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董永正传

精品 董永正传 ——董永传说系列剧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8发表时间:2017-12-22 08:44:31
摘要:此戏为孝道文化宣传剧,以“孝”为戏轴贯穿始终,从董永对父亲的生养、死葬和传后这三个“孝亲”构件的典型完成;再上升到大孝,也即“敬老”,孝敬能够接触到的所有老人;最后升华到对全体老百姓的忠孝,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和国家服务。把董永塑造成千百年来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孝”的偶像,试图解释民间为什么神化董永的社会原因。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在人前。
   你若不把老人孝,祖祖辈辈恶循环,你对老人敬一尺,儿孙对你敬上天。
   孝是人生通行证,人缘广阔门路宽,孝是人生储蓄罐,利上加利终有还。
   孝子治家家能好,孝子为国国能安,天下儿孙都尽孝,和谐社会太平年。
   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一年老一年,劝君行孝要及时,莫等来日行孝愿。
   等到父母去世后,再想行孝难上难,纵有猪羊灵前供,父母不能到嘴边。
   佳肴美酒味虽好,难有一滴到九泉,不如活着吃一口,粗茶淡饭也香甜。
   世上唯有孝字大,自古孝为百行源,要问如何把亲孝,听我详细对你言。
   好饭先尽父母用,好衣先尽父母穿,困苦莫叫父母受,忧愁莫叫父母担。
   出入搀扶需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父母心意常感谢,嘱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要慢,诚心敬意面带欢,重要事情要禀告,尊重父母别自专。
   时时体贴父母意,必定早晚去问安,莫叫父母心牵挂,侍奉父母好安眠。
   夏天父母要凉快,冬天父母要保暖,多给父母零钱花,莫叫父母受艰难。
   父母一日三顿饭,讲究营养留心观,老人食物宜软烂,冷硬切莫往上端。
   父母若是有了病,赶紧治疗莫迟延,尽心尽力来伺候,不可一日离床前。
   劝君莫把老人嫌,人生青春极短暂,日月如梭催人老,转眼你也到老年。
   孝子在世名声好,孝子逝后万古传,今天董永来劝孝,劝君个个当孝贤。
   众:董永先生讲得好啊!我们深受教诲,知错必改,同心合力,十天一轮替,个个都来孝敬老父亲。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幕后喊声:董永先生,董永先生!重阳敬老宴马上就要开席了,你快来呀!
   永:我来背老人赴宴。
   甲:我是老大,让我来背。
   众:我们都去为老人们精心服务!
   永:好好好,让我们一同前去!
   幕后伴唱:董永孝名天下传,敬老美德感动天,人人都把董永学,孝亲敬老当孝贤。
   [董永在前,甲背着老翁,众人簇拥着董永造型,亮相。
   [幕徐徐闭。
  
  
   第十三场 柿林救人
  
   [幕启。秋色田园,柿树林边,柿如灯笼,通红鲜艳。道路泥泞,雨丝绵绵。老年装扮的董永和张七姐肩挎药箱,手打雨伞上场。
   永:(唱)昨天出诊黄河南,今日看病太行山,为了百姓多康健,风雨无阻只等闲。
   姐:(唱)雨丝织网把天盖,缠住太阳不露脸。朵朵蓓蕾脚下生,五彩伞花头顶开。
   永:(唱)道路泥泞脚步慢,欣赏秋色好田园。桑麻挺身致敬礼,高粱热情涨红脸。
   姐:(唱)芝麻开花节节高,谷穗弯腰把头点。黄豆挂角多又多,西瓜翠绿大又圆。
   永:(唱)金色原野展画卷,秋雨催来丰收年。瓜果飘香情满怀,心里陶醉笑开颜。
   姐:(唱)遥望前面柿树林,红绿互映更鲜艳,如诗如画惹人爱,为观美景奔向前。
   [二人下场。
   [一个民妇(简称妇)披头散发,跌跌撞撞上场。
   妇:(幕后唱)气碎心恨满腔悲声大放——
   (上场唱)气碎心恨满腔悲声大放,不想活光想死坚定主张。
   衣湿透两腿泥跌跌撞撞,不觉得浑身疼遍体鳞伤。
   投水井上悬梁有人阻挡,偷跑出村庄外去寻无常。
   都知道谋生存太不容易,谁料想求速死也难命亡。
   且侥幸四下里无人来往,这一回一定要遂我心肠。
   眼见得来到了柿树林内,拴白绫吊脖颈快见阎王。
   [民妇哭哭啼啼,上吊自尽。
   [董永和七姐手打雨伞上场。
   永:(唱)来到了柿树林心花怒放,果然是好美景不同寻常。
   姐:(唱)红彤彤大柿子灯笼一样,柿树叶被雨洗碧绿闪光。
   永:(唱)绿云海遍红星好似天堂,咱就像画中游神仙来当。
   姐:(唱)一棵树一个样逐个欣赏,最好闻柿林里散发清香。
   永:(唱)远远看那棵树垂下彩带——
   姐:(唱)那不是彩带垂是个姑娘。
   永:怨我老眼昏花,远望不清;近前细看,果然是个姑娘。哎呀呀,大事不好,姑娘上吊自尽,咱们赶快上前搭救。
   [二人抛开雨伞,解下姑娘,开始扎针急救。
   [云走雨停。
   姐:姑娘醒来,姑娘醒来------
   [姑娘苏醒,痛不欲生,几番寻死,都被二人紧拉。姑娘气急咬手,二人仍忍痛不放。
   妇:你俩放手,让我去死!
