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丁香青春】潘安的传说(传奇小说)

精品 【丁香青春】潘安的传说(传奇小说) ——美县令传奇


作者:孙巨才 进士,6592.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7发表时间:2017-12-26 08:34:01
摘要:潘安在怀县(今武陟县)当了六年(公元283—289年)县令,深受百姓爱戴,给武陟县民间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

【丁香青春】潘安的传说(传奇小说)
   又过了几日,潘安将李勇刚传进县衙大堂,虚张声势,要问他的打伤妻子、逼死人命之罪,在堂威声中,刑具面前,李勇刚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康玉娥在杨夫人的安排下,及时赶到堂上为丈夫讲情求饶,以身护夫。李勇刚顿时对妻子感激涕零,抱头痛哭。潘安一看火候已到,就顺水推舟,准了康玉娥的保释,责令李勇刚具结画押,保证今后不再打骂妻子,与妻子和睦相处。如若再犯,新账旧账一齐算,加倍惩处。李勇刚当堂发誓赌愿,满口答应。潘安这才让他把妻子领回家去。夫妻俩对潘安和杨夫人千恩万谢,携手下堂。
   康玉娥回到了婆家,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婆母笑脸相迎,恭敬有加;对丈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为人处事,有始有终,井井有条。婆母和丈夫也对玉娥格外疼爱。街坊邻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夸潘县令和杨夫人真会教育女人。
   这个事情在怀县越传越广。后来,不少在家挨了打、受了气的小媳妇都会千方百计寻找机会逃到县衙,求得潘安和杨夫人的庇护与做主。来人渐多,家中接待不下,潘安就将后衙原先存放杂物的几个屋子腾了出来,作为这些妇女的庇护之所,由杨夫人带领几个书吏之妻负责接待。潘安为了减少受害妇女的人数,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发布告示说:“三从四德,不敢有违,夫妻相恶,责任在妻。强制教化,定有日期,一切费用,夫家供给。”他将妇女庇护所定名为“感化院”,根据妇女的受虐程度来定住院天数的长短,对于那些发生家庭暴力的丈夫更是规定必须加倍缴纳其妻的教化费用。潘安的这些措施表面上维护了封建道德、男尊女卑,实质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保障了妇女的权益。除了割肉疼,就是拿钱疼,在难以承受的高额教化费用面前,那些脾气暴躁的丈夫再也不敢轻易打骂妻子了,生怕妻子跑到感化院长期居住不回家。同时,这些妇女在感化院也接受了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家务劳动)的教育和各种技艺的交流,改掉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毛病,每个人都有了不小的提高。
   潘安举办感化院,不光使妇女们得到了感化,也使男人们得到了感化。它使夫妻不和的少了,家庭和睦的多了,妇女地位空前提高,怀县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许多受惠妇女对潘安非常感激,把潘安称为潘青天,将潘安的名字刻在了她们的针线筐上,以表示永久的敬仰。她们还传下了一首感恩戴德的民谣——
   娘家就是感化院,媳妇头上晴了天,
   潘安救咱出苦海,幸福生活乐无边。
   直到今天,这首民谣还流传在不少老奶奶的嘴边上。
  
   四、立规娶女婿
   怀县本来有个根深蒂固的民俗,即是无儿的人家称为绝户头,必须从家族的近支中选一个侄子过继給自己当儿子来继承家业,养老送终。无儿有女的人家若是没有侄子愿意过继,征得以族长为首的家族同意,也可以给女儿招个女婿进门,这个女婿必须举行仪式,立下字据,改姓换名来作为岳父的义子,倍受歧视。但“有义子无义孙”,孙子可以作为嫡传正式载入家谱。对于这个女婿,说得好听点叫做“招养老”,说得难听点叫做“倒扎门”。这个民俗虽然不尽合理,但是也没人敢去破坏它。
   潘安来到怀县当了县令以后,在断案实践中发现了这个民俗的不合适之处,以大无畏的勇气,顶住了世俗的重重压力,大胆进行改革,又立下了“有女户可以娶女婿”的新规矩,即是纯女户或有女有儿户皆可像男儿娶媳妇那样娶女婿进门,娶来的女婿像娶来的媳妇一样,不必改姓,可作为配偶载入家谱,家族中任何人不得歧视。这个新规矩是如何立下来的呢?那就得从潘安经手的一个案件说起。
   初夏的一天,怀县(今武陟县)县令潘安正在大堂问案。突然,一个身穿重孝、手拿哀杖的青春少女闯衙告状,冲破层层阻拦,“扑通”一声跪倒在堂上,哭天喊地,鸣冤叫屈。潘安赶忙询问,只听那个女子抽泣着说道:“天气炎热,父亲停丧十天,受人阻挠,不能出殡,求县太爷为民做主!”潘安一听,顿觉案情重大,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眼下气温很高,尸体长期不能入土,气味四溢,危害四邻,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停下一切工作,在告状女子的引领下,火速赶到了案发地尽快处理。
