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忠魂永驻汨罗江(散文) ——屈原怀沙报国故事
摘要:汨罗地区特有的端午习俗;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黄酒、划龙船,两千多年约定俗成。现汨罗端午文化已列为“非遗文化”,汨罗是端午的源头,龙舟的故里,屈原与汨罗江,万古千秋,同耀日月。
【编者按】一篇别出心裁的精彩散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汨罗是端午的源头,龙舟的故里,屈原与汨罗江已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里。文章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以每个景点为依托,以屈原投江,人们寻找屈大夫为主线,讲述了屈原感人的故事。郢都被克了,楚国亡,屈原以身殉国。女媭和翁爹及众人沿江打捞。人们恸哭屈原之地叫“哭魂墈”。贤学馆周先生及学生听到这个噩耗,领着学生来到江边,因为这个馆是屈原资助建起的,馆名也是他所提。在斗半湾,他和渔霸相遇,怒斥渔霸欺压百姓的行径,伸张了正义,人们叫这儿为斗霸湾。面对齐人的软硬兼施的邀请,屈原不为所动,这儿成了拒请亭。在长乐镇,这儿水浅滩多,人们把各种吃的丢到江中,后人叫它回龙门。八里河段,人们打捞到了屈原的尸体,人们叫这儿“晒尸墩”。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将不朽。全文构思奇妙,将历史典故和有趣的传说融为一体,故事情节引人,表达了后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倾情推荐!【编辑:阿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