   永:你不说明原由,我们绝不放手。
   妇:既然如此,我讲,我讲!
   [二人松手,严密监视。
   妇:(唱)您二人逼我把原由来讲,且听我小女子细说端详。
   俺娘家居住在温县李村,十六岁我嫁到修武张庄。
   如今我已过了二十五岁,还没有生下个小小儿郎。
   丈夫打,婆婆骂,挨打受气遍体伤。
   婆婆说三代是单传,当了绝户罪非常。
   扬言说要写休书,把我撵出张家庄。
   闻听此言我想绝路,决心上吊把命亡。
   永:我当是什么大事,却原来小事一桩。我的夫人专治不孕,人称“送子奶奶”,叫她也给你送上一个乖乖儿郎。
   姐:老身行医数十年,治好不孕者无数。你若信我,请随我到隐蔽之处仔细查检。
   [七姐领民妇到隐蔽之处检查诊断。然后复上。
   姐:详细查检,此人未有生殖缺陷。
   永:万万不可忽视,待我诊脉再查。
   [雨过天晴。董永为民妇诊脉。
   [众乡亲呼喊寻人,依次上场。其中一男(简称男)为民妇的丈夫,一见民妇就欲打耳光,一把拉住民妇要走,被七姐挡住。
   永:这位壮士,请您留步,且听大夫一言。
   男: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与你何干?你是何人?为何多管闲事?
   永:在下董永,与我妻张七姐行医到此,幸遇贵府夫人,不免攀谈几句,请勿见怪。
   众: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本人,真真三生有幸(众拱手行礼)。张山哪,此乃闻名中原的大孝子董永先生,你不得无礼,快快上前施礼拜见。
   男:拜见董永先生,拜见董永夫人。
   永:这位壮士,请借一步说话。(拉至一旁低语)恭喜壮士,贺喜壮士。
   男:满腹忧愁,喜从何来?
   永:经我夫妻查检诊脉,你家夫人生殖旺盛,没有任何缺陷,有道是好地能出好苗,你家生子有望了。
   男:成亲九年,未有生养,你的话我却不信。
   永:请随我到隐蔽处一观。(观察后复上前台一角)根源找到,毛病就在你的身上。有道是话粗理不粗,没有种子,不能生芽。种子不出芽,好地全白搭。
   男:(惊倒,瘫在地上)绝户了,全完了!
   永:壮士不必惊,你是小毛病。我有特效药,保你把子生。
   男:(立即爬起身来磕头如捣蒜)多谢董永先生,多谢董永先生,我有大量钱财奉送。
   永:保你治好,分文不取。只是要你夫妻和睦,相敬如宾,你能否做到?
   男:一定做到,保证做到。为了能生出儿子,我把她当神仙敬奉。
   永:既然如此,请随我前去拿药。(从药箱里取药交付,顾全男人面子)此药赠送你家夫人调养身体。我交待的事项你要牢记了。向你家夫人赔礼道歉,当面保证,背她回家去吧!