   潘安经过认真的多方了解,才算掌握了这个错综复杂的全部案情。原来,案发地在城西九里处,村名张家庄。村里有兄弟二人,老大名叫张福贵,年过六旬,生平经商,家业殷富,娶妻邢氏,只生有七个女儿,个个长得如花似玉,人见人爱,乡邻们戏称其为“七星仙女”。现如今七个“星”已嫁出了六个“星”,单留下了第七“星”引弟姑娘年方十八,还待字闺中。福贵曾在经商途中救得一个男孩,起名结实,收为义子,养在家中,现已年过十七,尚未婚配。老二名叫张永贵,年近五旬,一生务农,家底不厚,配妻胡氏,生有五个儿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霸气十足,村里人尊称其为“五虎上将”。现如今五个“虎”中仅有一个娶了妻室,还有四个尚未婚配,都在挖空心思争抢着想要过继給大伯家,以求继承肥产厚业,一步致富。但是,大娘邢氏对义子结实情深意厚,视同己出,待如亲生,执意要将结实当成亲子来继承家业。这样一来惹恼了老二家的“五虎上将”,把老大家告到了家族祠堂。族长和族中长老们觉得老大家的所作所为不合祖制,也破坏了民俗,因此对老大家的意向不予支持,决议要老二家选出一个“虎”来过继給老大家支撑门户。老大家对此决议拒不接受。两家人因此仇上仇,冤上冤,整天为此吵闹不休。“五虎上将”对大伯围攻逼问,推推搡搡,直气得张福贵头晕眼花手冰凉,一口气没有上来,两腿一蹬,到阎王殿报到去了。由谁来抬棺领大头,出丧打幡儿,就是标志着定谁来当继承人这件大事,一直是争论不止,议而难决。因此,张福贵死去十天了还无法出殡埋葬。两家人剑拔弩张,拼死对垒,谁也不肯后退半步。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很多人都在看热闹。
   潘安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协同家族长老耐心调解两家纠纷。先是老二家五虎争过继,互相打得鼻青脸肿。家族提议长子不出门,其余四子抽签定出一子,但老大家对此拒不接纳。老大家提出让结实领大头打幡儿,整个家族一致否决。老大家退而要招结实为养老女婿,潘安询问了引弟和结实,二人情投意合,点头愿意,但老二家极力反对,家族中也不支持。
   潘安犯难了,就对着围观的众人发怒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让死者三年五年不入土,一直祸害街坊四邻吧!大家都来说说,两家人的事大还是全村人的事大?”这番话发动起了民愤,众街坊听了,事关自身利益,都异口同声地说道:“任凭县太爷公断,让亡人即日入土为安。谁若不遵,村人不容!”案件形势急转直下,沉重压力布满现场,非常有利于潘安发号施令。潘安的脑子飞快地转了几转,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使全村人心服的妙法,就对着众人说道:“子女都是父精母血所生,皆为祖宗骨血,理应享有平等之权。男儿既然可以娶媳,女儿为何不可娶婿?今判张福贵之七女张引弟即刻可在灵前拜堂成亲,娶张结实进门为婿。由张引弟继承‘大统’,领大头打幡儿埋葬父亲。张结实可作为张引弟之配偶记入家谱,任何人不得干涉。”众人听了,一片欢呼,都夸赞县太爷谋略奇妙,判决高明。当事的双方家长觉得县太爷给足了自己面子,更何况众怒难犯,也不好再说什么。“五虎上将”心中不服,正想提出异议,潘安抢先宣布道:“经查,张福贵死因证据确凿,众目睽睽,不容掩盖。民不告之,官不究之,倘若苦主执意上告,夲官必将依法严惩!”一番话吓得五个“虎”再也不敢抬头,为了求得老二家以后不去告状,只好乖乖地跪倒在地上当起了孝子。
   潘安接着给五个“虎”和七个“星”宣讲了“男不在分家,女不在赔送,成家立业要靠自己一双手”的大道理,又规劝“七星”和“五虎”同为爷奶所传,同是张家血脉,理应情同手足,亲如一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远不忘亲情血缘。这番话说得十二个人俯伏在地,感激涕零,皆表示一定要铭记县太爷的教诲。张引弟当即承诺要资助四个堂兄娶妻成家,五个“虎”随即声明要对待张结实亲如兄弟。两家人握手言和,齐心合力,当天就把张福贵风风光光地出了殡,排排场场地安葬到了张家祖坟。
   这个民事案件本来乱如麻团,陷入僵局;但经潘安巧思妙想,屡出奇招,竟然势如破竹,迎刃而解。怀县百姓由此视潘安为神人,对潘公案广为传颂。前有案例,后有效仿,例多成规,约定俗成,久而久之,娶女婿竟成了怀县的特有民俗。发展到后来,不但有女无儿户可以娶女婿,而且有女有儿户也可以娶女婿,有些认为女儿比儿子更适宜于继承祖业或是不想把女儿嫁出门的人家,也会想方设法给女儿娶个女婿进门。只不过在家谱上女儿是户主,娶来的女婿算是配偶。凡是娶了女婿的人家都念念不忘潘安,非常感谢潘安为他们解决了大难。
  
   五、扮女擒色狼
   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的夏天,怀县的天气异常闷热,妇女衣着空前单透薄露,身材曲线美不胜收,凸凹之处格外惹眼,出门乘凉之人数不胜数。这是个妇女们最容易出事的时节,怀县县城内外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多起强奸案件。
