成长中获得的欣慰、满足与自豪。作者以一个彦老种下的幼苗身份,满怀感恩写下此文。彦老抗战时期参加革命,习染文学,先在人民日报就职,1953年到山西从事文学工作,1961年到晋中建设文学队伍,1977年苦心打捞文艺人才编辑《晋中文艺》,后改为《乡土文学》,她是这本刊物的母亲,以女性独有的哺育能力,找资源,办培训,哺养文学幼苗,为晋中文学创作园地奠定基础,许多著名作家初始都是从这块园地里生长起来的。1984年作者有幸成为晋中文联散文培训班学员,深切感谢彦老的打捞之功。在作者眼中,彦老就像摸着下巴,欣赏庄稼的农夫,而彦老把这帧合影照显眼地展览在文集里,是母亲对女儿最有效的鼓励!彦老拥有不厚此薄彼的母亲情怀,引荐作者加入作协,是个典型的适时浇水施肥的“种植者”。作者已承接了彦老的“哺养”工作,牢记彦老培养作家更要看重人品的教诲,深知作家写到一定程度比拼的是思想与品质。从事写作这一回归生命的心灵运动,太“聪明”世故的人会丧失真性情,只有心灵与外物的强烈碰撞才会有创造,伟大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有了是非标杆,才会有尊卑之分。而这些对写作与做人关系的深刻领悟,正得益于彦老的言传身教。作者发自内心地敬佩彦老身上充溢着老一代文人不慕虚荣,始终本色,始终关心文学事业发展的真性情与真生命。彦老无怨无悔,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如今八十高龄,做过癌术,身患腰疾,仍断续写作,她面带微笑,健谈乐观,独立、顽强、豁达、坦荡,把自己的才华都慷而慨之地在奉献给了作者。宽厚而只知奉献不事索取的彦老,正如这本诗文集封面上那枝坦然绽开的傲雪红梅,只要儿女成群,各有千秋,便是她最可观的收获!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人物速写,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甘为人梯的彦老,堪称文学园地里的师德高标!感谢赐稿冰心,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心灵飞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7-12-20 13:25:24
  在摸索中前行,迷茫混沌中的恩师,真如再生母亲。而本文作者正是以一个女儿对再塑生命的母亲的敬仰感恩之情,截取母亲一生中最令自己感动的片段,用真情浇铸成文。母亲给予自己的那些对写作与做人的深刻感悟,也是女儿奉献给这个世界的珍宝!感谢彦老这位伟大的母亲,哺育出了为我们塑造灵魂的茁壮成长的庄稼!向彦老致敬问好!感谢陈老师给予读者心灵的哺育滋养!
勿忘本真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2-20 23:07:48
  文学有传承的义务,人品也如此,我庆幸我人生的风景总是美,有这些传承我不敢轻浮。
2 楼        文友:雨泉清音        2017-12-20 14:43:53
  读了大姐这篇文章,又想起您说的“把文学当作信仰,献出生命都是幸福的”,除了敬仰,愚弟内心还是有一丝丝悲凉。大姐,您说您的文学话题已经结束了,我是不能同意的。您蓄积的力量也许到60多岁70多岁仍会爆发,像刘心武或季羡林。所以小弟恳请您不要局限于回忆和怀旧,对于现实,您很有话语权!您的文字仍是掷地有声刀刀见血的!您已到了拼思想和品质的阶段了,再加上您醇熟的技巧,还有很大的写作空间。当然,我希望您首先看护好自己的身体,我们都不会像托尔斯泰那样卧倒在街头!问好大姐!小弟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2-20 23:18:53
  谢谢雨泉兄的鼓励,我每写完一部都觉得是最后一部。一个人的艺术生命都是有限的,在最好的时间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品,再写,如果无法超越就没意思了。也许是一种调整,还可写出另一个层面的作品也未可知。共勉!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7-12-20 17:11:06
  作为一位“母亲”彦颖老师爱护着新人,作为一位前辈,彦颖老师扶持和关怀着新秀。在文学的道路上,能得到彦颖老师这样的栽培真是三生有幸。彦颖老师一心为众,真是好老师,好母亲。祝彦老身体康健,幸福长寿。祝陈老师笔丰,开心永远。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3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2-20 23:20:58
  共同祝福彦老精神长存,身体健康!谢谢关注!
4 楼        文友:迁徙云        2017-12-21 09:14:17
  欣赏陈老师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知名作家,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敏锐意识,对文字道路的执着与看破,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前辈的感恩,对自己进步的鞭策,都展现了老师的独特魅力!
回复4 楼        文友:陈亚珍        2017-12-21 13:11:13
  因为艰难才知帮助的可贵,因为对文字的信仰才不敢轻浮。感谢您的关注。握手!
5 楼        文友:迁徙云        2017-12-21 09:19:51
  拜读老师的文章,颇有感受!当我们把文字拼凑成有质有形的正能量感情的时候,我们的现实行为也应该与笔下的和谐共融为一体,才能对得起我们的笔我们的文字。感谢老师的好文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