   妇:(跪行磕头)多谢救命恩人,多谢救命恩人。
   男:(跪地拜谢,搀起媳妇说)你好人不计小人过,我知错必改,让我背你回咱家。(背起媳妇下场)
   众:(齐声夸赞董永和张七姐)您俩真像咱老百姓的救星,您俩真像咱老百姓的保护神。
   甲:董永先生本事高。
   乙:人命大祸顷刻消。
   丙:他把百姓当亲人。
   丙:全心全意来效劳。
   合:咱们和他心连心,同走和谐康庄道。
   众:热烈欢迎董永先生和张七姐到咱村巡诊(热烈鼓掌)。
   董永和七姐:好好好,就随大家前去。
   [众人替董永和张七姐背着药箱,拿着雨伞,簇拥着二人亮相,下场。
   [幕闭。
  
  
   第十四场 风雪送药
  
   [大幕启。狂风呼啸,暴雪猛飘。原野迷茫,枝折树摇。冰封道路,人踪难找。老年装扮的董永和七姐肩扛药材包艰难行进。
   二人:(幕后唱)顶风雪踏冰凌心似火烧,奔乡村救民众汗如雨浇。
   (上场唱)瘟疫起众乡亲生死难料,急盼俺解危难送医送药。
   永:(唱)精配出良药方能见速效,快解救众百姓脱离煎熬。
   顾不得步步滑不断跌倒,(董永崴伤脚、摔坏腰,被七姐搀起。)
   拖瘸腿扶直腰咬牙迈脚。
   姐:董郎,你崴伤脚、摔坏腰,不便行走,不如在此歇息等候,待我找人来抬你进村。
   永:贤妻,眼下瘟疫蔓延,救人如救火,来不得半步耽搁,早一刻把药送到,就能多救活几条人命,你不要心疼我,要多心疼百姓。纵然牺牲我一个,只要能换来大众平安,我也心甘情愿。闲话少说,你我快走!
   [二人肩扛药包,互相扶持,连滚带爬,拼命前进。
   姐:谢天谢地,来到了王庄村口。
   永:村头破庙里原有大锅,你我赶快烧锅熬药,紧急抢救乡亲。
   [二幕启。王庄破庙。二人进庙,在音乐声中洗刷大锅,配伍药材,准备熬药。
   姐:(唱)摆好了土坯灶心意一片,安起了大口锅深情满怀。
   加够了沁河水充满祝愿,塞进了太行柴爱心万千。
   永:(唱)烧起了灶中火映红脸面,拉起了大风匣火旺无烟。
   细熬出草药汤效力倍添,送乡亲灭瘟疫早开笑颜。
   二人:(合唱)细熬出草药汤效力倍添,送乡亲灭瘟疫早开笑颜。
   永:药汤熬好了,尽快分送到各家各户。
   姐:你行走不便,还是由我挑起木桶,分送各家。
   永:越快越好,越快越好!
   [董永将锅中药汤舀入两个木桶,七姐挑起木桶下场。董永继续烧锅熬药。
   [幕后群众赞扬声:多谢张七姐送药,多谢张七姐送药!这药真管用,喝下就见效。多谢董永舍药,多谢董永舍药!
   [群众随着七姐上场。
   甲:董永送药崴了脚。
   乙:连滚带爬摔伤腰。
   丙:大家心疼不得了。
   丁:感动落泪都来瞧。
   合:大家心疼不得了,感动落泪都来瞧。
   [群众对董永夸赞。
   甲:救苦救难心肠好。
   乙:舍己为人品德高。
   丙:无偿送药永难忘。
   丁:好像救星普天照。
   合:无偿送药永难忘,好像救星普天照。
   永:乡亲们,你们过奖了。我是穷苦人家的儿子,就应该为咱老百姓全心全意效劳。
   (唱)董永痛感父病亡,艰难求医如拜相。
   决心济世又救人,自学成医集药方。
   保证随叫就随到,穷人医生我担当。
   天降瘟疫遭大难,义不容辞灭祸殃。
   孝敬父母属亲孝,百姓就像亲爹娘。
   服务百姓是忠孝,忠孝之人世赞扬。
   众:(拍手叫好)董永说的太好了,大孝子把“孝”字解释得太透彻了!