   县令潘安下令王捕头带领全体捕快明察暗访,限期破案。没料到全体捕快夜以继日地忙活了半个多月,毫无成果。使人可气的是,捕快们一出衙门便风平浪静,安然无殃;捕快们一回衙门就波澜重起,案件又生。发展到后来,罪犯更是胆大妄为,凡是捕快存在的地方还会平安无事,只要捕快刚刚离开就会又起祸端。罪犯故意和捕快们干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把捕快们折磨得失魂落魄,愁眉不展。王捕头开始怀疑是内部所为,疑来疑去,找不到一点线索。后来又猜测是内外勾结,查来查去,也抓不住任何证据。社会舆论大哗,都说喂个狗还能看家护院,养一班捕快纯粹是一群废物。还有人指着鼻子大骂捕快是白拿俸禄,枉为公差。王捕头受不了百般辱骂,顶不住沉重压力,就去向县令潘安请求辞去捕头职务。
   潘安呵呵一笑,安慰王捕头说:“如此看来,罪犯定是不凡之辈,久闻怀县王捕头乃是天下著名神捕,特地前来和你叫板过招。你若辞职不干,岂不正中诡计?”一番话激得王捕头撕碎了辞呈,重新又鼓足了破案的勇气。潘安认真听取了王捕头的汇报,给王捕头细致分析案情道:“胆敢顶风作案、连续犯罪者,本县从无如此嚣张之色狼,定是外地窜来的惯犯高手;罪犯作案迅速,不留痕迹,身手敏捷,来去无踪,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男人;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表明近在咫尺,熟知县衙内情;几案共同之处是以气质高雅的美女当为作案对象,说明罪犯风流倜傥,外表不俗。若照此四条标准在城里进行排查,就不难找出向我们叫板之人。”一席话说得王捕头眉开眼笑,信心百倍,顿时有了主意。
   王捕头在城中使尽了吃奶力气,按照潘安交待的四条标准进行了暗中排查,最终访察到了五个可疑之人。但派人蹲守跟踪,也抓不住这几个人的任何犯罪行为。他无计可施,只好再去向县令潘安请教。潘安大笑不止,直说王捕头脑子没有开窍,他低声指点道:“罪犯既然是来去无踪,绝不会是神人天降,必定是男扮女装,混入女人堆中伺机作案,你们跟踪男人,那是把劲儿用错了方向。还有,既然罪犯能够准确避开捕快,那么你们还穿捕快衣服就必然逮不住罪犯。这些道理显而易见,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技高一筹呢?”王捕头恍然大悟,准备再去试行新法。潘安一挥手止住了王捕头,低声说道:“你别去白费力了,你这一去,几经周折,就走漏了消息,这个办法就不灵了。”王捕快挠了挠头皮,迷惑不解地连问应该怎么办?潘安微微一笑说道:“只准你知我知,严密封锁消息。就在今晚,咱俩男扮女装,撒出诱饵,布下陷阱,出其不意,逮其不备,任凭罪犯诡计多端,定叫他难逃法网。”
   就在那晚掌灯时分,县令潘安暗取丫环服装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婀娜多姿的妙龄女郎,只见他高挑个儿,鸭蛋脸儿,俊眉俊眼,唇红齿白,略施粉黛,貌若天仙,更有一种姿色神韵,比美女还要勾魂摄魄。王捕头也被潘安打扮成了一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只不过脸黑了点,腰粗了点,使人一看就像个大户人家的老妈子。二人不动声色,悄悄从县衙后门溜了出去,溶入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潘安花枝招展,风摆杨柳,搔首弄姿,招摇过市,专从美女堆边经过。王捕头远远盯着,既不敢离近了打草惊蛇,影响诱惑;又不敢太远了恐出意外,生怕保护不了县令潘安。潘安走过了三条大街,穿过了五条小巷,不觉来到了便于乘凉的西门外护城河边僻静之地。只见垂柳似烟,水波粼粼,皓月当空,人影朦胧,使人恍惚中疑为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其实潘安早在经过美女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鹤立鸡群,惹上了一双眼睛紧追不放。他不禁心中大喜,假装不知,不动声色,越走越快,逐渐把鱼儿引上了钓钩。

共 1624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高度赞扬县令潘安一心为民的传奇小说,通过七大事件,对于潘安,读者都会有深刻的印象,他不畏强权,一心为共,巧设妙计,为民着想,是位非常难得而又很称职的父母官。一、巧计免皇粮:描写潘安在顶头上司上奏折大夸本县取得收成皇帝加派皇粮的情况下,为了免除百姓的负担,潘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全县百姓平稳度过难关。二、智取运粮船:潘安为了解决全县百姓的温饱问题,巧设妙计,截获运粮船,为百姓造福。三、举办教化院:为了彻底解决当地存在的家庭矛盾,潘安特设教化院,使大家明白家庭和谐的关键所在。四、立规娶女婿:为了避免类似“五虎”“七星”之类的事,潘安制定了一些规定,没有儿子的人家,也可以娶女婿,用现代人的观点就是“招人”。五、扮女擒色狼:潘安是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由他扮女子,肯定具有独特的魅力,果不其然,妙计成功,为全县的女子除去了埋在心头的祸患。六、发起婚礼会:为了彻底解决当时存在的攀比之风,潘安特设集体婚礼,可谓是一举多得也,为很多穷苦人家,解决了大麻烦,也有利于社会安定。七、打赌斗风筝: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潘安这位父母官,依然巧设妙计办好了“家务案”。七个故事,各个精彩,文笔干练,情节动人,欣赏学习,特此推荐。【丁香编辑:樱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2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6 08:35:08