   (合唱)孝敬父母属亲孝,百姓就像亲爹娘。
   服务百姓是忠孝,忠孝之人世赞扬。
   谁为百姓办好事,百姓感恩永不忘。
   谁能深得民拥戴,世世代代坐庙堂。
   姐:乡亲们,你们帮忙把这锅药汤也分发给各家,俺俩还要赶紧到大李庄送药去。
   众:分发药汤我们会办好。为了感恩,我们要将董永抬到大李庄。
   [众人不容董永推辞,用手臂搭成人轿将董永高高抬起。众人簇拥着董永造型,亮相。
   [幕闭。
  
   第十五场 为国效劳
  
   [大幕启。初夏时节,艳阳高照。小董村外道路,路面宽畅,通向远方。
   [校尉王成(简称校)身背包袱,骑马飞驰上场。
   校:(幕后唱)策马飞驰两千里——
   [飞马而上。作骑马舞,虚拟上坡、下坡、过桥、越沟,摔叉,旋子,挥鞭、蹉步,
   纵横驰聘。至台口,勒马,亮相。
   (接唱)策马飞驰两千里,鞭打日夜不停蹄。
   口吐白沫断了气,活活累死骏马匹。
   二十三岁服兵役,守卫北疆抗强敌。
   屡次立功升校尉,一十二载返原籍。
   闻听家乡传瘟疫,时时挂念我的妻。
   不顾生死往前赶,昏昏沉沉倒在地。(几经挣扎,倒地不动)
   [老年装扮的董永推着独轮车,车上载有药箱、药包,张七姐在前拉车。二人上场。
   永:(唱)一春无雨漫天尘。
   姐:(唱)戾气猖獗多病人。
   永:(唱)夫妻加紧来巡诊,
   姐:(唱)尽力搭救众乡亲。
   合:(唱)回家路上大步走,(二人走场)
   眼前躺着一将军。
   永:(以手试鼻)尚有气息,立即抢救!
   [二人急救校尉。针刺、呼气、灌药、喂水。然后将校尉抬上车运走。二人推车下场。
   [二幕启。小董村董永家。校尉躺在病床上,二人仍在给校尉喂饭、喂水。
   永:将军醒来,将军醒来……
   [校尉被救醒,背起包袱,起身拱手向二人致谢。

共 29126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23456
转到
【编者按】孝,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上下五千年,深深地沁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和心灵,孙老师一本恢宏的十六场大戏以传说中的董永故事为线索,将“孝”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唱词编写顺畅,人物刻画丰满,具有很高的水准,向孙老师致敬。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宁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2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馨        2017-12-22 08:46:15
  感谢赐稿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祝笔丰,佳作不断
只因错赏昔日雪,一夜悲萧到天明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8 19:07:17
  感谢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的老师们!
   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的老师们将此剧本竭力推荐为精品剧本,使我激动万分,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我感觉到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给我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和动力。我因才疏学浅,免不了还存在不少错误,还得靠老师们烦劳斧正。
   有道是“十年磨一戏”,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具体指导下,更会有利于剧本的修改与提高。我一定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继续打磨、升华这些剧本,以求达到:主题思想尖锐深刻,情节设置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扎实丰满,唱腔要求摄人魂魄,舞美灯光简约充实,表现手段创新超前,力求打造戏剧精品、绝品,为江山文学网“影视戏曲”栏目争光添彩。
   焦作市武陟县的《董永传说》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传承人,曾被省、市、县的电视台与多家报纸专访宣传,说我“把董永留在了焦作”,焦作市还为我开了电视颁奖晚会。我搜集、整理了董永传说近百万字,公开发表的虽然已有三、四十万字,看的人很少,影响也不大。真不如丹阳的做法,只出了一个短短的黄梅戏《天仙配》,就宣传得天下尽知,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切实保护与利用。于是我试图向丹阳学习,将我发表过的三、四十万字的文章也改编成《董永传说》系列剧本。现在本栏目先发表了三个——《董永正传》、《董永与张七姐》、《孝子董永》,以求引起网友们的关注与点评,希望通过网友们的具体帮助,把剧本都继续打造成精品、绝品,并能搬上舞台上演,为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做出实实际际的贡献。         
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2 09:26:31
  董永是一个以孝行著称天下的普通百姓。官方出于统治人民移孝作忠的需要,把他作为孝道的典型来加以拔高、塑造与神化,最终把他塑造成了孝的化身。民间百姓把董永当成处在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的典型代表,家贫母丧,卖身葬父。这样的故事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他的故事最能引起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强烈的思想共鸣,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广大劳苦大众中间代代相传。
   出于官方和百姓的各自需要与共同合力,董永已不再是原来真的董永其人,他成了无数个孝子的集大成者,已成了诠释“孝”字的不朽的艺术形象。董永的名字在全国各地人人皆知,已成了人们心目中“孝”的代名词。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2 09:30:21