  潘安,并非虚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小说以传奇手法,写出这位美男子的昔日功绩,非常难得,也是非常精彩的。欣赏学习,问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04:32
  樱雪主编:您好!我忙中出错,在“二、智取运粮船”第二段第12字之后不慎丢了一个字“?”(kuai),全句应为“?着大荆篮”。麻烦您给补上。多谢!
回复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20:15
  我丢的这个字在我的电脑上能打出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个汇字,读音:kuai,挽起的意思。在这个版面上却成了?,不知为什么?若是真打不出,改个“挎”或“挽”均可。
2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6 08:36:15
  扮女抓淫贼那一节,挺有意思的。对于潘安,编文前,并不知道。但搜了下,还是懂得了一些。对于他扮女子的场景,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然而结局也是大快人心的。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24:31
  感谢樱雪主编的鼓励与支持。我一定再接再厉,为丁香增光添彩。
3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6 08:37:13
  老师通过一系列传奇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大公无私的美县令。精彩之至,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大力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祝您天天开心。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4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2-26 08:37:39
  一篇弘扬真善美的故事,故事贴近生活,为民解忧,是一篇难得的好故事。
天使的左翼
回复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26:35
  谢谢文友天使的左翼的点评。
5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12-26 08:38:23
  历史文化厚重,宣传为民解忧的好县令。
天使的左翼
6 楼        文友:杨天杰        2017-12-26 09:06:21
  文友真不愧为编戏能手,小说行家,故事传奇引人耐看。拜读精彩文章。
回复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37:30
  在“影视戏曲”栏目,你写的戏剧比我多,比我好,你是我的好老师,我在你跟前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我比你还差得很远,正在向您学习哩。借您的慧眼,多给我瞅瞅毛病,直言不讳地给我提出来,以利我不断进步。
7 楼        文友:乐歌        2017-12-26 09:08:51
  世人只知潘安貌,哪晓得还是一心为民的父母官,而且还是足智多谋,善断家务事的聪明官,实属难得。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的一段美男子传奇,文笔流畅,语言生动诙谐,难得的佳作。欣赏,拜读。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38:52
  谢谢您的点评。
8 楼        文友:江山娇        2017-12-26 10:08:53
  潘安以美貌闻名,读完小说,对于潘安有了另外一层理解。很棒
回复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39:42
  谢谢您的点评。
9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2-26 10:11:24
  厚重的故事,讲述早年仙林爱民如子的故事,点赞。
木斯塘
10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2-26 10:11:59
  很受用的故事,今天依旧实用。
木斯塘
回复1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6 14:42:03
  您的点评格外精彩,说到了文章的深刻主题,我为您点赞!
共 22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