  我们今天宣传孝文化中的典型人物董永,和封建统治阶级提倡的愚孝忠君不同,并不是倡导封建孝文化,而是为了发展和强化现代的社会主义孝文化,特别是继承发扬其中孝亲敬老、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上级领导和父老兄长,作一个诚信忠实的公民,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对于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孝文化、公民道德建设、新型的家庭伦理建设,对于增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睦团结和社会的平安稳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2-25 14:00:33
  老师真有才华,剧本创作很到位,拍出来上舞台会更出色。
天使的左翼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5 22:14:08
  您的支持和鼓励,使我铭记在心。您能审阅我的剧本,使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我一定牢记您的知遇恩情。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8 19:15:33
  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的老师们将此剧本竭力推荐成了精品剧本,使我激动万分,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我感觉到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给我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和动力。我因才疏学浅,免不了还存在不少错误,还得靠老师们烦劳斧正。
   有道是“十年磨一戏”,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具体指导下,更会有利于剧本的修改与提高。我一定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继续打磨、升华这些剧本,以求达到:主题思想尖锐深刻,情节设置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扎实丰满,唱腔要求摄人魂魄,舞美灯光简约充实,表现手段创新超前,力求打造戏剧精品、绝品,为江山文学网“影视戏曲”栏目争光添彩。
   焦作市武陟县的《董永传说》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传承人,曾被省、市、县的电视台与多家报纸专访宣传,说我“把董永留在了焦作”,焦作市还为我开了电视颁奖晚会。我搜集、整理了董永传说近百万字,公开发表的虽然已有三、四十万字,看的人很少,影响也不大。真不如丹阳的做法,只出了一个短短的黄梅戏《天仙配》,就宣传得天下尽知,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切实保护与利用。于是我试图向丹阳学习,将我发表过的三、四十万字的文章也改编成《董永传说》系列剧本。现在本栏目先发表了三个——《董永正传》、《董永与张七姐》、《孝子董永》,以求引起网友们的关注与点评,希望通过网友们的具体帮助,把剧本都继续打造成精品、绝品,并能搬上舞台上演,为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做出实实际际的贡献。  
   天使的左翼文友率先为我点评,使我非常感激,谨在此向您表示由衷的谢意!       
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8 19:02:15
  感谢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的老师们!
   江山影视戏曲栏目的老师们将此剧本竭力推荐为精品剧本,使我激动万分,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我感觉到这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也给我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和动力。我因才疏学浅,免不了还存在不少错误,还得靠老师们烦劳斧正。
   有道是“十年磨一戏”,我相信在老师们的具体指导下,更会有利于剧本的修改与提高。我一定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继续打磨、升华这些剧本,以求达到:主题思想尖锐深刻,情节设置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扎实丰满,唱腔要求摄人魂魄,舞美灯光简约充实,表现手段创新超前,力求打造戏剧精品、绝品,为江山文学网“影视戏曲”栏目争光添彩。
   焦作市武陟县的《董永传说》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公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传承人,曾被省、市、县的电视台与多家报纸专访宣传,说我“把董永留在了焦作”,焦作市还为我开了电视颁奖文艺晚会。我搜集、整理了董永传说近百万字,公开发表的虽然已有三、四十万字,看的人很少,影响也不大。真不如丹阳的做法,只出了一个短短的黄梅戏《天仙配》,就宣传得天下尽知,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切实保护与利用。于是我试图向丹阳学习,将我发表过的三、四十万字的文章也改编成《董永传说》系列剧本。现在本栏目先发表了三个——《董永正传》、《董永与张七姐》、《孝子董永》,以求引起网友们的关注与点评。希望通过网友们的具体帮助,把剧本都打造成精品、绝品,并能搬上舞台上演,为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做出实实际际的贡献。         
6 楼        文友:琳璃        2018-01-27 03:03:20
  花了两个小说阅读,阅读完浑身充满了热腾腾的能量!实乃荡气回肠之感!非常成功的一部戏剧!主题思想,人物刻画、语言艺术都很不错,画面感很强,节奏掌控得很到位!不愧为江山精品剧本!祝贺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27 09:32:41
  感谢琳璃老师的跟帖与鼓励!您的话就是我继续前进的推动力量。在本网的文友中,喜欢我写的散文的人多,像您这样喜欢我的剧本的人极少。您能抽出宝贵时间来审阅完我的剧本,使我受宠若惊,激动万分。我把自己写的剧本当成宝贵的宠儿,虽然不怎么样,但若谁能高看他一眼,我就会感激涕零。我很佩服琳璃老师的文章才华,您对我的悉心指导就是我不断进步的灯塔。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